读中国智慧有感_读管理智慧有感

读后感 时间:2020-02-28 04:42:1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读后感】

读中国智慧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读管理智慧有感”。

易中天的大名是早有耳闻,也零星的听过他一些讲座,感觉通俗易懂,符合大众口味又有名家风范。一个月前,偶然得到这本易中天的《中国智慧》,一看小标题,竟大多是我感兴趣的,思辨的哲学贯彻始终,这正是我喜欢的,便作为囊中物一直携带品读。周易的启示 说到《周易》,我们马上就会想到八卦,没错,现在很多人迷信的风水八卦的确出自这本古老的书籍。还有我们常用的口头禅“你怎么变卦了?”也是从这儿来的。但这只是其一,《周易》其实是我们民族最早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智慧的昆仑山,万水之源。它试图以最简约的系统解释最纷繁的世界。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大成之卦)——这就是《周易》“可爱的野心。”我这么个凡夫俗子自然是读不懂《周易》的,但看了易中天的解说,恍然大悟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原来从来没有废弃过。阴阳相生相克也好,忧患意识也好,变革与中庸也罢,无不闪耀着文化瑰宝的光芒,甚至连“九五之尊”这个后人冠以帝王的称号都是从卦辞上衍伸而来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句话用在《周易》身上再合适不过 了,哲学家读出了变革,史学家读出了忧患,儒学家读出了中庸,科学家读出了理性,阴阳家读出了风水------当之无愧的人类精神文明的“金字塔”。中庸的原则 孔子有三个最高境界:做人——仁;治学——乐;做事——权。“权”是权益、权变。有经有权谓之中庸。“经”就是不变,“权”就是变。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庸之道就成为我们民族的正统思想,它延伸到了我们民族性格的每一个神经末梢处。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中庸思想最典型的处世哲学。我们现在提到中庸,多少带有贬义,老好人啊,和稀泥啊,没原则呀------其实都是对中庸本质的误解。中是不走极端,庸是不唱高调,所谓守住底线,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灵活权变,切实可行谓之中庸。兵家的思考 从来都认为战争是残酷无比的,没想到还有如此彬彬有礼的战争,“远古无章法,春秋讲规则,战国无底线”。炎黄时代是不开化的,自然就是群殴、乱打一气。到了春秋,那规则可大了,日出以后集合打仗,打完以后吃早饭,最长也就打到日落收兵。地点只在边疆(疆场就是这样来的)。礼仪特讲究,“列阵如球赛,宣战如请客,格斗如竞技”,彬彬有礼,绝不越雷池一步。游戏规则也多:一是不斩来使,二是不鼓不成列(对方没有摆好,不能击鼓进军),三是不重伤(重复受伤,即对方受伤了不能再打,无论伤在哪),四是不擒二毛(头发花白之人),五是不逐北(原来五十步是可以笑一百步的:敌人打败了逃跑不能追,要追也以五十步为限,跑五十步就不会做俘虏了,不必跑一百步。)更有趣的是有一次晋楚作战,晋国军队逃跑时,有一辆战车陷在坑里跑不动,楚国军队追上来了,就教他们怎么办,教 了两次,晋车跑掉了,然后晋国逃兵一边跑一边掉过头来讽刺楚军:到底是大国的军队啊,逃跑的事很内行嘛!你说,有这么可爱的战争吗? 当然有,但仅限于春秋时期,到春秋末期就逐渐变味啦,战国就简直无底线了,将“兵不厌诈”用”到了极致,也将残酷用到了极限。孙子是一个“战争经济学家”,对利弊权衡得十分精到,于是提出慎战和善战,战争不是儿戏,“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没有必胜的把握,不可随便用兵。理性是《孙子兵法》的灵魂,“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是《孙子兵法》的本性。战争不是慈善事业,更不是游戏,没有规则诚信可言,所谓道德诚信,那是留给太平盛世的,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充满理性的孙子是早就认识到了的。老子的方法 孙子讲用兵,老子讲做人,只是老子的人道常常被兵家借鉴,因此很多人认为《老子》是兵书,也不足为奇。只不过老子的出发点还是做人。所谓“上善若水”,因为“水”能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上德若谷”,兼收并蓄,虚怀若谷的包容才是最伟大和崇高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正话反说,祸福相依。老子永远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这个世界,难怪古代皇家都自称“孤、寡、哀家”,看来老子的影响力是扎了根的。《周易》讲变革,老子喜欢不变,孔子讲中庸,老子喜欢否定,韩非讲斗争,老子喜欢转化。所谓“无为而治”既可以是“无为而无不为”,也可以是“无为而无以为”。总之,人往低处走,一切就OK。魏晋的风度 魏晋人的肆意洒脱是很多文人墨客追求的,我也心向往之,看了这一节,再将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看一遍,却原来荒诞与洒脱背后,正是古人对真善美的不懈的追求。真性情,高智商,美仪容,魏晋人活得率真而高雅。在我们凡夫俗子看来,那样的崇尚和追求是 高不可及的。

读《中国智慧》有感

读《中国智慧》有感《中国智慧》是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的最新力作。在这本书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易中天教授向我们讲述了六个方面内容,具体包括: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

读《中国智慧》有感

读《中国智慧》有感罗增毅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易中天前不久,去新知图书城买了一本易中天所著的《中国智慧》。在这本......

读易中天《中国智慧》有感

读易中天《中国智慧》有感开卷有益。自拜读易中天先生的《中国智慧》后,间或于闲时思及书中所言所语,自问非文史或哲学系的科班出身,因之所思所及自难深远、穿透。然而,能据之增......

漫谈中国——读《中国人的智慧》有感

漫谈中国——读《中国人的智慧》有感摘要:《中国人的智慧》是林语堂的解读中国和中国人的经典著作,全面介绍了中国人的生存哲学和人生智慧,切实地描述了国人生活的细节,是一部深......

读智慧背囊有感

读智慧背囊有感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智慧背囊有感,仅供......

下载读中国智慧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中国智慧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