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会成本问题思考”。
《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
暑假拜读了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而第一次接触科斯的理论是在学习微观时,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往往存在外部影响,即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有影响,包括“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科斯定理的提出从而解决了私人解决外部性的这条途径。在研读《社会成本问题》之后,对这一问题体会更加深刻了。
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所述的就是“外部不经济”的情况。对这种情况,传统的经济学分析遵循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提出的观点,关于私人产品和社会产品之间的差异的例子,抓住私人产品和社会产品的矛盾,得出了要排烟的厂主应赔偿损失,或对他课征“庇古”税,或令他迁走的纠正办法,而科斯认为,把这种问题归结为由于甲损害乙,所以应该制止甲的传统做法,错误地掩盖了问题的实质。实际上这种外部效应问题具有相互性,又称不兼容性。如果单方面的避免甲对乙的损害,将会使甲遭受的损害,而这种损害是否值得,这是需要相互权衡的,“不言而喻,必须从总体的和边际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科斯反复强调这个观点,在最后一节《方法的改变》中又写道:“显然,只有得大于失的行为才是人们所追求的。但是,当在各自为改进决策的前提下,对各种社会格局进行选择时,我们必须记住,将导致某些决策的改善的现有制度的变化也会导致其他决策的恶化。而且,我们必须考虑各种社会格局的运行成本(不论它是市场机制还是政府管理机制),以及转成一种新制度的成本。在设计和选择社会格局时我们应考虑总的效果。这就是我所提倡的方法的改变。”
首先是“对损害负责任的定价制度”,科斯以剖析“走失的牛损坏邻近 的土地的谷物生长一案”作为分析的起点。作者先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设,再列出了走失的每头牛对谷物造成的边际损失。接着科斯即从养牛者(对损害负责)的角度以及两者能够达成协议的条件下,讨论各自的收益和成本。
在后一章节里,是“对损害不负责任的定价制度”,科斯是站在农夫的角度,此时的引起损害的一方——养牛者,无需对损害承担责任,是农夫对养牛者支付减少养牛数的赔偿。“一旦交易达成,结果是农夫最终将放弃在的土地上的耕作行为。所以科斯在本章结尾说道“有必要知道损害方是否对引起的损失负责,因为没有这种权利的初始界定,就不存在权利转让和重新组合的市场交易。但是,如果定价制度的运行毫无成本,最终的结果(产值最大化)是不受法律状况影响的。
可以举一个我们身边的例子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现在国家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许多大学生也积极相应国家的号召。纷纷在大学校园内摆起了小摊,许多的在街两旁做起了小生意。但事实上,这种“路边摊“是遭到部分学校抵制的,时常会有保安巡逻并阻止。
原因可能是学生摆摊影响了店铺老板的生意或是影响校园的有序管理,那这样是不是就该赶走学生,不让他们摆摊呢。用科斯的社会成本论来理解,这种方法是不合适的。虽然学生摆摊影响了商店的生意,商店的利益受到损害,但如果不让学生摆摊,学生的权益也会受到损害。所以‘问题具有相互性’,处理这个问题要全面权衡利害关系。
那就要考虑交易成本,即商店老板与摆摊学生的谈判成本,如果交易成本为零(科斯第一定律),那么让学生摆摊和不让学生摆摊的经济结果都一样。如果让学生摆摊,那么商店老板就会找学生谈判(这里只是假设,一般老板都会找学校解决)商店老板答应给学生100元让找一个其他地方做生意,如果学生答应了他就可以在之前利润不变的情况下多赚100元。商店老板因为少了竞争对手,也多赚了300元,扣掉100元还多赚了200元。这样两者都满意。这就是‘对损害不负责任的定价制度’。如果不让学生摆摊,那么学生就会找老板谈判(一般这都没用,谈也是白谈),学生答应交400元当租金。如果老板答应了他就可以多赚100元。学生想先赚少一些,等经验更加丰富,自己商品的名气更大时就可以带来比之前更高的利润。这样两者也都会满意。这是‘对损害负责的定价制度’。当然这些都是在交易成本为零的基础上进行的。(还有‘问题的从新说明’就是再举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如果交易成本不为零(科斯第二定律),还要对市场交易成本进行考察。有时交易成本会很高,使得学生和商店老板的谈判进行不下去。这就是‘对市场交易成本的考察’。在最后,成本论问题强调,研究这类经济争端问题(例如摆摊学生与商店老板)的方法需要改变。不能再一味的遵循庇古的传统。要考虑总的效果——社会成本和社会利润。
在刚看完科斯的《社会成本论问题》时,我并没有完全理解科斯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它的确是一篇不易读且需认真读的论文,于是去查阅有关资料,丰富对它的理解。让我惊讶的是,在网上有很多批评科斯的言论,这也使得我重新来看待科斯以及《》,而不是先前的盲目追寻。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科斯所提出的应从总体的和边际的角度来看问题的方法已经在经济学领域达成了一致的共识,也的确有助于解决我们现实中的一些问题。但在现实中,我们也会发现如果仅从总体的角度看问题,在设计和选择社会格局时仅考虑总的效果,也会出现理论和现实不一致的情况。一项制度或政策,若只从总体的角度来进行理论论证可能是完美的,但在执行时却不见得是有效的。
例如,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思想是自愿交换对交易双方都有利。国际贸易——商品和服务跨国界的交换作为交换的基本原理的扩张,从理论上来说自由贸易或自愿贸易可以使双方都受益。而自由贸易的观点也是从总体的角度来进行论证得出的,也印证了自愿交换对双方都有利的经济学核心思想。既然自由贸易必然是互利的这一论点如此有说服力,那么在现实中,为什么美国和其它国家中还经常会有非常强烈的反贸易情绪?为什么保护主义的倾向依然存在?为什么会出现理论和现实的相互矛盾的情况?因为我们在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仅仅是从总体的角度考虑的。从总体的角度看,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国家从自由贸易中获益的人之所得要超过受损者之所失。
另外,关于产权的初始界定,尽管对效率毫无影响,但却影响到了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不公,往往又是社会矛盾的导火线。对如此重要的问题,科斯只是一带而过,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所以对于《社会成本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并不断去完善它,没有哪部著作是生来完美的,感谢科斯,又给了我们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机会。
《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花了很长时间才读完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这篇文章,说实话有的地方理解起来有些费劲,整体感觉也有点模糊,文章太长以至读完后边的前边的东西有的已经忘......
《社会成本问题》读后感《社会成本问题》是科斯赢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代表作,其核心思想就是 “科斯定理”,这是一篇不易阅读又必须认真读一读的论文。说实话,这本书很多地方......
《社会成本问题》读书笔记《社会成本问题》是科斯1960年发表在《法和经济学》杂志上的一篇经典文章,和《企业的性质》(1937年)一起成为科斯的经典论文。在这篇文章中科斯提出了......
读书笔记: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是一篇讨论产权的法律界定的论文,构筑了以“科斯定理”为核心的产权理论分析框架。科斯在1959年在弗吉尼亚大学任教时......
陈磊一5061209225F0812006《社会成本》读后感通读完社会成本一文,使我影响最为深刻的是以下三个概念:⑴假如定价制度的运行毫无成本,最终的结果(产值最大化)是不受法律影响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