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感悟孔子的“现代”思想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孔子论语心得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感悟孔子的“现代”
思想
《论语》读后感:感悟孔子的“现代”思想
最近,有机会略读了以下《论语》,从中我实实在在领悟到了很多东西,本想认认真真写上一篇我的“旷世”之作,只因我才疏学浅,不善写作,心有所想,却很难系统全面的、写篇读后感。这里我只是写了我的小小看法,可能是人云亦云,或者有疏漏偏颇之处吧。
儒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孔子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对问题分析之精辟深邃,以及他为人师表,胸怀宽阔的品格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让我记忆倍增。可以说孔子是集思想、哲学、政治、教育
于一身的伟大的理论实践家。
在这儿,我斗胆感悟一下孔老夫子的“现代”思想。所谓的“现代”思想,就是想谈谈孔子思想对吾们一族现代人的影响,以及现代人该如何去借鉴学习孔子的思想。在我看来,这实乃是有所必要的,孔子距离我们2500年,但他的思想却一直为人们所传承,试想这样一个世代传承着儒学思想的大国,又有什么理由不时刻以它为鉴呢。作为一部超越时代的巨着,《论语》确能“名正言顺”地知道现代文明,当然并不是全部。而我想说的也仅仅是皮毛之言,一家之语,仅仅涵盖了教育、政治、经济三方面。内容难免有所疏漏偏颇,还望老师指正。
一、孔子的教育观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比较全面的提出了素质教育思想。作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在教育方面提出了很多具有普遍意义的主张。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原则,主张人不论出身贵贱,不论职业好坏,都应
该接受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重视品德教育,美术陶冶和体育卫生,使得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学生技艺的发展;在教学方面,孔子首创启发式教学法,他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主张教学相长,以师生共同讨论作为经常性的教学方式。
孔子,是一位文化伟人,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拿到现在也无不体现着先进性,确可称为“素质教育”。首先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不分华夏族与“夷狄”族,不分弟子所属等级,不分弟子的国别,不分弟子的身份尊卑及才智高下,只要“束修以上”即可也。这在当时打破了“学在官府”的等级教育,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学术下移。这点在孔子的历史资料可以证实。据载,孔子有弟子三千,这未必属实,但孔子弟子是非常广泛的,这却是事实。孔子所谓“来者不拒”,他的弟子来自各行各业,入师门后从事各种职业的都有。也
有这样的情况,父子两人同居孔子门下,如孔子的着名弟子颜回与其父颜路,曾参与其父曾点都是孔子的学生。不过这有点在当今中国还是十分罕见,只是近两年高考放宽年龄限制,才有“大人”们走进学堂。因此我觉得我们还要再好好学学孔子。
其次,孔子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六艺”有大小之分,小者为礼、乐、射、御、书、数,又称“六艺”。这是孔子教学的辅修内容:作为孔子教学的主要内容则是后者,大“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又称“六经”。这”六艺”和“六经”结合起来,正是德、智、体、美。其中“德育”是第一位的。如“六经”中的《礼》是专门的德育课同时孔子十分重视美育,强调文学和音乐在陶冶情操方面的重要作用。《诗》是一部典型的文学作品集,《乐》则是地道的音乐教育,下来就是对学生能力技艺的培养和不忘体育锻炼的意义。因此,综上所述,孔子的教育
思想内容完全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精神,有很多还是我们所没达到的,很值得认真思考一下。
最后,是孔子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他倡导“启发式教学”,提倡“因材施教”,主张“教学相长”等等,都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的“愤”和“悱”是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之后才有“启”和“发”,鼓励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智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另一方面,孔子了解学生,尊重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实行“因材施教”,他认为这是教学能有所进步的捷径。可以说,孔子的“因材施教”在当代教育中被广泛采用。另外还有一点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那就是孔子主张教学相长,发扬教学民主,将师生共同讨论最为经常性的教学方式,这点不需要过多的解释,我认为中国做的还不够。此种创新式授课仍不普遍,恰恰是西方的教育犹为相符,不知道西方人是否受孔子的影响。不论如何,我想中国的教育终究会往这方面发展的。
总上,我们讨论了孔子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的成就。从中可以充分看到孔子的素质教育论,对于今天的素质教育应该是有所影响的吧,希望今人不友好辜负孔老人家的作为,好好实施之。
二、孔子的政治思想
当今世界趋于多极化,但霸权主义、强权主义仍然存在,国际上不稳定因素依然很多,国与国之间的摩擦也屡见不鲜。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国与国之间怎样才能和平相处呢?孔子思想无意给我们开出了一剂良方。孔子充满仁爱精神的忠怒之道,应当是当今世界个民族和国家相互借鉴和平共处的中心价值。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应当是克服“西方主义中心论”,“大国沙文主义”实现
文化多元存在,民族共同发展,国家共同繁荣的基本法则。其思想和周总理提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不少相同之处,应当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古老的孔子思想又在当今的政治舞台上焕发出了青春,展示了它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的政治有两个重要的原则,一是强调“以法治国”,绳民以法;二是近年提出的“以德治国”江泽民同志提出两者并重的治国方略。其中“以德治国”,就是孔子仁爱思想的延续和拓展。我们从中警醒,从中学习,要纯洁己心,修身立德,并带动他人提高自己的生活品位,筑起社会安全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这另一道当先的筑就在于我们自身的自觉,在于我们自身的素质,要增强我们的自觉性,提高我们的素质,我们就要积极去学习孔子的道德思想,只有全民的德达到很高的境界,治国才会轻而易举。
近日,偶然发现有人将孔子思想与党的作风建设有多联系,仔细想想,确实如此。《论语》中“弟子入则孝,……泛则爱,而亲仁”,“唯仁者好人”诸章句雄辩地证明了为政者必须树立爱民思想,这是党风建设的前提,因为为人民谋取利益不仅仅是党风建设,还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论语》又有“苛其身正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指出了为政者都必须政治而无所偏私无所隐瞒,党员干部要树立一身正气,方可施政于民,这也关系到党风建设。
当然,孔子思想对于党风建设的作用远不仅仅如此,还有如党员干部要处理好义利关系,诚实劳动,不滥用权利,还有要任人唯贤等等都可以从孔子的思想中有所体现。
以上说的是孔子思想对现代政治的影响,片言碎语就可见其普遍意义,所以说,孔子的思想确是精华,实在需要现代人不断研究、学习、取用。
三、孔子于现代经济
最后我想简单说一下孔子在经济上的影响。由于近代西方文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领先于其他地方,因此现代管理思想多产生于西方,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驱使下,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强调效率,标准化。在这种体制下,人被视为整个生产工程中的一个环节,一道工序,或是庞大而复杂的制造金钱的机器,他的生活和权利得不到企业管理者的全面关心,与此相反,儒家的管理思想的基本观念是“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爱人,关心人,而不是仅仅是用人,这使得生产者在企业中有中家的归属感,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竞争力也由于生产者对“家”的忠诚奉献得以加强。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儒商身上体现得最为全面,其博施济众,依群利己的经营宗旨,以人为本,仁民爱物的经营原则,以义取利的经营道德,好学重教,以智经商的经营道德,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经营方式,都是孔子思想在现代生活的创造性应用。
古老的孔子思想博大精深,绵延2500年仍有其强大生命力,我们大学生要好好学习孔子思想,汲取精华,去用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服务社会,如此则个人受益,国家幸甚。
孔子《论语》读后感《论语》是世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智慧的结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孔子《论语》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孔子《论语》读后感范文1这个寒假我读了《论......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论语》孔子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孔子《论语》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论语》(孔子)读后感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语》(孔子)读......
《论语》中孔子素质教育思想的现代理论基础探讨摘要:素质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时代就有相关的历史可以追溯。孔子在给弟子讲授知识时,在教学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