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堂“失败”的好课》有感_一堂失败课带来的思考

读后感 时间:2020-02-25 17:54: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读后感】

读《一堂“失败”的好课》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一堂失败课带来的思考”。

读《一堂“失败”的好课》有感

读完《一堂“失败”的好课》,我真的同意这是一堂“失败”的好课。罗吉老师以生活中的液体着手,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热胀冷缩的现象。同时,还引入了不同的液体,课后还有练习巩固。罗吉老师的课还保持了真实。但是,由于小学生知识有限,不能将水理解成由小分子堆叠而成,自然就不能理解装同样多的水分子,装松一点,体积就大;装紧一点,体积就小。罗吉老师的课也正好体现了叶澜教授总结出的一堂好课的五个方面: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是好课;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是好课;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是好课;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是好课;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是好课。

如果由我来上这堂课,首先,我会向学生灌输水是由小分子堆叠而成的,从而让学生理解装同样多的水分子,装松一点,体积就大;装紧体积就小。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来了解热胀冷缩,然后再像罗吉老师那样安排后面的课程。

我心目中的好课的标准应该是:

1、好课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

2、好课应让学生主动交流,体现学生的创造性、体验性。

3、好课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教无定法,评价一堂课好与否也无特定标准,我想只要心中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个理念,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全身心投入到课的演绎之中,让学生在愉悦、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学习的课就是好课。

我曾经听了一节识字研讨课,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但执教者课后忧心忡忡,因为她拖堂了两分钟。原因是:最后5分钟教“弟”字书写时出现了意外,本来她安排的是课件出示这个字,让学生认读组词,然后依然用课件出示这个字的笔顺,再让学生书写,这样5分钟足够了。但当用课件出示这个字的笔顺时,下面有个同学很激动地喊:“老师,我要教大家写这个字!”,“老师,我可以教大家写这个字!”老师犹豫了一下,还是让这个同学到黑板前教大家。这个同学边说边板书“头戴兔儿帽,身穿弓字衣,一只脚站着,一只脚翘起。”当即,老师很激动,大声说:“你这个方法比老师的好,同学们,你们记住了吗?”下面同学一起把刚才这位同学的话说了一遍(此时下课铃声已响),老师接着说:“好,那我们就按这位同学的方法写一写这个字吧。”同学们开始书写,老师巡查,接着老师又将书写工整漂亮的作业给予了展示才下课。课后也有听课老师说执教者不灵活,应该布置学生下去写,有的认为老师当场阻止那个同学上台书写„„但我觉得,这没有影响整节课,相反更是锦上添花,足以证明执教者以学生为主体,这远远超过那些让孩子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却又不给孩子充足时间的课堂,有的为了自己的教学流程不受影响,很多教学过程流于形式明明读整篇课文要3分钟,可老师2分钟不到就让学生停下来,而且还要学生谈谈读后收获,学生居然谈得有声有色!明明安排小组合作学习,4个人中两个人的观点还没阐明,老师便要小组汇报。这纯粹是表演!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醒我们:“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看老师讲课。”一节好课应该是为了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讲给听课人的。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读《一堂“失败”的好课》有感

读《一堂“失败”的好课》有感《一堂“失败”的好课》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动鲜活的课堂教学过程,细细体味,给我们的启示颇多。不过我认为它仍然不失为一堂好课,好就好在以下几方......

一堂失败的好课

阅读了《一堂“失败”的好课》后,我有一些感想,现浅谈如下:一、先谈谈我心目中的好课的标准。一堂好课,我认为应该达到以下几点:1、教学目标要明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对于学生......

《一堂“失败”的好课》读后感

读了《一堂“失败”的好课》,感慨颇多,启示颇多,收益匪浅。它恰恰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理念。我认为这是一堂好课。1、真实性。......

《一堂“失败”的好课》读后感

《一堂“失败”的好课》读后感读完这则案例,我同意这是一堂“失败”的好课。从罗老师的教学看,已经融入了新课改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也可以说罗老师的教学是实实在......

一堂失败的好课读后随想

一堂“失败”的好课看后随想山西省霍州市辛置镇北村学校杨芳丽只有真实的课才有欣赏价值,不管这堂课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从这样的课堂中,才有可能发现教学规律,才有可能发现学生......

下载读《一堂“失败”的好课》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一堂“失败”的好课》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