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读后感德国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
观《大国崛起—德国篇》有感
作为一个中国人,生活在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翻阅历史,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一种穿越时光的沧桑.我们中国曾经辉煌过,也曾没落过;曾经骄傲过,也曾屈辱过;曾经站在世界文明之巅,感受着其他国度的膜拜,也曾经视为野蛮国度,受到过其他国家的掠夺.纵观历史,透着无比的辛酸与无奈.毛邓课上,老师给我们播放了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系列纪录片中的德国篇.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两样东西的力量.一种是民族的精神,它伴随着一个民族一直生存下来,并且使这个民族最终崛起.另一种便是民族的英雄,影响一个时代,成就一个时代.分裂之痛一直困扰着德意志,处在欧洲大陆的中心位置,个个欧洲强国都不愿看到它的崛起,于是各种阻挠困扰接踵而来,拿破仑的那次袭击,更是加重了这种分裂痛苦。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我们如今熟知的人物诞生了——歌德用诗句描述分裂之苦,贝多芬用音符抒发国败之痛,黑格尔等一些哲学家更是用理论寻找强国之路。这条路最终经历近70年的时间被德国人走出来了,李斯得、俾斯曼都是使德意志走向统一之路的功臣,在俾斯曼的率领下,新起的德国很快就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经济发展迅速超过法国,而德国发展如此之快的前提正是统一的领土,动力则来自教育。就连在德国最穷的时期,也从未放弃过教育,政府愿意把宫殿改造成大学学堂,这也就不奇怪,大学教授中就有29位获得过诺贝尔奖,其中就有尽人皆知的爱因斯坦。科技的腾飞给德国的经济带来希望,政府为研究人员无私的投入,也使科学家们无私的为德国服务,他们以“德意志的科学家”身份勤劳的工作,为德国不断创造着无尽的财富,这样的德国是凝聚的团结的。
然而两次世界大战把这一切的毁灭了,空前的强大使德国失去了理智,两次发动了世界大战,伤害了世界,更伤害了自己,也写下历史最为黑暗的一页。二战结束后,德意志又分裂为两部分,这种结果又把德国人心中最大痛楚揭开,到底哪里才是德国?历史又回到了这个问题。而德国怎样面对二战又是世界对德国的拷问。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到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纪念为二战付出惨痛代价的犹太人。那天,勃兰特作出了一个让世界震惊不已的动作,他面对死者墓碑,跪倒在地。德国面对二战的态度与日本大不相同,他们没有回避,而是勇于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这让世界很快重新接受了德国,甚者对德国更加尊敬,这样的态度,也让德国复兴容易了许多.德意志的精神,一是讲理性,守纪律,办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二是文化素质普遍较高,说话有修养,知识面广,不怕辩论。三是崇尚自强不息,精益求精,永不满足.片中德意志民族的复兴,不得不说的便是被誉为铁血宰相的俾斯麦.不得不说,他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也就是有了他,德意志才能复苏.奥托·冯·俾斯麦(1815—1898年)出生于普鲁士的一个容克家庭。他顽固地坚持君主主义,反对德意志统一,主张普鲁士和奥地利在德意志邦联内友好相处。整个40年代,俾斯麦是普鲁士联邦议会议员,竭力维护容克阶级利益。1848年革命时期,他在普鲁士议会中公开声称:“我是一个容克,我一定要压倒革命!” 他的政治主张是亲奥、亲俄、亲法,即亲那些促使德国分裂的势力。但在1851年——1859年俾斯麦担任德意志联邦议会的普鲁士代表期间,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认为1848年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德意志的统一是无法阻止的,统一的领导权应由普鲁士掌握。
俾斯麦1859年担任驻俄大使,1861年调任驻法大使。在大使任内,他充分了解到,德意志的左邻右舍——沙皇俄国和法兰西帝国的统治阶级会阻止德意志的统一,而在德意志内部,普鲁士的统一必将遭到奥地利的殊死抵抗。要统一德意志,非以武力作为后盾不可。1862年9月,俾斯麦被任命为首相兼外交大臣。他公开声言:“把奥地利逐出德意志”,从而由一个顽固的保守派变为统一运动的倡导者。他不顾议会的反对,加紧推行军事改革,在议会上宣称:“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当前的重大问题不是演说词与多数派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9年所犯的错误——要解决它只有用铁和血”,即暴力,“对内是军刀制度,对外是战争”,这是俾斯麦的纲领和信条。他所推行的政策在历史上被称为“铁血政策”。
铁血演说遭到了进步党人士的强烈反对。恩格斯说:“如果他按照资产阶级所拟定的那个样子去实现德意志的统一,那么冲突就会自行消散。”但俾斯麦却说:“我们这里不是英国,我们这些大臣是国王的奴仆。”因为俾斯麦很清楚资产阶级的矛盾心理,深知只要能够统一德意志,他们就会俯首听命,因此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议会反对军事预算,俾斯麦就解散议会。他还下令封闭自由派报纸,禁止自由派活动。对此,以奥地利为代表的各邦君主更是惊恐万状,咬牙切齿。因此,俾斯麦着手推行铁血政策时,他们便不断寻衅破坏。 英、俄、法等欧洲大国同样发出阵阵警告:英国认为,一面德国海军旗是一面“海盗旗”,它不希望在基尔运河看见一个德意志大国的旗帜;俄国则认为,一个军事强大的德国就是对它的“波罗的海、达达尼尔海峡”的威胁;法国早已露骨地声称,普鲁士的武装是对法国的直接威胁,要挟普鲁士若不让出莱茵省,是难以取得法国的“谅解”的。面对种种困境,怎么办?退却吗?“没有别的路可走,只好奋斗。” ⑩俾斯麦以此劝服普王,勉励自己,并伺机寻找推行“铁血政策”的机会。
不得不说,俾斯麦成就了那个时代.看完大国崛起,我有一种深深的感动.反观我们中国,也正在复兴的道路上行走着,但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我想,我们还要努力.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大国崛起》之德国篇观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观《大国崛起德国篇》有感德意志,在哪里?为了统一与强大,为了自由与平等,为了子孙与后代德。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以全国之力来发展教育;以教育的方式来培育人才;以人才的智慧来创新......
《大国崛起》之德国篇观后感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国崛起》之德国篇......
《大国崛起》的德国篇——《帝国春秋》,讲述了德国的分裂与统一,衰落与崛起,非常耐人寻味。让人为这个民族跌宕起伏、悲喜交加的历史所震撼、感染。它是欧洲的后起之秀,却是给世......
大国崛起之德国德国之盛世,依我看,胜在两处,一为教育的普及,二为统一的国家。教育之重要,无需赘言,放在当今中国也可见一斑。教育的根本就是推动整个国家的科技发展。而小平同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