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浅议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浅议
作者:林 蓉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第12期
[摘要]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近年来产生的一种新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体现了内部控制评价的新观念。文章将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特征及主要方法进行介绍,并阐述其与传统内部审计的不同之处,为企业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内部审计
[作者简介]林蓉,女,福建省电力培训中心会计师,福建福州,350000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7)12-0104-0003
任何企业都希望在一种有条不紊、高效率的方式下开展工作,实现经营目标。在企业内部,为合理保证实现其目标而设计的控制机制和相应的执行管理称为内部控制。有效的内部控制能为减少组织中的决策失误和工作缺陷提供有力支持。要维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就需要企业管理层不断复核和更新内部控制,并定期或不定期展开内部控制的评价工作。内部控制自我评价CSA(Control Self Appraisal,简称CSA)是近年来产生的一种新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体现了内部控制评价的新观念,不仅可以用于审计领域,也可以用于企业经营管理领域。基于经营管理目的的内部控制评价最初主要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发起和实施,然而,由于缺乏管理者的支持、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认识的不足以及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等因素的制约,由内部审计人员发起和实施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往往很难有效地开展。于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一种由企业高层管理当局发动,全员参与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应运而生。这种方法最初由加拿大海湾公司于1987年提出,并很快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认同。目前这种方法在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得到了广泛运用,我国一部分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企业也开始引进这一管理思想和方法,如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在2004年实施了CSA试点,取得预期的效果。本文将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特征及主要方法进行介绍,并阐述其与传统内部审计的不同之处。
一、内部控制自我评价(CSA)的特征及主要方法
(一)内部控制自我评价(CSA)的含义及特征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CSA)是指企业内部为实现目标、控制风险而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恰当性实施自我评价的方法。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 1996 年的研究报告中总结了 CSA 的三个基本特征:由管理和职员共同进行;关注业务的过程和控制的成效;用结构化的方法开展自我评估。具体来讲,CSA将维持和运行内部控制的主要责任赋予公司管理层,管理层、员
工和内部审计人员合作评价控制程序的有效性,使管理层和员工与内部审计人员一同承担对内部控制评估的责任;CSA 以岗位职责和业务操作规程为中心来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涉及所有员工对控制制度本身及其效果和效率进行的评价以及对参与控制人员的资格、工作程序和工作表现的评价。这使以往由内部审计人员对控制的适当性及有效性进行独立验证发展到全新的阶段,即通过设计、规划和运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程序,由组织整体对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负责。
(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CSA)的方法
西方国家在实践中已经发展了多至 20 余种的CSA 方法,但从其基本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即:引导会议法、问卷调查法和管理结果分析法。
引导会议法是指由内部审计人员与被评价单位管理人员组成评价工作小组,管理人员在内部审计人员的帮助下,对企业或本部门内部控制的恰当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然后根据评价和集体讨论来提出改进建议出具评价报告,并由管理者实施。引导会议法集中体现了CSA全员参与内部控制的理念,改变了把内部控制评价看作是审计人员责任的思想,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问卷调查法利用问卷工具使得受访者只要做出简单的“是 / 否”或“有 / 无”的反应,控制程序的执行者则利用调查结果来评价他们的内部控制系统。
管理结果分析法是指除上述两种方法之外的任何CSA方法。通过这种方法,管理当局布置工作人员学习经营过程。CSA 引导者(可以是一个内审人员)把员工的学习结果与他们从其他方面如其他经理和关键人员收集到的信息加以综合。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材料,CSA 引导者提出一种分析方法,使得控制程序执行者能在他们为CSA 做出努力时利用这种分析方法。以上三种方法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目前西方用得比较多的是引导会议法。在这种方法下,由内部审计人员或高层管理者充当引导者,主持召开一系列的研讨会来进行。通常包括计划、预备工作、单独的研讨会、系列的联席会议、报告和行为方案的实施等一系列过程。
1.计划。CSA要求参与的组织成员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内部控制知识,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这些必要的知识可由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提供,为CSA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预备工作。预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使参与者熟知企业目标及内部控制目标,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层预定的发展方向与战略,在此基础上,参与者按照制度要求、发展方向与战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并形成个人意见。
3.研讨会与系列的联席会议。参与者形成个人意见后,通过会议的形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价。在实际操作中,研讨会通常采用匿名的形式进行,这样可以鼓励参与者尽量发表自己的真实意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报告和提供方案。经过多次研讨会后,作为主要的负责机构,内部审计部门要对研讨会的内容进行综述,描述被评价部门的情况。而参与研讨会的管理者要负责对发现的弱点起草解决方案。
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CSA)与传统内部审计的不同之处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CSA)在实施时,与传统的内部审计相比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如表1所示。
从表中我们发现,与传统的内部审计相比,内部控制自我评价(CSA)有其独到的优势,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有效进行“软控制”评价,这是CSA优越于传统内部审计的重要之处。在新的内部控制模式下,迫切需要评价包括公司治理、职业道德、诚实品质、胜任能力、风险评估等“软控制”,而这恰恰是CSA可以提供的。以企业核心人员的品质为例,目前上市公司核心人员的个别属性,很难获取可信的资料,只能姑且假定他们都是诚信正直、有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的人。而事实上,很多上市公司舞弊、财务报表信息失真、做假等都是由公司核心人员联合舞弊导致的。实施CSA,企业可以把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召集起来讨论并对此进行评估,提出相应的建议进行改善,避免舞弊的发生。
第二,提升了控制环境。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使得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从有限的职员参与变为广泛的职员参与,从“内部审计人员对控制负责”变为“所有的职员都对控制负责”。企业的员工广泛参与到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评价中来,了解自己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所处的位置,意识到内部控制是全体成员共同的责任,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内部控制评价和改进中来,组织的内部控制整体意识得到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得以提升。
第三,CSA使企业内部审计更有效率与效果。通过CSA,内部审计人员和经营人员合作对经营活动进行评价,减少了收集信息的时间和验证程序,对经营过程了解得也更为彻底。这种合作提高了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可获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把审计人员从对立者、监督者转换为企业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提升内部审计的效率与效果。
三、结论
通过上述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特征及方法的介绍,并将其与传统内部审计进行比较,可以看出CSA 作为一种有助于管理当局和内部审计人员判断内部控制质量的方法,有助于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所以,现阶段我国企业在建立公司治理、强化内部控制建设中,应当适时引进 CSA 方法,既加强对软控制的评价,也不断促进控制环境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风鸣.内部控制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张谏忠,吴轶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宝钢的运用[J].会计研究,2005,(2).[3]桑向阳.控制自我评价CSA:企业管理新理念[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4]林朝华.CSA: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新观念与新方法[J].上海会计,2003,(1).[5]杨国莉.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刍议[J].集团经济研究,2007,(10).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一、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程序,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一、落实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方案总体情况在公司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基础上,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集团公司印......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一、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程序范文一、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