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大纲(实习设计)03 毕业设计大纲(测控技术与仪器)ok_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实习报告 时间:2020-02-26 23:37:5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实习报告】

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大纲(实习设计)03 毕业设计大纲(测控技术与仪器)ok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毕业设计大纲(测控技术与仪器)

开课单位: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开课学期:第4学年春季学期

学分:16学分学时:256学时(16周)

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0703)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是在学生完成了各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后进行的,毕业设计是本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教学环节。完成毕业设计是学生获得毕业证书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通过毕业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一般科研和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2、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熟悉设计及进行论文实验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3、了解和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和研究方法。

4、使学生学会撰写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

二、毕业设计的内容

1、毕业设计课题尽可能选择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任务相结合的实际课题,完成一个真实的小课题或大课题中的一个完整的部分(子课题);鼓励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自拟课题,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2、毕业设计内容应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体现本专业特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包括一定的工程设计、实验验证,独立编程及调试,专业外文文献翻译、文献综述。

三、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1、鼓励学生直接到工厂或研究所进行毕业设计。

2、坚持“一人一题”,指导教师可以将大而难的课题分解成若干子课题,但必须有明确分工。

3、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要求工程实践部分(包括线路制作和调试,实验装置的调试和实验,生产图纸的绘制,程序调试等)一般不少于四分之一。

4、学生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和刻苦钻研精神,既要勇于创新,又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禁抄袭他人的成果。毕业设计所涉及的有关内容、数据必须真实、可信。

5、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原则上不允许请假。因特殊原因必须请假者,按照重庆理工大学相关规定办理。不遵守纪律者不能参加毕业设计答辩。

四、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

1、参照《重庆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评定毕业设计成绩。

2、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教师分别给出评语和评分,最后给出总成绩。成绩评定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

3、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按0.35:0.2:0.45的权重得出总成绩。

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大纲(实习设计)01 生产实习大纲(测控技术与仪器)ok

生产实习大纲(测控技术与仪器)开课单位: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开课学期:第3学年夏季学期学分:4学分学时:64学时(4周)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0703)一、生产实习的目的与意义生产实习是......

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大纲(实习设计)02 毕业实习大纲(测控技术与仪器)ok

毕业实习大纲(测控技术与仪器)开课单位: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开课学期:第4学年春季学期学分:4学分学时:64学时(4周,含在毕业设计中) 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0703)一、毕业实习的目的与......

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大纲(实习设计)03 毕业设计大纲(网络工程)ok

毕业设计大纲(网络工程)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开课学期:第4学年春季学期 学 分:12学分 学 时:192学时(12周) 适用专业:网络工程(0309)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与意义毕业设计是完......

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大纲(实习设计)03 毕业设计大纲(软件工程)ok

毕业设计大纲(软件工程)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开课学期:第4学年秋、春季学期学 分:12学分 学 时:192学时(12周)+160学时(10周课外)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0308)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

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大纲(实习设计)03 毕业设计大纲(生物工程)ok

毕业设计大纲(生物工程)开课单位: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开课学期:第4学年春季学期 学 分:16学分 学 时:256学时(16周) 适用专业:生物工程(1001)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与意义毕业设计(含毕业......

下载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大纲(实习设计)03 毕业设计大纲(测控技术与仪器)ok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大纲(实习设计)03 毕业设计大纲(测控技术与仪器)ok.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