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实习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摄影测量学实习报告”。
《摄影测量基础》实习报告
班级:09测绘 姓名:郝明 学号:250218015 指导老师:叶志刚
1单模型定向
1.1影像内定向
所谓内定向就是建立框标坐标系和像平面坐标系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像点的框标坐标转化为像平面坐标,为之后的相对定向绝对定向等后续工作最准备。具体实现步骤:
1文件>打开测区(默认目录下),在主目录下新建一个文件夹并命名为“第○四组”。设置参数其中包括加密点文件,控制点文件等控制点,相机参数文件,比例尺:1:10000。
2引入影像,设置像素大小添加处理。○3设置相机参数。输入相机参数文件并输入八个框标坐标系下的坐标。○4打开测区,新建一个测区,并选择左右影像。○5处理>模型定向>内定向,调整十字丝位置,当位于红圈中心时,接收保○存。
1.2相对定向
相对定向式为了恢复立体像对中两像片之间的相对位置,方法有模拟法相对定向和解析法相对定向,模拟法相对定向是利用投影器的运动使同名射线对对相交来恢复核面,而五个小螺旋的微动改变相当于五个相对定向元素。解析法相对定向需要从共面条件式出发,就是同名射线和基线共面,来求出五个相对定向元素,最后建立立体模型。
以上一步内定向的结果为前提,在影像中右键“自动相对定向”,软件会自动进行相对定向然后自动匹配同名像点。
1.3 绝对定向
绝对定向的目的是恢复七个绝对定向参数。相对定向所建立的立体模型是一个以相对定向中选定的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为基准的模型,绝对定向的目的是把模型点在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中的坐标(U/V/W)转化为地摄坐标系下的坐标(X/Y/Y)。解析法绝对定向就是利用控制点在地摄坐标系中的坐标和像点坐标从绝对定向关系式出发解求7个参数的过程。软件中实现过程:(以上述结果为前提)
1、在两幅图像中选择地面控制点,设置>地面控制点>输入>选择四个控制点,输入点号和相应的坐标。
2、上述三个步骤完成了内定向、绝对定向、相对定向的步骤。并求出相应的加密点的地面点坐标。在图像中右键>绝对定向>普通方式
2数字产品生成2.1数字线划图(DLG)
DLG是与现有划线基本一致的各地图要素的矢量数据集,且保存各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和相关的属性信息。在数字测图中,最为常见的产品就是数字线划图,它能 较全面的描述地表信息,目视效果相对来讲也变得更加丰富,满足各种空间需要,可以随机的进行数据选取和显示,与其他的信息叠加,可进行空间分析,决策。其中部分核心要素可作为正射影像图中的线划要素。
DLG是一种更为方便的放大、漫游、查询、检查、量测、叠加地图。其数据量小,便于分层,能快速的生成专题地图。它的技术特征:地图地理内容、分幅、投影、精度、坐标系统与同比例尺地形图一致。图形输出为矢量格式,任意缩放均不变形。通常采用数字摄影测量、三维跟踪立体测图。此次实验利用VintuoZo系统的工作站的步骤:
1测图>IGS数字化测图:文件>新建文件并以第四组命名。○2装载>立体模型,加载上述的立体模型。○3设置模型边界:文件>设置模型边界。○4设置图标的显示方式:窗口>横行排列。○5使用Ctrl和鼠标滚轮进行数字化测图,并获取相应地物的三维坐标。○2.2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高程模型是以数字地面的基础上定义的概念,如果地面点按照一定的格网形式排列,则平面坐标X/Y可以由起始原点推算而无需记录,地面特征形态只需用高程Z表示,这种数据阵列称为数字高程模型。
建立DEM的过程:首先按照一定的数据采集方法,在测区内采集一定数量的离散点作为控制点。以这些控制点为网络框架,用某种数字模型拟合,内插出加密点的高程,以便获取符合要求的DEM。实现过程:
1打开测区,选择打开文件>模型文件,选择一个测区文件第四组。2选择处理>核线重采样。3产品>DEM制作。
4显示>显示正射影像。也可以显示立体方式,点击显示>立体显示(DEM+正射影像图)。
2.3数字正射影像(DOM)
数字正射影像图是以航片或遥感影像为基础经扫描处理并经逐个像元进行辐射改正、微分改正和镶嵌,按地形图范围剪裁成的影像数据,并通过一系列处理形成的以栅格数据形式存储的影像数据库。
在此次实验中,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来实现。首先对数字影像进行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后形成DEM,按反解法做单元数字微分纠正,将单片正射影像图进行镶嵌形成DEM。最后按图廓线剪裁得到一幅数字正射影像图,经过相关处理修改后,绘制形成DOM存储。
3实习总结
通过此次实习,我大概了解了摄影测量系统的运行环境并利用软件进行影像的相关操作,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过在实习的过程中理清所学的知识点,并知道各个步骤的作用,理清思路后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复习很重要。但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此次实习中我们是几个人一台机器,尽管这样但是大家还是都不熟悉如何操作,都是老师说一步我们按照做一步,这样没有达到我们的实习最终目的。我个人认为实习和学习是相互的过程。我们应该多加些实验课,然后让我们多动手,这样有助于使我们掌握软件的相关功能,而不是面对软件不知该做什么。建议:我个人认为还是等考完试之后或者说是等到大部分同学都掌握理论知识之后再进行课程设计,这样有助于我们队软件的操作,可以达到实习目的。
XXXX大学2010~2011学年第1学期《摄影测量基础》实习报告班级: XXXXXXXX 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成绩: 评语:一、单模型定向1、影像内定向调用内定向程序(处理→定向→内定向),建立......
摄影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实习是在摄影测量的教学基础上,理论实际相联系的动手操作实习,是我们在学习测量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习环节。一方面是培养我们的实践操......
摄影测量基础一、单模型定向1、影像内定向内方位元素是描述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包括三个参数,即摄影中心S到像片的垂距(主距)f及像主点o在框标坐标中的坐标x0、y0......
篇1:摄影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任务利用自己所熟悉的一种编程语言,实现单像空间后方交会,解求此张像片的6个外方位元素 , , , ,ω,κ ,范文之实习报告:摄影测量实习报告。二、实习目的......
摄影测量基础一、单模型定向1、影像内定向内方位元素是描述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包括三个参数,即摄影中心S到像片的垂距(主距)f及像主点o在框标坐标中的坐标x0、y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