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企业文化的探讨—以中国移动和耐克公司为例_中国移动集团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 时间:2020-02-28 13:23: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企业文化建设】

中美企业文化的探讨—以中国移动和耐克公司为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移动集团企业文化”。

2010-2011学年(下学期)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08级工商管理专业期中考试

课程名称:现代企业理论任课教师:沈波涛姓

名:陈伟学

号:班

级:

20071201281 08级工商管理1班

中美企业文化的探讨—以中国移动和耐克公司为例

绪 论

卓越的企业建筑于卓越的企业文化。纵观中外企业的发展史,成功的企业大都拥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根基,建立并贯彻一套清晰的价值理念,是企业基业常青的灵魂。中美企业文化存在着差别,这些差别造成了中美企业不同的经营模式,使企业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受中国几千年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企业成长的道路上,形成了有别于以美国企业为代表的西方的企业文化。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中美企业文化的不同,来分析中国和美国企业为什么会选择不同或者相同的发展方向,这对中国企业的房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带有浓浓的中国儒家思想韵味,能够代表中国的企业文化,耐克公司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形成的企业文化能表现美国西式的企业文化,本文以这两个企业为代表,探讨中美企业文化的不同.一、耐克公司的企业文化分析

(一)耐克公司的企业文化的形成耐克公司创建于60年代,当时公司首席执行官菲尔·奈特断定高档优质跑鞋定会有销路,于是发动了一场制鞋业的革命。耐克追求的个性化的公司文化,具有鲜明特征的公司文化一反传统观念的企业形象,是由公司创始人菲利普·耐特创立的。塑造企业和产品完美和充满活力的形象是公司的战略目标。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奈特把永不停息的个人奋斗和商业伦理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始终。奈特曾经是专业中长跑队员,他的教练彼尔·鲍尔告诉他一个田径队是由一些个体队员组成的,每个人必须永不停息地拼命提高他或她的成绩,径赛运动员的信条是:“没有端点”。后来奈特曾在波兰pricewaterhouse当了5年会计师,他的商业意识也就是在那时培养起来。而pricewaterhouse给奈特的启示是“商业行为有最基本的原则”。耐克的历史是以上两个信条不断对话的过程,是运动员的个人奋斗精神与商业约束相协调的过程。奈特与鲍尔曼开始共同创办蓝带,并于1972年更名为耐克,从那以后,它开始设计带本公司商标的鞋,并在亚洲生产。

(二)耐克公司的企业文化发展和演变

永不停息是耐克的公司文化。70年代初期,慢跑热逐渐兴起,数百万人开始穿用运动鞋,因为运动鞋不仅穿着舒适,而且还是健康而年轻的象征——这就是大多数人向往的形象,运动鞋即将流行起来,但以阿迪达斯为首的“铁三角”却没有掌握这一发展趋势,“耐克”却跑步进入了。1974年,鲍尔曼教练在烤华夫饼干的铁模中摆弄出一种脲烷橡胶,制成一种新型鞋底。这项看上去很简单的产品革新推动了奈特的事业,产品迅速打开市场,靠着永不停息的企业理念,到了1979年,耐克通过策划新产品的上市及其强劲推销,市场占有率达33%,终于挤进原来的阿迪达斯、彪马和Tiger所建的“铁三角”,成为销售明星。到了1981年,其市场份额甚至达到50%,遥遥领先于阿迪达斯。

耐克是富有冒险精神的开拓型公司,在青翠的俄勒冈州公司所在地,已经培育出一种精心设计的文化,耐克一位老资格的经理曾回忆:“那就像是在一个充满手足情义的环境中工作。同事们在一起痛快地喝酒,滔滔不绝地谈论体育,并自诩为活跃且反传统的人物。”每6个月,奈特的管理队伍要聚会讨论策略。这个在吵大闹的联欢会以“针锋相对”著称。奈特总是鼓励对抗,甚至怂恿对抗,而且他和其他人一样,接受别人的大声指责。塑造企业和产品完美和充满活力的形象是公司的战略目标。奈特认为,青少年的模仿能力极强,对品牌也极为敏感,校园里的明星人物的穿着经常会成为模仿的对象,因此只要设法让最有魅力的运动员穿上耐克,就必定能吸引全国为数众多的人的模仿。最伟大的世界级得明星、大红人乔丹出色地把握耐克公司的独特精神气质,即完美且充满活力的工作作风。耐克通过赞助这位“第一飞人”,同时也成为千万喜爱运动者的偶像。现在耐克成为销售额达40亿美元的大型公司后,其反传统的形象正受到威胁,耐克公司在迅速变成美国商业和体育相结合而产生的普通矛盾心理的避雷针。随着过去几年曾推动耐克公司发展的消费者——青少年及20出头的年轻一代已经纷纷放弃了旅游鞋,他们厌倦了泛滥成灾的运动员参与的鞋类广告。他们在寻找新颖的、少一点商业气的产品——类似粗皱的皮鞋。这一切影响了耐克的发展。耐克面临着两个问题:怎样才能既实现企业高速目标,又不丧失对公司成功至关重要的创新、创业的精神。要实现公司目标,企业文化的改革势在必行。1995年2月中旬,董事长召集了31位高级管理层经理在俄勒冈海边别墅开会,其中8位是驻海外分公司的经理。会上,他宣布6月份,42岁的克拉克将接替耐克公司66岁的总裁查德·多纳休。这一新任命受到公司上下普遍拥护。它充分肯定了克拉克以加强通讯联系为手段,博采众长的才干,同时也为耐克公司这位“落伍者”搭起了充分施展的大舞台。但这一新战略要求耐克公司各部门全力合作。在一次中层管理会议,总裁克位克向60名经理阐述“合作经营方式”的重要性,克拉克谈到,耐克公司在使交流渠道更加畅通及加快决策方面做的还很不够。“我们的基因里生长着合作意识,”他总结说:“但以前那种一部分人聚集在大厅里决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

耐克将公司的所有人才、物力、财力等资源集中起来,然后全部投及到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这两大部门当中去,全力培植公司强大的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能力。菲尔·奈特一方面强调产品开发设计能力的同时,更加注得公司营销能力的培训,产品设计和品牌营销成了耐克的两件有力的竞争武器。耐克在生产上采取了一种虚拟化策略,即:向外部借力,通过整合外部资源,使其为我所有,从而拓展自身的疆域,利用外部的能力和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投资建设生产场地,不装配生产线,耐克公司的所有产品都不自己生产制造的,而是全部外包给其它的生产厂家加工制造出来的。耐克公司的这一妙招,不仅节约了大量的生产基建投资、设备购置费用以及工人人工费用,而且它又充分发挥了其它生产能力强的厂家的能力,尤其是将产品的生产加工外包给东南亚等地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这些地方的劳动力成要极其低廉,从而力耐克公司节约了大量的人工费用,这也是耐克运动鞋之所以能以较低的价格与其他名牌产品竞争的一个重要原因。实施虚拟化生产,耐克公司将设计图纸交给生产厂家,让他们严格按图纸式样进行生产,并保证相应的质量,尔后耐克公司再将自己的品牌和商标贴在这些产品上,并将产品交给公司营销人员。通过公司的行销网络将产品销售出去。这种模式充分实现了优势互补的作用。每当推出新款式,耐克即请来乐队进行演奏,通过娱乐的方式传播出一种变革思想和品质。耐克的这种传播策略,不仅使其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而且还能建立一种高度认同感的品牌资产价值。

二、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分析

(一)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坤厚载物”的责任感,“健行不息”的自强心,一直是浸染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最深层的人文精神,并成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源泉和强劲动力。从中国移动人迈出勇敢而坚实的第一步开始,踏实勤勉地承担责任、矢志不渝地追求卓越,就成为中国移动永恒不移的两条精神主线,它贯穿于中国移动每一步脚踏实地的行迹——搭建无数基站、建成数万公里传输、打造精品网络、提供一流服务、塑造优质品牌。在中国移动点点滴滴的成长、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打下深刻的烙印。透过历史的沉淀,珍惜并传承担当责任的胸怀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是中国移动对过往岁月的致礼和历经光荣的继承。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的价值理念成于千年、相辅相生。“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表达言简而意赅,寓意深远而旷达,既传承了中华悠久历史当中“身、国、天下”的深厚文化底蕴,凝聚着中华民族沉积的文明,又彰显了中国移动追求卓越、勇担责任的社会时代精神;既体现了中国移动的独有特质,反映了文化体系的特色核心内涵,又阐释了中国移动的远大信仰,表达了中国移动人的理想和胸襟,融合了中国移动人的现代发展理念,是中国移动神圣责任感的承载和追求卓越情结的传述。

(二)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中国移动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自我超越的历程。回首过去,中国移动踏着快速、坚实的步伐,坚持“服务与业务领先”,以“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为目标,创造了移动通信事业大发展的辉煌;展望未来,中国移动将以“做世界一流企业”为己任,努力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2005年中国移动提出“培育先进企业文化、锤炼持久核心能力、塑造卓越企业形象”三大措施作为“从优秀到卓越”战略的重要举措,就是要使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动力源泉,凝聚企业的精神力量,建立具有中国移动特色的文化理念体系,明确中国移动人的价值观。

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进步、提升的过程。2005年,中国移动对企业成立以来的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深刻总结了企业发展实践中凝聚并凸显出来的文化品质和文化内涵,以继承和创新为方针,经过全集团上下反复酝酿和讨论,最终整合、提炼成中国移动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由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三部分构成。核心价值观阐述了“我们是谁,我们的信仰是什么”,反映了企业及其每一个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评价标准和所崇尚的精神;使命表达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其内涵表达了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原因;愿景说明了“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是企业在一定阶段内期望达到战略目标和发展蓝图;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核心,是形成使命、愿景的根本动力和精神源泉,是选择使命、愿景的决定因素;而使命、愿景是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发展领域的价值追求的具体体现,是核心价值观在企业活动中的承载和表现。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核心内涵是“责任”和“卓越”,体现了中国移动作为企业、中国移动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将以成为“负责任”和“最优秀”的企业和个人作为自己的追求。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立足于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凝结了中国移动人缔造辉煌历史的精神精髓,表达了中国移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事业的坚定信念。这一理念体系的提出,必将凝聚和激励全集团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共同实现中国移动新的跨越!

结 论

本文通过对美国耐克公司企业文化的和中国移动公司企业文化的探讨、分析,总结出,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是“理性主义企业文化”,表现为浓烈的个人主义,以自身利益为第一位,讲究“求实、求生存”,它着意创新的精神、功利主义和重视制度管理,在企业管理及处事中讲究原则性,“法治”观念较强。而中国则是强调群体和谐,注重个体对群体的责任、奉献和服务,个人归属意识强,注重协调感情,它着意创新精神、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在企业管理及处事中以情为重、忽略制度和条例管理,“人治”观念较强。

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刚刚起步,广泛地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显得尤为必要。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要立足中国文化背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在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加强中国的企业文化研究和对实践的理论指导,使中国企业文化发展适应中国的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

企业文化个案研究_以阿里巴巴为例

网络企业文化研究——以阿里巴巴为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企业逐渐的壮大,他们在借鉴了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的成功之后,总结了他们取得巨大成功的秘密是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

以华为企业为例论述企业文化

强大企业是如何诞生的以华为为例当我们将企业放在一起比较强弱、优劣时,常常听到人们说哪个哪个企业的待遇高,员工素质高。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人,都有优点和不足,作为个体比较......

CIS战略分析——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为例

题目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公 共 关 系 学CIS战略分析——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为例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公管***5201黄 新 媛张 英 红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CI......

以艾美星为例的企业文化

如何创立自有化妆品品牌——以艾美星为例艾美星,中国第一个创立“古方平衡养生”的本草养颜品牌。艾美星宗旨:用美丽迎接太阳。艾美星寓意:艾:艾草,中草药;皇室贵族美:美丽星:忠心,爱......

以“脑白金”为例——打造优秀企业文化促发展

以“脑白金”为例——打造优秀企业文化促发展保健品是为人们生活带来健康的产品。在国民生活水平不断变好的今天,中国保健品行业一片繁荣,每年保健品行业所贡献的税收达几十亿......

下载中美企业文化的探讨—以中国移动和耐克公司为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美企业文化的探讨—以中国移动和耐克公司为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