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自觉形成的_公司企业文化活动内容

企业文化建设 时间:2020-02-28 02:33:1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自觉形成的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公司企业文化活动内容”。

供电企业安全文化浅议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文化的主要分支。企业安全文化更偏重于企业生产经营领域劳动过程的安全与健康,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综合反映。它是对安全价值观的肯定,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的体现,是安全与效益的统一,是企业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动力。清华大学张德教授把企业管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经验管理阶段(1769-1901年),最大的特点是人治,靠“一把手”的强势领导来管理企业;第二阶段是科学管理阶段(1901-1980年),最大的特点是法治,靠制度来管理企业;第三阶段是文化管理阶段(1981至今),最大的特点就是文治,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重要的方面。而企业安全管理也同样遵循这一规律,纵观供电企业的发展历史,历数电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经历了移植仿照、自主探索、科学规范、安全文化的几个阶段。特别是2002年国家颁布《安全生产法》之后,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的最重要内容。《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球500强企业均有优秀的文化,500强的评委也总结出企业成功的关键是文化。GE公司前任CEO韦尔奇认为,文化是永远不能替代的竞争因素,企业靠人才和文化取胜。这一点,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张德教授感到,国内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今年已有十几家企业上门来咨询有关企业文化的问题,而去年企业关心的还是业绩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问题。

张德教授认为,我国继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第一次企业文化热后,如今已经出现第二次企业文化热。但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时间并不长,专业研究人员比较少,企业相关人才就更加少。目前最亟需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大量培训相关人才,为此,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专门成立了培训部。会长张光照认为,促进会成立培训部的目的就是专门解决企业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培训部已特邀来自清华、北大、人大、中国社科院等著名院校的知名专家、教授以及海尔、长虹等著名企业文化负责人近20名作为研究员,为企业提供文化建设和管理人才的系列个性化培训服务。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文化的主要分支。企业安全文化更偏重于生产领域的经营活动和劳动生产过程的安全与健康。它是对安全价值观的肯定,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的体现,是安全生产的企业经营机制、安全文明生产准则的基础,是安全与效益的统一,是发展工业(企业)的动力。随着安全文化建设的推进和企业文化及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现代化企业在其完善和发展中,越来越重视和依靠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和影响,调动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自律性,提升安全生产水平,达到生产、效益双盈的目标。安全文化成了企业安全形象的重要标志,企业安全文化成了企业文明生产的象征,成了凝聚员工的强力磁石和树立企业安全精神的动力。

企业安全文化把实现生产的价值和实现人的价值统一起来,以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为制约机制,以实现生产的社会价值及经济效益为动力机制,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安全生产的经营机制和安全管理机制,保护广大职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珍惜、爱护

和尊重员工的生命,从安全的意识、思维、观点、行动、态度、方法上形成员工的深层次的安全文化素质,付诸于创造企业精神,表现于完善和维护企业安全文明生产,同时丰富和发展了企业文化。

2.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或行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安全行为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和企业安全进取精神;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和条件;防灾避难应急的安全设备和措施等企业安全减灾工程技术能力;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种种企业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之总和。

3.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企业安全文化包括保护职工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既包括无损、无害、不伤、不亡的物质条件和作业环境,也包括职工对安全生产及经营活动的安全的意识、信念、价值观、经营思想、道德规范、企业安全激励进取精神等安全的精神因素。企业安全文化是多层次的复合体,由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化、安全价值和行为规范文化组成。企业安全文化是以人为本,提倡“爱”与“护”,以“灵性管理”为中心,以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为目标所形成的群体或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即生产与人价值在安全取向上的统一)和安全行为规范。表现于职工的激励安全生产的态度和敬业精神。首先要建

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珍惜生命、文明生产”、“保护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的安全文化氛围,然后结合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在安全文化的各个层面上制定出不同的追求目标,通过宣传、教育、传播、培育和塑造,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完善、提炼,达到预期安全目标。企业安全文化也是广施仁爱,尊重人权,保护人的安全与健康的高雅文化,也是保护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先进文化。

4.倡导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使企业职工建立起安全自护、互爱、互救、应急的安全文化体系,以企业为家,以企业安

全为荣的企业安全精神和风貌,要在职工的心灵深处树立起安全、高效的个人和群体的安全行为规范和安全与健康的奋斗目标。当今倡导和弘扬企业安全文化是因为它已成为工业文明生产,尊重人的生命,保护生产力,保护环境的重要基础。提高企业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最根本的方法和途径,就是通过企业的安全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不断地有意识、有目标地灌输、培养、塑造和实践。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在于不断提高企业投入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创造和培育保护职工身心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依靠先进的安全科技和现代安全防灾的风险控制方法,以全新的安全文化观完善安全生产营运机制,发展生产、提高效益,实现企业和企业员工共建具有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日期:2007-7-24 源自:互联网 网友评论【 字号: 大 中 小 】

安全文化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主观与客观存在,因此,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但是,人类有意识地发展安全文化,仅仅是近10余年的事。这是由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所决定的。

具体说,最初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和要求,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核工业领域。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召开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评审会”认识到“核安全文化”对核工业事故的影响。当年,美国NASA机构把安全文化应用到航空航天的安全管理中。1988年在其“核电的基本原则”中将安全文化的概念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原则予以落实,并渗透到核电厂以及相关的核电保障领域。其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1991年编写的“75-INSAG-4”评审报告中,首次定义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并建立了一套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思想和策略。我国核工业总公司不失时机地跟踪国际核工业安全的发展,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研究成果和安全理念介绍到我国。1992年《核安全文化》一书的中文版出版。1993年我国原劳动部部长李伯勇同志指出“要把安全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在这一认识基础上,我国的安全科学界把这一高技术领域的思想引入了传统产业,把核安全文化深化到一般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领域,从而形成一般意义上的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从核安全文化、航空航天安全文化等企业安全文化,拓宽到全民安全文化。依其历史学,人类客观的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这一角度,人类的安全文化可分为四大发展阶段。17世纪前,人类安全观念是宿命论的,行为特征是被动承受型的,这是人类古代安全文化的特征;17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人类的安全观念提高到经验论水平,行为方式有了“事后弥补”的特征。这种由被动式的行为方式变为主动式的行为方式,由无意识变为有意识的安全观念,不能说不是一种进步;20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系统论阶段,从而在方法论上能够推行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综合型对策,进入了近代的安全文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高技术的不断应用,如宇航技术、核技术的利用、信息化社会的出现,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本质论阶段,超前预防型成为现代安全文化的主要特征,这种高技术领域的安全思想和方法论推进了传统产业和技术领域的安全手段和对策的进步。由此,可把人类安全文化的发展归纳,见表所示。

表 人类安全文化的发展脉络时代的安全文化

观念特征行为特征

古代安全文化宿命论 被动沉受型

近代安全文化经验论 事后型,亡羊补牢

现代安全文化系统论 综合型,人机环对策

发展的安全文化本质论 超前、预防型

对安全文化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和研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随着人们对安全文化的理解和自觉的运用和实践,人类安全文化的内涵必定会丰富起来;社会安全文化的整体水平也会不断得到提高;企业通过建设安全文化提升员工安全素质、创造有效预防事故的人文氛围和物化条件的效果将会显现。只要有努力的安全文化建设之实践,必然会结出现代的安全文化之硕果。

通过对安全文化的研究,已初步认识到:安全文化的发展方向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新技术、面向社会和企业的未来,面向决策者和社会大众;发展安全文化的基本要求是要体现社会性、科学性、大众性和实践性;安全文化的科学涵义包括领导的安全观念和全民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建设安全文化的目的是为人类安康生活和安全生产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人文氛围和物态环境。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团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与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企业自身的适应的,且与企业的发展目标......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通俗的说就是对企业的看法及企业做事的方式。它是企业个......

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层组织

一、近年来创建五型班组的认识、经验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层组织,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加强班组建设,是企业的一项长期战略举措。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员工......

外国(地区)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外国(地区)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设立登记申请书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现申请企业登记,请予核准。同时承诺:所提交的文件、证件和有关附件真实、合法、......

计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计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整理9篇)由网友“beonydee”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计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希望大家喜欢阅读!篇1:计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

下载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自觉形成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自觉形成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