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工人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职能定位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政工企业队伍作用”。
政工人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职能定位研究
【摘 要】企业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是企业的价值观问题。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及员工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这就需 要企业在遵循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前提下,用积极向上、健康有为、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明确方向、统一意志、凝聚人心、规范行为。而大量 繁重的宣传、教育实施和落地工作,却需要企业政工人员去运作。因此只有转变企业政工人员的职能和工作重心才能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价值观;职能
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要求企业政工人员工作职 能必须转变 国有企业经过无数次的改造、改革、改组的洗礼,呈现出新的活力 与生机。企业的发展也走过了许多坎坷不平之路,实现了脱胎换骨的 新景象,企业所处的环境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市场 经济、知识经济的经历,企业身份从国营企业、国有企业再到公司制企 业的变迁,职工身份从固定工到合同制工人的变化等等,致使企业和职 工认识和关注问题的“热点、焦点”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而职工的行 为导向因素、价值取向定位与发展方向走势,都较过去有新的更大的选 择空间及自主权。这就向思想政治工作及政工人员提出了如何与时俱 进的新命题。而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现状看,以教育、引导、沟通、协 调等方式来影响人的情感、责任、理想、信念等非强制性的管理要素为 主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作为规定、纪律、制度等行政管理手段的重要 补充,在国有企业和员工面临的新形势、人们的思想呈现多元化的情况 下,是难以达到完美的境界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以教育、引导、激励、关心的方式来期望达到团结 协调、共同努力来实现组织目标的,这一外因最终要靠内因的变化来取 得。尽管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都不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而是通 过影响人的意识形态、培养员工对企业价值
观的认同、对组织使命的责 任感和对组织前途的憧憬心发挥作用的。但企业文化对于以物质资料 生产为主要任务的企业来讲,是以文化为内容的管理思想,它通过培育 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形成企业的文化个性和对内对外的文 化影响力,追求持久的企业竞争优势,具有明显的文化和经济特征.企业文化这一特征尽管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等属性不同,但都 是作用人的软性管理手段。而恰恰有较大区别的是,企业文化对企业 而言在作用范围上更大,系统化程度上更高。再者,作为最具融合力的 文化,对于加入WTO后要与国际接轨,参与更大竞争,取得效益最大化 的企业而言,则更具亲和力和影响力。这就要求企业政工人员把思想 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文化管理之中,在坚持做好日常的“明理、解忧、凝 心、鼓劲”这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实现职能的转变和工作重心的转 移,用更多的精力、更大的魄力投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投入到企业 价值理念的宣贯和落实实施中,以此获得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提高 组织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要求企业政工人员 工作职能必须转变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人才经济和利益经济,它所表现出的最大特征就 是竞争和效益最大化。我国加入WTO后要求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 争,这就为国内企业提出了如何融入国际社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问题。而 作为最具融合力、沟通力和“偷不去、学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具 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很快就被我国的企业及企业家所认同和接受,也解 决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 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创造、认同和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 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 总和的特色企业文化,要真正在我国的企业中完全落地且形成企业及员工 的自觉行为和习惯,既需要企业的领导者长抓不懈、更需要我们的政工人员 的教育、培养、引导、督查和不懈努力.其次,作为具有宣传、教育、督查、协调等工作优势的政工
人员,更 需要通过深入浅出、入情入理的宣讲,展现企业的价值观和愿景,实现 企业与员工的“人企合一”的目标。那么,从工作实践看,作为只作用于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解决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核心竞争力 方面的作用就有了局限性,同时由于信仰、文化、地域、生活习惯、法律 法规等方面的差异,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以融合.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就要求企业即使处于被动的状况也要接受 企业文化理论,并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同时,也要求企业政工人员转变 职能,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思想政治工作或不重 要,而是讲层次和重心问题,是要努力谋求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二 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实现二者以共性为基础的融合和差异性为基础的 互补,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达到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统一的“软性管理 系统”,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下,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 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政工人员工作职能必须转变 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标。强调以人 为本,就是要求在发展观的问题上,既要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满 足人的发展的价值需要,追求规律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坚持以人为本,不仅 在于承认和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中心,而且要把实现人的自由和 全面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价值目标;既要做到一切依靠人,又要做到一切为 了人;在确立社会发展目标时,既要有“物”的目标,更要有“人”的目标,不能 “见物不见人”。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人与物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没有先 进的生产力,没有先进的社会制度,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同样,没有人的全 面发展,社会的进步也就失去了内在价值.因此,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和终极价值。对此,胡锦涛同志结合新时期的新实践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 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 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
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一论断,更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这为处在新的发展阶段的企业政工人员提出了转变工作方式、创 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内涵的新要求,特别是为企业领导及管理者提出 了在决策方向、工作重点、管理目标等方面实行调整转变的新思考.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作为人本文化,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观十分吻合和相投。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中心,尊重人、信 任人、把人放在企业管理的主体地位上,强调文化认同和群体意识的作用, 反对单纯的强制管理,注重在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和先进管理思想的基础上, 为企业建立明确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以此实现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 有机结合,实现企业与社会以及企业内部物质、制度、精神的最佳组合和动 态平衡。它具有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协调功能、维系功 能、教化功能、优化功能、辐射功能。这些属性、功能和价值对企业而言,较之 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更广泛、功能更强劲.企业文化讲究的是员工对价值观的认同和在群体道德规范及行为 准则的约束下的行为自觉,同时,强调把以尊重个人感情为基础的无形 的外部控制和以群体目标为己任的内在自我控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通常是组织 目标确定的情况下,由上级对下级发动思想动员和协调活动,其正确方 针就是疏和导的方针,在疏通中引导,在引导中疏通。尽管二者都是解 决“有效执行”问题,但从“能动性”和“普遍性”上看,思想政治工作存 在“滞后性”和“被动性”,而企业文化则更具“导向性、个异性、共识性、非强制性和相对稳定性”。这些特点,就更进一步向企业政工人员提出 了转变工作职能和转移工作重心的要求.企业文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涉及企业工作的方方面面, 需要统一领导,互相配合,协调行动。在新的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最高 经营管理者,必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和第一
责任人。否则,即使 政工人员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也难以真正发挥企业文 化对经营管理的导向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也会随着企业文化的“架空” 难以有所作为.
企业文化建设中政工人员的作用摘要:在我国现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国内的企业以及企业员工的价值观都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要建设企业文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企业价值观导向的......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员工处于主体地位,而企业家则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由企业家在企业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企业家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企业家的价......
新闻宣传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曲靖供电局地处云南省东部珠江源头曲靖市,主要担负着曲靖市七县一市一区、贵州省兴义市以及贵昆、南昆、盘西电气化铁路曲靖段的供电任务......
新时期国企政工工作的职能定位与工作模式创新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有企业构建现代化经营管理体制已成为适应形势发展的必须要求,属于国企管理的关键政工工作......
国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运用随着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水平日益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财富》杂志指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关键在于这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