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同步教学案 人民版必修1_高考历史政治制度专题

章程规章制度 时间:2020-02-29 04:30:3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章程规章制度】

高考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同步教学案 人民版必修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考历史政治制度专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主要内容和特征: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1、简单了解以下内容:

(1)我国早期国家出现的时间、突出标志:

时间:大约五千年前

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突出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

(2)夏朝——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他的儿子启后来继位,标志着王位世袭制形成,代替了过去的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3)商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占卜(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2、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建立,定都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部)。由于周朝后来将都城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称东周,所以称这一时期的周朝为西周。A、分封制:

(1)含义:周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如齐、鲁、燕、宋、晋等)(2)受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王族为主)

(3)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4)义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派兵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5)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奴隶主阶级);(6)对分封制的评价:

积极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西周的统治;

消极作用:容易导致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造成国家分裂。

B、宗法制:(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

(1)定义:从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用以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以维护统治秩序。(如祭祀祖先、族谱、太庙等,都是宗法制的体现)

(2)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确立了严格的大小宗关系)

(3)最大特征:嫡长子继承制(核心)

(4)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5)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6)对宗法制的评价: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① 王权与神权结合;②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核心:皇权至上;两对基本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① 形成——秦朝

② 巩固、发展、完善——从西汉到元朝

A、结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

B、总结: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完善——从汉朝到元朝(1)从汉到元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 A、中央机构演变:

① 汉武帝(西汉): 频繁更换丞相;任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建立中外朝。② 隋唐: 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书省——草拟、颁发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后来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便于宰相共同商议国家大事)六部: 吏、户、兵、礼、刑、工

意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③ 宋代:增设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最高行政机构为中书门下,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为制约宰相还设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④元朝:设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

B、地方机构演变:

西汉:汉承秦制,地方继承秦朝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国,郡国二制并行。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分别作为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北宋: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设通判负责监督。

元朝:行省制度。(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行政区划:行省、路、府、州、县

行省的权责:行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区,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①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②军政要务呈报枢密院;③行省官员不得更改赋税征收制度;④行省官员不得调动军队;⑤中央以监察机构监督官员,采取省官互迁形式加以控制。

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直辖“腹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的部分地区。意义:行省的设置,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了解我国监察制度的演变:秦朝中央是御史大夫,地方是监御史;西汉中央是御史大夫,汉武帝时地方设立刺史。

选官制度的演变:世官制(夏、商、周时期,贵族政治);察举制(西汉开始,至魏晋南北朝时采用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清)

(2)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使中央官僚机构日益完善并形成严密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加强君权,削弱相权,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使地方服从于中央。

弊端: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明清时期 明代废丞相,设内阁:-

学年人民版必修1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测试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图是山西太原晋祠(周成王之弟叔虞立国之处),晋国属于()A.功臣封国 B.姬姓封国C.商族后裔的封国D.周人恢复的被商灭掉的古......

学年人民版必修1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测试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充满着兴衰起伏、不断流徙与融合的情景。上演这些情景的主要舞台是()A.①C.③B.② D.④......

高考历史训练题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7年高考历史训练题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5·湖南怀化二模)下图是西周初期的分封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周建立之初所封诸侯......

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卷人民版必修1课件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卷 人民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史记·殷本纪》记载:“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材......

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过关听写

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过关听写1、西周时期的分封制的分封对象是:初期的积极作用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消极影响是:,。2、秦统一,除了统一六国外,还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还......

下载高考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同步教学案 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同步教学案 人民版必修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