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概述_中国养老保障制度

章程规章制度 时间:2020-02-27 05:27: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章程规章制度】

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概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养老保障制度”。

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为保障民生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由国家和社会以立法为依据出面举办,由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组织实施,对各种经济和社会风险事故而陷入困境的人群以及有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全体公民提供的、福利性的物质援助和专业服务的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二)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政府通过立法的制度性安排,以权力与义务的一致性为原则,在劳动者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或达到法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后,为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建立的一种经济保障制度。

(三)老年社会福利

老年社会福利是根据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和老年人自身的特点,由社会提供给老年人特殊的、照顾性的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也有某些情况是把老年福利等同于老年社会保障,如在西方福利国家。

(四)社会保障模式

从“收入保障”的观点考察,社会保障提供补助金的模式有四种,即社会保险模式(即就业关联方式)、普遍受益模式(即按人头提供补助的方式)、社会援助模式(即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方式)和中央公积金模式(即储蓄保险基金方式)。

二、养老福利思想的发展历程

在整个西方社会文化历史中,在对待老年人的问题上,经济利益至上的功利主义思想起到了主导作用,这种经济功利主义是建立在社会生物学理论上的。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养老是中国古代家庭生活的一项主要职能。中国古代的养老制度是一种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反哺式”养老模式,这是古代老年人得到经济保障的重要机制。

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最重要的子系统,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于西方工业化时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保留了一定的历史传统,在近现代大工业迅速发展的时代,老年社会保障制度随之被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在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之前,作为社会保障前身的慈善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出现后,某些国家开始建立早期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

早在1669年,法国政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年金法典》,规定对不能从事工作的老年海员发放一定的养老金,这是制度化的老年社会保障的开端。

德国是社会保障的发源地。德意志帝国在俾斯麦宰相于1883年~1889年间,通过帝国国会,策划和实施了疾病、工伤和老年“三项社会保险立法”,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正规社会保障制度的楷模。

1935年8月4日批准的“社会保障法案”标志着美国社会立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继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三项社会保险立法之后的有一个分水岭。美国的社会保障是以老年人为主体的,罗斯福认为,社会保障应该负责“从摇篮到墓地”的整个一生。这表明了其社会保障可向“福利国家”方向发展的意向。老年人保险有助于促进劳动力的更新,并使人们有安全感。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迄今的半个世纪内,尽管国际上的局部战争时紧时松,持续不断;也尽管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天灾人祸时有发生,但世界大局基本保持和平稳定,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加上医学、药学等自然科学的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普遍延长(自1940年以来,平均演延长了20年);又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的“生育高峰”而来的“老龄高峰”,劳动者和退休人员的比例,正在发生不利于老年人的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变化,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的比重迅速提高。所有这些因素,使老龄问题成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关注的头等大事,而退休养老则是这件大事中的大事。这就意味着,做到“老有所养”,则老龄问题这件大事就可以说解决了一大半。展望前景,对许多国家来说,老年人的供养问题,将是一个困扰各国财政经济资源的长期性的严重问题,不可等闲视之。

三、中国老年保障制度的建设历程及其内容

(一)早期老年保障制度的建立

我国的当代老年保险制度初建于新中国成立之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政务院于195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暂行条例》,规定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用由企业负担,建立了企业职工退休金养老制度。1995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对国家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给了明确规定。1957年,劳动部草拟了《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由国务院于1958年2月公布实施。这一规定适当放宽了退休条件,提高了待遇标准,我国从此建立起了统一的退休制度。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城镇集体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第二轻工业部和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于1964年颁布了《关于轻工业、手工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社员退休统筹暂行办法》,规定了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的退休条件和待遇标准。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进一步建立、改革与完善了老年社会保障制度。1978年,我国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资的结构以及物价体系的变动,我国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离退休人员实行了养老金补贴制度。

(二)新型城镇养老保险制度 1.建立过程:(1)改革试点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在某些地区和部门开始进行养老金社会统筹的改革试点。1987年,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劳动人事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国有条件的市县在两年内实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90年代初,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蓝图已经明确,在职人员比例不断增高,退休金迅速增长。1991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1993年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对于养老保险进行“统账结合”试点。

(2)全面推进阶段

1997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现了三统一。它是新时期社会保障里程碑式的文件,标志着我国新型养老保障制度方案的形成。

2.改革的具体内容

(1)建立现收现付与基金累积相结合的制度,确立新的资金运行模式。(2)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

(3)扩大了养老保险金的来源,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养老保险金的费用。(4)扩大了养老金的社会覆盖面,对城镇全部劳动者实行养老保险制度。(5)建立养老基金增值的机制。

(6)建立退休金与社会经济发展挂钩和退休人员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新机制。

(三)老年社区福利与社会服务

老年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较高水平的老年社会福利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而作为社会救济层次的老年社会福利对于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问题是在1969年召开的第24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的,当时引起了与会各国代表的关注。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了“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此后,我国逐渐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问题给予了关注。

发展我国城市老年福利的主要内容有: 1.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福利。

(1)建立福利院和敬老院,收养没有生活保障的老年人(2)开展向老人送温暖活动

(3)为老年人提供特殊的优惠服务措施。2.城市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1)建立老年人健康检查制度。

(2)建立老年病医院或设立老年病科,开展老年病的治疗工作。(3)建立老年人康复和疗养机构。

3.老年人文化服务设施。“婚姻介绍所”、“老年人再就业服务站”、“家政服务站”等。

四、建立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老年社会保障是解决现代化社会老年人经济问题的必要措施。

(二)建立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

五、中国养老保障制度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一)养老金制度在中国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与发达国家相比,是金额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不是社会保障过度的问题,而是社会保障发展不足、经济水平低以及资源匮乏的严重问题,大多缺乏一套系统化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险制度。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遇到的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1.在职人员的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和物价不断上涨,以标准工资计算的退休金难以保证退休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大多数退休者特别是早退休者的生活保障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2.养老金支出迅速膨胀。

3.不同经济所有制和不同用工形式的职工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权利不平等,而难以实现人员的自由流动;用工形式制度难以改革,劳动力市场机制难以形成。

4.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低工资、广就业、高补贴、高福利”;国家保着企业,企业保着职工。社会保障与企业的积极效益,与劳动者个人的工资不挂钩,企业和劳动者对社会保障不承担任何责任,社会保障失去了动力机制。

5.“文化大革命”时期延续下来的企业养老保险,在城市改革的条件下,直接导致不同企业退休金负担畸轻畸重,影响了一部分企业的正常发展,也导致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现象。

6.在现收现付制度下,没有专门建立养老金的保值增至机制,难以应对快速人口老龄化的需要以及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二)城镇养老制度面临的新挑战 1.隐性债务的承担风险未落实。2.个人账户资金“空账”运转。3.养老金资金来源难以保证。4.基金保值增值面临巨大风险。5.资金管理上的安全问题。6.养老金的保障效果问题。

(三)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传统农业经济条件的限制和我国丞相“二元”结构的管理模式,使得社会化的养老模式基本上处于一种低水平、缓慢发展的层次上,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也十分明显:

1.社会化水平低,目标人群的覆盖面过窄。2.保障水平低,不能完全起到社会保障的作用。3.农村养老保险缺乏健全的法制化的管理和规范。

4.思想观念不适应。农村对于社会保险这个新事物认识不足,很多人持观望态度。

5.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民投保的能力十分有限。

随着中国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养老问题也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中国的养老保障制度作为稳定中国社会和促进国家进步的重要手段,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更好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姜向群著.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魏新武编著.社会保障世纪回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穆怀中主编.社会保障国际比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4]史柏年主编.社会保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周玉萍,薛仲,康永征主编.老年社会工作.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6]钟仁耀主编.社会保障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万明国著.社会保障的市场跨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概述一、基本国情和财政体制(一)基本国情英国是一个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部分组成,土地面积24.36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204 万。英国实......

澳大利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报告[材料]

澳大利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报告——政府养老金制度篇养老保障制度是澳大利亚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澳大利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

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分析

我 国 的 养 老 保 障 制 度 分 析班级:姓名:学号:经济1102班马路 1101010242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分析一、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养老保障关乎一个国家、社会兴旺发达的根......

中国养老

中国养老(崇左)国际高峰论坛在南宁举行南宁讯(记者 方安宁 通讯员 黄巧丽)1月11日,中国养老(崇左)国际高峰论坛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

国际司: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国际司: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国际司 一、基本国情和财政体制 (一)基本国情 英国是一个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部分组成,土地面积24.......

下载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概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概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