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公共图书馆0到3岁婴幼儿大阅读服务的研究论文
公共图书馆0到3岁婴幼儿大阅读服务的研究论文
[摘要]针对婴幼儿对象的特殊性,基于大阅读的理念,从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服务的责任和使命出发,探讨婴幼儿大阅读服务的对象和需求,并从大阅读的服务空间、服务资源和服务活动三个层次分析公共图书馆如何开展婴幼儿大阅读服务。
[关键词]图书馆;大阅读;婴幼儿阅读
1引言
当今社会是阅读的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各种新技术在阅读领域的应用,阅读的内涵和外延日益在扩大。阅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称之为大阅读的时代[1]。婴幼儿是大阅读时代里的一股新生命、新势力。婴幼儿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认可,公共图书馆如何为其服务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美国很早就开始重视婴幼儿的阅读服务,他们认为,0~3岁是养成儿童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2]。英国99%的公共图书馆都开展了面向婴幼儿——“蠕动读者”的服务[3]。国际图联为婴儿和学步儿童专门制定了图书馆服务指南,并介绍了发达国家图书馆的婴幼儿阅读服务,如美国的“出生即阅读”和“做好学习准备”、英国的“阅读起跑线”、日本的“与宝宝共享儿歌”、德国的“宝宝爱读书”等[4]。在我国内陆,婴幼儿这一群体往往被遗漏或边缘化[5],公共图书馆很少面向3岁以下的婴幼儿开展阅读服务,图书馆界尚未意识到婴幼儿阅读的重要性。
本文从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服务的责任和使命出发,探讨婴幼儿大阅读服务的对象和需求,并总结其特殊的服务特点,在此基础上,从大阅读的服务空间、服务资源和服务活动三个方面提出公共图书馆如何针对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婴幼儿大阅读服务。
2公共图书馆婴幼儿阅读服务的责任和使命
0~3岁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公共图书馆宣言》将“从小培养和加强儿童的阅读习惯”列为十二项使命之首。根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目标和要求,促进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广泛开展图书阅读活动,鼓励和引导儿童主动读书[6]。面向0~3岁婴幼儿开展阅读服务,既是图书馆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实现社会价值的需要。
3公共图书馆婴幼儿大阅读服务的对象和需求
婴幼儿大阅读服务的主要对象应包括:婴幼儿、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法定监护人、看护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其他工作内容与婴幼儿有关的成年人(如表1所示)。婴幼儿的阅读特点会随其月龄增加而出现显著变化,同时婴幼儿获取图书馆服务需要依赖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婴幼儿喜欢阅读。0~3个月的宝宝会好奇地注视颜色鲜艳的物体。6个月以后的婴儿喜欢抓握有玩具性质、特殊材质的书。1~2岁后,幼儿喜欢翻书、搬书甚至撕书,此时给“幼儿阅读的过程就像是一个与家长共同游戏的过程。既让幼儿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也让幼儿享受到父母的爱”[7]。进入2~3岁,幼儿喜欢与生活相关的故事和儿歌[8]。而有阅读障碍的弱势群体,如有视觉、听觉障碍的婴幼儿,更需要特殊的阅读服务。总之,针对0~3岁婴幼儿的阅读服务要“量体裁衣”,要研究其成长发育规律,才能实现有效的阅读指导。让父母等抚养人认识到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也是婴幼儿阅读服务的重要部分。刚出生的宝宝在阅读方面就像一张白纸,爸爸妈妈只有经过精心设计才能在上面画出最美丽的图画。图书的选择、讲读的技能,都需要图书馆人员的积极引导和帮助。
4婴幼儿大阅读服务的目标和特点
婴幼儿是一类特殊的未成年人,美国凯瑟琳·斯诺教授曾描述0~3岁婴幼儿的阅读能力:能够通过封面认识不同的图书,能够指认书本上的物体,逐渐有目的地涂写等[9]。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婴幼儿阅读服务也有其特点:1)宽泛性。婴幼儿大阅读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可以正常阅读的婴幼儿及有阅读障碍的特殊弱势群体,还需要将相关人员包含进来,尤其是对婴幼儿父母正确的阅读理念和讲读技能的普及。2)介入性。不同于成人阅读的个性、自主选择,婴幼儿及其父母在图书选择、阅读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困惑。这个陌生的领域,需要图书馆馆员积极主动介入,让家长等相关人员明确阅读的重要性,引导其正确阅读的方式。3)玩乐性。婴幼儿大阅读服务强调阅读活动的玩乐性、趣味性,希望孩子在阅读中感到快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要设计具有吸引力的阅读活动,让其享受阅读。4)动态性。婴幼儿不同月龄,其阅读内容和目标都不一样,是动态变化的,阅读服务可以连续、系列地开展。随着月龄增大,可以一直参与图书馆各年龄阶段的阅读活动。
5婴幼儿大阅读服务的内容
遵循婴幼儿的阅读特点,从空间场所、大阅读资源、大阅读活动三个层次给孩子营造阅读氛围,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1空间场所
图书馆是人与人交流的空间。图书馆可以激发人的阅读兴趣,启发人的智慧和灵感,开拓人的视野和胸怀。[10]开展婴幼儿大阅读服务,需要充分挖掘其作为空间场所的价值。图书馆可独立开辟0~3岁婴幼儿的低幼服务区域,围绕“安全、童趣、温馨”来营造出一种“阅读家”的感觉。比如选择大开间的房间,保证光线充足,区域利用软隔断划分,选择安全的装饰材料,色彩鲜艳,使用活泼有趣的桌椅、书架、阅读标记。如英国拉夫堡儿童图书馆里的婴幼儿活动区,任由孩子做着各种攀爬、跳跃、唱歌、读书。日本的儿童图书馆普遍设有婴幼儿阅览专区、玩耍区域,供孩子们使用的洗手台、饮水机、小马桶、给宝宝喂奶的房间,非常人性化。
除了开辟低幼服务区域,还可以“空间再造”,打造婴幼儿主题空间,如玩具馆、绘本馆、涂鸦馆。玩具馆里放置滑梯、木马、跷跷板等游乐设施让孩子玩耍。绘本馆,以绘本借阅、讲故事为核心业务,通过阅读的引导,互动的剧场表演,用立体交互形式去培养孩子主动阅读的能力和探索知识的热情。通过空间再造设计主题性婴幼儿空间,既可以使去图书馆阅读内化为孩子的习惯,又可以给孩子提供活动和交往的空间,创造社会经历,还可以使孩子在这个空间里与专家、家长交流,增加见识,得到阅读指导。此外,还需要拓展服务的辐射范围,延伸至儿童保健医院、早教中心、孕婴商店、儿 童游乐场以及社区居民的生活中。
5.2大阅读资源
5.2.1图书馆为0~3岁婴幼儿合理配置各年龄阶段以及指导父母亲子阅读的馆藏必不可少,如为6个月之前的婴儿准备对比强烈的卡片、发光读物,培养孩子初期的认知能力;为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准备立体的触摸书、玩具书;为2至3岁的幼儿准备涂鸦书、绘本。如英国公共图书馆“阅读起跑线”项目,为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发放一个免费的阅读包,里面一般有硬纸板书、童谣书、绘本、父母阅读指南、推荐书目等[11—12]。另外,大阅读不应局限在纸本书,听音乐也是阅读,是“听读”。ECRR曾提出发展婴幼儿阅读能力的5项活动,即唱歌、对话、阅读、写作和游戏[13]。阅读是从躺在妈妈怀里“听读”妈妈哼唱的儿歌开始的。
5.2.2专业人员。开展婴幼儿大阅读服务,要激活人的资源,包括专业馆员、婴幼儿研究领域专家、志愿者等。为0~3岁婴幼儿进行阅读服务,需要提高馆员全面的专业素质。馆员充满爱的眼神和行为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懂得婴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知道如何与婴幼儿相处、沟通,不仅是引导其阅读、培养阅读兴趣的基础,还是与父母们沟通交流的共鸣话题。图书馆可以招募早教志愿者,定期为婴幼儿服务,为父母提供亲子阅读技巧。这不仅可以提高图书馆的吸引力,还可以补充图书馆馆员婴幼儿方面的知识,提升服务能力。
5.3大阅读活动
现代图书馆是以人为本的图书馆,要让人走进来,在这个第三空间交流和互动。应根据婴幼儿的发展特点,联合多方机构创新活动,打造经典服务产品,不拘泥形式,不带商业性,吸引更多的父母及婴幼儿参与,让孩子们有丰富有趣的阅读体验。
5.3.1提供经典形象的大阅读服务产品。可爱的小动物、憨态可掬的卡通让婴幼儿充满亲切感。“图书馆”这个抽象概念,如果能具象化为可爱的、充满童趣的经典动物或卡通形象,无疑对孩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如英国“阅读起跑线”中的蓝熊俱乐部设计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卡通蓝熊作为代言人,并建立起品牌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
由于婴幼儿群体的特殊性,图书馆要更主动介入其整个阅读过程,量身定做阅读服务产品。如“阅读起跑线”为婴幼儿发放的阅读包帮助婴幼儿家庭参与到项目中;美国图书馆协会发起的“出生即阅读”项目,制作了《出生即阅读:多早开始都不算太早》图书、培训手册、推荐书目和视频[14—15]。阅读礼包、宣传手册、阅读指南、指导手册,都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婴幼儿阅读的经典产品,不仅吸引婴幼儿及父母参与到阅读中,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普及和指导科学阅读。
5.3.2组织适合婴幼儿的大阅读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婴幼儿大阅读服务最主要的内容。服务活动化、活动品牌化,需要设计创新的阅读活动,并推广至家喻户晓。如“阅读起跑线”项目中针对婴幼儿及家长开展的儿歌时间活动,儿童通过声音和动作的模仿,练习发声,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节奏的概念以及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再如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故事时间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经典童话、新奇故事和与其他婴幼儿家庭共同在精彩的`故事中探险。儿童在专注力、想象能力和沟通能力方面得到提升,培养了和书之间的感情。
图书馆可以举办亲子读书会。亲子阅读是婴幼儿最容易接受的阅读形式,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渠道。亲子读书会以童书为媒介,运用多种方式开展阅读聚会活动,可以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扩大孩子阅读的视野,增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锻炼孩子与别人相处的能力,鼓励其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等。策划组织亲子读书会可以选择合适的主题,如节庆、四季、花草树木、动物等,也可以选择合适的书籍。活动的方式可多种多样,如手工制作、诗朗诵、玩偶表演、参观实践等;也可以是一场综合艺术的展示,比如播放童谣,请民间剪纸艺人教大家剪纸。提倡大阅读理念,相关的艺术形式都可以借鉴。图书馆还可以举办故事会,讲述者在一定的空间区域内,为孩子们讲述各类有趣的故事。讲述者可以是教师、退休老人、早教工作者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也可以是大一点的儿童、学生。还可以进行“花样阅读”,比如做小头饰,借助小玩偶来演绎图书,分角色阅读图书,分享图书中的事物景色等。通过形式多样的“花样阅读”,孩子读书的兴趣会更浓厚,而且会建立一种大阅读观念,让他们感受到阅读不仅仅是捧着纸质书在看,还涵盖很多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早教阅读指导培训,为父母们提供推荐书单,播放早教电影,让家长了解阅读的重要性;举办婴幼儿读物漂流,通过分享,让家长和孩子体会阅读的乐趣等。
5.3.3寻求多方合作。寻求各界支持和合作,扩大宣传途径,是开展婴幼儿大阅读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图书馆需要努力寻求政府支持,努力打造品牌,并通过互联网、媒体等力量宣传,提升知名度,开辟更多的公益服务项目,为婴幼儿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图书馆还需要加强与社会阅读机构、私人图书馆、民间读书会等合作,相互学习,积极推动婴幼儿大阅读服务的发展。在我国民间存在着一支自发推广儿童阅读的队伍,他们有的向大众推介童书、介绍阅读方法,有的侧重于儿童阅读的课程化[16]。而婴幼儿读物的创作人、出版商和婴幼儿玩具销售商等能够提供资金支持的商业机构也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另外,图书馆应联合早教机构、儿童医院和孤儿院等机构,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发放婴幼儿阅读推荐书单和婴幼儿读物,另一方面邀请阅读专家和老师为父母和孩子进行阅读指导,为婴幼儿讲故事、一起做游戏,树立图书馆良好的社会形象。
6结语
书籍是照进生命的阳光,可让宝宝这颗稚嫩的小苗茁壮成长。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从宝宝出生就开始正确引导和培养。本文着重讨论了0~3岁有正常阅读能力的婴幼儿的大阅读服务。目前,国外公共图书馆还为有多动症、综合能力失调、自闭症、抑郁症、阅读障碍症等疾患的儿童提供服务,并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公共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服务研究内容很丰富,需要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晞.大阅读时代和图书馆阅读推广——在湖南省普通 高校图书馆2013年馆长年会上的报告[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4(2):79—84.
[2]陈锋.从美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4):63—65.
[3]张丽.英国图书馆关怀“蠕动读者”[N].中国文化报,2012-09-21:3.
[4]IFLA.婴幼儿图书馆服务指南[EB/OL].[2014-12-22].http://archive.ifla.org/VII/d3/pub/Profrep100.pdf.
[5]王琳.婴幼儿阅读推广策略研究——基于英国“阅读起跑线计划”案例[J].图书馆建设,2013(3):39—42.
[6]中国新闻网.国务院印发中国未来十年儿童发展纲要(全文)[EB/OL].[2013-02-18].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8-08/3242359.shtml.
[7]伍新春.早期阅读应从“分享”开始[J].早期教育,2004(7):12—13.
[8]李麦浪.2—3岁婴幼儿阅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1999(4):31—34.
[9]周兢.造就成功阅读者的培养目标——美国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目标评析[J].早期教育,2002(7):2—4.
[10]吴建中.拓展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空间的功能[J].公共图书馆,2011(1):3—5.
[11]陈永娴.英国“阅读起跑线”(Bookstart)计划及意义[J].深图通讯,2006(4):65—70.
[12]HistoryofBookstart[EB/OL].[2012-10-10].http://www.bookstart.org.uk/about-us/history/.
[13]BuildingonSuccess:EveryChildReadytoRead.2ndedition[EB/OL].[2012-12-27].http://www.everychildreadytoread.org/project-history%09/building-success-every-child-ready-read-2nd-edition.
[14]AboutALSC[EB/OL].[2012-12-27].http://www.ala.org/alsc/aboutalsc.
[15]张慧丽.美国图书馆界儿童早期阅读推广项目管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11):113—116.
[16]王琳.英美国家婴幼儿阅读推广项目研究及启示——基于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13(6):85—90.
第2篇: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研究 ——以福田区图书馆为例
陈 永 娴
福田区图书馆 广东 深圳 518034 [文 摘] 从福田区图书馆的实践经验出发,探讨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方式,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从加强读者培训、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建立总分馆网络交流平台等方面入手解决。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福田区图书馆 延伸服务 服务方式
The Study on Extended Services of the Public Libraries ——Taking the Extended Services of Futian District Library as An Example
Chen Yongxian Futian District Library, Shenzhen, Guangdong 518034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actices of Futian District Librar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way of extended services of the Public Libraries.Some problems are discued, and some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enhancing the reader education, appl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actice,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librarians, and building a network platform for intercommunion.[Keywords] Public libraries;Futian District Library;Extended services;The way of services 1 引 言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图书馆要进行服务方式的创新,“实行定点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图书馆采用通借通还等现代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和农村延伸”。[1]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是图书馆在传统的文献借阅、文献保存与参考咨询等阵地服务的基础上,利用馆藏文献和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等条件,积极拓展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增强服务辐射能力,扩大服务覆盖面,丰富服务内容与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使图书馆服务的广度与深度都得到延伸。福田区图书馆多年来致力于延伸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探索和实践,建立总分馆制,建设专业分馆,开展流动服务,丰富信息服务方式,不断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本文立足于福田区图书馆的实践经验,拟从延伸服务的方式、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服务延伸的方式 通过建立总分馆制,福田区图书馆基本完成分馆的建设。目前街道、社区图书馆数量达到96个,社区图书馆的覆盖率达到93.6%,这是实现延伸服务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何实现从粗放式建设向内涵深入和外延扩展并重,发挥这一公共图书馆网络的服务效用,便涉及到延伸服务的方式问题。2.1 服务理念的延伸
文化惠民,理念先行。图书馆首先要打破传统保守的服务理念,才能进一步拓展服务空间,丰富服务内容,方便服务对象。从“信息本位”到“读者本位”的服务理念转变,福田区图书馆从读者需求出发,不断调整服务政策。在福田区图书馆新馆开馆之初,由于图书馆业界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深圳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通常在每周一闭门谢客,进行内部整理,然而这一“老规矩”给广大读者到图书馆读书和查阅资料带来不便。福田区图书馆推陈出新,在深圳首创“错时”开馆,即错开与其它图书馆的闭馆时间,将闭馆日调整为每周二,让广大读者在周一也能到图书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实行“错时”开馆以来,进馆读者络绎不绝,广大读者对图书馆这项人性化的便民措施给予充分的肯定。2.2 服务内容延伸
延伸服务的主要内容为通借通还、公益讲座、读书活动、技能培训、四点钟学校、便民服务等,服务方式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为节省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时间成本,提高总分馆藏书的利用效率,福田区图书馆推出“图书专递”服务。社区居民通过网络或身边的社区图书馆查询、预约图书,通过物流传递系统,将图书送至指定的社区图书馆,读者足不出社区,即可饱览全区总分馆的馆藏图书,享受便捷的通借通还服务。为丰富市民的假日文化生活,福田区图书馆每月举办两场“大家讲坛”,并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的数字资源,展播两场经典电影。公益讲座、公益电影在图书馆的报告厅交替登场,让广大市民每周都能享受到图书馆提供的“文化好礼”。为“盘活”全区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活动,每年的4月和11月,区图书馆制定活动主题,并带领全区各分馆开展“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和“读书月”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异彩纷呈,如有奖征文、读者沙龙、诗歌朗诵鉴赏会、书画展览、漫画比赛等,既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又宣传了图书馆的服务品牌。为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图书馆为中老年读者免费举办电脑、网络知识技能培训班,教授电脑操作基本技能、互联网信息浏览、收发电子邮件、文件(图片)的下载与保存等技能,得到中老年读者的赞赏。此外,为填补少年儿童放学后的管理真空,为上班族家长们解除后顾之忧,图书馆主动承担社会职责,在各分馆开办“四点钟学校”,并由图书馆管理员指导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春节期间,图书馆还举办“名家送春联”等便民活动,邀请书法家为读者免费写春联。2.3 服务空间延伸 目前福田区的社区图书馆覆盖率达到93.6%,星罗棋布的、高密度的图书馆网络把图书馆真正开到市民身边,但如果没有自动化、网络化的互联互通,这些分馆将是一个个信息孤岛,其服务功能会因受到资源配置规模和地理位置等条件的限制而大打折扣。福田区图书馆通过先进的业务系统将全区的分馆网点统领起来,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读者在任何一个分馆都能方便地利用全区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除了服务空间的网络化延伸,服务环境也从“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转变。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正在把传统图书馆变成所有信息服务都能在用户的指尖敲击中得到利用的“泛在图书馆”。福田区图书馆致力于数字图书馆建设,引进了“CNKI学术期刊全文检索”、“读秀知识库”、“超星电子图书”、“龙源电子期刊阅览室”、“中国国家标准总库”和“资治法典总库”等六个数据库,面向社会公众免费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检索和信息获取服务。同时,数字资源检索利用均采用“馆内IP绑定+馆外读者个人、家庭远程登录”方式,同时服务于馆内读者和馆外读者。无论身处何处,读者只需要登录图书馆网站,丰富的数字资源就会呈现眼前,敲击键盘,轻点鼠标,便可以精准、高效、便捷地获取信息,让每一位读者在知识的海洋里游刃有余。2.4 服务时间延伸
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彻底改变了图书馆服务只面向到馆读者的限制,将服务触角延伸到一切用户存在的地方,服务于一切用户需要的时刻。由于服务时间从“有限”向“无限”发展,图书馆真正实现了24×7的全天候服务,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2.5 服务群体的延伸
我国当前开展的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公共图书馆实现普遍均等服务的前提,要求公共图书馆在对所有人开放的同时要向弱势群体倾斜。然而,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不能自然地保证为弱势群体所用,来自图书馆外部和内部的排斥性因素是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的障碍。例如,残疾人能否到达图书馆,语言不通或者有学习障碍的用户是否感觉被排斥,读者有没有足够的信心利用图书馆的服务等。为了将图书馆服务延伸至弱势群体,福田区图书馆除了在馆内开设盲文阅览室,配备盲文图书和有声读物,由专人协助视障人员利用图书馆,还主动为弱势群体送书上门。今年,福田区图书馆启动“享受阅读之光”流动借阅服务,在莲花北残疾人协会设立了第一个流动书架,为他们送去了文学、医疗保健、励志、少儿读物等各类书籍共计220册,并计划在“4•23”当日再送去280册的图书,让该区的弱势群体能更好地享受读书的乐趣。存在问题
3.1 读者教育欠缺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资源海量增长,人们常常在信息海洋和个体的特定需求之间无所适从。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读者的信息检索能力参差不齐,对图书馆的服务认知不足。例如,部分读者不会利用OPAC进行馆藏资源检索,不会使用数据库,不会利用图书馆系统的“荐购功能”向图书馆推荐图书,不明白索书号为何物,不知道该如何根据索书号从书架上找到所需图书等。这些情况将直接影响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影响图书馆服务的效果。因此,公共图书馆不仅向读者提供信息资源,还应当主动承担起提高用户的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水平的责任,让读者掌握如何检索信息、如何累积并组织信息、如何评估利用信息等的知识和技巧。
3.2 馆员素质不能适应服务需要
现代图书馆馆员不仅负责文献借还、图书上架、巡架、整架等日常管理工作,还承担为读者提供知识咨询、业务指引、信息指导的责任。部分馆员信息意识淡漠,不熟悉图书馆所拥有的信息资源,缺少信息检索与利用的知识,无法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3.3 分馆联系不够紧密
目前,福田区图书馆的96个分馆由总馆统一管理,建立了“馆长联席制”、“社区巡查制”等制度,不断加强总馆对各分馆的管理和业务指导,疏通了上传下达的渠道,但分馆之间缺乏交流。只有上级对下级的管理,缺少平级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不利于图书馆业务的合作。公共图书馆网络是一个整体,无论总馆,还是分馆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中都发挥重要作用,加强沟通,互相学习,分享经验,甚至加深馆员间的情感交流,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都有裨益。解决对策的思考
4.1 加强读者培训
图书馆读者教育是指通过对读者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培养其信息意识,提高其检索技能,提升其信息道德水平,从而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的一种社会活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加,时代的特点要求图书馆的读者教育应走出传统,将教育的目标调整到为满足用户日益增加的信息需求,培养用户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提升用户的信息素质的现代教育水平上。图书馆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设立“图书馆虚拟参观”项目,读者不需亲临图书馆,而在图书馆网站浏览就可以达到熟悉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馆藏分布、服务项目和规章制度。还可以将在线公共检索目录(OPAC)使用方法、数据库的选择、检索方法、检索策略、电子文献的下载、保存等信息检索技能培训以视频或动画形式在图书馆网站上发布,方便读者随时点击观看。对于计算机利用能力较弱的读者,可以编制、印发相关的使用手册,或举办读者信息技能培训班加以引导。4.2 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需求范围进一步扩大,图书馆应当与时俱进,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延伸服务当中。4.2.1 应用RSS技术延伸信息推送服务
RSS服务可以解释为Rich Site Summary,即“丰富站点摘要”,也可以解释为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即“真正简单的聚合”。它以XML可延伸标记语言为基础,用于共享网页内容的数据交换格式,是一种由网站直接把信息送到用户桌面的信息聚合技术。网络用户可以在客户端借助于支持RSS的新闻聚合工具软件,通过RSS阅读器订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不打开网站的情况下阅读网站内容,及时了解网站内容的更新。[2]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RSS技术,及时、动态地向读者推送新书通报、数据库试用、电子资源更新、读者活动通知、讲座信息、培训信息等。图书馆也可以借助RSS技术开展专题服务,组织专题信息生成RSS feed,将其发布到图书馆网站上。读者根据自己所关注的学科及专题文献需要,定制相应的专题信息推送服务,从而及时了解专题文献在图书馆的更新情况及当前的变化,把握学科或专题的发展动态。4.2.2 利用AJAX延伸信息整合服务
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不同的数据库往往采用独立的检索发布系统,读者需要进入相应的检索界面,才能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处于分散状态,给读者的检索利用带来困难。倘若读者对各数据库所提供的信息资源了解不多,就很难准确地选择适当的数据库进行检索,导致漏检、误检等问题,降低检索效率。应用AJAX技术可以实现图书馆资源一站式检索。AJAX,是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的缩写,亦称叫“异步javascript及XML技术”。AJAX通过调用XML Http Request实现与服务器的异步通讯,并使用对应平台的XML DOM对返回的XML进行处理,然后再通过DOM对页面中的HTML元素的操作,实现丰富友好的界面和交互。AJAX具有无延迟刷新,按需获取数据,数据聚合和跨平台等特点。[3]利用AJAX技术可以实现书目数据库和数据库之间,以及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整合,极大地提高读者检索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效率。4.3 注重人才培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他们的自身素质将直接影响图书馆工作的质量。目前,要立足于图书馆的现状,通过定期举办一系列规范的培训班,编写图书馆工作实用教材和宣传资料,推广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和实用技能,传播最新的发展理论,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激发基层图书馆工作者履行图书馆职业使命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坚定他们传播知识、服务大众的职业荣誉感。同时,组织基层图书馆工作人员参观学习级别较高的图书馆,学习规范的工作方法,交流经验,互学互补。4.4 建立总、分馆网络交流平台
传统的交流方式,如电话联系、会议讨论、座谈交流等,受到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交流效率较低,影响力不高,覆盖面较窄。借助图书馆网站,为总分馆馆员创建一个网络交流平台,总馆可以利用该平台发布最新通知、活动信息、调研材料等,馆员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总馆提出的工作要求和最新消息,发布工作日志、反馈办事进程、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文献需求、设备维护需求、服务读者的心得、相关的意见和建议等。网络交流平台能让总馆及时了解各分馆的运作情况,便于管理,同时也有利于馆员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共享。结 语
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重心下移,更注重面向基层,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老百姓身边,让图书馆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发挥作用,是现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图书馆延伸服务领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更广阔的前景。技术与知识、技术与服务如何更好地融合,如何充分发挥馆员在延伸服务中的作用,如何打造服务品牌,深入民心,这些都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全文)[EB/OL].[2009-4-2].http://culture.people.com.cn/.2 胡武荣.基于RSS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及实现[J].情报探索, 2006(5): 66-6.3 宋志强.AJAX与图书馆信息整合[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07(3): 25-26.[作者简介] 陈永娴,女,1982年生,福田区图书馆馆员,发表论文十余篇。(来稿日期:2009-03-11 责编:张洪彬)
第3篇:图书馆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论文
图书馆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 :文章通过了解县级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现状,深入研究县级图书馆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出县级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 :县级图书馆;文化服务;对策
一、引言
国务院李总理在2017年4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草案)》,会议中指出,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可以促进全民阅读,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助力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传承和弘扬包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成果。县级公共图书馆具有收集、保存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传承优秀文化,传递科学知识的功能,作为人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