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作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5-02-12 07:12: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11个,生词12个,会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

2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红军战士,向红军战士学习的思想感情。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教学难点 : 认识景物描写与中心的关系。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审题

板书课题:飞夺泸定桥。课题中的“飞夺”什么意思?(速度快,时间急。)

二、通读全文,把握中心

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夺取泸定桥的战斗经过。

三、分析段落

(一)自读课文第一段,思考:

1.北上红军过大渡河、为什么非从泸定桥走不可?(指导学生抓词,抓句谈体会。)

(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泸定桥可以通过。)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渡河是“天险”?

3.小结:这段交待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概括地写出了大渡河是天险,点明了泸定桥是必经之路,体现了飞夺的必要性。4.教师板书:要北上飞夺泸定桥。指导学生说出段落大意。

(二)学习第2、3、6自然段。

师:红军不仅要夺泸定桥,而且必须得飞快地夺取,这是为什么呢?

2.默读2、3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关键?为什么说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泸定桥这个地方怎样险?

用“—”划出描写桥险的词语,引导学生体会。

思考:红四团是怎样赶在增援的敌人前面到达泸定桥的?

①红四团遇到了哪些困难?找出有关词语、句子读一读。

②红军怎样和增援的敌人赛跑?

齐读有关语句,读出红军不怕困难,顽强斗争的精神。

③我红军抢时间、争速度的词语

这段突出“飞”字,同样的自然环境,同样多的时间,为什么红军能抢先赶到泸定桥?体现红军什么精神?

思考:红四团发动总攻时,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夺下泸定桥的?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战士们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二、齐读最后一段

1.“浩浩荡荡”是什么意思?

2.结尾告诉了我们什么? 课后小结:

在理解红军遇到那些困难时,概括起来有些困难,学习这种文章由于时代的差距,很多东西学生不能体会。

第2篇: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教案

庆安县巨宝山乡中心小学

教学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伟大精神,得到感染、教育。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3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写出各段的段落大意。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10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毛泽东主席在他的七律《长征》中有这样的感慨:“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为什么一想起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就让人感到阵阵寒意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齐读课题(要读出红军英勇、一往无前的气概)。了解了红军飞夺泸定桥这样一段真实的历史后,同学们一定能明白主席诗句中的某些含义。

二、新授首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指名回答,板书:北上抗日)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红军是怎样飞夺泸定桥的。文章哪方面的内容

照应了“飞”字?(师在“飞”上加着重号)哪方面的内容又刻画了“夺”的场面?(师在“夺”上加着重号)(指名回答,板书:抢时间攻天险)红四团的战士们为什么要抢时间?请大家从课文的有关段落中找出关键性的一句话。

(1)指名回答。出示课件1中的第一个文本“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关键。”能有感情地读一读,从而体会当时的情况吗?谁来试一试?(指名读,齐读。)

(2)同学们能否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出这句话的意思呢?出示课件1的文本2、3。“只有„„才„„”“如果„„就„„”

A同学们先自己试着说一说,注意把话说通顺、说完整。B谁愿意说给我们大家听呢?

(3)老师还想考一考大家,能否延伸、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呢?请看问题:出示课件2 抢在敌人前头,是红四团(战胜敌人)的关键。

抢在敌人前头,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关键。

抢在敌人前头,也可能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关键。A同学们能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加以思考吗?可小组讨论。B谁来说一说?

C齐读。

(4)过渡:同学们,一场生与死的搏斗,一场血与火的考验就摆在战士们面前。抢在前面,是红四团生死存亡的选择,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关键,更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沉重砝码!那么我们的红军战士又是怎样争分夺秒地去抢时间的呢?请看:出示课件3(点播1),学生观看。

师:从刚才观看的录相中,你觉得红军战士怎么样?(指名说)能不能联系课文内容谈谈?

学生结合课文谈感受,师相机板书:大智大勇过渡语:红四团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抢在敌人前面,胜利到达泸定桥,耳边却传来了这样的喊叫:出示课件4

“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1)谁来读读敌人的喊叫?(点击鼠标,突出人物语言,2人读)

敌人的语气是怎样的?(狂妄、嚣张、不可一世)他们为什么敢如此放肆,凭借的是什么?(凭借天险)

(2)“凭着天险”中的“天险”(点击鼠标)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出

示课件5,边读边想象其画面。(自由读)

(3)能把自己的想象、体会在朗读中表现出来吗?谁来试试?指名

1—2人读,师指导。

(4)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一起来读一读吧!

(5)师:眼前是几根光溜溜、寒森森的铁链,脚下又是十米多高的震耳欲聋的阵阵惊涛,无论是桥还是水,给我们的感觉都怎样?—齐说:险。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天险,桥对岸的守敌向红四团的战士们疯狂地喊叫着:出示课件6“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一起读!(过渡)在狂妄嚣张的敌人眼里难以逾越、插翅难飞的天险是否阻挡了红军战士前进的脚步呢?出示课件7(点播2)。看,红军战士竟真的“飞过来”了!这就是夺桥时那惊险悲壮的一幕!

A从录相中,你看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品质?(指名说)

B课文是怎样描绘的呢?请自由朗读7、8自然段,并圈划出文中动作描写最精彩、最扣人心弦的片断。(生读划、师巡堂)

把你所发现的精彩之处介绍给我们大家,好吗?指名说,师相机出示课件8“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a请同学们先对照自己的课本,自由说。

b指名说,覆盖正确答案。

c自由读,体会怎么读。

d 指名读。指导读:速度?—指名读。语气?—指名读。e齐读。

f启发思考:括号中的词语体现了什么?(指名说,师相机板书:不怕牺牲)

7红四团的战士们克服重重困难,争分夺秒地赶到了泸定桥;他们又以生命为筹码,攻克了蒋介石集团以为固若金汤的天险,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又一个神话。这一次胜利有什么意义?请齐读第9自然段。(读后师引导板书:继续北上)

8结合板书:从文章三个部分来看,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三、总结,出示课件9

练习:课文以(事情发展)为序,按夺桥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写,重点扣住红军战士(抢时间)和(攻天险)两个方面,表现了他们的(大智大勇)和(不怕牺牲)。

1自由说。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

结束语:这节课大家以饱满的激情投入进来了,同学们看到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的解放赴汤蹈火、前赴后继之时,是否能体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毛主席为什么写下“大渡桥横铁索寒”这样的诗句了呢?

板书设计

大智大勇

不怕牺牲

北上抗日(起因)

第3篇: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说课稿

青堆子中心小学 张立新

一、说教材

《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红军战士为了夺取大渡河上的泸定桥而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战斗,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为了阻拦红军北上,敌人“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沪定桥”,还“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面对路远(离沪定桥还有240里)、时短(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敌强(已有两个团,又派两个旅)的不利形势,红四团果断作出决策:抢在援敌之前赶到沪定桥。

排除艰难,智斗援敌。红四团的前进并不顺利,他们一边翻山越岭,一边还要打击阻击的敌人,在“离沪定桥还有110里”时,“天又下起雨来”,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战士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泞继续前进”。发现了河对岸的敌人,红军战士索性“点起火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案例分析

教学背景:

《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是语文A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文章记叙了1935年红军战士北上抗日途中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的壮举。教学主题:

本文语言生动准确,富有强烈的动感,其中的好词佳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本文的思想教育内涵十分丰富,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气概,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教学细节:

一、教材分析

课文围绕“飞”和“夺”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共有九个自然段。按照“接到命令—飞兵急奔—英勇夺桥—顺利渡河”的思路记叙事情的发展过程,结构条理非常清楚:为什么“飞夺”?怎样“飞夺”?其中红军怎样飞夺泸定桥是重点内容。而“飞夺”一词也有两层含义:“飞”强调神速,而“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的教学设计

单位:青华二小

姓名:马明新

飞夺泸定桥

一、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三年的学习,对于含义深刻的词语的理解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通过教学本篇课文,在学生已经具有概括能力、质疑习惯和抓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重点词语的能力,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进行研究,进而理解。对于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在教学中可以借助课题中的“飞”和“夺”两个字,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层次,进而把文章各部分内容连起来形成文章的主要内容,渗透学法指导。

二、设计理念

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技巧,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三、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泞、湍、妄”等13个生字。

2.反复朗读课文,感悟课文中“飞”、“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

1、通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2、认识“泸、诡、撤、链、狈”,学会“渡、湍、妄、泞、蛇、喉、咙、瓢、震、聋、疯、霎、钧”,理解以下重点词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水流湍急”、“倾盆大雨”。

3、结合课文说说“飞”和“夺” 的含义。

4、课文第五段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红军夺桥的困难?你想用哪几个词语概括?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

2.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文章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叙述事情时能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能力。

4.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5.通过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教学重难点

l.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飞夺泸定桥作文

飞夺泸定桥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飞夺泸定桥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飞夺泸定桥作文1

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这些在红军长征中最为惊险的历程,如今在美森欢乐营也可以体验。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同学们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因为今天我们也要当一回 “小红军”,到美森欢乐营重走长征路。

我们一走进大门,柔和的阳光照耀着我们,同时也照耀着我们身旁的花草树木。“花仙子”早就守候在大门口,伸展着她美丽的腰身,展开她鲜艳的花瓣,好像在迎接我们呢。

我们来到了“飞夺泸定桥”的活动场地。这项活动看起来好像简单,其实真正“飞夺”后才会感到惊险刺激。“泸定桥”上拉着铁链,有许多铁桶似的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飞夺泸定桥”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飞夺泸定桥”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