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乘除法》知识点

精品范文 时间:2025-02-09 07:12:1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三年级上册《乘除法》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乘除法》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乘除法》知识点

第一节 小树有多少棵

知识点:

1、掌握口算一位数乘(除)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一定的口算速度和技巧,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乘、除法,口算速度约为每分种6-8道,正确率达90%以上。

3、着重引导学生理解20×3的算理,即先计算2×3=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从而得到20×3=60。

4、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乘一位数,由学生自己去类推。

5、给学生适当的练习,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第二节 需要多少钱

知识点:

1、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

3、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及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乘法,5分钟2-3道,正确率达90%以上。

4、使学生理解计算的过程,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两位数转化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二是分别求乘积再相加的问题。

5、通过实力引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6、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10×3=30,2×3=6, 30+6=36,即先将12拆成10和2,再分别与3相乘,然后将乘积相加。

7、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用所讲的方法来解答,在解答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第三节 参加科技馆

知识点:

1、掌握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方法,5分钟约2-3道,正确率达到90%以上。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规律;掌握用估算进行试商的方法;能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实例实例引入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3、讲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30÷3=10,6÷3=2,10+2=12(这种方法用了上节课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

4、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用所讲的方法来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第2篇:三年级上册《除法》知识点解析

三年级上册《除法》知识点解析

三年级上册《除法》知识点解析

第一课时 分桃子

【知识点】:

1、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时候,分为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能整除除数和不能整除两种情况。前者可以让学生在创设的小猴子分桃子的情景下,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找到算法,在汇报时通过比较找到最好的办法。教师要指出列竖式也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然后,要让学生理解商2要写在十位上,商4要写在个位上的算理,还要引导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部分学生可能会写成 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纠正这种错误的书写格式。

2、在教学被除数不能整除除数的这种情况时,学生用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进一步理解48/3,先将40/3,每一份只能得到一个十,余下的一个十要和8合起来再除的算理。

第2课时 淘气的猴子

【知识点】: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0/7、0/8各等于多少,最后给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

2 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一位数除法

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部分学生可能不会写商十位上的0,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指导:

估算。商大约是多少,商是几位数。

被除数十位上的0除以4,得商0。

验算。

3 练一练

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数学情境,进一步巩固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一位数的除法。其中第4小题是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生只要能想出买5瓶满足6人,买10瓶能满足10人买25瓶正好满足30人即可。

第三课时 练习七

【知识点】:

练习七中第1、2、3、6小题,在计算时要养成先计算,再估算的良好习惯。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夺红旗过小河等方面的数学竞赛,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

第四课时 练习七

练习七中第4、5、7、8这四道小题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时教师可以:

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五课时 送温暖

【知识点】:

1 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的一位数除法。

教师结合送温暖这个具体的情境,提出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5比除数6小怎么办?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小组交流,说出计算过程。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发言,理解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的方法,并引导学生理解商9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

2 试一试

在试一试中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

3 练一练

练一练中的计算题要让学生逐步养成先估算,再计算,最后再验算的好习惯。第4小题,要让学生理解,余下的6袋,应再加运一次,共运8次;而第5小题,剩下的5朵,不能扎成1束,所以不能加。

第六课时 买新书

【知识点】:

1 连乘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

教师利用买新书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学生独立解决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这个问题,学生自己说说解决过程,进一步说清连除和乘除混合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练一练

第2小题 要引导学生理解游了两个来回的意义再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第6小题 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共同进行研究、讨论,再组织汇报交流。除教材中的两个方案外,学生还可能提出其他的方案,如调换短一点的'文章等,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都应肯定,并给予鼓励。

其他计算题要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注意解题的准确性。

第七课时 练习八

【知识点】:

本节课要完成练习中的15题。

第2题要引导学生感知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第3题则是继续培养学生先估算再计算的好习惯。一方面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第5小题,学生独立计算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第八课时 练习八

【知识点】:

本节课要完成练习中的611题。

第6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再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过程。第7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图意,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8题果篮一样大,价钱却不同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给果篮配上合适的水果,再组织交流。配水果的方案各种各样,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第11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提出购买奖品的方案,并组织全班交流,注意展示各种不同的购物方案。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3篇: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知识点总结

一、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列竖式时末位对齐。2.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3.点小数点(如果是小数乘整数,只看小数是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尾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是小数乘小数,要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再从积的末尾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4.点小数点后,积的末尾有“0”要划掉。

二、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列竖式时:①先写除号,再写除数,最后写被除数。②写时要先看除数是不是整数,如果不是整数,先移动小数点把除数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

计算时:①先看整数部分够不够商“1”,不够商“1”要用0占位,再点上小数点。如果够商“1”,就往下除。②除数是几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位不够再往后多看一位。③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如果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分式的乘除法》知识点

《分式的乘除法》知识点

一、分式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数,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二、与分式有关的条件

①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0(B0)

②分式无意义:分母为0(B0)

③分式值为0:分子为0且分母不为0(A叫做分式,A为分子,B为分母。 BA0)

B0

A0A0或) B0B0

A0A0或)

B0B0④分式值为正或大于0:分子分母同号(⑤分式值为负或小于0:分子分母异号(

⑥分式值为1:分子分母值相等(A=B)

⑦分式值为-1:分子分母值互为相反数(A+B=0)

三、分式的基本性质

(1)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字母表示:AACAAC,,其中A、B、C是整式,C0。 BBCBBC

(2)分式的符号法则: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三年级上册《乘除法》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上册《乘除法》知识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