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乘除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数加减法乘除法复习”。
《小数加减法和乘除法》说课稿
下孔完小 左倩霞
一、说教材
1、设计理念:
《小数加减法和乘除法》是一节整理复习课,它不同于新授课的探索发现,也不同于一般练习课的巩固应用,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
教材中并没有安排这样一节课,但是在上完小数除法一单元后,教师看到学生平时计算常常出错,准确率不高,教师认为很有必要安排这样一节课,重在培养学生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2、教学目标:
(1)复习计算法则,并能熟练运用这些法则正确计算小数加、减、乘、除法。
(2)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4、教学难点:
培养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二、说教法:
复习梳理、总结、错例分析、拓展提高。
三、说学法:
先理后练、边理边练、以练促理,再练习过程中形成技能。
四、说教学过程:
(一)回顾总结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课件出示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学生填空。齐读,巩固法则。
(二)练习。
1、出示判断题。(学生判断并说出原因,然后指名到黑板上改正。(主要分析错因,在此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
2、计算。(学生独立计算,同桌互相检查,集体订正。)3.52+4.33= 8.68-4.66= 5.6 × 2.8= 15.9 ÷ 15= 9.8 × 0.24= 37.1 ÷ 0.53=
3、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2.8+2.04×9.5 4.5×3.6+5.2×0.35 6.15×9.4-42 4.5×0.9+5.5×0.9 2.5×2.8×4(8+0.8)×1.25(1、学生先观察算式的特点,看哪道题能简算,哪道题不能简算。
2、计算。)
4、思维训练。(用多种方法简算。)
(1、观察算式的特点,思考用什么方法简算。
2、交流算法。)
(三)小结。(课件出示计算技巧和计算方法。)《小数加减法和乘除法》教案
下孔完小 左倩霞
教学目标:
1、复习计算法则,并能熟练运用这些法则正确计算小数加、减、乘、除法。
2、培养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培养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回顾总结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课件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示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学生填空。齐读,巩固法则。
二、练习。
1、出示判断题。
学生判断并说出原因,然后指名到黑板上改正。(主要分析错因,在此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
2、计算。3.52+4.33= 8.68-4.66= 5.6 × 2.8= 15.9 ÷ 15= 9.8 × 0.24= 37.1 ÷ 0.53=(学生独立计算,同桌互相检查,集体订正。)
3、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2.8+2.04 × 9.5 4.5 × 3.6+5.2 × 0.35 6.15 × 9.4-42 4.5 × 0.9+5.5 × 0.9 2.5 × 2.8 × 4(8+0.8)× 1.25(1、学生先观察算式的特点,看哪道题能简算,哪道题不能简算。
2、计算。)
4、思维训练。(用多种方法简算。)8.88 × 1.25(1、观察算式的特点,思考用什么方法简算。
2、交流算法。)
三、小结。(课件出示计算技巧和计算方法。)
《小数加减法和乘除法》教后反思
下孔完小 左倩霞 计算在生活中是处可见,在小学数学中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小数加减法和乘除法》是一节整理复习课,它不同于新授课的探索发现,也不同于一般练习课的巩固应用,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教材中并没有安排这样一节课,但是在上完小数除法一单元后,教师看到学生平时计算常常出错,准确率不高,教师认为很有必要安排这样一节课,重在培养学生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首先我引导学生在审题时要做到:一看、二划、三想、四算。一看,就是要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二划,就是要在式题上标划出运算顺序;三想,就是要想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计算简便,什么地方可以用口算,什么地方要用笔算;四算,就是要做(动笔写演算过程)计算。
二、培养良好习惯,提升计算实效。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
1、使学生养成认真校对的习惯。要求学生对于所抄写下来的题目都进行认真校对细到数字、符号,不错不漏。
2、使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
3、使学生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字迹端正、做到不潦草,不涂改,保持作业整齐美观。
4、使学生养成估算和自觉验算的习惯。交给他们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提倡利用估算进行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计算的检查和验算,通常是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题目里错写了没有?(检查抄题)(2)竖式正确吗?(检查竖式)(3)每一步计算正确吗?(检查计算)(4)验算一遍,计算中有没出错误?(验算)(5)得数写好了没有?(检查结果)
5、使学生养成相互检查的习惯。要求学生在作业完成后,在做好自查的基础上,对作业进行互查,然后上交学习小组长复查,对于出现的问题随时指出,帮助分析错误原因,及时纠正,对于普遍或典型问题,及时统计、汇总、上报,进行统一分析讲。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意识,更能让学生掌握知识,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三、提倡算法多样化,激发学生潜能。
算法多样化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交流,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它能使学生在计算中得到成功的愉悦,而且能使不同层次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例如:我在课尾安排了这样一道思维训练题:8.88 ×1.25。学生想出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潜能。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只要认真钻研教材,领悟《新课程标准》要求,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一定能取得实效。
《小数乘除法》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的例5、例6、“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的第4—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小数乘除法》教案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最近组织学生复习小数乘除法,改了几次作业,只觉得计算错误挺多。细细一看,原来出现这样的错误不仅仅是所谓的粗心,更有一些学生是因为的算理、算法没有完全掌握导致的。现撷取部......
小数乘除法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数乘除法教学反思,欢......
《小数乘除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的例5、例6、“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的第4—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