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知识也是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动手实际操作,亲自动手折一折、量一量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并尝试归纳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难点: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方法设计】
网络环境下的小组探究式学习,每组配备一台电脑,教师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进行辅助教学。
【教学媒体与资源选择】
白板课件。
【课堂教学用工具和软件】
教学用工具:教师机一台。
软件:活动教室电脑安装Activstudio Profeional Edition V3.6 【教学实施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入新知。
1.引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老朋友,想知道是谁吗?(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卡片)你们还认识它们吗?我们在一年级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找一找在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一位朋友,你们想不想看看它是谁呀? 【使用橡皮工具在场景左侧擦出机器人图像,这个机器人由各种长方形、正方形所组成。引入课题。】 机器人来到我们美丽的教室就想和大家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中的数学知识。你们听:(播放录音)在教室里你们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
【找教室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1.单击机器人,播放题目要求。2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在图中围出正方形和长方形。随机围出正方形和长方形,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这两个图形都是由4条边围成的。】
3.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的本领真不小,已经能分清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你们还想了解更多有关它们的秘密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板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自主探索、发现特征 1.研究长方形的特征。⑴猜想
出示彩色纸,问:这张纸的面是什么形状的?贴出长方形。(板书:长方形),数一数,它是有几条边围成的?
【白板演示:使用直线工具画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数出长方形由几条边围成。】
你们发现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板书:边)⑵验证
同学们的猜想对吗?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呢? 明确实验任务和要求,小组互相讨论,想办法验证。先说一说,再动手操作。⑶班内交流、总结
你发现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征?
说明:这两条长边相对着,我们称它为对边,这两条短边也相对着,我们也称它为对边。刚才那位同学说长边的长相等,短边的长相等也就是对边相等。
问:你是怎么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指名口述同时电脑演示)
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说明对边相等。
为了区别这两组对边,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点击直尺出示直尺工具,量出长方形长和宽的长度。揭示长方形对边相等。在图上板中“长”、“宽”。】
问: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征?(板书:角)你是怎样发现的? 【点击三角尺出示三角板,测量出每个角为直角。】(4)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长方形,是的打√,不是的打×。
为什么不是长方形?为什么说最后一个是长方形?
【1.根据学生的回答,用笔在括号里打上相应的符号;2.通过直尺、三角板工具演示有的图形为什么不是长方形;3.利用图形的旋转功能证明最后一个图形是长方形。判断最后一个图形是否是长方形,是一个难点,利用图形的旋转功能很轻松地解决这个难点。】
2.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演示长方形的变化,呈现正方形。
【利用白板:将图中的长方形缩小成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学生直观地看到长方形的两条长边慢慢变短,当和两条短边一样长时,它就成了正方形。】
说明: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宽相等,这样就成了一个正方形。老师手里拿的彩色纸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板书:正方形)
正方形有些什么特征呢?
刚才我们是用了哪些方法研究长方形特征的? 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正方形呢? 请你从学具中找出一张一样图形的纸片吗? ⑴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合作交流。⑵汇报交流,归纳正方形的特征。
问:你们组研究了正方形什么特征?你是怎样验证的?
【点击直尺出示直尺工具,量出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证明每条边相等;点击三角尺出示三角板,测量每个角为直角。】
说明: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在正方形上板书“边长”二字。】
⑶想一想:两根长的、两根短小棒能围成什么图形?
【围长方形:单击线段左侧的圆区可将小棒旋转90度。移动小棒围成长方形。】
如果要围成一个正方形对小棒有什么要求? 【根据学生回答将长小棒缩短,并围成正方形。】 3.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相同点。
刚才,我们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去探索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什么相同?让学生看着图说说。】 同桌先交流,再汇报。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找一找:
()个长方形()个正方形 指出分别是哪几个?
2.你能在钉子板上围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吗? 说说为什么是长方形?为什么是正方形?
【请学生找找机器人图中有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并到白板上指出并围一围。学生到白板上指出正方形和长方形,并亲自动手围一围,进一步加深了对两个图形的印象。】
3.你能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吗?
【白板上的两副三角尺,通过平移、旋转,分别拼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 4.用12根一样长的小棒,围出一个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要求:12根小棒全部用上,选一个你们组喜欢的,每组只要一个。【让学生到白板单击“直线”按钮调出直线工具,围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根据学生的回答,单击下方的数字按钮显示相应的图形。】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动一动:
出示手帕:问这是什么?它的面是什么图形的?(正方形)
班主任老师做衣服多下了一块形状是长方形的布,想用它来做一块手帕,你们能帮她完成吗?哪个小组合作完成得又快又好,我们将把他们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板书设计
长方形 正方形
四条边:对边相等 四条边:都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四个角:都是直角
第2篇: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教学设计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正定县南牛学区东杨庄小学
张丽苹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0~32页。教学目标:
1.在动手描,分类的活动中,经历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过程。2.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
3..初步了解长方体、正方体6个面的特征。感受身边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重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的区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一个大一点的长方体正方体和一个描下来的图形以及教学课件。学生自备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物品、白纸。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引导学生观看教学课件,说出自己认识的图形的名称。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都喜欢玩积木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积木。请大家仔细观察桌子上的物品,你能说出哪个物品的名子,指给大家看一看什么形状的?
学生举起积木介绍:
●这是长方体。
●这样的叫正方体。
„„
2.出示长方体教具,让学生拿出一个长方体纸盒进行观察,提出“说一说”中第(2)个问题,给学生观察、数和思考的时间。交流时,给学生充分的表达不同数法和不同形状长方体的机会,使学生了解长方体六个面的可能情况:(1)6个面都是长方形。(2)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
师:现在我们请大家再拿起一个长方体纸盒,仔细观察,数一数它有几个面?看一看它的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数,教师注意了解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数的情况。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长方体有几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汇报,教师一方面关注学生数的方法,另一方面,要让不同形状长方体的学生交流观察的结果。
3.出示正方体教具,让学生观察。提出“说一说”中的第(1)个问题,给学生观察、数和思考的时间。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使学生了解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的。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拿起一个正方体纸盒仔细观察,数一数它有几个面?看一看它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观察,数,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数的?正方体有几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数法:
(1)我先数一周是4个,又数两边是2个,正方体有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的。(2)我一对一对地数。
(3)我边数边在面上标出序号1、2、3„„,一共有六个面。(4)随便数。(容易出错。)
先让学生充分交流,如果出现数错的,可启发学生找一找数错的原因,然后,用教具把第⑴、⑵两种数法再演示一遍。
教师手拿长方体、正方体,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结合同学们的判断,为了防止混淆,可以提示学生标上号码,以便区分。学生讨论后回答。
3.教师一手拿长方体积木(大一点,长、宽、高差距大一点),一手拿涂上色的图形。让学生判断是从哪个面上描下来的。在学生判断的基础上,教师介绍描的方法。
师:同学们看这个涂上色的图形,我告诉你们,老师介从这个长方体上描下来的。谁能判断出,老师描的是哪个面?用手指一指。
结合学生的判断,教师把积木放在图上比一比并介绍是怎样描下来的。
二、自主探究
1.提出描图形的要求,让学生从自带物品中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指出不同的图形,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多描出几个图形。
师:请你从积木中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照着老师的方法在纸上描出形状不同的图形,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看谁描出的图形多。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描图的情况。
2.展示学生描出的图形,让学生说一说描的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哪个面,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图形的样子。如果学生说出长方形或正方形,教师就随机介绍正方形和长方形。
师:大家都描得很认真,谁把你描出的图形让大家看一看?指出你描的是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哪个面?说一说描出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
●我描的是长方体上一个最小的面,它是长长的、方方的。●我描的是正方体积木上的一个面,它是方方正正。
„„
如果在交流的过程中,有同学直接说描出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教师给予肯定。如:
师:对!这种方方的图形叫正方体。谁还描出了正方形,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
学生举起图,教师检查学生举的对不对。
师:那这种比较长的图形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说出后,举起画的长方形,进行检查。
如果学生先说出长方形,经历过程进行调整。
如果学生说不出长方形或正方形,教师直接启发提问或介绍。
3.剪一剪,分一分。让学生把描出的图形剪下来,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按要求进行分类。
师:现在请把自己描的图形剪下来,和小组同学的放在一起,然后看着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把它们分别贴在两张纸上。
教师注意巡视,了解学生的分类情况。
师:请各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分的结果。
各组把分的结果贴到黑板上。
4.交流各组分类的结果,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大家互相欣赏一下,看一看哪个组描的图形最多?分的对不对?
学生互相欣赏、评价。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样子。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只要说得对,就给予认同。
师:像这样长长方方的图形,我们叫它长方形,像这样方方正正的图形叫正方形。
在一组对应图形下面板书出长方形、正方形。
5.提出议一议的问题。引导学生说一说哪些物品的面是长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的。要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注意学生表达得是否正确,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品的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比如:课桌的面是长
方形的,我们用的手娟是正方形的。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老师要进行及时的对话和引导。如:
生:国旗是长方形的。
师:对!国旗的形状是长方形的。
生:课本是长方形的。
师:同学们请看,我们的课本这么厚,它是一个长方体,应该说课本的面是长方形的。
如学生说到铅笔盒的面是长方形的,教师让学生拿出不同的铅笔盒观察比较,并判断怎样的是长方形,怎样的不是长方形。
三、综合应用
1.出示正方体教具,让学生观察。提出“说一说”中的第1个问题,给学生观察、数和思考的时间。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使学生了解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的。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拿起一个正方体纸盒仔细观察,数一数它有几个面?看一看它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观察,数,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数的?正方体有几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数法:
(1)我先数一周是4个,又数两边是2个,正方体有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的。
(2)我一对一对地数。
(3)我边数边在面上标出序号1、2、3„„,一共有六个面。
(4)随便数。(容易出错。)
先让学生充分交流,如果出现数错的,可启发学生找一找数错的原因,然后,用教具把第⑴、⑵两种数法再演示一遍。
2.出示长方体教具,让学生拿出一个长方体纸盒进行观察,提出说一说中第(2)个问题,给学生观察、数和思考的时间。交流时,给学生充分的表达不同数法和不同形状长方体的机会,使学生了解长方体六个面的可能情况:(1)6个面都是长方形。(2)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
师:现在我们请大家再拿起一个长方体纸盒,仔细观察,数一数它有几个面?看一看它的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数,教师注意了解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数的情况。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长方体有几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汇报,教师一方面关注学生数的方法,另一方面,要让不同形状长方体的学生交流观察的结果。
四、课堂练习1.练一练
第一题:课件出示:观察下列图形,其中有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 学生思考、回答。第2题
请你认真观察,这个图形机器人身上,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 自由讨论,教师指导。教师巡视,对描画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第3题.
“练一练”提出教材上的问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图形,发现图中的奥秘。
板书设计:
长方形 正方形
有4条边 有4条边
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 4条边都相等
冀教版数学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 案
正定县南牛学区东杨庄小学
张丽苹
第3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这里有一些图形(课件出示),你能从这些图形中找出长方形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1)观察猜测。
师:大家都说这些图形是长方形,可是它们长得一样吗?你看,有的大,有的小,还有侧着身子的!为什么都叫长方形呢?也就是说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呢?(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我发现长方形有4条边。生:我发现上下两条边一样长。生:我觉得左右两条边也一样长。生:它有4个角。生:四个角都是直角。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4条边,上下边一样长,左右边一样长。4个角,都是直角。
(2)探究验证
师: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左右两条边真的一样长吗?4个角都是直角吗?(教师在
第4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第80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七第3——8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钉子板上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空间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直观经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正确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学准备】课件和长方形、正方形的纸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图形:我们一年级时已经认识了一些图形,看这些交通标志(点击课件),开火车说出它们的形状。其实,在生
第5篇:《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设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一年级学生 2.学科:数学 3.课时: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各种形状的积木,信封(里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圆)。(2)预习课本16~18页。
二、设计理念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思维的火花。“数学即生活,生活即数学”,生活数学的观念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积极引导学生以生活经验来充实和丰富数学学习,通过独立思考、实践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新课标》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