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精品范文 时间:2024-12-04 07:12: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陕建十一建学校白海英

文言文是古代书面语言,记载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古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故《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教材中的文言文比例也相应增加,教学难度自然增大,而且文言文是一种历史的语言,与现代生活距离甚远,学生学习理解有较大的难度。然而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现状总是不理想,课堂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学习效果不容乐观。究其主要原因,我认为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搞好文言文教学的关键。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籍华人杨振宁博士认为:“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在文言文教学中,重视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结合现代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阐发古人思想精华,使文言文贴近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

把古代诗歌凝练、生动,含蓄的语言运用到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使现代紧张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幽默,简洁。有时现实生活中适当运用文言文,可以使语言简洁,产生一种意境美,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休养。比如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激励同学珍惜时间。当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可以说:自己比窦娥还冤,不但表达了自己的冤情,而且语言幽默诙谐,简洁。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自己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还有《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只廖廖数语,便将人在天涯的秋愁刻画得淋漓尽致。用这样的一首诗表达天涯游子悲秋怀乡的愁苦情怀,恰如其分。当别人钻到钱眼里时,有人会说:“唯利是图!”以倒装句式强调“利”,鄙夷之情溢于言表。引用文言名句,不仅典雅、凝练,而且能体现个人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这些实例,必定会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赏析文言文名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伤仲永》

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

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和普

通人一样了。”

本文通过叙述方仲永因为父亲“不使学”,而从神童到成为普通人的变化过程,说明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后天的教育,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得以发挥。告

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希望同学们要不断学习,不做方仲

永这样的人,遗憾终生。这个故事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例如:赏析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宋〕 苏轼 明月

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

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

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

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这

首词语言含蓄、凝练,寄情景理与一体,让学生深受感染。我相信这首词一定会

激发同学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的。

三、用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克服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在讲解新的课文之前,先把课文的情节内容用故事的形式向同学讲一遍,或

者先将文中的经典诗句先用现代汉语讲述一下,然后再要求学生翻开课文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难度相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如讲述:《伤仲永》一文时,老师先用现代汉语向学生大

致讲述这个故事。《伤仲永》讲的是金溪有个名叫方仲永的人,世代务农。仲永

五岁便会写诗,而且很有文采,父亲以此为荣,带他四处做诗挣钱不让他学习。

十二三岁时,再让他作诗,无任何文采,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这个故事告诉

同学们:即使天生是天才,也要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这个故事定能激发学

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四、通过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初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由于他们具

有这一重要特征,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设法设计抢答题,通过竞争形

式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

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的重要举措。在古诗文教学中,活跃的课堂气氛,必定能充

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我自己经常设

计一些竞赛题目,为上每一节课提供保障。例如:每天上早读组织学生进行古诗

文诵读比赛,学生踊跃报名参加,通过早读课上的诵读赛,学生的竞争意识

增强了,学习劲头更足了。我还让学生自己出题互考,激发学习兴趣。并通过评

比方式进行,让学生多查找资料。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在知识的长

河中遨游,有一种其乐无穷的感觉。在这些竞争中,我们很容易看出同学们参与

这些活动的热情和兴趣。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大大增强,学生

对教材的理解大大加深,学生的知识视野得以开阔,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五、通过多变的板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合理的板书设计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初中古

诗文教学中诵读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板书必须重点突出,为背诵服务。例:黔

之驴(寓言)板书设计

开端:黔之驴,好事者船载以入,放之山下。黔驴来历

驴虎

发展:虎蔽林间窥之 ——大骇,远遁——益习其声终不敢搏。惧驴

高潮:虎益狎,荡倚冲冒,驴蹄之。———甚 恐识驴 结局:虎跳踉大。吃驴

根据以上板书可把背诵内容化繁为简,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以及

黔驴来历,惧驴、识驴、吃驴背诵全文,既有趣又容易。根据不同诗文内容可采

用不同的板书形式,可树状、网状、表格、图画等。如果是比较、总结性质的文

言文可用表格,板书效果良好。比如七年级下册24课《古代诗词三首》总结时,可将“作品、作者、体例、出处”等内容用表格列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为了

考验学生对生字掌握程度,教师故意将一些易错的字不写或写错,让学生填写或

改正,激发学生改错别字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为了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归纳内容、写段意等可由学生自己归纳板书。这些方法都能有效调

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总之,通过以上灵活多变的方法,一定会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同

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好文言文,如果你是语文老师,希望你也试试哦!

第2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摘 要:文言文记载着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古人的思想情感,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有责任学好文言文。从两个方面阐述了怎样激发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恐惧心理;加强诵读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文言文;学习氛围;诵读指导

文言文记载着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古人的思想情感,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只有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才能肩负起富国强民的责任。可是,文言文作为一种历史性语言,与我们的生活时代相差甚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仅供大家参考。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有的学生说:“学习文言文是难上加难”,这充分说明了中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存在着恐惧心理,这也不难理解,我们的学生生活在新时代,他们何尝见过文言文?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例如,在学习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出师表》一课时,我手拿一把羽毛扇,走到讲台上,对学生说:“我就是那位赏罚分明、尽心国事的诸葛亮,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写‘出师表’的情况……”这样的'学习氛围,同学们一下有了兴趣,觉得文言文不再那么可怕了。

二、加强诵读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缺乏学习文言文兴趣,主要原因是文言文离我们的生活时代较远,阅读难度相对较高,他们无法进行流畅的阅读。因此我们老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成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种有效方法。教育家朱熹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的朗读,才能正确地领会文章要旨。因此,在学习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时,我以指导学生读准文言文字音、注意语句停顿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理解文意、感受意境。例如,在学习《陋室铭》一课时,我根据文章要求,对学生进行语气、节奏、语速、语调等方面的指导,要求学生字音读准、句读读清,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作者思路、体味文章情感,使学生在诵读中领略了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

文言文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占着很大的比例,它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文言文教学,并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我们的学生越来越喜欢文言文。

参考文献:

[1]万进峰。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晏志萍。论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1.

[3]杜明辉。文言文教学与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D]。首都师范大学,2011.

第3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东水中心小学杨明娣

教师应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小组合作,自学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去自主探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是在自己探求新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

例如:在教学长、正方体认识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长、正方体模型,如:粉笔盒、牙膏盒等,这些物体在学生身边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同时,在学生头脑中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最初的空间概念。接下来,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长、正方体的特征及两种形体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再通过亲自的观察、触摸、计数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