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
课题:《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领悟作者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
2、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
3、让学知道,为了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我国还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教育。教学重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有血有肉、爱我们的母亲,除了这个母亲,你们还把什么也叫做母亲呢?(老师、祖国、大地、地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板书)
二、讲读课文(1-2)自然段
1、那么,你们看到过地球吗?每天我们都与她亲密接触,相依相伴,却无法看清她的全貌。宇航员叔叔在太空中为我们拍下了地球的照片,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2、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球体?
3、地球外面裹着一层“纱衣”,其实就是大气层,它使地球看上去朦朦胧胧的,更加可爱。课文中也有一句描写地球外貌的,快速读课文,找一找。你找到了吗?谁来读。(出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纱衣”。
4、指导朗读。这么美的地球,你看,它晶莹透亮,多可爱呀!谁能读得更好(指名读)。
5、你还了解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指名说)点击显示书上的知识点并板书:
(1)表面积只有5.1亿平方公里。(2)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
(3)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6、就是这样一个星球(齐读知识点)却养育了我们全人类,养育了世间的万物,真是太伟大了、太可爱的,是地球孕育了生命,创造了神奇,她就是人类的母亲,就是生命的摇篮。(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是那样和蔼可亲)
这句话该怎么读?(练读,指名读)
三、讲读课文(3—4)自然段
1、地球是无私的,她向人类慷慨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你能说说她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吗?(指名说)
2、地球妈妈把所有的资源全部向她的孩子呈献出来:(出示课件边出示边讲解)纵横的山脉,生长了茂密的森林,贮藏着丰富的矿产;江河里,鱼儿在自由自在的生活、清凉的山泉在哗哗的流淌„„,多美的景色啊。人类的祖先在这颗星球上劳动生活,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地球最终得到的回报又是什么呢?
3、请同学们读课文3、4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4、小结。“出示课件,边出示边讲解)看到这些,我相信了同学们跟老师一样感到很痛心。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合理利用,她是可以不断为人类作贡献的。但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已经使地球千疮百孔,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恩格斯早就提醒我们(出示:恩格斯的格言。齐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当中,对于每一次这关的胜利,自然界都会进行报复的。)
四、讲读课文(5—7)自然段
1、可是恩格斯的提醒并没有使所有的人清醒,他们还不以为然,总认为(引读出示:“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2、到底能不能移居呢?请同学们读读第6、7自然段。这部分用什么告诉我们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是不可能的(第一,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第二,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是遥远的事情,即使实现了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3、小结。是呀!如果地球被我们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所以作者才说(引读)“只有一个地球”。
4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呢,刚才已经给大家讲了很多,但是,如果人类故意破坏地球,就是一种违法行为,比如,乱砍滥伐、开山采石、办工厂办企业随意排放污水、废气,就是一种违法行为。结合到我们生活当中,故意破坏花草树木、文物上乱刻乱画、随地吐痰、不节约用水、乱扔垃圾等等,这既是一种不良的社会公德的行为。会给我们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大自然也受到了污染,我们这种种行为给人类甚至整个地球造成很大的危害,加之大自然或者地质灾害等的危害,我们的地球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毁灭。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护地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五、讲读课文(8—9)自然段
1、引读宇航员的话。(引读出示)
“是啊!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2、要使我们的地球永远年轻,永远美丽可爱,我们就必须精心保护她。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我国还制定了一种法律,你们知道叫什么吗?(环境保护法)谁知道《环境保护法》共几章多少条?(共六章,四十七条)出示:(《环境保护法》第一章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查和控告;第五章第四十条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还有希望,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去保护地球,所以我们要(引读出示:“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六、总结
保护地球,这个观念已日渐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共识。而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让地球越来越美,成为一名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 半径:六千三百多公里 陆地:只占五分之一
《环境保护法》共六章四十七条 第一章第六条规定 第五章第四十四条规定
第2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培养学生不甘为弱者、保护弱者的意识。
3、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问:“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谁说的话?”(萨沙)
2、从这句话我们能听出萨沙甘愿当弱者吗?(不甘愿)谁能读出不甘愿当弱者的语气,生举手读。
3、想想我们身边有哪些弱小的人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
4、学生讨论交流。
(二)、初读课文,教师提出读文要求,学生自学。
1、勾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2、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3、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及关于雨衣的语句。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认读生字,集体正音,齐读生字。
2、举手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点评
四、再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读。
2、学生练读。
3、交流不理解之处和有关雨衣的语句。
4、齐读有关雨衣的句子。之后根据学生口述板书
5、讨论:爸爸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把它给了萨沙,为什么不给托利亚?
五、适时渗透法制教育
师:相对于正常人来说,谁是弱小者,残疾人,及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相对于精力旺盛的爸爸来说,谁是弱小者?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妈妈和幼小的我,及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四十条 国家和社会采取扶助、救济和其他福利措施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第四十一条 国家和社会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通过多种渠道给予救济、补助。第四十四条 公共服务机构应当为残疾人提供优先服务和辅助性服务。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应当给予方便和照顾其随身必备的辅助器具准予免费携带。盲人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地铁、渡船。盲人读物邮件免费寄递。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 赡养人有义务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老年人所有。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第二十一条 老年人依法享有的养老金和其他待遇应当得到保障。有关组织必须按时足额支付养老金不得无故拖欠不得挪用。第二十三条 城市的老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的,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扶养能力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救济。农村的老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的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扶养能力的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担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五保供养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第十七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履行保障适龄女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除因疾病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对不送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入学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入学。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均应根据妇女的特点依法保护妇女在工作和劳动时间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作和劳动。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以后别忘记要保护弱者,这是一种美德,同时也是一种高尚的品质。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萨沙是个不甘心为弱者、并行动起来保护弱者的孩子。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萨沙和妈妈的精彩对话。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真书写生字、抄写词语
第3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猫洞乡佑份小学
毛家艳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猫洞乡佑份小学
毛家艳
教学目的 :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8个生字。
2、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4、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渗透相关法制内容:
防洪、防沙治沙、环保方面的法制建设概况。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黄河
2、播放课件: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昔日的黄河与今日黄河的对比,导出课题-----《黄河是怎么变化的》,并板书。
3、“摇篮”怎么会变成祸河呢?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黄河是怎么变化的?
二、学习目
第4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案《我多想去看看》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北京风光。难点:读好本文长句子。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教程:
一、复习
沿着弯弯的山路,读准这些词的字音,就可去北京参观游玩了。(课件)指名读。
小朋友,现在你们到了什么地方呢?有什么想说的吗?
一生读词语,全班跟读。读好了生字词语,就让我们去课文中看看,文章里向我们描述了北京什么景色。
二、学文
1、自由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A、“谁想去什么地方?” 指导朗读。B、理解“遥远”。多远算是“遥远”? 举例说明。
课件示地图,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
第5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大塘镇里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2013年春季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镇有关精神,拓宽思路,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和法制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养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行为习惯,扎实做好青少年的德育和法制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学校课堂主渠道作用,我校全面推进学科教育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现将这学期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强化措施
按照教育局统一安排部署,根据中心学校方案,认真制定了《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严格做好教师用书配置和培训工作,抓好示范性课堂宣传,为了将我校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校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考核和教师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同时也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纳入教学常规检查中,与其他工
第6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中学生物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在当前社会法制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的背景下,面对日前学生法律素养薄弱、行为自律意识欠缺、自我保护能力匮乏以及生物学科教育中法制教育滞后的现状,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在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生物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是一种现实、可操作而有实效的途径。这种运用现代眼光来重新审视文本的“法眼”解读,以及运用艺术眼光对法律文本、法律事件的“文学”欣赏,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必将使得法制的神圣光芒照进生物课堂,照进学生的心灵。那么,如何在生物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呢?下面就是我的几点建议:
一、在生物教学活动中进行法制教育
现代案例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围绕案例的讨论而展
第7篇:音乐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音乐教案《健康歌》
[教学目标]
1、能投入地听赏《健康歌》,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形象,能随《健康歌》的音乐边唱歌边律动。
2、懂得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好处,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相关内容,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产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愿望。
[教学重点] 能投入地听赏《健康歌》,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形象,能随《健康歌》的音乐边唱歌边律动。
[教学难点] 能随《健康歌》的音乐,有韵律地做即兴律动创编,产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愿望,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能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相关内容。[教材分析] 《健康歌》是一首生动活泼的台弯儿童歌曲,歌曲以爷爷和孙女一起晨练为情境,通过平易如口语似的形象化歌词,道出
第8篇: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西乡中学 钟伟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科学记数法》 斗古中学 卓政富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体会大数,并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2.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3.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和人均耕地急剧减少的国情,让学生明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土地管理法》相关法律制定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
重点: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
三、教学难点
难点: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一些有关祖国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