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4-11-06 07:12:2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

[课题]:走进化学实验室

[适应学生]:普通农村中学,学生知识层次中等。

[实验器材与技术媒体]:电脑、投影仪、实验室中各种常见仪器、配音设备等。

[教材分析]:

1、本方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版八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第三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2、本节课的内容在旧教材中是以“学生实验”的形式附在书本之后的,而在新教材中却放在第一单元,以主要课题出现,由此可以看出出旧教材知识性、理论性的思想,新教材动手性、实践性、探究性的方向。

3、本节内容把学生由教室带入实验室,给学生一个崭新的视野,为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为化学思维的初步形成埋下了伏笔。[教学设想]:

1、新课用清新的自然与被污染的天空、大海对比,以童音吟诵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把化学知识附上诗意的情趣,别具一格的导入新课,用曲径通幽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引导他们先对整个实验室进行宏观了解,对常见仪器有一个粗略的认识,为以下的操作或今后的实验完成铺垫。

2、在“药品的取用”这个重点中,以学生阅读、观察、操作为主,教师只起规范性作用,以此体现真正的“学生自主探究”的思想。且实验室有许多设备设施,考虑到平时上课应该以可操作性、直观性、实用性为标准,就不再另行展示。

3、在每一个知识点后都设有“引出”,目的是让学生的思维具有环环相扣的逻辑性和体现新教材新上法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实验室规则,认识部分常用仪器,了解药品的放置规律;

2、掌握药品取用中的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取用药品的能力、细致观察的能力、探究性学习的能力。科学品质:

1、培养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的良好意识;

2、养成学生严谨、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规范性、安全性教育,药品的取用及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以学生独立操作、观察、归纳为探究的主题,教师的目的是穿针引线。[教学过程] 课题引出(2分钟)[引入]:展示清新美丽的自然景象,和被污染的天空、大海对比,用吟诵的形式与化学知识联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生:

1、看图片及动画,听朗诵,由此酝酿化学思维。

2、浏览课本P13,了解走进实验室应观察的大概内容。(用清新的意境激发学生了解化学、参与实验的热情。)

学习探究活动1:走进学生实验室(5分钟)[指导观察]:本校学生实验室的设备设施;

[指导阅读]:实验室规则。[简介]:常见仪器的基本用途。

生:

1、观察本校实验室,了解通风设备、废液缸、灭火器等的作用;

2、读实验室规则,讨论必要性和重要性;

3、据老师的讲解,观察并了解实验台上常见仪器的基本用途。让学生形成宏观印象,加强纪律、安全措施的教育。

学习探究活动3:药品的取用 药品使用安全性原则(3分钟)[展示]:一批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药品及其图标;[小结]药品使用中“三不”原则。生:

1、初步了解部分代表性有毒、易燃、有腐蚀性的药品;

2、讨论并归纳出在使用药品中的注意事项。注重安全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固体药品的取用(6分钟)[指导实验]:引导阅读书本,观察学生的操作,纠正错漏之处; [演示]:正确规范的演示一次; [动画展示]:错误操作及后果;

生:

1、认识取用固体的仪器,阅读、归纳操作要领,找出注意事项;

2、完成实验[1-1]、[1-2];

3、观察老师的规范操作;观看错误操作,再次明确注意事项及原因;

4、思考:如果药品是液态的,能用这种方法来取用吗? 培养初步的操作能力和探究思维的意识。

液体药品的取用(15分钟)

液体的粗略取用 [投影]:液体的取用;

[指导实验]:巡回观察,矫正学生的错漏之处;[设置探究] :预设障碍,让学生独立的探究出错误操作的结果。生:

1、认识取用液体的仪器,观察图示,找出取用液体时的“三个要点”;

2、练习NaCl 溶液的取用;

3、学生代表按错误操作演示:①取用稀碱液时,把瓶塞正放在预先沾有酚酞试液的实验台上;②、让标签向外,离开试管口快速倾倒液体;③据以上讨论回答P15 的问题。

4、讨论:要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该使用什么仪器?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逐步的探究能力。

液体的定量取用 [简介]:量筒的规格;

[演示]:边演示边讲解量筒使用的操作要点和读数方式; [动画展示]:仰视和俯视对读数的影响;

[明确]:取用液体时,倾倒致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演示]:胶头滴管的使用。

生:

1、了解量筒的规格;

2、掌握量筒的使用及读法; 练习:用50ml的量筒取用42ml的水;

3、观看动画,分组讨论并回答P16的讨论部分;

4、讨论:取用药品时,如果超过了所需量,是否可以再倒回原瓶,为什么?

5、观察胶头滴管的构造,阅读P16胶头滴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6、完成实验[1-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培养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能力,由点到面的思维方法,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

药品取用要点小结(2分钟)[投影]:以表格形式引导学生小结并填写主要内容。(精炼语言,填写表格,对比记忆。培养对比性思维,节约药品的意识。)

教学评价(5分钟)[展示]:动画评价题;[出示]:文字评价题,对本节课进行评估。生:

1、观看一段录象,找出其中的错误操作;

2、竞争性抢答文字评价题。培养观察、自我评价的能力。

教学小结与拓展(5分钟)[小结]:听取学生的小结汇报;了解本节课的宏观效应; [拓展]:设A、B层作业,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课外书籍及网站。

生:

1、口头小结:本节课认识了哪些主要仪器;练习了哪些基本操作?

2、完成课堂作业,记录准备阅读的课外书籍,查找有关网站。附:课堂评价题

(1)药品是按()来存放的。A、类别 B、颜色 C、状态(2)要取用7ml的盐酸,可选用()规格的量筒。A、10ml B、20ml C、50ml(3)某学生欲量取8ml的水,把水倒入量筒后,仰视液面的最低处,读数是8ml,则实际量取的水是()。A、大于8ml B、等于8ml C、小于8ml(4)下列行为没有违背实验室规则的是()。

A、在实验室的角落堆放废纸旧书 B、把实验后的剩余药品带出实验室

C、把反应后的药品倒入老师指定的废液缸

(5)、为保证安全,使用化学药品时一定要做到“三不”,即 ; 。

(6)、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里,用 或 来取用;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 里,取用定量液体药品需用 和。课堂作业: A层

1、实验室的通风设备不好,有可能造成()A、实验效果不明显;

B、大量的化学气体集聚,导致人胸闷、头晕甚至中毒; C、光线不明,对观察造成一定的影响;

D、使仪器和药品上蒙盖许多尘垢而辨认不清。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手拿一颗锌粒放入试管 B、用嘴品尝实验室中氯化钠的咸味 C、实验时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D、使用量筒时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3、可用做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

A、量筒 B、试管 C、滴管 D、烧杯

4、倾倒液体时标签应向着手心,是因为()

A、防止标签脱落 B、防止渗出药品腐蚀标签 C、便于观察 D、防止药品腐蚀手心 B层

某学生先仰视量出了32ml的水,再倒出部分水,然后俯视读数为20ml,它实际倒出的数值是()

A、12ml B、小于12ml C、大于12ml D、无法计算

第2篇: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设计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3)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了解操作要求。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注重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2)通过对化学家们研究过程的了解产生探究的欲望。(3)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重点】仪器的识记。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药品。

【难点】滴管的使用。【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内容,课余时间分组参观实验室、仪器室、药品室,了解实验室实验规则、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药品的贮存

教师:准备实验所用仪器、药品及多媒体课件 【实验仪器及药品】

试管、镊子、药匙、量筒、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化学家的实验室图片,介绍科学家取得的成功与无数的实验是分不开,让学生知道实验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观看、思考。你已经知道什么?

播放违规实验造成的实验事故的课件或实物表演,使学生认识安全实验的重要性。

观看课件、演示实验:

(交流与讨论):参观实验室后,对实验室的实验规则、仪器、药品的认识,形成认识

二:新课探究

【课题1】固体药品的取用:(展示药品):大理石、碳酸钠(提出问题):

1、将大理石放入试管内而不打破试管底,应如何操作?应用什么仪器取用?

2、如何将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内而不沾在试管壁上?应使用什么仪器?

注意指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让学生互教互学,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实验,学会分析实验成与败的原因。

观察药品,关注药品的性质

阅读教材,交流、讨论,得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实验探究)

1、用镊子夹取一块大理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用药匙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交流与讨论)对实验成败进行总结。展示药品:稀盐酸(提出问题):

1、回忆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将一种饮料从瓶子倒到杯子中而不滴洒?

2、如何将稀盐酸倒入试管内?(练习与实践):

1、细口瓶的瓶塞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快速

倒还是缓慢地倒?

2、细口瓶倾倒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倾倒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

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观察药品(联想与启示):

回忆日常生活经验,交流与讨论,结合教材P15液体的倾倒,得出液体取用的方法。

(实验探究)

1、将少量稀盐酸侄于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交流与讨论)交流、讨论,形成认识,对实验成败进行总结,完成练习)

【课题2】量筒的使用(提出问题):

1、回忆初二物理学过的知识,如何使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

2、量筒量取液体时,为什么要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采用仰视或俯视,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实验探究):

1、用10毫升的量筒量取2毫升的稀盐酸。

2、筒量取液体时,仰视或俯视,对读数产生影响。

3、将量好的稀盐酸倒入放有大理石的试管中,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交流实验结果)滴管的使用(提出问题)

1、少量的液体应使用什么仪器?

2、用胶头滴管应注意什么事项? 注意指导学生实验规范。

阅读教材P16滴管的使用,思考、讨论。(实验探究)

1、滴管向盛有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2、滴管向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交流、总结)【课题3】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2)给物质的加热(提出问题)

1、确使用酒精灯应注意实验事项是什么??

2、精灯的火焰各部分颜色为什么不同?

3、怎样熄灭酒精灯?(提出问题)

1、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

2、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直接加热,为什么?

3、将液体加热到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为什么?

4、如何给试管里的液体进行预热? 阅读教材,酒精灯的使用,思考、回答。(实验探究)

点燃酒精灯,观察火焰的分层,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1-2秒后取出,观察发生的变化,记录现象,分析原因。

学生联想生活中见到的现象:

1、开水时,水装得过多,沸腾时水会溢出。

2、过热开水的玻璃杯马上放入冷水中,杯子很容易破裂。思考、交流、讨论、归纳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实验探究)

1、三支试管,各加入3毫升的水,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3厘米、灯芯、外焰上加热,记录加热的水沸腾分别所需的时间。

2、用量筒取2毫升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用滴管滴入硫酸铜溶液,观察、记录现象,再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观察现象。

洗涤仪器(提出问题)

做过实验的仪器为什么要洗涤?如何洗涤试管? 阅读教材P18—19后,交流、总结。(实验探究)

将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等洗干净,并整理实验桌和实验室。三:课题小结,学完本节你应该知道什么?思考、总结。四:【布置作业】

1、课后习题1.2.32、家庭小实验: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筷子、匙、食盐、冰糖、水、吸管、盆子等,进行固体取用、液体倾倒、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操作练习。

第3篇:《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taick”为你整理了“《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2)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3)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了解操作要求。2、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注重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2)通过对化学家们研究过程的了解产生探究的欲望。(3)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学习目标:

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知道化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知道实验室的规则。2.认识一些常用的仪器和药品。3.学生通过自学,知道化学实验室药品取用的规则。4.通过教师操作演示,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学会药品取用的基本实验操作。5.知道给物质加热的注意点,练习给液体加热;6.能进行常用仪器的简单连接,知道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7.掌握仪器的洗涤方法及洗净标准。教学重点

1.认识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2.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3、学生能进行化学药品的取用。

4、给物质加热、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教学难点:

1、常用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2、化学药品取用的规范操作,滴管的规范使用、量筒的准确读数。

3、给物质加热的注意点及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教学过程

【导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范本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范本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 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

(3) 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了解操作要求。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注重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2)通过对化学家们研究过程的了解产生探究的欲望。

(3)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二、重点:

仪器的识记。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加热试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范文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范文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学方法

理论→实践→归纳→探究→激趣等。

教具准备

1.投影仪、录像资料。

2.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瓶、带导管的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实用20篇)

自然景观是人们与大自然相互交融的载体,它能够给予我们力量和灵感。要写好总结,我们可以采用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的方式来组织和展开文章。这些总结范文展示了不同领域的总结方式和表达技巧。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篇一

初步学会初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基本操作养成教育

讲演练结合

有关实验仪器药品

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活动

新授一、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演示听讲

内焰:温度较低讲解记忆

掌握

(1)火焰外焰:温度最高

焰心:温度最低

(2)灯内酒精量:1/3酒精2/3讲解记忆

(3)火柴点燃:禁止互相点燃讲解

(4)用后灯帽盖灭:严禁用嘴吹灭

2、加热方法:

(1)可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烧杯演示记忆

(2)均匀受热:移动试管或酒精灯强调掌握

(3)擦干试管外壁的水

(4)试管不能与灯芯接触用外焰加热

试管内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