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阿昕随笔:又一年来到
阿昕随笔:又一年来到
还记得是去年的冬天,曾写过一段文字,且取了一个很新颖的标题叫《祭奠二0一》。那是在一间逼仄的小房子里,白色的墙壁,白色的被褥、床单,斜躺在床上,抱着那本廉价的笔记本,听的是《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一首宁静而又忧伤的纯音乐!
一年后,躲在网吧里,听着adair的《someonelikeyou》,忧伤中却带有一丝毋庸置疑的坚强!
想着,又是一年了,总得写点什么来祭奠一下吧!所以也就写了!
时间总在试图着将我们改变,但我不知自己是否被改变!或许有,但作用似乎不大!
记得还在老家时跟丽丽、桃桃聊天,聊我们的以前的傻样、天真;聊她们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聊她们脑海里将来生活;然后没心没肺的彼此玩笑着!记得多年前的我们一起聊天时总是我在说,她们在听,然后一起瞎起哄。而今,她们在说,我在微笑,很安静的样子。而心里却在感慨,原来她们不知不觉中已经长大了,已经知道了自己想要的,乐此不疲的追寻!对于成熟的'定义,我想应该是有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的,并且敢于去追求,而不是臆想!
人的一生就像一方蓄水池,池满了并不代表着成熟,还需要时间的沉淀,愈久愈清澈!
喜欢品茶,因为它的味道跟生活很相似!不宜太浓,不宜量大,小口小口的品。喝的是涩,品的是甘,留下的是苦!
一直以来总以为没心没肺的活着应该是幸福的,知足而常乐嘛。于是开始学着没心没肺,却又总觉得似乎还欠着什么。思前想后一番突然想到----生活哪能没有付面情绪?就像食物哪能没有油盐的调和??如果有一天,世上没有的忧伤、彷徨、沮丧与失落,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然后一遍一遍的数着生命中曾经的亮点,慢慢的忧伤!曾经的幸福、满足、快乐,若干年后回忆起来,留下的只有嘴角苦涩的微笑。这,就是生活!
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规划着旅行,希望寄情于山水间,也曾以一种惨不忍睹的方式去行走,又似乎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而今依然在计划着明年四月的唐古拉之行,从青海穿越唐古拉山口,到达西藏。我想着这将是我最后一次以这种近乎于自残方式去旅行,而后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定居。很喜欢云南文山,那是一个很安静的地方,很适合我得性格!有想过去哈尔滨,但是太冷!
现在的我在厦门,之所以选择这座城市其实是因为没有地方可去了。北方太冷,不敢去,打开地图册发现厦门是个很奇特的地方(一座很小的岛),四面环海,鉴于我对海的情有独钟,也就来了!而对于海的情节亦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在无意间看到这么句话: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时候的我还无法理解这句话所表达的东西,只是觉得挺有诗意的。后来有写过一篇文章,叫《我的梦想》,里面有这么一段话:我有一个梦想,梦里有座房子,里面住满了我喜欢过的人和事物。闲暇之余泡一壶茶,听着音乐,守着他(它)们,慢慢回忆。我有一个梦想,梦里有座房子。面朝着大海,春暖花开。
第2篇:似水流年又一年随笔
似水流年又一年随笔
马年以它的飒爽英姿飞奔而去,眨眼工夫,猴年来到。
猴在我们的印象当中是聪明、活泼、机敏、可爱的,姐姐就是属猴的,她有着“猴”的一些天性:活泼好动、灵活机敏。
我们家共有四个兄弟姐妹,年近已五十岁的姐姐排行第二。
排第一的是大哥,五十岁出头,由于心态好,衣着也总是很洁净。因此,他看上去很年轻。
年少时,属蛇的大哥在姥姥家长大,工作早,没为家里出什么力。姐姐一直是当老大养的,家里的活母亲全指着姐姐帮她干。
这只聪明的小猴子年少贪玩,很会出巧力。因此,活没少干,骂没少挨。
二哥在家排行第三,属狗的他是农历12月24日出生的,几天占一岁,算下来,比我大四岁。
二哥打小就是一个孩子王,成天带领着一大帮小屁孩到处疯:掏鸟蛋、摘蜂窝、捉鱼虾、逮蛤蟆……没有他干不了的“大”事。
大他三岁的姐姐看他成天玩的不见人影,劳动的时候心理是极不平衡的,直到看到贪玩的二哥回家被母亲追着打时,心理才稍稍找到了一点儿平衡。
最小的我排第四。幼年体胖如球,挪到哪儿就睡着在哪儿。
对儿时的回忆,我只记得,总是被哥哥、姐姐背出家门,玩累了,睡着在树荫下,却醒来在家中的大床上。
那时,他们不是因为喜欢我才背我,实在是母命难违。
我想,如果不是母亲总把我放在视线之内,哥哥和姐姐是不愿意背我的。因为,我体胖如球,而他们俩却瘦如修竹。
“开饭了!”那时,每天只要母亲一喊,他们俩就会甩开长腿跑去抢着盛个精光。体胖腿短的我总是跑不过他们,也抢不到饭吃。
吃不到饭的我只会坐在小板凳上生气,嫌他们俩个人不给我留点儿。
这一切,母亲都看在眼里。
母亲会等他们俩吃饱喝足,欢快地跑出去玩的时候给我加餐。鸡蛋是贫穷年代最高级的营养品,那时我们家里养的几只鸡下的蛋基本都喂我吃了。
哥哥和姐姐很奇怪:这个气包子成天不吃饭,怎么还那么胖?
幼年的我是他们的负累,被他们恨恨地称为“糖水里泡大的人”。
幼年的甜蜜生活并不意味着成年后我的生活也是甜蜜的`。
学业一帆风顺,可从工作以来,我一直很瘦,被同事戏称为:大风一来,就会被吹走。
可能自己是一个做人做事太过认真的人,工作体力上算不上累,但劳心。家事,也累心。
似水流年,转眼即过。而今,家里最小的我也已年过四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爱心满满的三口之家。哥哥们与姐姐也都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幸福。
属马的老爸与属狗的老妈都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身体一年不胜一年。姐姐远在千里之外,两个哥哥和我与父母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两个哥哥平时工作忙,为方便照顾父母,我选择了离父母家较近的一所学校任教。
小到吃、喝、穿、用,大到买房、装修,事无巨细,我操起了父母的心。他们养育我小,我要照顾他们老。
生活上悉心照顾,操心劳力,我倒不怕,我最害怕的就是他们住院。
对于我们这种一天工作8小时,时常要加班的工薪阶层来说,请假是很难的。因为,一天要四刷脸,中间几查岗,严格的管理和工作量大而琐碎,根本抽不出时间去陪护。
每天早晨,天不亮我就要赶路十几里去工作,晚上天黑才能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家。白天的时间要全部给单位,只有晚上的时间才能照顾一下孩子与老人。可以说, 工作、孩子、老人,我们都要顾好,真的不轻松。
看着父母的白发越来越多,看着自己的皱纹逐年增加,真希望时间能过的慢点儿,再慢点儿。可一年年不停长高的儿子醒目地提醒着我:时光飞逝,岁月如流,时间它根本就慢不下来。
新年临近,每次过年,蓦然发现:似水流年,又是一年。
第3篇:又一年情感随笔
又一年情感随笔
不经意间,新的日历代替了旧的日历,但却不知道今日的心情是否也能代替往日的心情。许多事不能回头,许多过往的路人或许就永远地消失在你的记忆里。打开一年的工作日志,一页页翻看着那些有些枯燥而单调的数字,七扭八歪的文字没有温度地散落在条条格格的本子上,记录着我过去的每一天的足迹,虽然不够华丽,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事,但每一个逗号画得也还算完美,今天要为这一年画上一个句号了。想起曾经戏言自己的工作就如狗熊掰棒子,到最后只剩下写总结一项工作了。不知人生走到终结时能不能够依如今日画这句号一样的轻松。
写总结是我最不情愿做的一件了,不是因为年复一年重复性的工作,也不是因为码放那些我不知放到何处才适当的文字,而是因为这样的总结对于我来讲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很多人可以借总结去炫耀一下自己的成绩,更多的
第4篇:又一年夏天雨随笔
又一年夏天雨随笔
记得去年夏天常常在日记里以雨诉说内心深处今年又是第二年夏天,他似乎还是那么不堪,不过还好在;他像是记起了以前的雨是什么味道。夏天的雨好不容易让他如此渴望,就如同干枯的河床,盼来了救济一样,让雨淋湿全身、让雨尽情的扑打。
什么时候能冲醒快要无药可救的`他,或许夏天的雨再也无能为力。反倒是眼看到冲走了无辜的生灵,掩埋了一场场美丽的画面。他消极的想像中认为哪怕冲走的换作是自己该好,其实他错了!雨本来不是消极的、也不是他自作主张的积极,是他时而把它比作积极又时而把它看作消极。原来我真的不懂雨特别是不懂夏天的雨,甚至根本就不懂属于每个季节的雨。
雨又停了、天气又热了起来,噢原来是天气让我热的难受,所以我才这样盼雨,如若是冬天鬼才喜欢下雨呢!本来就冷,它要是再下起雨来,只让人感觉到身处无尽灰蒙
第5篇:又一年秋来到小学五年级作文1400字
又一年秋来到小学五年级作文1400字
秋日的天空总是高远的,蓝蓝的;云,总是淡淡的,白白的;空气里总是有沁人心脾的凉爽气息。秋天又到了,本想好好写一下秋天,可走到村口的老槐树,我的脑海却又浮现出了那个摊子,那个身影……
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天空飘着绵绵细雨,我冒着雨急匆匆往村口的那家小卖部跑去,细细的雨丝拍打在脸上,寒意直袭心头,才秋天,竟已如此寒冷,这雨丝让人感觉一直冷到了骨子里去,“妈妈真可恶,这么冷,还让我出来买酱油。”我小声抱怨着,经过村口的老槐树下,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穿着一件单薄的外衣,背后系着一块塑料布,显然这不足以抵卸寒风,只见正用力推着满载货物的三轮板车上坡,见他这么吃力,我赶紧跑过去帮忙推车,车上坡后,老人回过头来,笑着对我说:“谢谢你,小民。”“不用谢,槐爷爷。”我边说
第6篇:岁岁年年又一年
岁岁年年又一年
有一道最美的风景叫做回家,有一幅最美的画叫做年画,有一处最美的景致叫做团圆,有一种最美的礼节叫做拜年,有一种归心似箭叫做回家过年。年是游子们时时萦绕在心头那回家的打算。翻转着的日历看了一遍又一遍,手中是车票审视了一次又一次,床头闹铃的弦上了一次又一次。只为能按照自己设定的时间回家,只为那归乡的旅途,只为那家中朝思暮想的父母,只为那年味浓浓的家园。
年是回家过年时永远准备不完的行囊。给母亲买件像样的衣服,给父亲买几瓶陈年的老酒,给上了岁数的爷爷奶奶买些可口的食品,买上鞭炮和礼花,给孩子买件电话中不知说了多少次的玩具。回家的行囊清点了一次又一次,盘算了一遍又一遍,忽然想起一件,就立即置办,生怕落下什么。
年是回家路上激动不已的心情。脚下是路向着家的方向延伸,目不转睛,盯着那条通往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