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感官活动——粉红塔教案
感官活动——粉红塔教案
感官活动——粉红塔教案
活动名称:感官——粉红塔2
教具构成:粉红塔
教育目的:
1. 认识物体的大小关系。
2. 通过视觉获得对三维空间差别变化,了解递增递减的关系。
3. 发展动作及视觉、触觉的协调。
操作方法:
1. 介绍工作名称,去工作毯、工作卡、用具。
2. 教师展示工作:粉红塔进行排序,进行错误控制,粉红塔伴随记忆练习。
3. 三段式教学:认识最大的、最小的'。
4. 请幼儿尝试操作。
5. 工作结束,从哪拿得送回哪去。
变化与延伸:粉红塔排序。
错误控制:幼儿的视觉判断
兴趣点:拿取粉红塔的过程、粉红塔搭高排序的过程。
注意事项:每次只拿一块,拿时从最小的拿,放时从最大的放。
活动名称:感官——粉红塔3
教具构成:粉红塔
教育目的:
1. 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 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做事的顺序性。
操作方法:
1. 介绍工作名称,去工作毯、工作卡、用具。
2. 教师展示操作过程:粉红塔水平排列,按大小进行排序。
3. 请幼儿尝试操作,对粉红塔进行造型。
4. 工作结束,从哪拿得送回哪去。
变化与延伸:粉红塔的多种造型
错误控制:教师、幼儿的视觉判断
兴趣点:粉红塔的造型过程,幼儿拼搭造型后的成就感。
注意事项:注意孩子的顺序性。
第2篇:粉红塔感官活动教案
粉红塔感官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粉红塔感官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粉红塔感官活动教案1
活动名称:感官——粉红塔2
教具构成:粉红塔
教育目的:
1. 认识物体的大小关系。
2. 通过视觉获得对三维空间差别变化,了解递增递减的关系。
3. 发展动作及视觉、触觉的协调。
操作方法:
1. 介绍工作名称,去工作毯、工作卡、用具。
2. 教师展示工作:粉红塔进行排序,进行错误控制,粉红塔伴随记忆练习。
3. 三段式教学:认识最大的、最小的.。
4. 请幼儿尝试操作。
5. 工作结束,从哪拿得送回哪去。
变化与延伸:粉红塔排序。
错误控制:幼儿的视觉判断
兴趣点:拿取粉红塔的过程、粉红塔搭高排序的过程。
注意事项:每次只拿一块,拿时从最小的拿,放时从最大的放。
活动名称:感官——粉红塔3
教具构成:粉红塔
教育目的:
1. 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 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做事的顺序性。
操作方法:
1. 介绍工作名称,去工作毯、工作卡、用具。
2. 教师展示操作过程:粉红塔水平排列,按大小进行排序。
3. 请幼儿尝试操作,对粉红塔进行造型。
4. 工作结束,从哪拿得送回哪去。
变化与延伸:粉红塔的多种造型
错误控制:教师、幼儿的视觉判断
兴趣点:粉红塔的造型过程,幼儿拼搭造型后的成就感。
注意事项:注意孩子的顺序性。
粉红塔感官活动教案2
教育目的:
1. 认识物体的大小关系。
2. 通过视觉获得对三维空间差别变化,了解递增递减的关系。
3. 发展动作及视觉、触觉的协调。
操作方法:
1. 介绍工作名称,去工作毯、工作卡、用具。
2. 教师展示工作:粉红塔进行排序,进行错误控制,粉红塔伴随记忆练习。
3. 三段式教学:认识最大的、最小的。
4. 请幼儿尝试操作。
5. 工作结束,从哪拿得送回哪去。
变化与延伸:
粉红塔排序。
错误控制:
幼儿的视觉判断
兴趣点:
拿取粉红塔的过程、粉红塔搭高排序的过程。
注意事项:
每次只拿一块,拿时从最小的拿,放时从最大的放。
第3篇:蒙氏感官教案:粉红塔
蒙氏感官教案:粉红塔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蒙氏感官教案:粉红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具介绍: 由边一公分至十公分的十块粉红色木块所组成。
直接目的:
1、凭视觉辨别大小
2、培养注意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间接目的:
1、发展幼儿动作及视觉、触觉的协调
2、算术教育的准备
3、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提示方法
基本提示
1、G。序列、垂直造塔
▲教师请幼儿看粉红塔,把最小的一块带过来放在桌上
▲教师先用二指示范给幼儿
▲请幼儿一块一块地拿。(不按顺序,混乱放置)
▲较大的木块,就利用左手托底,右手压上的方法
▲教师坐右边,让幼儿找出最大的一块,依次类推、造塔
▲每次拿时都比较
▲反复练习之前让幼儿看,并认识由大到小(由上而下)的顺序
▲教具归位时,
第4篇:蒙氏感官《粉红塔》教案
蒙氏感官《粉红塔》教案
教具介绍:
由边一公分至十公分的十块粉红色木块所组成。
直接目的:
1、凭视觉辨别大小
2、培养注意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间接目的:
1、发展幼儿动作及视觉、触觉的协调
2、算术教育的准备
3、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提示方法
基本提示
1、G。序列、垂直造塔
▲教师请幼儿看粉红塔,把最小的一块带过来放在桌上
▲教师先用二指示范给幼儿
▲请幼儿一块一块地拿。(不按顺序,混乱放置)
▲较大的木块,就利用左手托底,右手压上的'方法
▲教师坐右边,让幼儿找出最大的一块,依次类推、造塔
▲每次拿时都比较
▲反复练习之前让幼儿看,并认识由大到小(由上而下)的顺序
▲教具归位时,注意最小的一块
应用提示
1、改变序列的方法
1)将木块的两边对齐造塔(此时拿最小的木块来比,可学会控制错误)
2)斜放法
3)水平法
2、MG。序列加记忆练习
1)准
第5篇:《粉红塔》活动教案
《粉红塔》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粉红塔》活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粉红塔》活动教案 篇1
1、活动名称: 粉红塔
2、活动目的:
直接目的:
(1)让幼儿认识粉红塔
(2)会依大到小的顺序垒成塔形
间接目的:
(1)培养幼儿的辨别大小的能力
(2)培养幼儿手指抓、捏的动作
3、活动准备:
工作毯一块、粉红塔一组、字卡“大、小”各一
4、年龄:
2、5—3岁
5、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将卷毯取出放在地上铺好。
(2)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3)向幼儿介绍教具名称。
(4)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粉红塔”。
(5)教师带幼儿到教具柜前取塔。(告诉幼儿要从小到大一块一块取回)
(6)教给幼儿正确的取塔方法:大块的
第6篇:蒙氏粉红塔大小教案
蒙氏感官《粉红塔》教案
教具介绍:
由边一公分至十公分的十块粉红色木块所组成。
直接目的:
1、凭视觉辨别大小
2、培养注意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间接目的:
1、发展幼儿动作及视觉、触觉的协调
2、算术教育的准备
3、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提示方法
基本提示
1、G。序列、垂直造塔
▲教师请幼儿看粉红塔,把最小的一块带过来放在桌上
▲教师先用二指示范给幼儿
▲请幼儿一块一块地拿。(不按顺序,混乱放置)
▲较大的木块,就利用左手托底,右手压上的方法
▲教师坐右边,让幼儿找出最大的一块,依次类推、造塔
▲每次拿时都比较
▲反复练习之前让幼儿看,并认识由大到小(由上而下)的顺序
▲教具归位时,注意最小的一块
应用提示
1、改变序列的方法
1)将木块的两边对齐造塔(此时拿最小的木块来比,可学会控制错误)
2)斜放法
3)水平法
2、MG。序列加记忆练习
1)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