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七八单元训练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七八单元训练题
一、需要注意的字音
更改着地违背的确
丢尽试验仍旧当做
二、组词
辩()奉()托()宣()
辨()捧()拖()喧()
忘()备()容()傍()
妄()奋()荣()磅()
巷()澈()缸()徽()
港()撤()卸()微()
锈()辉()聋()
绣()挥()袭()
更gēng背bèi的dí着zháo
Gèngbēidìzhuó
应yīng重zhnɡ都dōu落lu
Yìngchónɡdūlà
三、写出近反义词
近义词:
寻常——更改——责备——
解释——的确——仍旧——
全神贯注——
反义词:
寻常—违背—荒凉—
细致—责备—正确—
激烈—骄傲—全神贯注—
四、在()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诧异的()不停地()仪态()
新鲜的()痴痴地()情绪()
贫瘠的()抱歉地()身材()
五、按要求写成语(各写四个)
1、形容人的精神和意志的
2、带有“一”字的
六、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大家怀着愉快的心情和轻松的步伐走进校门。
2、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任亚里士多德,把这位希腊哲学家两千多年前的话当做不容更改的真理。
七、填空
1、《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主要讲了()敢于挑战权威的事,他是一个()的.人。
2、结合实际谈对于“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想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这句话的理解:(
)。
3、罗丹是()国著名的(),他的著名雕塑有(
),他告诉人们(),他鼓励人们()。
4、《鱼游到了纸上》按照()顺序写的,主要讲了()的()。这为青年是一个()的人。
5、“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出现了()次,“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之间的关系是(
)。
6、很多人都爱鱼,但这个青年爱得很“特别”,因为(),具体表现在(
)。
7、罗丹能成为世界著名的雕塑家,一位聋哑青年能画出高水平的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8、我认识了一位()的青年,他高高的(),长得很(),一对大眼睛()得就像()。
9、那位青年静静地画着,他有时(),把金鱼的每个部位()地画下来,像()那样细致;有时又(),很快画出金鱼的(),仿佛金鱼在()。
八、对下面“”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表示特定称谓②表特殊含义,需要强调③具有特殊含义
1.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2.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3.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4.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第2篇:第二册语文第七八单元
第七单元皮皮和汪汪
教学目标:
1、巩固15个生字新词。
2、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3、复述皮皮和汪汪的故事。教学重难点:
巩固15个生字新词;精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 教学方法:
竞赛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上节课我们讲了《皮皮和汪汪》的故事,谁愿意给大家读读?指名5人分别读五个自然段。
2、巩固字词。
同学们课文读得这么棒,那老师要考考大家,认读字词是不是也这么行。
①开火车游戏巩固生字。(读一遍字,再组个词,看哪列火车最先安全到站。)
②火眼金睛游戏巩固生字。(看看谁是火眼金睛,能认出一闪而过的字。)
③指名读,齐读词语。
二、精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过渡:小猴和小狗遇到了哪些困难呢?结果又怎样呢?咱们一块去看看吧!
1、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⑴分别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电脑显示第二、三自然段内容)
⑵练习朗读。
此时皮皮和汪汪是什么心情?学生练习朗读时分别重点指导读好:几次、望着、直流口水、转来转去、就是上不去、抓耳挠腮、怎么办呢等词语。学生自由练习读、同桌互读。
2、过渡:皮皮和汪汪都遇到了困难,怎么办呢?结果又怎么样?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学习最后两段。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⑴小组内自由读四、五自然段,划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⑵小组内交流解疑。
4、小组汇报。
三、小结。
思考:学完这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复述故事。
这么有趣的故事,有没有小朋友能不看书,把它说给大家听一听呢?
五、布置作业。
1、回家把故事说给家人听一听。
2、展开想象的翅膀,皮皮和汪汪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找汗 教学目的:
1、感悟课文内容,知道不同的动物排汗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自然的兴趣。
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小动物和童话故事的喜爱之情。
3、认识本课生字、新词。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排汗方式。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探究生活中的为什么。教学准备:
1、课文录音,生词卡片,小动物头饰。
2、学生了解动物的趣事,为学习中进行交流做好准备。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童话故事。(板题:找汗)
2、学生读题质疑:谁找汗?为什么要找汗?怎么找的?找到没有„„
(二)听故事,整体感知
1、听故事录音。
2、学生汇报:听明白了些什么?(相机板书:小动物简笔画)
(三)初读故事,扫清生字障碍
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学生画上圈,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标上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读效果:
a、全文几个自然段?(9个)
b、你认识了哪些生字?同桌互听互学。
c、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四)再读故事,理解内容
1、指名读第一段:了解小花猫为什么要找汗,指导问句的朗读,体会小花猫觉得奇怪的心情。
2、指名读第二段:了解老牛告诉小花猫:”汗在鼻子上。”指导小花猫与老牛的对话,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3、指名读第三段:知道小花猫在老牛这儿没找到自己的汗,指导体会小花猫失望、伤心的心情。
4、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4、5、6自然段:
a、了解小马的汗在身上,黄狗的汗在舌头上;
b、知道小马当时在凉快的地方打滚,心情愉快,而黄狗在吐着舌头乘凉,也一定轻闲自在;
c、指导用不同的语气读出分别描写小马、小花猫、黄狗的段落。
5、小猪又是怎样帮助小花猫的呢?请同桌小朋友一起读读课文最后两段:
a、小猪是怎样说的?(指名读第8段)体会小猪的聪明。
b、小猪又是怎样做的?(指名读第9段)体会小猪的乐于助人。
c、体会小花猫找到汗之后的惊喜,指导读最后一句:“原来,我们的汗藏在这儿呢!”
d、了解小花猫与小猪的汗都藏在脚掌上。
6、齐读全文,体会各种小动物不同的,心情和不同的语气。
(五)演故事,升华感情,在叙述故事的基础上对故事内容进行再创造
(六)总结拓展
1、学完故事,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师小结:不同的动物出汗的部位并不一样。
2、你知道小动物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吗?讲给大家听。
总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只要小朋友热爱他们,关心他们,善于观察,关于善于思考,就会发现动物王国里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事。尾巴的功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四种动物尾巴的功能。
2)、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增强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四种动物尾巴的功能,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具准备:
动物图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激趣:今天,咱们班来了四位客人,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好吗?
2.出示动物图片,认识四种动物。
3.引入并板书课题:听说,这四种动物的尾巴用处可大了,小朋友们想知道都有些什么用处吗?(生:想)那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27课尾巴的功能。(板书:27 尾巴的功(gōng)能)齐读课题。
二、深入学习课文,理解内容并指导朗读。
1.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做到眼到、耳到、手到)
2.带读课文。(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手到)
3.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1)手到、眼到、口到。
2)看看课文有几个小节,并标上序号。
4.利用生字卡片复习生字新词。
5.由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一种动物,重点指导学习一个小节。
①课件:某一小节内容。
②教师引导学习并指导朗读。
A.指名读;
B.说说这种动物的尾巴有什么功能,并指导朗读这一句话。
C.指导朗读上一问句。
D.分角色朗读并背诵。
③小结学习方法。
6.小组合作学习介绍其余三种动物的三个小节。
课件:学习要求:①读一读;
②说一说;
③演一演。
7.课中休息。
8.小组汇报:
课件:各小节内容。
9.小结过渡:
①齐读前四个小节。
②和老师分角色朗读前四个小节。
③过渡:动物们的尾巴用处多大呀!小朋友们摸摸看,你们有没有长尾巴?(生:没有)不过,你们可别着急,因为咱们有比尾巴更有用的东西,知道是什么吗?(生:手和脑)是呀,咱们的大脑会思考,咱们的双手能做很多的事情,比尾巴更有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五六小节。
10.学习第五六小节。
①自由读课文。
②指导朗读。
课件:六小节最后两句。
③指导背诵。
11.小结延伸:唱一唱
看到小朋友们学得这么认真,这么好,老师太高兴了,我们一起来唱歌好吗?(生:好!):《闪闪的星星》这首歌你们会唱吗?(生:会唱)咱们就用这首歌的曲子唱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大家跟我一起来!
①师生分角色唱:
师(唱):牛儿牛儿告诉我,你的尾巴有啥用?
生(念):我的尾巴常甩动,就像拍子赶虻蝇。
师(唱):„„„„
生(念):„„„„
②男女生分角色唱。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四种动物尾巴的功能,其实,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每一种动物的尾巴都有着奇特而有趣的功能。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希望小朋友们能多关心小动物,爱护小动物,好吗?
狐狸列那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1个多音字“差”,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指导写字。教学方法:
游戏法、小组合作法、竞赛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狐狸吗?今天我们来听一个狐狸的故事,好吗?
2、教师范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2、标出自然段,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你喜欢狐狸列那吗?为什么?
三、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2、小老师教学生字。教师补充指导。
3、齐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4、游戏巩固识字。
5、同桌比一比谁认识的字最多。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小组开火车读生字卡。
2、齐读生字卡。
3、“谁丢了”游戏、踩地雷游戏巩固生字。
二、精读课文。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教师指导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惊讶”“妙计”等词语。
3、指导学生用“惊讶”说话。
4、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你明白了什么?
三、拓展延伸。
1、故事的结尾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想想过了几天,狐狸又出来找食,又遇到了那辆卖鱼的车,会怎样呢?请你继续编故事。
2、学生自由续编故事。
3、指名学生续讲故事。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
1、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2、扩词练习。
3、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4、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5、教师范写“忽”“齿”。
6、学生在本上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7、表扬鼓励那些字写得好的同学。
第八单元蔡伦造纸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字。并重点区分“纸”与“低”的字形,正确区分两点水和三点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培养学生倾听和评价朗读的能力。
3、使学生知道蔡伦如何发明了纸,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并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能正确书写。
了解古代四大发明。教学方法:
游戏法、资料收集法、竞赛法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向父母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吗?
2、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3、教师补充。揭题,板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3、(出示生词卡)指名读,齐读。
4、齐读课文,想想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5、说说蔡伦是怎样造纸的。
三、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形。
2、小组汇报识字情况。
3、齐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
4、“火眼金睛”游戏巩固生字。
第二课时
一、活动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生字。
2、“找朋友”游戏巩固识字。
3、“踩地雷”游戏巩固识字。
二、精读课文。
1、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2、齐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以前人们把字写在哪里?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蔡伦是怎样造纸的?
4、读读第四自然段,说说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假如今天,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纸,将会怎样呢?
三、积累词语。
1、读读词语卡。指读、齐读、开火车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2、扩词练习。
3、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术”字要记住木字上的一点;“纸”与“低”要注意区分右边;“决”字左边是两点水。
4、老师范写“龟”“低”。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生字。
三、拓展延伸。
我们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纸,你能说说纸有哪些用处吗?蔡伦造纸真是伟大的发明啊!你还知道哪些发明?
31、曹冲称象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
什么称呀?
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
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
二、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
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
3、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
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明
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
2、学生交流,这些方法行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
2、朗读课文。
3、总结全文,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教学过程:
一、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的说一说。
3、官员们都说了些什么方法?
4、可是这些方法都不好,这时候,曹冲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读文实验,了解称象的过程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指名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3、引导讨论:
(1)曹冲的办法好吗?
(2)如果现在让你们去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方法?
三、总结全文,启发学生
1、读文后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2、应该学他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指名读一读。
2、用生字组词。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强调双姿。
32、后羿射日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后羿是怎样射日的,使其喜欢神 话故事。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知道后羿是怎样射日的。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射日的原因。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我们中国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后羿
射日》就是其中一个。
2、指导学生读题。
二、学生质疑,导读课文
1、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2、指名反馈,教师归纳问题,并出示:(1)后羿为什么射日?(2)后羿怎样射日?(3)结果怎样?
3、鼓励学生读课文解决问题。
三、学生自读,整体感知
1、听录音,学生欣赏传说。
2、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
3、大家一齐读一读。
四、图文结合,学习生字,了解射日的原因
1、指导反馈:后羿为什么要射日?
2、导读第2自然段。
3、齐读第2自然段。
4、学生自读,找出生字。
5、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6、教师谈话:孩子们,你什么地方亲眼看过这种景象?
你的心怎样?(难过、同情)带着这种感情自由的练习朗读。
7、教师小结:现在你们懂了后羿为什么要射日了吗?
五、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课文,知道后羿是怎样射日的,体会人们
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景。
4、拓展延伸。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2、指名反馈:后羿为什么要射日?
二、继续学文了解后羿射日过程
1、学生自由读4、5、6自然段,找出生字新词。
2、学生借助拼音读生字。
3、学生集体反馈记住这些汉字的方法。
4、再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认读,说说后裔是怎样射日的?
三、了解结果,体会生活的美好
1、教师导读,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空中只有一个
太阳了,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2、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对比读第2自然段,体会后羿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感受生活的美好。
四、拓展延伸,讲故事
1、教师小结:神话传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你们收集到什么神话故事了吗?
2、指名上台讲神话传说。
3、教师小结。
五、指导书写
1、教师强调书写的注意点和要点。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3、作业展示,互相评议。
语文乐园
(八)教学要求:
1、归类复习,巩固学过的汉字,正确书写,辨别形近字,能正确书写、使用。
2、认读学过的生字词语,并用词语组成完整、同通顺的句子。
3、阅读欣赏。
4、说说语文课,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 兴趣。
重难点、关键:
1、巩固学国的汉字,正确书写,辨别形近字,能正确组词。
2、会用词语组成完整、通顺的句子。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认识过的生字,辨别形近字,能正确书写。
2、诵读古诗。教学过程:
一、有趣的汉字
1、教师:你们知道吗?这一组我们又交了不少长得像的汉字朋
友,你们能正确区分吗?
2、学生自由读。
3、引导学生观察加点字间的异同。
4、教师强调在认读和书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5、学生再读词语,巩固认识。
二、写字
1、教师以组出示生字,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
2、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异同。
3、学生说一说书写这些字的注意点。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组句子
1、出示文中的词语,大家一起读一读。
2、教师说明练习的要求。
3、学生按要求妄称练习。
四、阅读欣赏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
2、教师播放音乐,配乐读,学生听,感受美。
3、教师示范读。
4、学生再自由读一读这两首古诗。
5、大家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两手古诗。
6、学生闭目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7、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说说我们的语文课,说对语文的看法,提出建议和希望。
教学过程:
一、教师读题,明确要求
1、教师读题目,学生认真听,说说这次语文生活安排
我们干什么?
2、指名反馈。
3、学生认读词语:
语文课 喜欢 有趣 印象最深 建议 希望
二、指名个别说,进行说的辅导
1、指名说一说。内容选择
(1)对语文课的看法。(2)最喜欢的一篇课文。(3)印象最深的一次语文课。(4)最有趣的一次语文活动。(5)你还有什么建议和希望。
2、说话指导,引导学生注意几个问题。(1)选一个主题,不要什么都说。
(2)想清楚再说,意思表达清楚、明白。(3)声音响亮。
(4)注意倾听他人说。
三、学生说,集体评价
1、小组说,互评。
2、指名说,集体评。
3、小组讨论同学提出的问题、建议、希望,想对策。
4、反馈对策。
第3篇:四年级语文第三四单元知识训练题
四年级语文第三四单元知识训练题
一、注音
仍然巢穴目的彻底侦查不折不扣
气喘吁吁蝙蝠漆黑试验声波
二、组词
幼()潮()愚()避()
幻()嘲()遇()壁()
彻()秧()导()决()
砌()殃()异()绝()
提()揭()值()
堤()竭()殖()
yíng:晶()()光经()()得
bǔ:()捉()育未()先知
biān:()蝠()境()策()写
mù一()羡()()光()色
xiàng()导()片()皮头()
三、根据意思写四字词语
1、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
2、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3、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四、填空
1、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2、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3、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4、我知道蝙蝠能在夜间飞行是因为()。
5、《自然之道》这篇文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