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钓船归》古代诗歌鉴赏题目及答案
《钓船归》古代诗歌鉴赏题目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句 。(1分)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处。(3分)
答: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
答: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分。
【答案】
(1)桃花流水鳜鱼肥 (1分)
(2) 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3分)
(3)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4分)
【解析】
(1)考查识记:桃花流水鳜鱼肥。
(2)考查炼字:结构、内容、主旨三点要答到位。
(3)考查情感:主要是把握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内心小环境,搞清了两个环境,再联想起张志和的《渔歌子》注意题目“钓船归”的暗示,“回归与隐居之乐”不用探究也可以回答出来。
第2篇:诗歌鉴赏题目及答案
诗歌鉴赏题目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6~8题
皎洁的月光
(法国)魏尔伦
皎洁月光
照亮树林:
树枝摇晃,
发出鸟鸣,
回荡树下……
心上人啊,
好似明镜,
池塘映出
垂柳身影,
幽暗模糊,
风儿饮泣……
入梦之时
一片平静
柔和无边,
仿佛降临
从那苍天,
月泛彩虹……
其乐无穷。
6.这是一幅月下漫步图,它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7.诗人采用了哪两种表现方式?有何艺术效果?
8.全诗三个诗节,写了哪三种声响?三者之间关系如何?
答案:
6.答案:表现出诗人对天籁之音的心灵体验。
7.答案:诗人采用了两种表现方式:一是以色彩入诗,一是以音响入诗。在“皎洁月光”的映照之下,那幽暗密林中的斑驳树影在随风摇晃,那映出长长垂柳身姿的池塘里,荡漾着一层层银白的光;而天宇之上,则弥漫着一片柔和,更显得辽阔、宽广。这种美好夜景的描绘,创造出一种静谧、神秘的气氛,与关于音响的描写相融合,烘托出一种令人遐思的意境。
8.答案:鸟鸣、风鸣与苍穹的宁静。前两种是有声之声,后一种则是无声之声。鸟鸣之声“回荡树下”;风鸣之声似嘤嘤啜泣,给人一种沉郁感;而天宇的“宁静”则使人在沉思中豁然开朗,进入到“在另外的爱情天地里翱翔”的境界。从结构安排方面看,前两种声音的描写与后一种声音的描写之间有着烘托关系,以有声衬无声,突出了诗人那种“心灵与自然契合一体的神秘经验”。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9~10题
鹤
弗朗西斯亚默
群鹤上了灰暗的天,把一字长队排列,刺心的哀号郁闷,冰冷,
就像阴云和寒雪,天间已到修整坟墓的季节。
悲惨的盲人将出外乞讨度日,伸出冻得红肿发亮的手指。
待夜幕降临,露着瑟缩作成的笑脸,他们离开人世。
悲牲也要吃苦,我就曾遇见一位老乞丐,眼睛上沾着泥点,正把可怜的老狗虐待。
狗尾巴夹在肚皮下,浑身颤抖地那样厉害。
一条绳索勒住狗的`脖子,主人边拖边说:我已经把它扔到水里三次了,
可绳子总是断,它又回来了,这蠢货!
绳索被拉紧,那患难伴侣好像在说话:还是让我留在这土地上吧,
像以前那样紧贴着你吃透灰尘的裤褂。
身为人类的老乞丐似乎比狗还凶恶,蠢货!滚开!看我非把你淹死不可……
只见一人一狗在巨大的青灰色天幕下走着。?
9.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10.本诗述说“老乞丐”与“狗”的故事,为什么以“鹤”为题?
答案:(四)9.答案:本诗主题思想的表现,具有一种双关性:乞丐对狗的虐待是一种深爱,人的凶恶是一种人道,人道必须被迫以扭曲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我们透过老乞丐对狗进行虐待这朵“病态的花”,可以看到诗人同情“饥寒交迫”的人的痛苦的心态。
10.答案:答案:为了突出人世间的“饥寒交迫”,诗人在开头紧扣诗题,先描写鹤的哀号,创造了阴郁、悲苦的气氛,然后再写乞丐杀狗的悲剧。这样,自然界中的悲哀与人世间的悲哀相烘托,便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读来震撼人心。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1~12题
致海伦注
爱伦坡
海伦,你的美对于我
犹如尼萨的船舸,在往昔,?
它们滑过芬芳的海波,?
把漂泊者从倦人的旅羁?
载回故国的陆地。?
经历了海风多次的吹拂——?
你那风信子般的美发,?
你典雅的脸庞,?
水仙女的风姿,?
带我回到希腊的熠熠光华?
和古罗马的气魄。?
看!?
在一个华美的窗龛?
你如雕像那样伫立,?
玛瑙明灯擎在手里!?
啊,赛琪,你来自彼岸?
那不可及的圣地!?
注:据说此诗是作者为中学一位同学的母亲斯丹娜夫人而作。?
11.吟诵这首诗歌后你有什么感觉??????
12.这首诗联想、想象的线索是什么??????
答案:(五)11.答案:在吟诵这首诗时能领略到一种音乐美。诗篇节奏分明,读来抑扬顿挫,起伏有致,感染力极强。?
12.答案:由现实中的美人斯丹娜夫人,想到荷马史诗中的美人海伦,想到希腊神话中的水仙女,想到身生双翼、弯弓射箭的爱神丘比特的恋人赛琪(一译普赛克);由现实进入到古老而神奇的境地,进入到象征着至善至美的艺术殿堂。?
二、表达交流?
13.《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一首在网络上流传很广的诗,请你仿照它的结构,再续写一节。?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14.有人将杜牧的《清明》改写为一部微型戏剧,试试看,应该怎样改写??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5.试将《三棵树》改写成一篇散文。????
答案:二、13.答案: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转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14.答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5.答案:略
第3篇: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训练题及答案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训练题及答案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待储光羲不至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
① 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2.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第4篇:古代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人的代表作品。
2、通过对古诗词分析鉴赏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难点】
1、全面领会并用恰当的语言准确概括诗词意境及所用的艺术手法。
2、通过对古诗词分析鉴赏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诗意点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