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三年级《瀑布》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瀑布》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并会规范、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背诗歌,积累优美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瀑布的美丽、壮观。
教学重点
让学生受景色之感染,学语言之优美,并写出节意。
教学难点
体会比喻的确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忆读,调动表象
1、揭题板书。
2、瀑布是一种很美妙的自然景观,相信很多同学都亲眼见到过瀑布,有的同学可能是在电视或其他画面上见过。说一说,在你的印象里瀑布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3、从古至今,有不少文人墨客对绮丽无比的瀑布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篇。你读过哪些描写瀑布的诗文?给大家读读、背背。
4、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瀑布》这首诗,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作品。那么,在叶圣陶先生的笔下,瀑布又是怎样一幅画卷呢?
二、范读,感受氛围
1、听清每一个字的读音。
2、作者描写的瀑布是怎样的?
三、初读,读通诗文
1、多读几遍诗歌,解决不认识的字,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
2、,联系语言环境,理解生词。
3、检查读书情况,纠正:转等字的读音。
四、精读,体会意蕴
1、再认真地读读这首诗,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反复地读,边读边想象其中的情景,看看你都读懂了什么。
2、检查汇报。
第一节
(1)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指导说出理由)
(2)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是怎样的呢?(先让学生想象、模仿,再听课件声音)
(3)出示句子比较读。
好像浪涌上岸滩。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风吹过松林。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读后有什么感觉?
像浪涌岸滩之声,惊天动地;像风吹松林之响,震撼人心。(看课件读整节诗)
第二节
(1)读了这一节诗,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
(2)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指导说学生自己的想象)(对衬的理解:换词读;看看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是什么样的感觉课件出示)
(3)看课件读整节诗。
作者描绘瀑布的声音,连用了两个表示打比方的句子: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在描写从远处看到的'瀑布的样子时,又把瀑布比成了一道白银。打比方,是这首诗表达方法的一个主要特点。来到瀑布的脚下,作者眼中的瀑布又像什么呢?
第三节
(1)说说作者又把瀑布比成了什么。读了这一节有什么感觉?
(2)第1、2行:读、看课件、做动作、再读。
(3)第3、4行:读、课件欣赏、再读、比较读(去掉逗号有什么感觉)。
(4)男、女生比赛读整节诗。
五、诵读,积累语言
1、远看瀑布,好似白银青山挂;近临瀑布,又似珍珠连玉屏。听其声,浪涌风吹响山谷;观其形,如烟似雾胜仙境。读了这首诗,我们不由自主地要说一声:好美呀!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瀑布的赞美之情,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读。
2、教师引读,指导背诵。
3、抄写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诗,要求抄正确。
4、图片欣赏。
贵州省境内的黄果树大瀑布,气势磅礴,雄奇壮丽,天下闻名,是我国第一大瀑布。
位于陕西省和山西省之间的壶口瀑布,是我国第二大瀑布。它好似一把利剑,把秦晋高原一分为二,豁开一道深邃的大峡谷,250米宽的河谷变成了只有30余米宽,犹如一个水壶的口。
第2篇:三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写会本课9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3、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通过搜集材料,了解瀑布的更多知识,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
5、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及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合作、认真倾听、积极表达及大胆质疑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声音,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朋友,他很调皮,想让大家听听他的声音,猜猜他是谁?愿意猜吗?(课件放瀑布的声音)猜出他是谁了吗?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72页,认真看看题目,试一试能不能和我一起把题目写到黑板上?师生共同板书:瀑布。
二、交流资料,丰富知识储备。
课前我们已经让大家搜集了有关瀑布的材料,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搜集卡,把你搜集到的材料介绍给大家。
交流后小结:看,我们通过上网、查书、看报纸、看台历、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等各种途径了解了瀑布的这么多知识,想不想知道我们课文的小诗歌是怎么写瀑布的`?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怎么办?(提醒学生注意(1)标出生字;(2)读书的姿势:头正、身直,手拿书,眼明、心快,口要准。)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不认识的字,并多读几遍。
3、同桌汇报生字学习情况:用手指给你的同桌看,用嘴读给你的同桌听,提醒同桌要跟着读。
4、找名学生做小老师,帮老师检查生字。
5、生字挑战游戏:挑战其他同学,随便问他关于生字的情况,如:组词、小魔术、结构、写法、造句子等。
有感情朗读课文至背诵,理解诗歌。
1、生字大家学的这么好,再回到课文中,你还能认识他们吗?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课文,这次读,你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引导学生: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破句,还要注意读书的姿势。)
读完后小结:刚才做到四个一的同学请举起手来,同学们做的可真棒!能够说到做到。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三名同学读诗歌)
2、你还愿意听谁读,可以直接告诉他,并说明理由。(推选三名同学接读课文,其余同学和我一起端起书来,认真听。)
读完后师生评价,如果有缺点,可引导学生,别人的意见你能接受吗?再读一读试一试。
3、为了帮大家读好课文,我还从网上搜集了很多图片,愿意看吗?(多媒体课件放瀑布图片、录像材料)看完后你想说些什么?现在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能不能比刚才读得更好?
4、分小组读课文比赛:各小组可以选择喜欢的形式来读,如:齐读、接读、表演读等,再给大家一点时间,读一读,练一练,再来比。
5、各小组读课文比赛开始。
6、师配乐范读:听大家读得这么好,我也忍不住了,让我也来参加比赛好吗?
7、尝试背诵:还愿意来读吗?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读读课文,能背过的同学可以合上课本,没背过的同学可以看着书来读。
四、默读课文,引导学生质疑。
1、现在让我们来默读课文,默读后回答我的三个问题,所以要认真读,读后动脑猜猜我会提出哪些问题?
2、引导学生质疑:我会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释疑。(不能解决的,引导学生课外再查资料自己解决)
3、我的问题:你听到瀑布的声音了吗?看到瀑布的样子了吗?能把听到的和看到的说出来吗?
五、交流收获,引导课后再搜集。
学过这篇瀑布后,你最想说什么?学生谈。
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我不禁想起了一首古诗:
水帘挂在悬崖边,隆隆作响生雨烟。千万双手抓不住,可是银河落九天。
你还能搜集到到这样的诗句吗?下课以后试一试!
第3篇:《瀑布》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3篇
《瀑布》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瀑布》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瀑布》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⒈认字10个,会写9个生字。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
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以水为主的风景名胜举不胜举。每一处都有自己的特色,与其相关的诗歌也有很多。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走近瀑布,去观赏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景观,去聆听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去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可以吗?
⒉板书课题:瀑布,全班齐读。认读生字
第4篇:三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范文
三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语文《瀑布》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写会本课9个生字。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3、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通过搜集材料,了解瀑布的更多知识,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
5、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及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初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