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运用现代技术装备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论文
运用现代技术装备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WTO的加入,载人航天的成功……我们满怀信心地步入了充满竞争的21世纪。“有需要就上网,有问题就查网”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而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于一体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这种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的新的教育技术所能达到的效果是其它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我校是全县最早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学校之一。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校领导对计算机教学和应用给予了极大关注,率先建立了计算机房,配备了多媒体教室。目前学校拥有电脑八十余台,都上了Internet网,每个办公室都拥有电脑,创建了校园局域网,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开设了计算机课,让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有所认识和了解。每个年级甚至每个班都有电脑兴趣小组。
那么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利用现代技术装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本出发点。当小学生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时,他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多媒体课件中图像、文字魔术般的'变化和出神入化的交互性,常常会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好奇。我在数学教学中就经常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枯燥、单一的讲解,利用直观形象的CAI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我在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就利用课件演示了平行四边形割补平移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明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中底和高与长方形面积中长和宽的关系,让学生很自然地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向同学们展示了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篱笆、电动门等的应用。这样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获得的概念更清晰,更容易保持和提取,很轻松地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二、利用现代技术装备,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众所周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出路之一是淡化学科界限,适当开设综合课。培养学生信息素质,必须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得到实践和锻炼。这一“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过程中的“信息”是与学生各科学习内容相关的有意义的知识。如:在计算机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教学中,若为打字而打字,不仅毫无实际意义,学生还会感到十分厌烦,提不起精神。我的教授方法则是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指导学生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输入、编辑、修改学生自己的作文,或统一修改教师精心准备的“病文”。这样做,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不仅可以愉快地完成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任务,使他们个个都有成功的喜悦感,而且突破了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更强了。
三、利用现代技术装备,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具有模拟性,且可生动真观地展示原来无法直接展示的东西,一个好的课件,其窗口所承载的声、像、图、文信息是一种艺术美,会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在美的氛围中,情绪高涨地学习,生动、活泼、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如我在教《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运用多媒体播出美妙的音乐,同时动画式介绍人体中许多有趣的比: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的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胸围长度的比大约是2:1;脚长与身高长度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什么用处呢?假如你是侦探,只要发现了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大约身高;如果你到商店去买袜子,只要将袜底在你的拳头上绕上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符合你穿。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学习。这不仅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丰富了知识,也使同学们发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要用到数学,数学离我们并不远,它就在我们身边。
四、利用现代技术装备,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我们教学生学习一门学科,决不是要将结果记在心中,而是帮助他参加到形成知识的过程中去。”电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各个学科都有联系,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我校一位语文教师在《未来的电脑》作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现自1946年第一台电脑诞生以来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的外观、功能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提出:那么未来的电脑会是什么样的呢?学生在电脑上充分驰骋自己的想象,一台台造型别致、功能新奇的电脑出现在电脑屏幕上,而且配上了具体的文字叙述。这次作文教学获得了巨大成功。有位平时作文很差的同学,这篇作文写得特别好。原来他是个电脑迷,在电脑上画图、写作文,对他来说是拿手好戏。他灵活地运用键盘、鼠标勾画自己心中未来电脑的蓝图,结果他的这篇文章因为想象新颖而在《农村孩子报》发表,同时在国家想象作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这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自觉性。他的语文成绩在期末评估中也获得了优秀。他自豪地说:“我的进步缘于电脑,电脑是21世纪的通行证,我要努力学好它。”
现代技术装备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学手段、方法、内容的重大变革,加快了教育信息化进程。我们一方面要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代技术装备的强大优势,通过教学设计,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科学而有效地应用现代技术装备,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第2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论文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论文
摘 要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直观、高效的优点,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最优化,促进学生参与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求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其应有作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0054-02
近些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直观、高效的优点,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最优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发学生求知能力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兴趣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现代信息技术能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枯燥的知识兴趣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生求知。
例如《小音乐家扬科》中有一个片段说的是扬科从小很爱音乐,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听到音乐。教师特地选了斯特劳斯的《春天的歌》,在动听的音乐声中,让学生闭眼去体会大自然的一切响声,再配上和弦的旋律,于是田野里风儿“呼呼”作响声,小鸟“叽叽喳喳”叫声,青蛙“呱呱”声等也就应运而生了。接着教师又抛出一个话题:那森林里“噢咦,噢咦!”又使扬科听到了什么声响呢?(这是课文的一个空白点),学生思绪顿时一泻千里,联想翩翩。然后教师又一次播放出音乐,让学生美美地朗读这一段,从学生的表情中,不难发现他们也陶醉在这音乐中了。无声的语言化为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听觉与情境相吻合,使情感与认识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有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直观性。在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的同时,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可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如教师在教《荷花》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一幅动态的荷花图,在学生的阵阵赞叹声中,那“碧绿的”“挨挨挤挤”“大圆盘”的形象在学生心中自然而然涌现出来。在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说中,再次让学生感受到荷花的静态美,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这样的教学,教师变口授为操作演示,通过看、听、说、想,学生不会感到负担过重和厌烦,反而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会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进入忘我的境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观察彩色画面,又受到美的熏陶。
再如,我在组织学生参观农贸市场后,指导学生写一篇参观记。我播放按参观顺序剪接的录像资料,帮助学生理清习作思路;通过特写镜头,学生能够对农贸市场进行观察,使学生按参观顺序有条理、详略突出地写出了农贸市场的繁荣景象。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学生创造能力
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教师通过教育使学生的'创造潜力得到尽可能大的发挥是教育成功的标志。为了让我们培养的孩子在将来跻身于社会,现在一定要让他们成为思维活跃敏捷、想象丰富、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电教媒体能激发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潜力的开发。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课文最后一句:“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按照顺向思维定势,柔弱的小羊是狼的腹中之物已成定局。为了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采用求异法,边用电脑演示狼恶狠狠扑向小羊的动画,边有意提问:“狼是不是把小羊吃掉了呢?”有位学生说:“狼向前扑的时候,掉在前面的陷阱里去了。”教师随机演示狼掉进陷阱里的画面。同学们看了高兴得直拍手,求异思维一下活跃起来,有的说:“狼向前扑的时候,被树后的猎人一枪给打死了。”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柔弱的小羊从力气上斗不过狼,可是它凭自己的聪明智慧,从理智上斗倒了狼,躲过了这场劫难。”学生们突破了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象和小羊活下来的愿望联系在一起,培养了思维的独创性。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常规教学手段所没有的优势,它在语文教学中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极为有利。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其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黄如凤。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情景教学.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第3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物理探究性学习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物理探究性学习
蒋卫山(武进遭桥初级中学,江苏武进213171)第20卷常州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探究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不仅将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且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的内容标准。与此同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很显然,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一、理论思考
第4篇: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策略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策略
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之一,也是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基本前提。为了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必要实施以下五种策略:
一、成功学习策略
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都证明,学生最长远、最稳定的学习动机就是学生成功后产生的激励动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成功。在教学中实施成功策略,教师要做到:第一,转变观念,对学生要有期望,相信学生能在多方面成功。第二,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提出学生通过努力后能达到的目标和要求。第三,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不断地成功,并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后的喜悦,使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产生更大的成功欲望。
二、差异教学策略
实施差异教学不仅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