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氯气教案
2011年秋季节学期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教案
第四章
卤素
第一节
氯气
邕宁高中化学组
雷芳秀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掌握氯气与水反应的实质及工业制取漂白精的原理,了解次氯酸的性质。
2、过程方法:按情景导入,提出问题;探究原因,观察分析;反思创新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思考化学问题的习惯,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实验方法。
3、情感态度: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环保意识,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 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气与碱液的反应; [教学难点] 氯水的成份;次氯酸的性质。[教学程序]
1、巧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用“如何逃生和控制污染?”的具体问题,展开对氯气与水反应的探究过程。
2、从学生的分析、推测与实验验证过程中,一步一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以对问题的顺利解决作为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教学过程](引入)视频引入 周星驰“武状元苏乞儿”中放氯气片段引入新课,图片展示氯气泄露的现场。
(提出问题):(1)丐帮用尿解毒的原理是什么?如果有氯气泄露你要如何逃生?
(2)如果有氯气泄露抢险人员要用什么方法控制了氯气的污染?
引入新课要对氯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从氯气的危害中概括氯气的物理性质 板书 氯气
一、物理性质
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液化,有毒,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 提出问题:氯气是否真的可以溶于水?(演示实验):往一瓶氯气中加入适量水,塞上塞子,振荡。证明氯气溶于水。但溶解性不强(1:2)。(设问):氯气跟水有没有发生反应呢?反应生成物是什么?
(师)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大家大胆假设新制氯水中含有什么成份?(生)水分子,Cl2分子,H+,Cl-。(实验探究一)
1、用试管取少量的AgNO3溶液,然后滴加1~2滴的氯水。
2、分别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和稀盐酸,滴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放置片刻,比较放置前后试纸的变化。
实验现象: 1.有白色沉淀产生。
2.滴上氯水的试纸开始显红色,后来又变 为白色;滴上盐酸的试纸始终显红色。(板书)二.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
Cl2 + H2O == HCl + HClO 新制氯水的成分(微粒): Cl2、H2O、H+、Cl-、HClO(实验探究二)取一张红纸,湿润一半投入一瓶干燥的氯气中。(师)通过实验探究二,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呢?(生)氯气本身没有漂白作用,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板书)次氯酸性质:
强氧化性,用于消毒、杀菌、漂白、不稳定,光照易分解,是很弱的酸 视频实验说明次氯酸分解
(过度)氯气可以溶于水,也可以跟水反应,那么在氯气泄露的现场,消防人员喷洒的是水吗?如果喷水能完全消除氯气吗?(图片展示)消防人员喷水,(是水吗?)和配置碱液
(实验)氯气与碱的反应,瓶子扁完了,说明完全反应完了,消防人员就是用这种方法消除氯气的。
(问题)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物是什么?
(生)氯气能够跟水反应生成两种酸,而这两种酸又可以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两种盐。比如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该可以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水。(讲解)Cl2 + H2O == HCl + HClO + + NaOH NaOH ↓ ↓
Cl2 + NaOH == ? + ?
(师)现在以此类推,写出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书)2.与碱的反应
Cl2 + 2NaOH == H2O + NaCl + NaClO(漂白液)2Cl2 + 2Ca(OH)2 == 2H2O + CaCl2 + Ca(ClO)2(漂白粉)工业上以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造漂白粉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有效成分为Ca(ClO)2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1.氯气物理性质
2.氯气与水、与碱反应
(师)现在你能回答课前老师给你们提出的问题了吗?
(1)丐帮用尿解毒的原理是什么?如果有氯气泄露你要如何逃生?(2)如果有氯气泄露抢险人员要用什么方法控制了氯气的污染? 板书设计:
板书 氯气
一、物理性质
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液化,有毒,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 二.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
Cl2 + H2O == HCl + HClO 新制氯水的成分(微粒): Cl2、H2O、H+、Cl-、HclO 2.与碱的反应
Cl2 + 2NaOH == H2O + NaCl + NaClO(漂白液)2Cl2 + 2Ca(OH)2 == 2H2O + CaCl2 + Ca(ClO)2(漂白粉)
第2篇:氯气教案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ishenzhen”为你整理了“氯气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氯气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在实验中制取氯气的原理和方法。
3.使学生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准备
烧瓶、分液漏斗、导管、橡皮塞、铁架台、烧杯、集气瓶、水槽、试管、试管架、坩埚钳、红色布条、砂布、塑料片、培养皿。
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研讨总结——练习提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
前面我们学习了碱金属元素,知道碱金属元素是几种在原子结构和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金属元素。这一章我们将要学习几种在原子结构和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它包括F、Cl、Br、I、At等五种元素。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非常广泛。
[投影](第四章章图)
卤素中最主要的单质是氯气。这一节我们学习氯气,让我们先来学习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板书]第一节 氯气
一、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一)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观察]集气瓶中氯气的颜色、状态、嗅气味。
[板书]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
(二)化学性质
[讲解]氯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呢?物质的宏观性质是由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的,大家回忆一下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问]1.根据氯的原子结构,推断氯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它具有强还原性还是强氧化性?为什么?
2.写出金属钠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哪个是氧化剂?哪个是还原剂?
[板书]1.与金属反应
2Na +Cl2 2NaCl
[讲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强氧化性,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氯气能否跟不活泼金属反应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实验]铜在氯气里燃烧(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Cu+Cl2 CuCl2
[讲解]CuCl2溶于水,同学们可观察到不同的颜色,这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有关。当CuCl2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较大时,溶液呈绿色,当CuCl2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较小时,溶液呈蓝色。
[练习]
实验事实证明,在一定条件下,氯气可跟多种金属直接化合。写出氯气跟下列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书化学方程式)
1.跟铝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2.跟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氯气能跟多种金属直接化合,那么氯气能否跟非金属反应呢?下面让我们来做H2在Cl2中燃烧的实验。
[板书]2.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学生实验]H2在Cl2中燃烧(讲解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后,由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描述现象,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H2+Cl2 2HCl
H2+Cl2 2HCl
[讲解]纯净的H2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HCl气体,HCl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HCl的水溶液叫做氢氯酸,亦称盐酸。同学们观察到的白雾就是HCl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所形成的盐酸小液滴(酸雾)。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讨论]
1.比较Cu在Cl2中燃烧与H2在Cl2中燃烧现象的共同点。
2.燃烧是否一定要有O2参加?比较铁、硫、碳在O2中燃烧与Cu、H2等在Cl2中燃烧的现象,找出共同特点,并由此推论什么叫燃烧?
3.工业上用H2、Cl2合成HCl时,应选择什么条件?理由是什么?(选择安全的.点燃条件和连续地合成HCl)
[练习]
实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Cl2还可跟P、S、C等非金属直接化合。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P在Cl2(不足量)里燃烧生成PCl3
2.P在Cl2(过量)里燃烧生成PCl5
3.C跟Cl2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四氯化碳
[讨论]
金属、非金属跟Cl2化合时,氯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表现了氯气的什么性质?
[小结]
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Cl2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 强氧化性,能跟多种金属、非金属直接化合。Cl2可用于合成盐酸,自来水常用它来消毒、杀菌。
Cl2还有哪些重要化学性质和用途?在实验室又如何制取?Cl-如何检验?将在下一节课中学习。
[课外活动]
通过查阅资料,列出Fe、Na、Cu、C、S、H2、CO、C2H5OH的颜色、状态、密度、沸点等物理性质,并通过实验,记录它们燃烧是否有火焰。想一想,火焰的产生跟上述哪种物质性质有关?
已知物质燃烧时,中心温度一般在 1 000 ℃左右,燃烧时产生火焰的物质在此温度下是什么状态?由此推论,物质燃烧呈什么状态时便可产生火焰。
第 二 课 时
[复习提问]
1.灼热的铜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里,有何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里,有何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e、S、C在O2中燃烧,以及H2、Cu在Cl2中燃烧,有何共同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能跟多种金属单质、金属单质化合,它能否跟某些化合物反应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氯气与水反应的有关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次氯酸有何重要化学性质和用途?
[板书]3.氯气与某些化合物反应
Cl2+H2O == HCl+HClO
[演示]次氯酸的漂白作用([实验4-4])。
[讨论]Cl2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这个事实说明什么?
[引导学生阅读]
在演示实验4-4时,多余的Cl2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那么Cl2跟 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了什么物质?市售的漂白粉和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什么?漂粉精的生产原理、漂白原理又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氯气与碱反应的有关内容。阅读后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Cl2跟NaOH溶液反应。
2.工业上用Cl2与石灰乳作用制取漂粉精。
3.漂粉精为什么具有漂白、消毒作用?
[板书] Cl2+2NaOH == NaCl+NaClO+H2O
2Cl2+2Ca(OH)2 == CaCl2+Ca(ClO)2+2H2O
Ca(ClO)2+CO2+H2O == CaCO3↓+2HClO
[讨论]存放漂粉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讲解]Cl2的性质如此重要,用途又这么广泛,那么在实验室怎样制取Cl2呢?
[板书]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MnO2+4HCl(浓)MnCl2+2H2O+Cl2↑
[演示][实验4-5](边演示、边讲解制取Cl2的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程序,收集方法和尾气吸收)。
[提问]Cl2在跟金属、非金属单质以及某些化合物反应时,往往有氯化物生成,其中可溶性氯化物溶于水时,一般能电离出Cl-。那么,怎样检验这些可溶性的氯化物呢?它跟我们在初中化学里所学的检验盐酸中Cl-的方法类似,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盐酸中Cl-的检验方法。
[板书]三、Cl-的检验
[实验]检验盐酸、NaCl溶液、MgCl2溶液、AlCl3溶液中的Cl-,并用Na2CO3溶液做对比实验。
[练习]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 Ag++Cl- == AgCl↓
2Ag++CO32- == Ag2CO3↓
Ag2CO3+2H+ == 2Ag++CO2↑+H2O
[小结]氯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实验室制取Cl2的反应原理及其装置。
Cl-的检验。
第3篇:《氯气》教案
《氯气》教案
《氯气》教案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课本知识结合实验的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分析和归纳的能力。以下就是我构造这节课的想法。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全章教材的重点之一。氯不仅是卤素中最有代表性的元素,而且也是最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对氯气的性质、用途、制法等进行比较全面、细致的学习和研究,不仅是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研究卤素性质相似性及其变化规律的需要,也是以后学习和研究同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需要;氯气的化学性质也是第一章所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和巩固;在教材中对氯气性质的认识,是以实验验证的方法完成的,这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等提高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2.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第4篇:氯气教案
XX市第X中学
化学教案
参赛题目:氯及其化合物 第一课时(一轮复习)
参赛教师:
AAA
氯及其化合物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加深学生对氯及其化合物性质和应用的记忆,并会写相关的化学(离子)方程式。过程与方法:
感受元素化合物位、构、性的学习方法,体验自主讨论、归纳知识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和归纳总结,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重点:氯气的性质及应用、氯水的成分及性质 难点:氯气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过程
引课:介绍2017年高考考纲对氯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要求和高考对其的考察方式,开门见山指出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目标(要求全班齐读学习目标,并指导学习方法)。
(学生活动)按照学习目标完成学案,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一、氯气的结构和性质
1.氯元素的位置(第三周期VIIA族)
2.氯元素的结构(原子结构示意
第5篇:氯气教案精选
氯气教案精选
氯气教案精选
氯气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氯气教案。
2.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在实验中制取氯气的原理和方法。
3.使学生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准备
烧瓶、分液漏斗、导管、橡皮塞、铁架台、烧杯、集气瓶、水槽、试管、试管架、坩埚钳、红色布条、砂布、塑料片、培养皿。
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研讨总结——练习提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
前面我们学习了碱金属元素,知道碱金属元素是几种在原子结构和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金属元素。这一章我们将要学习几种在原子结构和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它包括F、Cl、Br、I、At等五种元素。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非常广泛。
[投影]
第6篇:关于氯气教案
关于氯气教案
关于氯气教案
氯气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在实验中制取氯气的原理和方法。
3.使学生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准备
烧瓶、分液漏斗、导管、橡皮塞、铁架台、烧杯、集气瓶、水槽、试管、试管架、坩埚钳、红色布条、砂布、塑料片、培养皿。
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研讨总结——练习提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
前面我们学习了碱金属元素,知道碱金属元素是几种在原子结构和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金属元素。这一章我们将要学习几种在原子结构和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它包括F、Cl、Br、I、At等五种元素。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非常广泛。
(第四章章图)
卤素
第7篇:实验室制氯气教案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案设计者:许苗 学科:化学
课题名称: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教学目标
氯气是典型的非金属单质。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实验是重要的气体制备实验之一
1、使学生理解掌握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原理和方法。
2、通过对氯气制备过程的分析,让学生领悟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原则方法。
3、在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操作能力以及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氯气的净化、尾气的处理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产品质量意识。教学方法:
1、运用给定器材设计氯气的实验室制取装置
2、认识气体制取的基本过程
3、体验氯气实验室制法的装置搭建
4、感悟气体制取的设计过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分液漏斗的介绍
2、氯气的收集装置的搭建
三、实验准备
①仪器:铁架台 酒精 长颈漏斗 圆底烧瓶 导管 集气瓶 烧杯 ②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