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父母感恩父母》的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6-06 07:12:3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走近父母感恩父母》的教案

《走近父母感恩父母》的教案

《走近父母感恩父母》的教案

[目标]

1.通过本次辅导,使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懂得父母爱的无私、伟大、纯洁,激发学生爱的情感。

2.让学生真正理解父母的爱,珍惜父母的爱,让孩子和父母间架起一座“理解和爱”的心桥。

3.引导学生学会怎样走近父母,感恩父母,并把感恩的意识融入平常的学习、生活中。

4.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心理和谐的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人格的健康塑造。

[准备]

1.邀请学生家长

2.背景音乐:《命运》、《风的气息》、《仙境》、《秋日私语》、《妈妈格桑拉》、《广陵散》古筝曲……《给妈妈洗脚》短片。

3.白纸、感恩卡

4.多媒体、课件

[对象]初中生

[时间]45分钟

[形式]音乐、故事、游戏活动、家长代表与学生互动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感动篇

教学步骤

教师的教与导

学生的思与行

1

导入:同学们,是谁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是谁在危机来临时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来守护我们平安幸福?

多媒体显示:父母

倾听

思考

2

引导:父母,这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那就让我们从一个故事说起吧。

老师动情地讲述一个故事

《遗憾》

(背景音乐:《秋日私语》)

倾听

思考

3

提问: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感动、遗憾)

思考

回答

4

教师引导:同学们,为了不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这样终身无法弥补的遗憾,让我们从现在就开始:走近父母,感恩父母(多媒体显示)

二、引导反思、触动感化——感化篇

教学步骤

教师的教与导

学生的思与行

1

(背景音乐:《命运》)

引导:同学们,走近父母,感恩父母,让我们先从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开始吧。

提问:有谁知道,父母对我们的爱到底有多深?这还得从一个故事说起。

教师讲述故事《地震中的母爱》。

多媒体显示:汶川地震中关于母爱的感人图片。

倾听

感悟

2

引导:如果说这是一种用生命来诠释的伟大的爱,那么,老师要告诉大家,还有一种用“平凡”来诠释的`爱,这种爱同样荡气回肠,催人泪下,那就是我们每个人身上曾经或正在发生的故事。

同学们,你和你至亲至爱的父母间一定发生过无数感人的故事,你是否愿和大家一起分享?

多媒体显示:我与父母的故事

(背景音乐:《风的气息》)

总结:听了同学们温馨的故事,老师感觉到,其实,父母 对子女喜笑怒骂皆是爱,这平凡的爱,虽没有轰轰烈烈,却点点滴滴,如涓涓细流,我们相信,无长地久,这点点滴滴,将汇聚成爱的汪洋大海,融入我们生命的底色,滋润我们健康成长。(背景音乐:《风的气息》)

回忆并讲一个自己与父母间发生的最让你感动的故事。

3

引导:母爱如歌,父爱如山,父母对我们付出如此无私的爱,是否希望我们的回报?

请家长代表发言,谈家长的心声。

(背景音乐:《妈妈格桑拉》)

家长代表与学生互动

4

引导:虽然家长不要我们回报,我们能否不回报?说起回报,咱们真是问心有愧,看看我们都是如何“回报”自己至亲至爱,生你养你的父母的?(多媒体显示:自我反思)

(多媒体显示:看看你是否有如下行为和思想:

1.不顾父母劝阻,长时间上网,荒废功课,甚至逃学。

2.放学迟迟不愿回家、贪玩。

3.长时间看电视

4.和父母吵架。

5.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6.抽烟、酗酒。

第2篇:走近父母教案设计

走近父母教案设计

走近父母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感悟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对立孝敬父母的观念,将对父母的孝敬落实到实际生活中。

能力目标

能正确认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培养分析问题和“换位思考”的能力,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用多种方式关爱父母。

知识目标

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知道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

教学重点

孝敬父母需要从实际行动做起,从小事做起。

教学难点

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

教学过程及措施

教学环节

导入:

猜猜这些图片是什么选择几张父母照顾孩子的图片,遮盖其大部分,露出一小部分,让学生猜猜这些图片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主题。

我身边的父母让学生展示几张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重新回味长大的历程,回顾自己的成长之路,引出自己的成长与父母的关系。从自己的成长导入与父母的关系。

小组活动

说说我的成长故事成长的辛苦:回味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如生病、在外面受委屈等,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和来自父母的帮助。通过回顾自己的成长里程,感受父母抚养的辛苦。

说说我所知道的父母不同年龄阶段,父母爱护的内容不同,从生活小事到精神安慰等,都是父母对我们的爱。学生查找有关父母的'故事,如英雄的父母、小说中的父母、自己的父母等,体会父母在儿女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和痛苦,从而体会世界上只有父母的爱是最伟大的,是不求回报的。父母的爱护是我们成长的阳光和雨露。

假如没有父母的关爱教师举反例:对孤儿院长大的孩子与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的对比调查发现,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其智商、情商均低于有父母关爱的正常孩子。体会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

讨论

如何报恩、何时报恩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通过查找和交流古代孝子的故事,了解他们是如何孝敬父母的,体会他们为何如此孝顺父母。从很多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等我长大了再孝敬父母”说起,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要从现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引导学生认识到孝敬父母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拓展:

父母的艰辛找一件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印象最深、感到最难的事情,写下来,拿到班里交流。

小结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关爱。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孝敬父母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对父母爱的回报应该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父母,积极调适和克服“逆反”心理;树立同父母平等沟通的意识,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能力目标

培养同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克服“逆反”心理,进一步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逆反”心理的表现、危害,掌握调适“逆反”心理的方法和技巧;知道与父母平等沟通的重要性。掌握与父母平等沟通的技巧,懂得处理与父母关系具体方法,孝敬父母和长辈。

教学重点

与父母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与父母沟通需要平等和相互尊重,学会辩证地看待“逆反”心理,能积极调适并克服“逆反”心理。

教学过程及措施

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关注矛盾小品导入:一个电话引起的**

故事梗概:最近,总有电话找小雨,每当有人打电话找小雨,妈妈都想知道打电话的是谁、说了什么。而小雨不愿意让妈妈了解自己的隐私,由此产生的“神秘”,引发了母女之间的争吵。(学生可以发挥)承认现实中青少年与父母之间存在着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第二环节:

分析矛盾学生小组讨论:我的感受和看法

联系身边的故事,让学生谈谈如何看待与父母的矛盾和冲突、矛盾的存在对他及家庭的负面影响。从学生身边的矛盾说起,使讨论的话题更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材料展示:父母的心声选一些父母对这种矛盾的看法,让学生听听家长的心声。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

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学生发表看法后,教师进行总结。以下几个方面供教师参考。(提醒要从双方身上找原因)

(1)学生处于青春期,独立性增强;

(2)父母不舍得放手,处处关注;

(3)年龄和阅历差异,造成双方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差异;

(4)对同辈群体的依赖,加剧了与父母的疏远。平静、理智而客观地分析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这也是思考问题的一种方法。

第三环节:

解决矛盾针对上述案例,学生分小组讨论,提出解决的办法。教师归纳,引导学生“树立一个态度,寻找几种方法”。

一个态度:主动、愉快地与父母沟通。几个办法:

(1)通过聊天、写信等方式,打开心扉,主动与父母沟通;

(2)换个角度看问题,用放大镜看父母的优点,体会父母的辛苦与关爱;

(3)产生矛盾后,抑制急躁情绪,妥善处理;

(4)经常反思、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学生的讨论中产生,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更利于他们接受。

拓展

朋友般的世界爸爸妈妈写给我的信:选择几个与父母存在比较尖锐矛盾的学生,请他们的父母给自己的孩子写封信。课堂上,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反省自己的过失。在感动中学会沟通与理解。

总结由于学生年龄和经历的限制,父母仍然是他们解决难题的主要支持力量,只有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从父母的双翼下走出来,还需要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与父母的相处中,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第3篇:走近父母说课稿

走近父母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走近父母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前言:

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我们沐浴在这春风里,感受到清新的气息,如何真正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学校领导和教师积极行动。把握这次机遇,坐下来认真思考,努力探索。

我们对本学期主题的选择与确定进行了推敲,考虑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学生本人、社会与自然的需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涉及到“人”的内容最难设计,因为情感的体验不是光靠收集资料、做做游戏就能实现的,它必须触动人的心灵,震撼人的思想。时下,由于感恩教育缺失,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比较淡薄,不懂得感念亲恩。因此,结合五六月份的父亲节、母亲节。我们决定进行感恩教育。

二活动背景:

如今,孩子们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走近父母作文

走近父母作文

走近父母,我发现妈妈的眼角早已布满了皱纹,那柔嫩的手早已变得粗糙,那乌黑发亮的头发早已变成了银丝。同学们,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走近父母作文,一起来阅读学习吧!

篇【1】:走近父母作文

父母是我们所有人一生的最重要,也是最不可缺少的人,他们给予我们的,是我们一辈子无法忘记,无法偿还的。

记得在我还很小的时候,那时人小,不明白许多事,爸爸为何带着笑脸出门,挂着悲伤回家?妈妈为何总是叹息?……这些事情在我小小的脑子里,一直是个问号。直到现在才明白,父母当出为了找工作,丢尽了脸面,累弯了腰。

如今,我已是一个中学生,大人们的许多事情我都能明白,但明白之后感到很懊悔,懊悔自己当出的无知,给父母带来的无尽的烦恼,内心自然是百感交集,不知如何安慰自己,不知如何向父母道歉……

在我孩提时代的一次经历最让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主题班会《走近父母》教案

主题班会《走近父母》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学生能够体谅父母,能缩短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真正走近父母,阅读父母!

教学方法:

讨论法,说说、议议。

教学程序

一、主持人开场白:

主持人A: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是谁,呵护我们、保护我们、照顾我们?是谁,为了我们,他们操碎了心,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主持人B: 是我们的父母!可是,现在你是否觉得父母和你们的距离已经慢慢地拉大。你和父母是否已经没有了亲密感?

主持人A:我们总以为自己已经长大,父母的思想早已落在时代的尾巴;我们总以为享受父母的爱是理所当然的权利,却往往忽略了自己的给予也是在所不辞的责任!

主持人B:其实没有哪对父母不想了解自己的孩子,没有哪对父母不愿意走进孩子的心海,

主持人AB:因此,在父母竭力要了解我们的同时,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主题班会教案《走近父母》

主题班会教案《走近父母》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有鲜明的主题和明确的目的,既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活动形式,又是使学生得到锻炼的活动方式。是不是正在为策划一个主题班会而发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主题班会教案《走近父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学生能够体谅父母,能缩短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真正走近父母。

教学方法:

讨论法,说说、议议。

教学程序

一、课前填写调查问卷

发一纸条,调查学生与自己父母的关系,不需写名字,请真实填写。

A亲密B比较紧张C疏远和一般

填完马上收齐,统计。

二、根据课前统计情况,导入

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是谁,呵护我们、保护我们、照顾我们?是我们的父母!可是,现在你是否觉得父母和你们的距离已经慢慢地拉大。你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走近父母感恩父母》的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近父母感恩父母》的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