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那些年,我在俄罗斯留学的日子》征稿启事
《那些年,我在俄罗斯留学的日子》征稿启事
各位师生:
中俄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国度,有着长久交流合作的历程。两国在各层面、各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交流,是当今世界大国合作的典范。包括教育在内的人文领域合作是推动中俄关系蓬勃发展的重要支柱。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的发起和成长为中俄两国同类高校开展合作树立了典范。为传承阿斯图理念,扩大联盟在中俄两国的文化影响力,以中俄科技、人文交流为题材出版系列丛书成为联盟文化精神建设的重要部分,《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院校纪念画册》和《一个俄罗斯人的哈尔滨情结》分别于2015年10月相继出版。
作为中俄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留学人员是教育、科技领域合作的重要方面,对传承中俄传统友谊,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具有显著意义。留学生活是对两国文化差异存在、交流及融合过程最真实直观的展现。因此,经联盟中俄双方常设秘书处研究决定,现面向盟校征集阿斯图文化系列丛书《那些年,我在俄罗斯留学的日子》相关文稿。
征稿内容:本校老一辈专家学者、青年教师、在校学生留俄(前苏联)期间学习经历及感悟。
征稿要求
1. 征稿范围:阿斯图联盟50所中俄院校
注:作者本人所属院校及留学院校均为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内高校(盟校名录详见通知后列表)
2. 文稿语言:汉语、俄语
3. 文稿要求:
(1) 文稿体裁不限,题目自拟,要求内容积极向上,语言活泼、文笔流畅、故事精彩
(2) 文稿格式为MS Word 2003 (doc.),篇幅在3000~5000字左右为宜,中文部分为宋体,俄文或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文章题目为16磅加粗,章节标题为14磅加粗,正文文字大小为12磅,1.5倍行距,段首缩进两个字符,段前、段后不空行。
4. 插图要求:3-4张留学历史照片,其中包括,留学人员肖像照1张,留学生活纪念照片2-3张。照片可提供JPG或TIFF格式,JPG格式照片不小于4Mb,TIFF格式照片不小于50Mb。图片稿件需粘贴在Word文档中,并配有文字说明,同时提供原始图片(请勿缩小图片尺寸)。
特别告知
1.参加本次稿件征集活动即视为同意将本人作品出版成书。
2.本活动只采用原创作品,自留底稿,杜绝抄袭或一稿多投,如未采用,可自行处理。
3.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对所征集文稿拥有自由使用、编辑权利,拥有其内容的传播权及全权商业运作权。
4.本活动所有最终解释权归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所有。
请有意投稿的老师、同学于11月20日前将本人稿件、照片发至09784@buaa.edu.cn
联系人:国际交流合作处 王凌沛 010-82339376
附: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院校名录
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阿斯图)成员单位
中方(排名不分先后 以拼音字母为序):
哈尔滨工业大学(发起单位,中方常设秘书处)
澳门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同济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
俄方(排名不分先后 以俄文字母为序):
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发起单位,俄方常设秘书处)
阿穆尔国立大学
远东联邦大学
伊热夫斯克国立技术大学
莫斯科航空学院
莫斯科国立汽车公路技术大学
莫斯科技术大学
莫斯科动力学院
莫斯科钢铁合金学院
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
彼尔姆国立科研理工大学
俄罗斯国立石油天然气大学
萨马拉国家研究型大学
圣彼得堡国立电工大学
圣彼得堡国家信息技术、机械学与光学研究型大学
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
东北联邦大学
西伯利亚联邦大学
太平洋国立大学
托木斯克理工大学
乌拉尔联邦大学
南乌拉尔国立大学
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阿斯图)观察员院校
中方:
长春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俄方:
顿河国立技术大学
阿穆尔共青城国立技术大学
西伯利亚国立航空航天大学
第2篇:俄罗斯留学总结
留学总结
一转眼,在俄罗斯为期10个月的留学生活就即将结束了,与同学们欢乐相处的时光还历历在目。现在的我经历了留学的历练,也懂得了对生活感恩,体会了一个人在外面闯荡的不易,个人的性格观念也发生了积极的改变。
刚到俄罗斯时,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那时的我俄语还不是很好,所以留学生活充满了期待的同时,内心也有一丝对未知的恐惧。我开始意识到,除了我自己,没有人能够真正帮到我。成长便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幸而俄罗斯是一个对个人的尊重非常普遍的国家,俄罗斯人民十分热情,并且很遵守规则。因此,只要自己主动开口,主动向别人询问,似乎没有什么完不成的。在普院,温柔且笑容甜美的老师会细心的帮助我提高俄语,鼓励我多说多看,让我感到很温暖;热心的俄罗斯朋友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让我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也不再感到孤单与无助。
在俄罗斯留学的10个月时间里,我了解到,俄罗斯是个信仰东正教的国家,这里的人们很友好也很善良,要是迷了路,人们会热心的为你指引方向。这里的教育很发达,因此不只有俄罗斯学生,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慕名而来求学问道,就像我们一样。这里的生活很自由,虽然俄罗斯的轻商业不是很发达,但是却不影响生活的舒适和便利。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的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到处都是大型的商场,舒适的购物环境,世界上各大品牌的商品无一不出现在货架上。不止这些,俄罗斯还有美丽的自然风貌和人文风景,我们在学习的闲暇之余也会出去走走看看。在我看来,语言只是用于交流的工具,学习一门语言的真正意义在于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旅游便是帮助学习的一种极好的方式。
原来的我,也许并不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和礼仪,通过在俄罗斯的学习和生活,与这里人们的相处,生活方式也在受着影响,这种影响是积极的影响,让我更加懂得如何生活,素质上也有了提高:上课的时候着装的礼仪,对老师要尊重;生活中坐车的礼仪,对老人的尊重和小孩的爱护……这些事情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它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在国内的我只懂得以书为本,觉得成绩好就可以了,但来到这里后,学校对我们的素质教育的重视,让我受益匪浅。学习不仅要动脑也要动手,知识不能只是死记硬背,还要灵活运用与变通,个人修养不只体现在学问的高低,也体现在道德的培养。
在家我是家里的宝贝,父母百般疼爱,舍不得让我受一点伤害。但人毕竟是要长大的。出门在外,少了父母的呵护,我懂得了自己照顾自己。没有了关注与约束,我学会了自我照顾自我约束:自己去买菜,自己学做饭,自己去交朋友,自己去在大城市中体验忙碌的生活……这些经历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因为它培养了我们以后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
作为留学生,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生活帮助是巨大的;作为留学生,我们是幸运的,能够公费出国深造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机会成为有用的人才。回国之后,我们应该利用留学期间所学的一切,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最后,愿中俄友谊长存。
第3篇:俄罗斯留学生活总结
俄罗斯留学生活总结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10个月的在俄留学生活已经结束,我们已经整理好行李,准备出发回家。回顾过去的这段时间,生活很精彩,也很丰富,有笑有泪,有苦有甜,有欢乐也有悲伤。但总体上,快乐多于悲伤,不管从哪方面来讲,我们都是处在不断的进步之中的。来时,我们充满了种种美好的期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艰难的适应着,成长着,而现在,剩下的全是对这里满满的不舍与留恋,老师,同学,朋友,俄罗斯金色的秋天,绿树蓝天,还有俄罗斯的善良的人民。接下来想谈谈自己对于在俄生活的看法:
(听课情景)
语言是第一大难关
1上课听“天书” 下课忙抄笔记
语言是中国留学生在俄罗斯面临的第一大难关。
大多数经过一年预科就开始专业学习的中国留学生课业压力十分沉重。一般情况下,上课时他们懵懵懂懂地跟下来,下课后,他们全部的精力都用
第4篇:优秀学生俄罗斯留学申请书
优秀学生俄罗斯留学申请书
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发展的今天,申请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在写作上,申请书也具有一定的格式。相信大家又在为写申请书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秀学生俄罗斯留学申请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Dear xx,
My initial interest in the petroleum industry and geosciences stemmed froman epiphany I had whilst engaged in conversation with a young, successfulDutchman in Dubai. This man was a friend of my Fathers who was discussing withme the 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