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上下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简单的空间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教具准备:主题图、有关学具、剪刀
教学方法:参与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前后的方位顺序。老师想考一考小朋友们学得怎样。教室的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出示主题图。
1、仔细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
2、考考你:
小鸟在小兔的_面,小兔在鸟的_面,
松鼠在小兔的_面,松鼠在小鸟的_面。
3、指名说,评议。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1、填一填,说一说。
(1)仔细观察图。(2)报名说。
2、把6写在上一行,把9写在下一行。
让学生说了哪个数在上,哪个数在下。
3、说一说。
仔细看图,同桌讨论,报名汇报。
4、请你分房子。
(1)自己动手剪贴动物。
(2)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
5、独立完成思考推理题。评析、校对。
四、小结。
本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
第2篇: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上下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课题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2、 能确定每两个物体的上下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 初步培养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具)准备 教材主题图及练一练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二、探究新知,理解上和下
三、练一练
1、自由说一说
2、全班交流,如头和脚的上下关系、手和脚的上下关系、手与头的上下关系、五官的上下关系等
3、看老师出示的图片,初步理解物体有上下的位置关系
1、 看图,小组交流、汇报:小鸟在小兔的上面;小兔在小鸟的下面
2、 看图回答
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
3、 积极思考,回答:他们说得都对,因为小松鼠在中间,即是小鸟的下面又是小白兔的上面。
4、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积极汇报,如说一说:自己家楼上是谁,楼下是谁;鼻子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
1、 独立完成填空,指名在全班说一说
想一想还有哪些物体存在上下关系,如:小狗在下面,文具包在上面……
2、 在树上的田字格中写数字,上面写6,下面写9
相互交流,看自己是不是写反了,组内展示
3、 将附页中剪下的动物头像贴在图中,再按照题目提出的问题说一说
4、 思考,推理,完成第4题
5、 积极思考,内组讨论解决
答案:小红在最上面,小樱住中间,小兰住最下
1、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2、 引导学生说说它们的相对应位置关系
3、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天在上,地在下,飞机在天上飞,火车在地上跑,书柜中的书也有上下之分……我们身边随时随地都存在着具有上/下关系的物体,我们如何正确地观察并能正确地说出它们的位置关系呢?
1、 课件出示:松树老爷爷今天真高兴,笑得嘴都合不上了,为什么呢?因为有三位小客人要来看望它。瞧,漂亮的小鸟飞来了,停在桃树上。这时,机灵的小白兔一蹦一跳地也跑来了。谁能用自己的话语说一说,小鸟在小兔的什么位置,小兔在小鸟的什么位置,为什么呢?
2、 课件出示:小松鼠蹦蹦跳跳地跑来,几下窜上数拉着松树爷爷的手不停地问候。大家瞧瞧,小松鼠在哪儿站着的呀?
3、 怎么小松鼠在两个位置上呢?他们谁说得对?
注意关注理解有困难的学生
4、 同学们说得都很棒!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物体有这种上下关系呢?
1、 出示第1题,引导学生说一说,完成填空
2、 第2题:6和9都是我们在第一单元就学过的数字,老师知道写这两个数字对同学们来说肯定是小菜一碟。大家快来写一写吧
3、 第3题:想一想,说一说
4、第4题
出示情境图,提问:淘气能根据机灵狗的提示找到宝物藏在哪个盒子里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第5题
出示主题图及已知条件,提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并说一说为什么?
以学生身边的话题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表述,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通过描述同一物体在不同参照物下的位置,体验上下的向对性
联系实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巩固上下的位置关系
书写6和9,训练学生的空间概念
让学生充分地说,训练表述能力
培养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全课小结
学生踊跃发言
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吧!
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上下
小鸟在小兔的上面小兔在小鸟的下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备注:
第3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上下》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上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及想象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目标: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数学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上下位置关系,难点是理解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三、教学过程
(一)故事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森林运动会结束了,小动物们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它们又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小鸟在唱歌,松鼠在跳舞,小兔正在悠闲的吃着萝卜。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
(二)揭示课题,探索新知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小动物们分别在什么位置活动呢? 同桌交流。
第4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案
课题 《上下》
教
学
目
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
要点 1.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3个盒子
教
学
过
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上下
师:在上课之前呢,老师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在大森林里住着一位树爷爷,他善良慈祥,待人友善。在森林里有很多的好朋友。今天啊,树爷爷生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为树爷爷过生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有谁来了,好不好?
生:好。
师:有谁来为树爷爷过生日了啊?
生:小鸟,小兔子
第5篇: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上下说课稿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上下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上下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本课选自北师大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上下》,它属于“空间与图形”中的内容,为以后学习“方向与位置”及“方向与路线”做好铺垫。
2、教材处理:我选取了P62和P63页这部分内容(课件)在这一课时里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知识的学习融入到参加生日派对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上下的位置关系。
3、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精神和学生实际,结合教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2)能力目
第6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搭积木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本教材74---75页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由搭积木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20以内数的算式并能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课件,小捧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与个人探究结合,抓住问题重技能形成。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课件: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莉莉和花花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课件出示
教师板书:14+5=()17-6=()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