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一、 前置性作业单
我能搜集到的相关的知识是:
我能自读诗歌,解决字词障碍。
通过反复读这首诗,我明白了……
二、板书课题《苏武牧羊》
播放歌曲《苏武牧羊》,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你对苏武的了解。(展示前置性作业单1)
(苏武,字子卿,西汉杜陵人。汉天汉元年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匈奴贵族多方威胁诱降没有成功,又把他迁到北海边牧羊。苏武19年不肯屈服。汉始元六年才被遣回朝。)
三、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2个字。
2.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
四、出示自学指导(展示前置性作业单2)
1.播放朗读带学生听节奏。
2.指名学生学读其他学生订正。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旄”、“茄”的读音要读准。“匈”字的写法不要丢掉一竖。
4. 学生比赛读看谁读的好。
5.每一组推一名学生上台读大家评比。
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二次先学后教。)
思考: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理清文章的思路。
讲述的是西汉使节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间克服种种困难,顽强不屈的故事。歌词取材于历史故事,歌颂了苏武不辱使命,气节坚定的可贵品质。
从结构上讲,本课分为两部分。
(1)第一部分讲述的是苏武在北海边经受的身体上的非人折磨和他坚定的态度。
(2)第二部分讲述的是苏武心灵上受到的残酷的折磨和他坚贞不屈的态度。
六、研读课文,体会情感。(第三次先学后教)
1.自由读文,课文中哪些内容让你感动,哪些内容让你崇敬?边读边做批注。
2.汇报交流。
3.读第一小节。
(1)理解“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毡”指的是什么?
(2)找到一处对比。“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3)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以“身临其境”为基础,首先使学生感觉到苏武经受的折磨是常人所难以忍受的,再了解此时苏武的`坚定态度,学生才能产生对苏武的崇敬之情。
(4)、想象一下,苏武还会遭受哪些折磨?
4.读第二小节。
(1)理解“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是什么修辞方法?(对比)
(2)“匈奴”是什么意思?
(3)产生对苏武的敬意。有感情地读,感受苏武所遭受的心里的折磨。
5.讨论: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关注桑鹏)
七、课堂练习:
配套练1、2、3。 (关注桑鹏)
八、布置作业
小练笔:
根据所了解的资料,写一写苏武的故事,想象一下他回来时的情景。
板书设计:
苏武牧羊
留胡节不辱
民族英雄
第2篇:六年级下册语文《苏武牧羊》练习题
六年级下册语文《苏武牧羊》练习题
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苏武历尽艰辛,坚贞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光耀千古的英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苏武牧羊》练习题,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è jì jiā shēng kōng wéi
( ) ( ) ( )
sài shàng xiōng nú xīn suān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渴( ) 犹( ) 笳( ) 稍( ) 供( )
喝( ) 忧( ) 茄( ) 悄( ) 拱( )
三、按要求填空或选择。
1.“节不辱”中的“辱”字,部首是( ),除部首外还有( )画,音序是( ),字义应选(①耻辱,与“荣”相对。②使受耻辱;侮辱。③玷辱。)
2.“帏”字读( ),部首是( )
四、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对号,错的打错号。
1.“苏武留胡节不辱”,“节”的含义是“气节、操守”。( )
2.“红妆守空帏”写的是失去丈夫的妻子孤单寂寞的凄苦生活。( )
3.“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海枯石烂”在这里主要指苏武对妻子的爱情忠贞不渝。( )
4.苏武如磐石的信念并没有感动匈奴新王,也没有让匈奴人拱服汉朝的威德。( )
5.“苏武牧羊”主要描写了苏武不畏艰苦自愿到胡地牧羊的故事。( )
五、填空
本课是《苏武牧羊》曲的歌词,约产生于( )年,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为流传。
六、阅读课文片段,按要求做题。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愁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旅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听笳声,入耳心痛酸。
1.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用凄凉的环境描写渲染气氛,表现19年艰苦生活的句子。
2.“心存汉社稷,旅落犹未还。”一句,表现了苏武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历还有像苏武一样具有爱国精神的人吗?试着写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篇:六年级上册《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自学习的文字在新词中,结合上下文理解,尊重,尊重,设定程度等字词意思。2,初步掌握关键词通过字符来理解学习方法的质量。3,有感觉阅读文字的关键词。
4,情绪苏吴在极其困难的困境中,始终以国家利益,名人进入第一爱国情怀。[教学难] 1,初步掌握关键词通过字符理解学习方法的质量。
2,情绪苏吴在极其困难的困境中,总是以国家利益,名人第一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首先,介绍人物,揭示主题。1,学生,今天让我们走近一个历史故事,了解一个民族英雄苏吴牧羊人。(阅读主题)3,引导理解主题:畜牧业是否放牧,谁说主体的意义? 4,让我们了解基础 再次阅读主题
二,以景洁为主线,整体看法
1,看到,在广阔的北海,苏武独自在牧羊人,但他的手臂,总是Chuaizhuo a(不同的)尊敬地接管。5,引导朗读
第4篇:《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熟读课文,学会抓住重要线索复述故事;
3、理清苏武出使匈奴遭遇的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重点解读牧羊部分,体会语言,感受人物的形象,受到感染,内化语言。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乐于将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思路:
前二十分钟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兴趣,熟读课文;
2、学生质疑,了解相关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1、自我介绍,一两句话,既简洁,又能引发学生对你的好感。
2、导入:中华民族是伟大的,历史上涌现了无数杰出的爱国英雄,你幅图画的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个经典的故事——板书课题。这个故事广为传诵,人们根据它创作了戏剧、歌曲、古典乐曲等艺术作品,为什么苏武牧羊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读课文,走进故事。
3、学生自读课文。分两步走;
1)读第
第5篇: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苏武牧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熟读课文,学会抓住重要线索复述故事;
3、理清苏武出使匈奴遭遇的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重点解读“牧羊”部分,体会语言,感受人物的形象,受到感染,内化语言。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乐于将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思路:
前二十分钟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兴趣,熟读课文;
2、学生质疑,了解相关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1、自我介绍,一两句话,既简洁,又能引发学生对你的好感。
2、导入:中华民族是伟大的,历史上涌现了无数杰出的爱国英雄,你幅图画的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个经典的故事——板书课题。这个故事广为传诵,人们根据它创作了戏剧、歌曲、古典乐曲等艺术作品,为什么苏武牧羊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读课文,走进故事。
3、学生自读课文。分两步走;
1)读第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