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妈妈的账单》教案设计
20、《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略读课文的教学,应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要更加放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针对本课教学中的难点,主要尝试采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和拓展想象的方法进行突破,同时渗透一些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自主读悟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独立的阅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通过讨论,学习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无价,懂得主动帮助父母做事。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2、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懂得主动帮助父母做事。教学过程
一、设疑悬念,激发兴趣。
1、板书“0>60”,质疑: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
2、(在算式下方打一个问号)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里。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妈妈的账单(板书课题,写到账字时停下来,请学生一起书空,对学生说:这个“账”偏旁是贝字旁,最早的钱使用贝壳充当的,所以账字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要注意他不是巾字旁的帐。)
二、初读自学,了解大意
1、检查词语:你从书中找到了哪些容易读错的词语,和我们大家交流吧。
2、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导语里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3、请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
(3)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4、初读课文思考:文中讲到了几份账单?账单中分别写了什么?(1)、出示两份账单。研究账单,感受母爱的无价(2)、学习彼得的账单 A、观察彼得账单。
(3)、请你仔细看这份账单的每条款项,一条一条地读。(指名朗读)从这一份账单上,你可以看出小彼得是个怎样的孩子?
句式:我觉得他是一个()的孩子,因为他()。
(4)、在妈妈看到彼得的账单时,她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妈妈:真没想到,我的小彼得会给我开出一张账单来。他懂得了要劳有所获,但是他还不明白什么叫爱的奉献,世间有些情感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批评他吗?教育他吗?不,我要想一个更好的办法,让他自己明白这个道理。)
过渡:妈妈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说。晚上,小彼得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他所要的报酬。但同时,他也发现了一份妈妈写给他的账单。妈妈的账单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5、研读妈妈的账单
(1)、妈妈的账单是怎样的,妈妈为什么要写这份账单?你从妈妈的账单中读出了什么?(2)、小朋友,请你仔细读读妈妈的账单,看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是啊,这是一份特殊的账单,你从妈妈的账单,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妈妈?
(3)、虽然都是账单,但老师相信带给你们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读哪些款项时特别感动,为什么?
师引读:十年了,妈妈把彼得辛辛苦苦地拉扯大,她给了彼得十年的幸福生活,却只要——0芬尼,十年里,妈妈每天照料着彼得的一日三餐,妈妈每天做的饭菜都是那么可口,却只要——0芬尼
十年里,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小彼得,却只要——0芬尼。妈妈把所有的爱,所有的牵挂都给了小彼得,还是只要——0芬尼
多么特别的一份帐单呐!小朋友,这难道仅仅是一张薄薄的账单吗?这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母爱呀!一份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母爱呀!(板书:爱的)(4)、指名读账单,深情感悟
6、联系生活实际,情感共鸣、多么特别的一份账单啊!彼得手拿妈妈的账单,不禁想起十年里,他成长的一点一滴。出示课件
(1)、妈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付出的点点滴滴,说得完吗?小彼得的妈妈账单上写得都是“0芬尼”?合起来也是……妈妈在用这份无声的账单告诉彼得什么?
(妈妈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但妈妈不要你的钱;母爱是无法用价钱来衡量的。)
(2)、领会“0>60”的含义:读到这儿,你一定明白了,在这两份账单中,大于60的“0”其实代表着什么?板书:爱
过渡:妈妈的这份账单饱含着对儿子浓浓的爱,小彼得展开账单读了起来,(3)、读着读着,小彼得有什么样的感受?自由读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
(4)、现在,你又对小彼得有什么评价呢?(是啊,小彼得还是个懂事的孩子,看到妈妈的账单,他很快领悟到,妈妈是一直在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着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报酬。跟妈妈的付出相比,自己所做的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改正了自己的做法。)(5)、小彼得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他在心里可能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妈妈,我明白了,亲情是无价的,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的。我真为自己的做法感到羞愧。妈妈,我错了,我要把钱还给您,您还会像原来一样爱自己的儿子吗?)
5、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彼得此时已经知道错了,面对此时的彼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课件出示)你想对他妈妈说些什么呢?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呢?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呢?
三、总结深化,拓展延伸
妈妈的账单让小彼得变懂事了,也让同学们变得更懂事了,让我们在心中永远铬记这份爱的账单。我们的妈妈,也是用这样绵绵不断的爱陪伴着我们长大的呀!今天,你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会给自己布臵一个怎样的回家作业呢?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热情的拥抱,一杯浓浓的热茶,都是回报妈妈的一种好方式。请你在今天回家的时候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最真诚的爱吧!老师希望,大家对妈妈的回报不仅是表现在今天,更多地表现在日常生活中!
四、作业:回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最真诚的爱。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妈妈的账单
0芬尼>60芬尼
爱
无私
无价
20、《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
上完《妈妈的账单》一课,自己感觉基本上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来完成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1、新课导入时,我板书了“0>60”这个特殊的算式,于是我们的语文课就在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数学等式中展开,学生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挖掘等式背后的深意。
2、“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是教学的重难点,我觉得要突破这一难点,紧紧地围绕研读两份账单展开教学。这个环节借助课件,让学生充分读悟。我紧紧抓住“十年幸福生活”、“十年中的吃喝”、“生病时的护理”,联系实际,用形象的语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丰富的想象,通过拓展课文内容,将知识与运用相结合,掀起了孩子们内心深处对母亲浓浓的爱。
3、学生在自身的想象所营造的情境中,通过对一些生活细节的回忆,不知不觉拉近了自己与彼得的距离,一方面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感悟,自己去醒悟、明白事理,孩子们与彼得一起,经历了一次情感体验。
不足之处:
1、我课堂中朗读指导不够多,不够到位。学生在朗读上感情还是不够丰富,没有那种受到感染后或重或轻,或高亢激昂,或低沉舒缓,或泪光闪闪,没有把藏在“账单”或背后的伟大的母爱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今后要注重朗读的训练。
2、教师本身就应该拥有语言之河,并有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才能提供鲜活的灵动的语言之水,本节课评价的语言不够丰富、灵活。
3、总结深化、拓展延伸这个环节,语言不够简练,该说的没说完。
2014年4月9日
第2篇:关于《妈妈的账单》的教案设计
关于《妈妈的账单》的教案设计
【教学理念】:
本课是略读课文,预案的设计努力倡导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懂文本,通过说话、朗读等方式,感悟出故事包含着的深刻的人文内涵,使学生润物细无声地受到语言的训练、情感的熏染。
教学目标:
在反复诵读文本、对比两份账单中进行说话、朗读训练,并感悟到母爱的无私、无价,让学生懂得亲人之间的爱是弥足珍贵而不求回报的,要主动帮父母做事。
【教学难点】:
理解 妈妈给小彼得那份教案的涵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1、解读古诗,引入教学。
记得,前不久我们刚学过一首描写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补衣服的诗,题目是《游子吟》。对,今天就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来读一读吧。
2、围绕报字引入新课。
还记得诗中的报是什么意思吗?我突然想到了另一个和报有关的词(板书报酬),这又是什么意思?(付出劳动后得到酬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报酬的故事。
3、出示课题: 妈妈的账单。
一起读一读课题。有没有看见过账单?实物照片展示。(对,就是类似这样记载钱物支出和收入事项的单子。)再看看账的偏旁你又明白了什么?(账的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
4、题目边上加星号表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那今天就让我们自己试着去读懂这篇课文,好吗?
二、初读自学,了解大意
1、先请同学们仔细地看课文的情境,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想文中讲到了几份账单?分别是谁写的?账单中分别写了什么?
2、接下来能自己读课文吗?当你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的时候就把它划下来反复地读,直到把课文读通顺为止。
3、检查词语:你从书中找到了哪些容易读错的词语,和我们大家交流吧。(随机键入电脑)
索取 报酬 款项 如愿以偿 羞愧 慈爱 蹑手蹑脚 小心翼翼 怦怦直跳
都会读吗?先请你的同桌检查一下。
让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它们吧。轻轻地读。
三、 对比两份账单
1、出示两份账单(电脑显示):这就是同学们刚才提到的两份账单。
2、让我们仔细看看它们有哪些区别?
3、引导学生理解两份账单的不同。
A、 内容不同:一份是母亲欠他儿子彼得的帐单,一份是彼得欠他母亲的帐单。
随机落实款项:彼得的帐单列有几条款项?妈妈的帐单也有四条款项。但内容各不相同。
B、 时间不同:妈妈为彼得付出了十年的辛苦劳动,而彼得也许是一天或两天。
C、 报酬不同:妈妈为彼得付出了很多,却要彼得支付0芬尼,而彼得一共向妈妈索取了60芬尼。(说到这里,同学们可能对芬尼这个货币单位还不清楚,刚好,我们就请德国朋友陶杰力为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好吗?100芬尼=1马克)。
4、妈妈读了彼得的账单后,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什么话也没有说?
(她期待小彼得能够自己醒悟,而且她相信小彼得看了她的帐单会象她期待的那样,明白事理,改正自己的不当行为。)
5、那让我们再仔细瞧瞧妈妈的这份帐单,你们说母亲十年来为彼得的辛勤付出就仅仅只有这四条款项吗?如果我请你把这份母亲的`帐单再列详细点,还可以列举什么呢?
(师引导:从小到大,已经为他洗了数不清的衣服,生病时)
6、如果妈妈的帐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
7、既然妈妈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妈妈的账单上写得都是0芬尼?(是啊,妈妈为孩子付出的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妈妈的爱不但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妈妈只是全身心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从不计报酬。)
8、对比这两份账单,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诵读感悟羞愧
1、 那小彼得体会到妈妈的爱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仔细读读最后一段。
2、现在,你又对小彼得有什么评价呢?
(是啊,小彼得还是个懂事的孩子,看到妈妈的帐单,他很快领悟到,妈妈是一直在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着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报酬。跟妈妈的付出相比,自己所做的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改正了自己的做法。)
3、是啊,彼得刚才说的这些话就是彼得羞愧万分的表现,你知道什么是羞愧万分了吗?
五、讨论题意,升华内涵
1、我们相信,妈妈这一份充满宽容、怜惜、关怀、挚爱的的亲情,会像缓缓流淌的小溪,永不停息地陪伴着小彼得一天天长大。所以说
这还是一份( )的账单。(课件:一份( )的账单)
2、彼得把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他也一定会把这个关于报酬的故事永远珍藏在心里,我们也一样。用这个故事来告诉自己:亲情是无私无价的、不求回报的。
3、让我们一起满怀深情地再次品读这个故事。
六、延伸拓展
1、推荐阅读相关文章。比如冰心的《荷叶母亲》
2、谈谈你帮父母做过什么事?当时怎么想的?
3、写一段话或一封信,把你对妈妈的爱、感激、承诺、感恩写在里面,当作是一份迟到的母亲节礼物送给她们吧。
第3篇:课文《妈妈的账单》教案设计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学过很多有关母爱的故事,今天我们来结识一位名叫小彼得的男孩,他和妈妈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第20课,生:齐读课题《妈妈的账单》。
师:读得响亮整齐,让我们再深情地读一遍。生再读课题。
师:出示几张生活中妈妈的账单。(超市购物账单,交电费、电话账簿。)边说边指着板书的标题问:账是什么意思?
生:账是贝字旁,就是与钱有关系的东西。与巾字旁帐有区别。
师:对,你真会学习,能联系形声字来学习生字。像老师手中拿的这些记账或付账的单据就是账单。那课文中《妈妈的账单》“账单”又指什么内容,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二,初读课文。
师: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导读提示,找出学习内容。
生:读自由读提示语。
师:指名生回答学习内容后,出示归纳的自学提示:“课
第4篇:《妈妈的账单》的互动教案设计
《妈妈的账单》的互动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主要写了小彼得开出一张收款账单向妈妈索要报酬,妈妈让他如愿以偿,并开了一张特殊的账单,使小彼得认识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把钱还给妈妈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理解妈妈所写账单的“0芬尼”的含义。
3.认识到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教学重点: 认识到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教学难点: 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账单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音乐
一. 联系已学,引题入课。(板书课题:妈妈的账单)
导语:上周我们已经学过《可贵的沉默》那一课,同学们还记得那篇课文讲了些什么吗?
·······
师:你记性真好,从那篇课文中,我们知道了要回报父母之爱,弥补父母之爱。在那足足一分钟的沉默中,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变得真的懂事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看这篇课文
第5篇:妈妈的账单教学教案设计
妈妈的账单教学教案设计
篇一:《妈妈的账单》教案 全面、条理清晰,上过公开课
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无价。
3、知道作为儿女应该用自己的爱回报母爱。
学习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学习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去文具店买了些文具,买完以后,售货员给老师开了一个单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账单)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账单。
2、请你拿出写字的手,跟老师一起写写这个“账单”。(板书:账单)请你观察一下这个“账”字,它的偏旁你发现了什么?(“账”的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古时候,人们都用贝壳作
第6篇:妈妈的账单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妈妈的账单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识到母爱的无私。
3.结合课文内容,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文中的两份账单。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说一说你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事,或准备做什么事。
明确阅读要求
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要求为:a.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b.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c.小彼得看到**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考三个阅读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1.先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如,词句方面:“报酬”“款项”“如愿以偿”“蹑手蹑脚”“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