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培养学生倾听习惯与深思品质的研究报告
培养学生倾听习惯与深思品质的研究报告
一、成因分析
1.学生从小养成了不爱听的习惯.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人都围着他转,所以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是必然的.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唱歌、跳舞、讲故事,样样都行.但他们不喜欢听别人说话,在别人才刚开始说话时,他们就喜欢迫不及待的插嘴进来.
2.教师不重视倾听习惯的培养.“教师讲,学生听”这是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家都一味追求“合作、探究、发现”这一新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重视了“说、读、写”的教学,却完全忽略了“听”在教学中占有的首要地位和“听”的重要性.甚至有些教师在评价一堂课的效果时,不是看学生听懂了多少,而是根据自己一节课传授了多少知识来衡量.
3.教师讲解枯燥乏味.很多教师外出听报告都有过这样的体会,那种长篇大论的大道理谁也不要听,讲一些生动的事例大家却听得津津有味.其实我们的学生也一样,如果教师的讲解过于枯燥,或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某个我们老师自认为重要的问题,那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让他们觉得这个老师很嗦,从而导致学生不爱听.
培养良好倾听习惯的意义:
自古以来,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倾听”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它体现了对讲话人的尊重,对于学习者本身来说,也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策略
(一)教师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研究主要策略
1.激发学生倾听兴趣的策略研究
首先教师要学会巧妙的运用自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联系设置的问题,巧妙地运用自己的语言.其次要把知识融化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①通过语言描述.教师利用亲切自然,使学生产生倾听的愿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语速变化等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兴趣.
②播放直观画面.在教学中,适时地播放一些直观的活动的画面,不仅能为教学创设一个和谐的、轻松的教学氛围,而且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倾听的需求.
③联系生活实际.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现实生活的场景中,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回忆,同时也为学生学会倾听创设了情境.
④丰富教学形式.
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听.
2.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
要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我们不能靠硬性灌输,应在和谐的.气氛中渗透,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让学生脑中有一种“倾听是重要的”表象.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体验的增多,学生就会明白倾听的重要性.
3.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课堂倾听要做到“五心”.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4.课堂倾听要有意训练
①防不胜防法.上课时突然指名学生发言或是故意叫开小差的同学回答.
②真诚赞扬法.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真诚的赞扬,以此激励更多的学生认真倾听,积极发言.
③以身作则法.学生发言时,教师也需要耐心倾听,做好学生的榜样.少数教师一听学生回答得结结巴巴,或是全然不对时,就立马打断学生的话,指名其他人帮忙,或干脆自己加以补充.试想,教师都没耐心倾听,又有哪个学生能做到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呢?
④持之以恒法.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时,一定要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绝对没有效果的.也就是不论课堂还是课外,教师都要进行有意识的训练.
5.每周进行一次听说或听写活动.
每周进行一次或两次听说或听写活动.
6.家校联手,争取家长的协助
①召开主题家长会,确立共同的班级倾听目标.
②向家长提供几种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家庭做法.
在家里每天拿出五分钟做专题的倾听训练,可以让学生听故事、新闻、知识问答等,让学生练习复述或说出其主要内容.
第2篇:学生倾听习惯与能力培养论文
学生倾听习惯与能力培养论文
一、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和能力
爱游戏是学生的天性。新纲要倡导“以游戏为学生的基本活动”。学生在游戏中能够获得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多种经验,涉及到知识、技能、情感诸方面经验的增长。教师应将游戏的权利归还给学生,保障学生有足够的游戏时间,让学生在游戏中自主发展,张扬个性。听说游戏为学生提供的是一种有利于语言学习的方式,是为培养学生倾听习惯与表达能力而专门设计的,因而有利于学生倾听水平的提高。学生们能自主听懂教师的讲解,自主理解游戏的规则,自主听懂游戏的指令,自主把握游戏的进程,就要求对学生的倾听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倾听并捕捉有关的信息,有利于提升学生在交往场合的倾听水平,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学生喜欢参与的“顶锅盖”游戏,不仅要求学生能注意倾听,更要求学生能较快地领悟语言信息。因为在“顶锅盖”的游戏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及时把握“顶锅盖”游戏中的指令信息,并要求学生们能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比如其中一名学生问另一位学生:“烧的.什么菜?”被“抓住”的这名学生必须立即加以回答“:烧的什么菜!”游戏过程中的指令信息环环相扣,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必须敏锐地感知,否则游戏很难开展下去。正是这样的要求,才迫使学生们必须自觉主动地去捕捉指令信息,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倾听能力。
二、在欣赏动画中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和能力
学生对动画片极其感兴趣。动画片为学生搭建了有意识倾听并提高倾听技能的平台。动画片集美术、音乐等于一体,同时又通过黏合、夸张与典型化等方法,创造出神奇的动画片人物,由于动画片的形式与内容符合学生发展的特征,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收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蓝猫淘气三千问》《蓝皮鼠和大脸猫》等优秀的动画片。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片形成学习的积极动机,形成有意识倾听的习惯。学生在欣赏动画片的过程中会去洞察动画片中人物的口头暗示,比如动画片中人物的音量、语调、语速、语气、停顿等,这是培养学生辨析性倾听的重要载体。
三、结语
总之,学生倾听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长时间的积极探索并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加以培养。这样,学生们才会逐步形成有意识倾听、理解性倾听、辨析性倾听、批判性倾听、欣赏性倾听等倾听技能,从而为学生语言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3篇:培养学生倾听习惯总结
《培养学生倾听习惯》课题阶段总结
茄子河小学 王春爽
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一连串的数据告诉我们,人有约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上常会有这样的镜头:全班集体交流时,一位学生在发表着自己的见解,这时,另一位学生觉得与自己的意见不合,就马上打断别人的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还有的学生开着小差,根本就没有在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折腾了半天,用许多人不知在干什么,有什么好的结果,好的方法,好的建议,这样只要我讲,无需我听的现象在成人中也随处可见,这种令人担忧的现状,使我们感受到教师在忙着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最好的方式传授知识
第4篇:案例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与能力
小学英语听力的培养
案例背景:
学会倾听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素质之一,更是一种美德。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小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条件。然而,当我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却发现课堂现状不容客观。案例描述:
案例一:PEP英语第六册Unit3 My birthday
1.T: My birthday is on Sept.25th,when is your birthday?
S1: My birthday is July 21st.T: I see.S2:My birthday is May 12th
T: I see.S3: My birthday is„„.当我把问题一提出,一些同学就“唰”地一声举起了手,并大声的喊着:“me!me!”。而当我指了一名学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