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传记作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5-08 07:12: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爷爷传记作文

爷爷传记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爷爷传记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爷爷传记作文1

所谓勤劳的人,只有这勤劳的道路可走。而我的爷爷,就是走这勤劳的路。

他的头发被这么多年的辛劳染白,在他黝黑的饱经风霜的脸颊上,有一道道被岁月划出的皱纹,并有着一双犀利又深邃的眼睛,如果你久久地盯着爷爷的眼睛,你仿佛会被拉进深不见底的潭水,让你从此浸泡在这里。

再往下,就是一身简陋又简朴的衣物,爷爷他不爱张扬,喜欢低调,所以他一直都是这样低调又简朴。如果你给他一套稍微高调点的衣服,他就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穿穿。看,几年前给他买的衣服还搭在柜子里呢,崭新如洗,跟没有穿过似的。而在这简陋的衣袖中,你会看到一双常年与农具相伴的.手,手很粗糙,还有很多茧子。

他非常瘦,但是你从远处看看,但还是这么精神抖擞。丝毫没有被岁月带去一分一毫。

一天中,爷爷除了干活还是干活,甚至将干活当成一件趣事。没有一点空闲的时间。

暑假期间,我在爷爷家住了一个月,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不,应该是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爷爷就已经爬起来,去干活了。

早饭过后,爷爷又准备扛着农具,去干活。正好,我在家里闲得慌,就和爷爷一起去地里干活。和爷爷一样,我也戴上了斗笠。刚戴上,听见树上的知了一直叫着,我往外面看了看。“哇——”,这太阳这么烈,这怎么去啊?!热气都蔓延到屋里来了。刚一踏出家门,一股热气就涌上全身,没几分钟就大汗淋漓,但我还是坚持去了。到地里后,我跟着爷爷一起锄地,播种,刚锄完地,我就累的筋疲力尽,到一旁休息去了。这么热的天气,爷爷居然这么坚持,难道他不累吗?我心想,事后,回到家,奶奶已经做好饭等着我们了。我们都已经上桌吃饭了,而爷爷却还在干,精力满满,丝毫不嫌累。我真是打心底的佩服。

要是爷爷的这种品质,社会上的人们都有的话,那么,什么文明城市,什么美好社会,统统都不在话下。这样,我们就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积少成多。

爷爷传记作文2

为什么不说是爸爸给了我优越的生活,而说是爷爷给了我优越的生活呢?爸爸曾经告诉我说:“穷不过三代。”指的就是一家人如果都努力的话,最多经历三代人就可以过上富裕生活。而我们家的好日子就要从爷爷的勤俭节约说起。

爸爸告诉我说,在他还小的时候,家里特别穷,就连爸爸出生时(当时刚开始搞计划生育,多生一个孩子就要交罚款,爸爸是家里的老二。)的罚款都交不起,还是借的钱交了罚款,才保住了爸爸的性命,后来为了还债,爷爷起早贪黑的工作和忙地里的农活,油都吃不上。我看过爷爷当时的照片,那时候的爷爷瘦的跟竹竿似的。

到爸爸四岁的时候,爷爷四处奔波,才给受冤屈的曾祖父平了反,爷爷也顺理成章的接了曾祖父在铁路上的班,这也是我们家好日子的开始,不过爷爷依然坚持的勤俭节约。当时爷爷刚接班,每个月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在我们那一片虽然算是不错的,不过爷爷坚持省吃俭用,别人家在吃菜油和猪油的时候,爷爷和爸爸他们却在吃便宜的牛油。爸爸现在想起来,都说他再也不想闻到牛油炒菜的味道了。

经过九年的努力,爷爷和爸爸他们终于要告别他们住了十几年的那一间一下雨就漏的半边瓦房和四人挤在一起的一米五床了。这一年爸爸十三岁,爷爷带领家人在我们村的楼区盖起来了一座两层的楼房,家里也买了冰箱,爸爸说他第一次吃到自己家冰箱冻出来的加糖冰块的时候,开心的不得了!

现在经过爷爷和爸爸的努力,我们家已经有了两座楼房和两户单元房,代步工具也已经从自行车变成了现在的小汽车。我生活在环境这样好的条件下,可以说都是来自于我的爷爷,就是他的勤俭节约,才慢慢的改变了我们家,让我的童年变得富足而快乐,谢谢您,我亲爱的爷爷!

第2篇:爷爷的传记小学作文700字

爷爷的传记小学作文700字

爷爷出生于建国前夕,他的人生经历正好见证了祖国六十年的巨大变化,所以我决定采访爷爷,给他写传记。我把采访的收获整理成下面的文字,算是我出版的第一本书吧。

爷爷的童年

爷爷的童年时期正赶上新中国成立,一穷二白的祖国百废待兴,翻身做主的人们响应党的号召,热情投入到祖国建设中。但遭受百年欺凌的祖国千疮百孔,贫困异常,填饱肚皮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说其他的享受了。因为贫穷,爷爷只读到3年级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干活,可怜的爷爷就在低矮的茅屋中做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梦度过了他酸涩的童年时光。

爷爷的青年时期

爷爷在艰辛与贫困中长大成人了,和其他农村青年一样,爷爷在破旧的老屋中迎娶了我的奶奶。那时,计划经济的.枷锁紧紧地套在人们的脖子上,贫困的日子一天天划过,生活看不到一点光亮。尽管爷爷奶奶辛勤劳作,家里依旧入不敷出,日子就像人们的衣服,灰溜溜的。穷则思变,为了养育几个孩子,爷爷偷偷地做点小生意贴补家用,所以,那咸咸的萝卜条里偶尔会有点油星。

正当人们感到生活极度沉闷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扫过中华大地,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爷爷勤快,头脑灵活,很快我们家就脱贫致富。爷爷做的第一件大事是盖起了一座大瓦房,为庆贺乔迁之喜,爷爷还特意雇了一场电影呢!

日子虽然越来越好,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仍还是镜中月梦中花。供养几个儿女成长上学虽然很紧巴,但没多少文化的爷爷还是咬牙供几个孩子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这是爷爷觉得自己这辈子做得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爷爷的老年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爷爷的几个儿女都长大了,各自成家立业,爷爷也实现了他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现在,沐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春风中,爷爷和他的同龄人一起享受着社区便利的优质服务,经常参加一些诸如象棋、乐器、书法等有益的社区活动,生活过得有滋有味。难怪爷爷整天乐得合不拢嘴啊。

我的后记

写完上面的文字,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在我心中升腾。追忆往昔,灿烂辉煌;展望未来,我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前程似锦!

第3篇:我为爷爷写传记的作文

我为爷爷写传记的作文

我爷爷叫陈永康,祖籍湖北宜昌。爷爷家是老佃户,上无遮身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三年两头在搬家,家境十分贫苦,和爷爷经常来往的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爷爷生于1949年,家中有四弟兄。

爷爷自幼喜欢读书,也是四兄弟中最聪慧的。7岁那年,为了让爷爷有书读,家中东挪西借来了五元钱。爷爷踏上了漫长的求学之路。到了学校,爷爷不忍心交出了那五元钱学费,五元钱在口袋里好像有千斤重。为了不辜负家人的期望,爷爷越发越努力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班上前茅。

10岁时,家中迎来了最悲痛的日子——太公去世了。全家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一个二个都失魂落魄的,只有爷爷暗下决心:我一定要让家人过上安稳的生活。为了缓解家中的屯南,爷爷只得边放牛边读书。

12岁那年,对爷爷来说是幸运的,但更是不幸的。爷爷以优异的成绩在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传记作文

传记作文(精选19篇)由网友 “下雨煎鸡蛋下雨的人”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传记作文,欢迎阅读借鉴。

篇1:传记作文

看人与看物的道路一样,有时需要变换角度重新审视自我,只看到自我的短处,认为自我处处不如别人,这样的心态只能使自我越来越自卑。换个角度看自我是我们需要掌握一种认识自我的好方法。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在课堂上做手工,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做一只鸭子。全班学生纷纷把做出来的鸭子交给教师并得到教师的夸奖。唯有爱因斯坦迟迟才交他的手工活,教师看过之后高高举起,用嘲笑的口气对全班同学说:谁见过世界上比这更丑的鸭子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爱因斯坦站起来大声说:“有,同学们。“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只更丑的小鸭子高高举起,“那就是我第一次做的鸭子“。若爱因斯坦因教师和同学的嘲笑而自卑,永远抬不起头,他能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传记

传记

一.传记的定义和分类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⑴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⑵从表达方式看,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⑶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⑷从创作方法分

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

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二.传记的文体特点

传记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奶奶传记作文

奶奶传记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奶奶传记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奶奶传记作文1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亲,和我最亲的就是奶奶了。

奶奶今年已经60岁了,但不驼背,个子不高,瘦瘦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头发几乎全白了。

奶奶对我的爱,无时无刻的表现着。

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突然每天晚上九点开始哭,一直到十一点,即使在睡觉,到了那个时间也醒来哭。奶奶很着急,让妈妈带我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很正常。过了几天,奶奶听人说这种症状应该是给吓着的。。。。然后挺然指点,去买了一把新的铁剪刀。回家后和妈妈说了这件事,妈妈不信,奶奶边说:“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爷爷传记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爷爷传记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