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的教学反思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5-04 07:12:1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的教学反思

《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的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主要练习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第1题先让学生按要求写出三组数,再让学生分别比较(2)(3)组中数的大小,侧重引导学生总结比较三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比较三位数的大小时,首先要看百位上的数,如果百位上的数相同,则应依次比较十位和个位上的数”。第2题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比较634与643这两个相对容易混淆的数的大小,启发他们在比较中进一步明确基本方法。第3题把数的组成与大小比较结合在一起进行练习,有利于学生从数的组成的角度加深对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理解。第4题把数的顺序与大小比较结合在一起进行练习,有利于学生从数的顺序的角度加深对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理解。由于这道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因而解答这道题也有利于学生锻炼思维的条理性和灵活性。

第5题用填空的'形式练习数的大小比较,启发学生在比较过程中细心观察、认真审题,有利于学生相对完整地把握千以内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并形成相应的技能。第6题提供了4种相互关联的具体数量,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比较这几个数量的多少,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描述数量多少的不同方式,感受数的大小比较的应用价值。先让学生依次回答书上的三个问题,再让学生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把题中的四个数重新排列,以提高练习效果。第7、8题结合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对相关数量大小关系不同描述进行估计、作出判断。通过练习,能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把握数量大小关系的经验,增强估计意识,提高估计能力。第9题让学生根据两个数的大小关系以及其他已知条件,把相关的数写完整。这样的练习对于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第2篇:《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学府小学李彩华2009年4月23日,周老师来我校视导,很荣幸周老师走进了我的课堂,听了我的《千以内数的比较大小》一课,听后做了指导。本课有如下优点:

1、教学环节合理,教学思路清晰。这原于我校长期以来的优化课堂教学的基本途径,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要全面协调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实现多种教学内容在课堂中的最佳组合,尽量避免教学活动中的重复雷同和形式主义等的理论培训。

2、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有自已的独特见解,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汇报。这原于我校进行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和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课上敢于发表自已的'见解。

3、本节课达到了预先指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确定准确,在课上突出了本课的重、难点,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这主要是我校一直以来开展的教师的课标解读和教材解读的活动,使我们对教材有了深入的了解,对课标能够熟练掌握,在教学时能够指导我们进行教学。本节课总体来说是成功的,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我在进行教材挖掘上还不够深入,还只停留在完成教材上的问题上,没有对教材的设计意图进行深入地挖掘,没有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没有针对学生的层次进行拓展的思维训练。如:课后第三题,这道题的目的是使学生会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样的数学语言描述千以内的数的大小。有一个孩子在汇报张华家比李明家种的多得多时,他说答案应该是600,这时我只请答案是850的学生说出了为什么选850而不选600就完成了此题的教学,如果这时我再追问一下,“怎么问,正确答案才是600,如果想使正确的答案是100,应该怎样问?”在教学时我如果这样问了,既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训练,又挖掘了教材,从而可以训练学生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样的数学语言描述千以内的数的大小,我的教学也不只是停留在使用教材了,这也是我们班孩子在月考中优秀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在课前设计中下功夫,多去挖掘教材,在课上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总体来说,我知道无论从我的教学经验上,还是理念上和大学校的老师比还相差很多,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感谢周老师的指导。

第3篇:《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范文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范文

20xx年xx月xx日,周老师来我校视导,很荣幸周老师走进了我的课堂,听了我的《千以内数的比较大小》一课,听后做了指导。

本课有如下优点:

1、教学环节合理,教学思路清晰。这原于我校长期以来的优化课堂教学的基本途径,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要全面协调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实现多种教学内容在课堂中的最佳组合,尽量避免教学活动中的重复雷同和形式主义等的理论培训。

2、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有自已的独特见解,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汇报。这原于我校进行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和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课上敢于发表自已的见解。

3、本节课达到了预先指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确定准确,在课上突出了本课的重、难点,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这主要是我校一直以来开展的教师的课标解读和教材解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能够正确使用“>”或“<”表示1000以内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语言描述数的大小,到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

在数字组数、排列数的大小活动中,学会简单的数学思考,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数学情境图。

教学方案:

一、创设情境

导入:我们已经学会了1000以内数的读写。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自主探索

(1)小小图书馆$3

出示情境图和统计表,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发现了什么问题?

结合学生的讨论,提出“哪种书最多, 哪种书最少”,让学生回答。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小结:怎样比较数的大小?

(2)自主练习

出示题目:用2、5、8三个数字组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北牌小学 许英婥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掌握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方法。

2、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习重点:掌握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学习难点:熟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以学生老师的年龄导入,进行一位数与两位数的比较,并揭示比较方法。师:我今年36岁了,你今年几岁了呢?咱们俩谁的年龄大?怎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如:8<36)你是怎样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小结:比较你我的年龄,其实就是要比较我们比较数的大小。(出示课题)

二、探索发现

1、比较乌龟和小兔赛跑的距离。

师:我们能不能也用“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来帮助“乌龟和白兔”比一比它们所跑的路程呢?

学生说一说谁跑的路程远?你是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1

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只需在此基础上完成知识的顺迁移即可。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并不急着把“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给学生,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学生对大小比较的真正理解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比较数的大小”这一内容,相信教过的老师都会认为比较枯燥,因此我将教学设计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把整堂课的知识点都巧妙融入三轮游戏比赛中,让学生从比赛中感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的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的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