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4-22 07:13:3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2瀑布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诗中比喻句,体会瀑布的壮丽景色,懂得作者所运用的由远到近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本课教学难点是体会诗的意境。

教 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 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配乐朗读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到3个字,会写7个字,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2、理解诗中的比喻句,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生动地描写景物的。学习作者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

3、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瀑布景色的壮丽,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

1、出示有关瀑布的图片,或放映幻灯、录像片均可,让学生首先感知瀑布的形象。2、2、2、然后由教师讲解,或学生介绍:瀑布是从高山陡壁上或河身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来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然后引入新课。

二、板书课题,审题。学生读题后,由教师介绍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描写瀑布壮丽的景色的诗歌。

三、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丢字。读后,可组织学生评议。

四、分段讲读课文。

1.指名读诗歌第一节。

这一节是写瀑布的什么?

学生首先感知瀑布的形象。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默读、大声读、轻声读、)

2、合作学习读熟课文。(同桌读、小组读、分段读)

3、合作识记生字(小组内说说方法)

4、抽卡认读生字

指名朗读文章

写瀑布的声音。

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的学习作铺垫。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通读顺为下面的学习理解打基础,培养学习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诗歌第2、3节。

1、指名朗读第2节。

读前提出思考问题:这一节写瀑布的什么?(1)想象一下,“望见瀑布的全身”指的是什么?

(2)作者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

2.指名朗读第3节诗。

读前提出思考题:这一节写瀑布的什么?

①“屏”是什么?

②作者把瀑布比做什么?珍珠的屏是怎样的?珍珠的屏会使人感到怎样?诗里怎么说的?

(指的是从瀑布顶端到瀑布的脚下都看到了。)

(读诗句:“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回答。)

作者看到的瀑布是什么样子,把瀑布比喻成什么?

读后,回答上述问题,然后议论:(“屏”是屏风,放在室内用来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可以折叠。)作者把瀑布比做珍珠的屏,珍珠做的屏闪闪发光,十分珍贵,使人感到真了不起。

诗中说: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以读代讲的方式让学生在熟练地朗读基础上自己感悟出作者笔下的春雨的美丽,学习拟人的写作手法,并利用想象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在脑海中展现变化多端的春雨。

教学教程

教师的活动及教法

学生的活动及学法

设计意图

教师结合板书,进行总结。(1)作者按什么顺序观察的?(2)作者用了准确的词语,恰当的比喻,写出了瀑布的壮丽,表达出对祖国山河热爱的感情。

由远到近的顺序进行观察,并按观察的顺序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说话练习,培养学习的写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板书设计瀑布

远 听见 声音 像……又像……

较近望见 全身 衬着一道白银

脚下 仰望 珍珠屏 烟 雾 尘

教学后记

第2篇:《瀑布》教学设计

《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诗文,结合《望庐山瀑布》感受瀑布之美。

3、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抓住瀑布的声、色、形,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我知道咱班同学最喜欢猜脑筋急转弯,我来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一年四季都盛开的花是什么花?(假花)什么池不能有水?(电池)什么布不能做衣服?(瀑布)

2、让我们一起来写“瀑布”,注意“瀑”字的右下方不是“水”。(师板书,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联想比较,以诗会文

1、说起瀑布,我们一定会想起一首传诵千古的名诗,同学们知道是哪首诗吗?(出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配上瀑布图)

2、谁来读读这首诗?生齐读。

3、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今天,王老师也带来了一首写瀑布的诗,但不是古诗是现代诗,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写的,想听老师朗诵这首诗吗?(老师配乐朗诵《瀑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知道这首现代诗写的是什么瀑布吗?(是我国最大的瀑布贵州黄果树瀑布)

2、同学们想读这首诗吗?打开书,自由大声朗读一遍。

3、谁来把你的朗读展示给大家?(每人读一小节诗)

四、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1、同学们读书已经达到正确、流利了,但要想读得有感情,读得入情入境,还需细细

品读。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首诗,找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这节诗,在旁边做上批注。做批注时,可以从诗歌的语言,也可以从诗歌的内容来写。

(生默读、思考,师巡视,与生交流)

2、准备好了吗?先不回答,请你把你最喜欢的这节诗读出感情来,用朗读表达出你的喜欢。

3、现在我们来交流,谁来第一个发言,第一个发言是需要勇气的。(根据生发言,相继出示三小节诗交流感受、感情诵读)①生:我喜欢第一节诗(生读)(出示这节诗,并配上相应的图片)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生:这节诗写的是瀑布的声音。师:诗中怎么写瀑布的声音的?

生读“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指导读)师:你觉得瀑布声音怎样。(板书:声音美)师:谁来美美地读一读?(指导朗读,带上动作读)

师:这节诗写还没看到瀑布,先听到瀑布的声音,真是未见其形先闻其声,谁能用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听到瀑布的声音,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

师:听到了吗?瀑布直泻而下,冲击岩石,跌进潭中,声音如浪涛翻涌,又像松涛阵阵,带着我们的体会一起来读读这节诗。

②师:继续交流,说说你最喜欢哪小节诗。生:我最喜欢第二小节(生读)(师出示这节诗,并配上相应图片)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生:这里把瀑布比作白银。

师:是啊,瀑布不仅像白银一样有颜色,更是光亮无比,再来读读这句话。(板书:色彩美)

师:这节诗中第二行运用了两个什么标点符号?(感叹号)

师:用上感叹号表达一种感情,此时作者忽然看到瀑布,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生:作者突然看到瀑布非常激动、兴奋、惊讶。(把不同的心情分别送到诗歌的文字里练读)

男同学一起读这一节诗,读出瀑布雄伟的气势,色彩之美。③师:喜欢第三节诗的同学请举手。

请××同学读一读。(师出示这节诗,并配上相应图片)师: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生:作者把瀑布写得很美,比作珍珠的屏。师:屏是什么?珍珠的屏又是怎样的?

师:是的,瀑布在作者的笔下是那么美丽迷人。(板书:形态美)师:还有喜欢这节诗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师:你看,水珠轻柔飘逸,像烟;白茫茫朦朦胧胧,像雾;纷纷扬扬又像尘。师:谁来读读这节诗,让我们进入仙境之中,女生一齐来读一读。

4、叶圣陶先生的《瀑布》,写出了瀑布的声音美、色彩美、形态美,这么好的诗我们应该把它背下来。

(生自由背诵,配乐请三位同学上讲台带上动作每人背一小节)

五、比较异同,学习表达方法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叶圣陶的《瀑布》,还联系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请同学们看看这两首写瀑布的诗,作者观察瀑布的顺序一样吗?先看叶圣陶的《瀑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瀑布的?何以见得?(课件出示两首诗)

(板书:远——近)

2、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人是在哪里观察瀑布的?(远处)从诗中哪个词可以看出诗人是在远处观察瀑布的?(遥看)

3、请同学们再看这两首诗,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先看叶圣陶的《瀑布》,作者为了把瀑布写得形象、生动,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他大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比喻,把比喻句找出来读一读。

请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有比喻吗?这不仅仅是比喻,还是夸张,瀑布哪有天上的银河那么大,但正是李白这一奇特想象,使得这首诗气势雄伟,难怪人们称李白是诗仙。

让我们一起背诵《望庐山瀑布》。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庐山瀑布气势雄伟,黄果树瀑布灵动飘逸。同学们,这么美的瀑布,给你什么感受?(喜爱瀑布,真想去看一看)

人们说,湖是大地的眼睛。老师认为,瀑布是大自然馈赠我们人类的美丽奇观,不管谁看到之后都会为之心动。你们还想看一看更为壮观的瀑布吗?(师播放视频欣赏)

怎么样?美不美?此时心中有何感想?(我们为祖国有这么雄伟壮丽的黄果树瀑布感到骄傲和自豪)

那么,就让我们全体起立,再一次深情地吟诵《瀑布》。

伴随着优美的乐曲,我们即将结束这节课,愿叶圣陶笔下那壮美的黄果树瀑布永远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七、板书 瀑布

声音美 色彩美 形态美

第3篇:瀑布教学设计

《瀑布》教学设计

高峰小学 陈景红

教材分析:

《瀑布》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单元第一篇主体课文,学习本课,可以让孩子们在欣赏中体会乐趣,在朗读中领悟感情,在丰富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孩子们热爱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兴趣。设计意图:

本教学设计力图实现以下几方面: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

2、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自主愉快的识字游戏中掌握生字。

3、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利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情感体验,感受时光的流逝。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8个。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学文,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瀑布教学设计

《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瀑布的美丽、壮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认识3个会认字,掌握7个会写字,积累6个词语:瀑布、叠叠的、涌上、岸滩、比喻、衬着

3、体会比喻句的作用,仿写比喻句。

4、学习由远到近的观察顺序,背诵课文。

5、学习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教学重点:

1、认识3个会认字,掌握7个会写字,积累6个词语。

2、学习由远到近的观察顺序,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1、体会比喻句的作用,仿写比喻句。

2、学习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ppt1)同学们,你们到过这个景点吗?(它就是美丽的云台山瀑布之一)今天,我们要跟着叶圣陶爷爷去欣赏另外一处美丽的瀑布——庐山瀑布。(出示ppt2)

2、板书课题:2 瀑布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瀑布》教学设计

《瀑

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3、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体会比喻写法的好处。

4、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5、帮助学生会认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瀑布、重叠、涌上、岸滩、衬着”等词语。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解题、读文,理清写作顺序,提出不懂问题。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语言之美,韵律之美。

教学重点:

读出诗的韵律美。

教学难点: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瀑布》教学设计

《瀑布》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1.创设情境,尽可能地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自然世界中,让学生对瀑布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诗歌教学应以读为本,在朗朗的诵读声中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感情,乃至熟读成诵,从而获得语感,内化为特有的语言心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背诵课文。

3.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4.会认“叠、喻、屏”3个字,会写“瀑、叠、涌、摊、喻、衬、屏”等7个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

2.从诗歌美美的语言中,感受瀑布的雄伟与壮观。

教学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瀑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瀑布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