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4-22 07:13: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泽泉小学 吴清兰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3页、94页例1。教学目标:

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5/12+1/12= 3/7+4/7= 5/12-1/12= 4/7-2/7=

2、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吗?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根据情境提问题并列式。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生活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渗透不乱扔垃圾,自觉把垃圾分类处理的环保教育。

出示例1的垃圾分类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1)废金属和纸张垃圾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

引导并指名学生列式: 1/4+3/10 3/10-3/20

(板书算式)

2、比较不同,导入新课

教师:黑板上这两道题,同学们能直接算出结果吗?(不能)刚才那些题你们算得特别快,为什么这两道不行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吗?(指名回答)

教师:是的,像黑板上这样,由不同分母分数组成的加减法,叫异分母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同。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理解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教师:我们先看第一道加法题:1/4+3/10,为什么分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呢?(指名回答: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就不同,就不能相加)

4、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教师:只要解决了什么问题,1/4和3/10就可以直接相加了?(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用什么方法可以转化呢?同学们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你们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研究。学生分组讨论、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5、集体交流

教师:都研究的差不多了,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哪个小组同学愿意到前边谈谈你们的想法?

各小组介绍各自的计算和思考过程,引导学生比较评价,选出最好的方法。板书:1/4+3/10=5/20+6/20=11/20 提醒注意: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6、引导学生用刚才探索出来的方法,计算3/10-3/20。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算。

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

7、总结计算方法

(1)教师:我们已经计算出两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了,你们考虑过没有,我们计算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呢?(通分)结合以上的计算,同学们能试着总结出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吗?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把这个计算方法写在黑板上。(板书: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齐读一遍。

四、巩固练习1、5/8+1/3= 1/4+3/8= 3/4+1/7= 1/5-1/8=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学们通过积极探索和互相的合作交流,自己找到了计算的方法,并解决了许多相关的问题,都非常不错。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在生活中解决更多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化异为同 通分

例:(1)1/4+3/10=5/20+6/20=11/20

(2)3/10-3/20=6/20-3/20=3/20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 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017年4月30日

第2篇:《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脑上小学五年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新知转换成旧知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并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和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习题:

;;

前面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学们还记得吗?谁能总结一下?

二、教学例1: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叫做生活垃圾,下面的扇形统计图记录了各类垃圾所占的比例;

问题:

(1)废金属和纸张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

(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品残渣多?多多少?

1.让学生根据问题(1)列出算式:

2.探讨“”的算法。

(1)个体尝试计算。让每个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学生的算法多种多样,可能有:

;;等;

(2)集体讨论并更正,让学生分别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评价,并总结出各种算法正确与否,讨论各算法的的优点和缺点: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将、通分时,没有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

问题: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一个是,单位不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

(3)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由于10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20,所以把圆平均分成20份,这样,就变成,变成,如下图。所以。

问题:谁来说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怎样相加?

3.继续研究例题1的问题2;

(1)根据题意,让学生比较和的大小关系,得出:

(2)列出算式

(3)完成的计算,比较算法与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有什么异同?

(4)尝试独立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4.完成“做一做”第2题。学习如何验算。先做左边两道题:

学生利用已有经验验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重算法(将原式重算一遍),一种逆算法,逆算关系式有两种,学生多数会用此法验算。

(1)利用关系式“减数+差=被减数”。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2)利用关系式“被减数-差=减数”。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总结算法的基础上,强调验算的方法并引导归纳:异分母分数相减,也是先通分再相减。

学生继续独立完成剩下的题目并验算结果的正确性,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上台板演验算过程。集体反馈时,引导学生把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减法中来。

5.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提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主要有哪些?它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吗?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来自斐斐课件园!http://

第3篇: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一、 说教学内容

1、教材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小数互化、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的一个知识点,是今后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带分数加减法的基础。

2、教学目标:

a、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b、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c、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d、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数学的交流和表达。

3、教学重点:理解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4、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道理。

5、学具:同桌2条一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

二、说教法

教师抓住“化异为同”这一知识的连接点,以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面临的新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我的说课分以下几个环节:说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学习评价。下面向大家介绍。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内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通分、约分,分数大小比较等知识,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的基础上学习的,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