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高中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音乐鉴赏作为音乐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力和感悟力,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积累音乐知识,增加音乐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审美情趣,在鉴赏音乐作品的实践中成为真正能听得懂音乐的人,做音乐的“主人”。
关键词:高中音乐 鉴赏能力 想象力 审美情趣
高中音乐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是也是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地发展。在高中音乐课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美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使学生感受音乐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实践的研究和对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调整,激发学生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感到音乐不再是高高在上难以理解的圣典,拉近了优秀音乐作品与学生间的距离,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乐于欣赏和享受音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总是对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对音乐同样如此,他们有喜爱音乐的天性,有探索音乐世界的欲望,而激发他们探索音乐欲望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能把握好音乐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保护好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真正产生欣赏音乐的兴趣,使其身心融入到音乐实践中,通过自主的学习和体验来认识音乐、感悟音乐的真谛。为此,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教学,设置疑问,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其好奇心,可通过流行歌曲、音乐名人轶事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比如,从欣赏刘欢的《好汉歌》到中国民歌,从谢津的《说唱脸谱》到传统京剧,既使学生学到了音乐知识、又激发了其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精选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教材能够直观地反映所要学习的知识点,教材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特点、内涵要丰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内涵丰富的作品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适当了解音乐相关背景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作品的艺术内涵和其所包含的音乐要素,并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特点。教师还可以通过作品之间的横向比较和联系,使学生可以通过感官来辨别作品不同的审美特质,引导学生将已掌握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作品的分析之中去,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艺术分析能力。
三、整合作品的形象特点,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
1.音乐想象力的培养。艺术教育总是以一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为基础的,通过联想和想象等心理过程达到对音乐的准确感知和深刻理解是很重要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创设情景,用绘画、投影和多媒体等视觉手段,使音乐作品形象化,通过形象化的画面来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从具体的情景入手感受抽象的音乐语言所表现的意境。此外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对音乐情感、音乐形象的感知往往是在比较中进行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将比较法运用到音乐欣赏教学中,使学生能准确地感知音乐形象,清晰地辨别声音效果,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以提高其对音乐作品鉴赏能力。
2.音乐感悟能力的培养。音乐感悟能力的培养,首先可通过对乐谱的分析、对比,引导性、示范性地剖析音乐元素及其内在结构,并为学生建立某个想象的空间或设定一个联想的范围,便于学生准确地把握音乐的形象特点、领悟音乐情感内涵。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分析能力,才能对音乐表象进行拆分、肢解,了解乐思、乐汇的进行规律,理解音乐的内在含义,并对其形成联觉、加以想象,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四、培养音乐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
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音乐美的感知和长期积累的音乐素养。培养音乐审美情趣能够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中所蕴含的美好事物,教师应在加强学生音乐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对音乐情感的训练和对音乐美的感知,在教学的每一堂课都应该融入美感训练要素,使学生通过这种不间断的美感认知和练习理解美的类别和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音乐记忆、音乐认知、音乐想象的能力,获得音乐艺术的愉悦感。此外,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审美情趣,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设施条件和良好的软环境,为学生创造适合音乐审美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在日常教学中积累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比如在讲到某一器乐、声乐或者表演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一些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上台表演,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并增强自信心和团结协作意识,还可以定期举办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这样久而久之就能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都有重要作用。
五、结语
高中生的音乐认识还处在发展阶段,虽然他们比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由于生活环境、生活阅历的局限,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还不高。高中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应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美育方面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此外,高中生面对高考大关,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音乐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压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江舟.如何正确评价学生的音乐能力[J].中国音乐教育,2009(6).[2]吕欣.培养学生处理音乐的能力[J].艺术教育,2006(2).[3]叶丽慧.运用“指挥”培养学生音乐能力[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8(10).文档资料: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浅谈中职艺术设计评价体系 浅析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教学反思的作用 科学设计小学数学作业 为学生合理减负 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 例谈数学思想方法培养的有效策略 家校沟通中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浅淡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创新 谈我校校园足球的开展 中国学生汉式英语的现状与反思 小学数学学习中预习的重要性与指导方法 小学英语教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浅谈 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法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第2篇:高中音乐教学中鉴赏能力培养策略论文
高中音乐教学中鉴赏能力培养策略论文
摘要:
高中音乐鉴赏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章通过对音乐鉴赏课程对学生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探析了音乐鉴赏能力对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记忆能力的促进作用,并指出了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基本途径,以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中音乐;鉴赏能力;培养方法
音乐鉴赏是对音乐艺术进行欣赏、分析与理解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因此,在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鉴赏的思维方式,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通过音乐艺术培养学生理性的认知态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重交互的平台。
一、音乐鉴赏能力对高中学生促进的作用
1.音乐鉴赏能力的连接作用。音乐鉴赏能力是学生在学习音乐后,所做出的一种评判作用,它是一种综合性审美活动和知识应用能力,具有强大的连接作用,通过音乐鉴赏能够帮助学生对外界事物建立主观与客观上的连接与联系。如在学习《南部之子》、《不知为何》等音乐课程时,教师可针对爵士乐的特征帮助学生对音乐建立相关的认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鉴赏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对爵士音乐感兴趣,而且对相关的爵士舞感兴趣,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多层面的连接意识。通过音乐鉴赏能力的连接作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技能与特长,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音乐鉴赏能力的记忆作用。音乐对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可以提高学习者的感知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有效记忆能力。学生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可以增强外部肢体动作和心灵配合,有效提高个人的记忆功能。如教学《长江之歌》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旋律与长江雄浑、壮观气势的动律。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外部肢体与内部心灵反应有机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真正魅力,表达出对长江、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提高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1.采用灵活多变的课程导入方式,增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高中音乐鉴赏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重点是为学生创建合理的审美空间,体验音乐的美好,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在音乐课程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音乐课程导入方式,为学生增添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习《贝多芬》的'音乐课程时,可以配备不同的视频、图片等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贝多芬音乐的魅力。又如欣赏《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象征生命力强盛和顽强抗争的图片,使得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意义。由于高中学生的鉴赏能力有限,我们不能仅仅凭借音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配合视频与图片的视觉效果,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再如在学习《流行风》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音乐,也可以让他们自己演唱,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激发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兴趣。这不仅能够让音乐鉴赏课活力四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习得音乐知识,例如音色、音调等音乐基础知识等。
2.运用实物教学,增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在音乐鉴赏课程中,尽可能运用学校现有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实物式的教学方法,例如为学生提供一些乐器等方面的资源,通过实物教学,帮助学生从具体的失误出手,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语言意境,唤醒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在具体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让会相关乐器的学生演奏,对不会乐器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通过实物帮助学生营造音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乐器的神奇,进而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通过实物教学要能够培养学生敢于动手的能力,也要注意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培养学生敢于竞争与拼搏的精神。
3.发挥音乐鉴赏的连接与记忆作用,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音乐教师可以有效连接美术、雕塑、舞蹈等艺术的特征,让音乐与这些艺术之间产生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鸟儿在歌唱》、《美丽的小天使》等音乐课程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新的形式教学,完善学生对音乐鉴赏训练的记忆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配合《鸟儿在歌唱》这首乐曲,编排一个简单的舞蹈,学生在鉴赏音乐过程中,能通过肢体的动作,促使学生参与到音乐鉴赏课程的学习中,有效培养学生肢体动作与音乐节奏协调的能力。同时,通过改变音乐课程的教学方式,是有效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一种方式,能够将音乐鉴赏的连接和记忆有机结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结语
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要主动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不仅要能够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通过音乐鉴赏课程的学习,要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小明.音乐心灵鸡汤—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J].音乐大观,2013(1z).
[2]刘曙艳.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zo1z(1z).
[3]李雁.谈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U1.华章.zo13(1z).
[4]黄勇.浅谈培养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途径【月.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2(04).
第3篇:浅谈音乐教学中鉴赏能力的培养
浅谈音乐教学中鉴赏能力的培养
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学生对于音乐的反应固然与其个体的兴趣、爱好、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但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学生的音乐能力在其中的作用。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目的的,需要在长期不断的欣赏过程中,积累丰富的优秀作品,久而久之就会提高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兴趣和音乐鉴赏能力。音乐鉴赏是增进全体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我们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以及对音乐、历史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音乐鉴赏的能力是一种创新能力,我们要在音乐鉴赏的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音乐欣赏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修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
第4篇: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论文
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论文
摘要: 随着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全面发展,而音乐的鉴赏能力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的高低是个重要的标志。本文分析了音乐鉴赏能力对于高中生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高中音乐教学;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音乐是世界上所有美妙声音孕育出来的美好事物,音乐是沟通自然与人们心灵的一种工具。对于一名高中生来说,音乐有利于放松他们在紧张学习生活下紧绷的神经,有利于开发他们的智慧,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人格魅力和文化修养。在高中的音乐教育课上老师往往没有目的性,不会启发学生的兴趣,更没有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水平。学生拥有正确的鉴赏能力才能真正的去欣赏音乐,因此在高中的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成为了重中之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