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小摄影师》原文及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4-14 07:12:3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小摄影师》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小摄影师》原文及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小摄影师》原文及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小摄影师》原文及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第一课时

揭题导入

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2、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è)。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3、出示教学挂图,学生交流高尔基生平情况,教师相机补充讲解。

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导“鞠(jū)躬(gōng)”、“胶(jiāo)卷”,轻声字“停当(dang)”、“打量(liang)”、注意:摆弄(nòng)声母是n。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齐读全文后,完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教学反思

《小摄影师》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我在《小摄影师》阅读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在感悟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我在教学时紧扣“吩咐”一词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理解,再通过说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把理解语言和体会情感结合起来,揣摩出高尔基对小男孩子的喜爱之情,突出教学的重点。

情感是附载在语言文字这一客体之中的。它需要靠读者在读中去感知与感悟。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两句话集中体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并且情感强烈。我让学生自己去朗读,通过朗读去体验、去感知、去感悟,通过反复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高尔基对待记者的冷淡和不见,对待小男孩的热情和“一定”要见这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

有了这种体验和感悟,“高尔基为什么不愿见记者而热切希望小男孩能再来?”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再读全文进一步思考:“小男孩会再来吗?”激发学生想象,把他们引进课文的情境之中。有了前面的铺垫,并且给学生提供了展开想象的空间,续写“小男孩再来时会是怎样的.情景”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深刻。在他们积极的思维中,引起情感的共鸣。

三年级上册语文《小摄影师》原文及教案 篇2

一、提问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高尔基吗?大家在课下已经搜集了不少他的资料,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自由发言)

师出示高尔基的画像,并归纳:高尔基(1886年~1936年),是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发表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多部小说以及著名的散文诗《海燕》和一系列剧本。他的作品在我国广为流传,得到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来学习高尔基与一位小学生之间的故事:小摄影师。(板书,提示“摄”的读音。)

高尔基与小摄影师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下面来看课文。

二、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录音)。

学生边听边思考:

1、课文称谁是小摄影师?

2、小男孩给谁照相,结果怎样?

三、学生自读课文。

1、继续思考以上问题。

2、画出不明白的字词。

3、将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做上记号。

四、检查自学情况,指导字词学习。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字音方面:“摄”“桌”“志”“社”是翘舌音,“侧”“杂”是平舌音,要读准确。

字形方面:“摄”“鞠”笔画较多,可引导学生采用部件识字法识记。“躬”可采用形象识字法帮助识记。“社”字右面是“土”,“志”上面是“士”;“桌”下面是“木”,“杂”下面是“木”的变形写成“朩”,应鼓励学生观察、比较、分辨。“秘”与“密”,经常混淆,可通过组词比较,加以区别。

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摄”“按”“侧”“社”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2、课堂练习。

(1)读准字音,解释词义。

贴(tiē)(动作演示,重点读准字音。)

突(tū)然:事先没预料到的,一下子发生了。(提示是“穴”头)

吩咐(fēn fù)):交代别人要做的事或应注意的事。

侧(cè)过脸:(动作演示。举例:侧过身子、侧面)

(2)写出下列字的部首

桌( ) 鞠( ) 切( ) 杂( )

(3)比一比,再组词

贴( ) 秘( ) 胶( )

粘( ) 密( ) 校( )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抄写生字生词。

第2篇:三年级语文上册《小摄影师》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小摄影师》教案

小摄影师

教学目标

.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男孩对高尔基的敬爱和高尔基对男孩的喜爱、关怀。

4、学会结合课文内容续写故事。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具: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高尔基的资料

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不懂的地方划出来。

4.查找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板书“摄影”,指导读准生字:摄(shè)。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

补写板书“师”,“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2.补写板书“小”,结合预习,说说文中的小摄影师指谁?(小男孩)他要给谁摄影?(高尔基)

3.你对高尔基有哪些了解?(交流高尔基的资料))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重点指导读好“鞠躬”、“胶卷”、“摆弄”,“停当”、“打量”等词语。

2.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开火车认读后同桌读相互检查正音。

3.通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全班交流。(板书:小男孩

高尔基)

三、细读课文,理解人物。

过渡:高尔基可是大名鼎鼎的前苏联文学家,一位与他素不相识的普普通通的少先队员想见高尔基可不容易呀!那么小男孩是怎么见到高尔基呢?

.自由读读1——5段,看看小男孩是怎样见到高尔基的。

2.画出和纸团有关的内容,自由读读这些句子话,并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1)你觉得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生自由读后汇报:聪明、会想办法、懂礼貌、爱摄影„„)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亲爱的”“您”“请”“立刻”“鞠躬”)教师相机板书。

(2)指导朗读:如果你就是小男孩,你能用声情并茂的声音让高尔基感动吗?

(3)大家读得非常好,听了你们的朗读啊,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有礼貌,爱摄影的小摄影师了!想想高尔基看到了这个纸团后,心里会怎么想呢?(学生自由汇报)

(4)这位伟大的文学家,能给这个素不相识的小男孩一个机会,你有什么体会?

4.分角色朗读。相机提示注意人物对话中引号的用法。

小结:小男孩顺利地见到高尔基,他有没有完成照相的心愿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夯实基础。

.自己认读生字,尝试给生字口头组词。

2.指名读,强调字音:准、社、侧、杂。

3.你认为哪些笔画容易写错,给大家建议。借机识记字形。

4.重点指导范写:辆、卷、杂、准。

书写“辆”字的时,“车”字作为偏旁笔顺的变化,最好一笔是“提”;

书写“卷”字时,注意“横折钩”和“竖弯钩”的写法;

“杂”字下面不是“木”,第四笔要写成“竖钩”。

书写“准”字,要注意左中右紧凑。

5、学生描红练习。

五、作业

.练写其余的生字。

2.搜集背诵高尔基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巩固字音。

2.指名分角色朗读1——5段。

二、研读课文,细细品味

过渡:一个充满稚气的小孩子给一位年过花甲、人人敬仰、工作繁忙的大作家照相,还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请同学们赶紧读读6-11自然段,看看孩子是如何给高尔基照相的,把相关的句子用“——”标出来,而高尔基又是怎样对待孩子给他照相的,把相关的句子用“~”标出来。

.学生默读,圈画。

2.学生自由汇报句子。

3.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品质。

(1)在上节课学习1-5段的时候,同学都已经掌握了一项很重要的本领,那就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细节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品质。现在请大家再读读这些句子,看看你又能从哪些细节中,看出他们的心理活动或者品质?

(2)学生小组交流体会。

(3)学生集体汇报,教师相机点评,并板书。(尽量放手让学生)A“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

我们一般都说是谁吩咐谁?(是长辈对晚辈)(这里高尔基按小男孩的要求去做,说明他没有一点架子,把小男孩当作朋友看待,非常尊重孩子的意见。高尔基被孩子的天真感染了,觉得自己也成了一个孩子,说明他很喜欢这个小摄影师。)

B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高尔基的时间是宝贵的,对时间格外珍惜。但是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他仍然耐心地接待,任其“摆弄”,还对孩子“微笑”,你体会到了大作家的什么?(板书:关怀)

小男孩为什么要摆弄很久很久,这么认真地准备?(板书:热爱)

c高尔基的“侧过脸”“微笑”“大声喊”“赶紧”„„

小男孩的“仔细打量”“咧开嘴笑”“哭”“跑”“跳”„„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评价,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合理即可。)

4..指导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把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表现出来。(同桌练习,指名分角色读)

三、读文质疑,深入理解。

.读读12——15段,提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交流质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问题:

高尔基为什么没有时间不见记者一定却要见小男孩?

2.引导解疑、体会关键:

(1)哪些句子说明高尔基并不喜欢媒体宣传自己?(“请转告他,我很忙。”)这样的句子应该读出什么样的口气?

(2)哪些句子说明高尔基喜欢小摄影师来拍照,这样的句子应该怎样读?

(3)重点交流高尔基说的最后一句话:“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高尔基为什么这么说?

3.指导朗读:一个是“大摄影师”杂志社记者,一个是小摄影师,一个普通的小男孩。但高尔基的态度截然不同,而且还特别嘱咐工作人员说“如果是一个是小男孩来拍照的话,就‘一定’让他进来。”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爱心!大作家对于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真令人钦佩!读最后一段,想想该怎样读好。

四、发挥想象,学习续写

过渡:有礼貌的小男孩因为粗心忘带胶卷,相未照成。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小男孩会再来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说说为什么?如果小男孩真的来了,见面后他们会说什么,做些什么哪?

.再读课文,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教师相机引导。

2.尝试续写。

3.交流写话,鼓励创新。

五、作业

.接着续写故事。

2.选做:读高尔基的《童年》、摘抄并背诵高尔基的名言。

小摄影师

喜爱、关怀

高尔基-------小摄影师

有礼貌、热爱

第3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摄影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摄影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摄影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摄影师》1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照相。当得知一名少先队员要为自己照相时,高尔基欣然答应了孩子的请求。在拍照的准备过程中,高尔基尽力配合孩子的工作。在就要拍照的时候,孩子发现忘了带胶卷,拍照未能完成,尽管高尔基要为孩子提供胶卷,他还是哭着离开了。最后,高尔基交代秘书,他不接待杂志社的记者,但如果是那个少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三年级上册小摄影师教案

三年级上册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姜慧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及标点符号的用法。

2、培养同学大胆质疑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4、引导同学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保护,学习小摄影师热爱和尊敬革命前辈的优良品德,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希望,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提高同学质疑、解疑的能力。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了解内容。默读课文,提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三年级上册语文《小摄影师》原文及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上册语文《小摄影师》原文及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