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游山西村散文
游山西村散文
陆游想:“哎!这个皇帝,为什么不接受我抗金的想法呢?老百姓至今没好日子过呀!”他决定弃官,回到自己家乡——绍兴。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他来到了一个农夫的家里,农夫高兴地说:“老陆,你终于回来啦!”然后给陆游端上红烧肉。农民辛辛苦苦养大的鸡都端上了餐桌,陆游发现酒有点浑浊,但他一点也不在意。一碗又一碗的美味佳肴,陆游应接不暇。碗里全是菜,甚至连饭都“消失”了。陆游旁边全是小孩子,都叫到:“陆伯伯好!”“你们真乖!”陆游说。
晚上,陆游睡得很香。很快,到了告别的时候了,农民说:“你以后再来。”陆游心里也依依不舍,也想多待一段时间。
陆游又踏上了新的路程。他走着走着,看到了重重叠叠的山,一条又一条的河,陆游像没头苍蝇,以为没路了。转了一个弯,他又看到了一个美丽的村庄,这里一簇簇花娇艳开放,开得如火如荼,红的如火,白的如玉,黄的如黄蝴蝶;柳树枝叶茂密,风儿吹过,如秀发般飘逸……
陆游留下了千古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2篇: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文学常识:《游山西村》选自(《剑南诗稿》),作者(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①:腊酒:头一年腊月酿制的酒.?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③: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④:柳暗花明: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⑤: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做春社日.?⑥: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⑦: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⑧:无时:随时.叩(kòu)门:敲门.译文:
1.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2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3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4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诗词默写:
1.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是:
2.《游山西村》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 3.《游山西村》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的诗句是: 内容理解:
1、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 诗,全诗紧扣一个“ ”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七言律 游)
2、一个“ ”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一个“ ”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足 疑)
3、从“丰年待客足鸡豚”能够看出村里人 的特点,全 诗表现 的气氛。(热情 热烈或和谐)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流传最广,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答:(1)艺术:采用对偶句的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诵记(或: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柳暗花明给人的惊喜)(2)意境:前一句写山重水复无路可寻的无奈,后一句则写出了披花拂柳发现另一个村庄的喜悦。(3)寓意:它写出了人们有时面对无路可走的境地,但突然事情有了转机,出现了新的希望,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中的意思是诗人经过一番寻找,终于来到了山西村,现在人们常用来理解为。困境中蕴涵着希望
6、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流露出诗人的情感。淳朴的民俗 热爱农村生活
7、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对游览之地恋恋不舍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8.这首诗三、四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蕴含的哲理历来为人传诵,而它所描绘的意境也值得细细品味。请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答: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行走于山间,只见重峦叠嶂,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以辨认。诗人正迷惘而找不到路时,突然看见在浓密的绿柳、明艳的花朵的掩映下几间农家茅舍若隐若现。诗人的心情顿时由疑虑到豁然开朗、欣喜不已。(3分。描绘意境1分,抒发心情1分,语言流畅1分)
过零丁洋
一、文学常识及注释:
1.《过零丁洋》选自 作者是,字,号,代人。此诗写于 2.遭逢起一经()3.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寥落()4山河破碎风飘絮()5身世浮沉雨打萍()零丁()丹心照汗青()丹心()红心()汗青()
二、诗词默写:
1.()身世浮沉雨打萍2.()零丁洋里叹零丁 3.过零丁洋》诗中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是。? 4.《过零丁洋》诗中表达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的句子是。? 5.《过零丁洋》诗中借用比喻,表现国家多难,个人浮沉的时句是。
三、中考试题集萃
1、诗中第二联 , 运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雨打萍”比喻?什么?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3“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什么? 4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6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 的悲哀;借 和 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7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山坡羊 潼关怀古
一、文学常识及注释: 1.《山坡羊 潼关怀古》选自,作者是,字,号()代 家,山坡羊是。
2.注释:山河表里()西都()伤心秦汉经行处()经行()
二、原文填空:
1、(),(),山河表里潼关路。2。善心秦汉经行处,()
3《山坡羊·潼关怀古》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
()()
4、《山坡羊·潼关怀古》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
()()
5、《山坡羊·潼关怀古》点明主旨、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名句/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6、《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中反映封建制度下,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的主旨句是:
()()
7、《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潼关的险要,雄伟气势,暗示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
三、中考链接:
1、此曲描写,感慨,对人民在*中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2.这首曲的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 ”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 ”字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写出了潼关的险要,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3.简要赏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5、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过零丁洋
1.(1 分)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意思相近即可计 1 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2.(3 分)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1 分),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1 分), 充分体现了他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1 分)(意思相近即可计分 , 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3儒家经典(1分)
4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2分)
5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2分)
6国破家亡 惶恐滩 零丁洋(2分,第1空1分,第2、3两空各0.5分)7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2分,意近即可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亦可)
游山西村诗词默写: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三1。潼关险要地势,历代王朝兴亡
2聚 怒
3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作者以满腔义愤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语言刚正率直,说理入木三分,表现了深刻的思想性。4“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既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围的险要地势,又赋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或:“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5.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第3篇:游山西村
第57课时
课题:《游山西村》
教学目标:
1、背诵《游山西村》。
2、借助工具书、联系实际弄懂诗句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感悟诗的意境,理解诗中句子所包涵的哲理。
教学重点:
体会诗中的景象,感悟诗意;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后两句诗,并联系实际体会哲理。
一、导入:
走出令人迷惑的庐山,我们再跟随唐朝著名诗人陆游到美丽的浙江绍兴的山西村一饱眼福,好吗?(板书诗题)
二、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同桌大体说说诗句写了什么内容。
(2)读书上的注释,再读古诗,注意节奏,自读自悟,说说诗句所表达的感情。
莫笑 / 农家 / 腊酒浑,丰年 / 留客 / 足鸡豚。
山重 / 水复 / 疑无路,柳暗 / 花明 / 又一村。
(3)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进一步了解诗意。
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协商合作,谈各自的感
第4篇: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
一、填空:
1.《游山西村》选自,作者是,字,自号,朝著名诗人,现存诗多首。
2.《游山西村》的千古名句是“”;写农村一片富足景象的句子是“”。
二、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材的所见所闻。
答:
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古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答:
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名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
答:
渔家傲
1.点明秋天边塞风景大变的一个词是。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由此可以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的什么诗句?
答:3.词作暗含对比,请举例说明。
答:4.揭示词作主旨的一句是。
5.文化积累:
“衡阳雁去”指:“燕然未勒”指:
苏轼《浣溪沙》古诗词练习题
读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一词,然后答题。
1、下面对苏轼的
第5篇:游山西村
人教版《游山西村》教学设计及反思
有奖投稿 〖打印内容〗发布时间:2012-02-13 09:08:27 来源:语文网 浏览:29950 作者:匿名
设计理念:引领学生品读重点字词,加强感情朗读,体会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教学目标:
1、能真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层意思,尝试加以运用。
一、谈话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1、上一堂课和大家一起学习望岳》,我想检查一下同学们会不会背诵这首诗,个人背——齐背。
2、今天,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作者是陆游,你们都读过陆游的那些诗呢?《秋叶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能谈谈你对诗人陆游的了解吗?出示课件:陆游(112
第6篇: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记录了诗人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首联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颔联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