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作文
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作文1
泱泱古国,悠悠华夏。五千年的历史轨迹,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五千年的风霜雨雪没有将龙的传人的那些优良传统埋没,而是历久弥新,薪尽火传,古人推崇诚信者,今人厚爱诚信者,历史选择诚信者。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者,发乎礼,义者,发乎情,止乎心,正乎身。在儒家看来,行仁施义的先决条件为内心的向善,所谓勤心诚意者也。心中信守诚信,方能宁静安心,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行义者亦应以诚信为本。义之所存,诚信存之也,读《大学》《中庸》,一字以蔽之,诚也,诚包罗万象,诚信是它的具体体现。
在滚滚而来,浩荡而去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诚信者比比皆是,荆轲于“风萧萧兮易水寒”中作别太子丹,壮士一去,只为报知遇之恩,虽蹈死地亦无怨无悔。伍子胥逃离楚国,得吴王重用,答应替他报仇,从此伍子胥尽心辅佐,纵然之后受猜忌可仍然不改忠心。陶朱公荡舟西湖之上,得以“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秘诀便是诚信经商,后世徽商,晋商皆履行了这一原则,才有了商行的繁荣昌盛。
诚信在心,将诚信发挥在经商致富中,可以家财万贯;将诚信延伸到安身立命上,可以后世传颂;将诚信拓展到八荒六合,四海之内,则可万民归心,顺天地阴阳、法四季轮回,运之则五岳震荡,百川奔涌,诸侯朝服,天下匡正。屈原被发行呤泽畔时,叹“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他愤恨那些“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他忠君恋阙,心系国家,屈子一跃,一河碧水为之激荡,千载令名不朽。
刘邦入守关中,之所以可以深得民心,在于履行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刘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之碍,与邻国交好,于内则治民,诚信于民,是以三分天下;李世民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对百姓有诚信,天下人拥他,他便要对万千黎民百姓谋福祉,是以创造了“贞观之治”……凡此种.种,皆言诚信为人立身之本,天道酬诚信。
因此,传承民族的美好品质,将诚信贯穿在身心中,用诚信指导我们为人处事,则人生得以绚烂,事业得以辉煌!
谨记,天道酬诚信,诚信伴我一路前行。
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作文2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做人要诚信。幼小的心灵虽不明白,却将妈妈的话深深记在心里。直到稍稍大些,懂事了,自然也知晓了诚信的奥秘。
那日历史课上,思绪飘然……
古道之上,西风卷沙。
荆轲一身素洁的长袍,带着随从秦舞阳跃马而上,向秦驰驱。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送行的人送到了易水边,自己面对秋风不觉慷慨高歌。众人听到这悲壮的歌声,都忍不住落泪了。但是,荆轲不能,他不能落泪。于是他再也不回头了,带着樊于期的头颅,还有燕国的地图上路了。
但,此刻的荆轲心中在想什么?作为燕国的使臣的荆轲端坐在客馆中,内心波澜起伏,脑海中不停地晃动着接受这次任务的细节。当时,为何毅然决定刺秦?是因为太子丹诚恳的一句:“先生是我们燕国最有胆量、武艺最高的武士,只有您才能拯救我们燕国啊!”如此信任的口吻使他胸中涌起了一腔的热血,于是扬鞭策马,头也不回的'就上路了。刺秦能够成功,还是一去不复返?谁也不知道。
是的,他对自己前途一无所知,但他还是去了。英雄,可以舍去所有的东西,但惟独“诚信”二字万万不可舍去。于是,为了证明这二字,为了证明自己对国家的诚信。荆轲潇洒的上路了……
日暮途穷,残阳映江。
身披铠甲,曾经不可一世的霸王伫立在乌江江畔,望着那滚滚江水东逝。狂风之中,他在想些什么?远方的战笛,似乎在吹奏着他战败的消息。
他输了,输掉了一切的一切从那四面传来的楚地音韵响起的那个夜晚,他就知道了这的所有都结束了。当《罗敷姐》和《哭长城》那悠扬的旋律飘荡在军营的上空时,项羽与将士们的意志在一点一点的被销蚀、被瓦解最后他失去的一无所有。
看着他身边的江东子弟不断的倒下,项羽的心在流泪,在淌血!昔日拔山举鼎的豪情已不在了,对江东父老的承诺不曾实现,英雄无颜,怎可再见江东的父老?于是,项羽挥剑,倒下了……此时的项羽,用鲜血书写了两个字——诚信!
英雄倒下了——为了诚信,为了他们的使命,倒下了……
现实之中,又有多少人不曾信守承诺,说过的就如秋风扫落叶般忘的一干二净。为了历史不再重演,请信守承诺吧!
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作文3
所谓诚信,就是要诚实守信,这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建设现代新型社会的基石。但近年来,不少人把它遗忘了,甚至丢弃了,结果许多人的心灵被污染了,行为中的欺骗隐瞒多了,社会上的假冒伪劣泛滥了。身为一名小学,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从小呼唤诚信,寻找诚信,携起手来在身边共同种植和培育起诚信的森林,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言而有信,一诺千金”是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美德。讲诚信既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又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还是连接友谊的五彩纽带。任何一个守信用的人都将得到他人的
尊重。作为华夏民族的后代,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要长大,要成才,首先就应该努力做到守时,守信。正如孔子所说的那样:“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才能成长为可信、可靠,讲信用的人,在祖国的大地上筑就诚信的森林。
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像某些伟人那样做到最好,但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可以用自己的笔尖抒写、歌颂他们的光荣事迹。在湖南就有这样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和赞颂的人,他就是湖南省委书记郑培民。他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也很对:“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在郑培民书记那许许多多值得赞颂的事迹中,有一段往事令湖南百姓永生难忘。那是1998年7月24日,洪水肆虐下的湖南常得市安乡县即将发生大溃堤,18万人的生命和财产都危在旦夕,而郑书记却不顾个人安危连夜在雨中指挥抗洪洪水终于遏止住了,可他却病倒了!20xx年3月11日,年仅59的郑培民在赴北京工作期间突然去世,一个人民的好干部,党的好儿子就这样与世长辞了!
我想,一个讲诚信的人,在人前人后一定会得到很多人的称赞、尊重、亲近和信任,顺境时会有人交,逆境中会有人扶。相反,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慢慢变得孤立无援。
在有的人眼中诚信犹如钻石般纯洁、美好,而在有的人眼中诚信则被视为垃圾,我真心地希望大家都能成为第一类人,都能拥有钻石般纯洁的诚信,在心中筑起一片诚信的森林。
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作文4
一杯水,那是平凡的,但对于在沙漠中跋涉的人来说却是可贵的。一滴水,那是平凡的,但对于大海的形成却是可贵的。一个人是平凡的,但对于一个世界来说,它是可贵的。也许诚实对于你来说是那么的平凡,但对于一个对你抱以莫大希望的人来说,它却是可贵的。朋友,虽然你平凡,但你却拥有可贵的诚信。那么就让我们背起诚信的包袱走一生吧!
生活像一串银铃儿,用心灵去触碰,悄然发现那永恒的记忆。我依稀记得那个秋天,落叶纷纷飘落,在地上盘旋。我与朋友约定好于7月1日去公园,但是那天却下起了了大雨,我以为朋友因下雨不会去赴约了,于是我就没去,雨,不断地拍打着窗户,“噼沥啪啦”地奏起了“雨之歌”,此时的我在家无忧无虑地看着电视,可我却万万没想到朋友一个人在公园,在那风雨中等着我,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无情的雨依然下着,而我却又没有去赴约。第二天朋友生病了,我没想到朋友为了去赴约而独自一人在雨中等我出现,可我却让她大失所望,她始终没有看见我的踪影……,对于这件事,我十分后悔自己没有去赴约。
生活就是这样,每个角落都充满了诚信,只要你细心观察,诚信就在你的身边。花是对春天的诚信;果是对夏天的诚信;水是对大海的诚信;而我们是对世界的诚信。古人云“人无信而不立”。
传说中有个人,一天上帝对他说:你要财富,还是要诚信?那个人不加思索地说:要财富。于是上帝就给了他一大笔财富,却剥夺了他的诚信。
从此,那个人没有了朋友、亲人,最后他陷入了诚信的绝谷之中,直到他自己放弃了生命为止。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诚信、金钱是不可放在一起衡量的,因为诚信更为重要。有了诚信人才能立足于社会之中。因为有了诚信,世界才如此缤纷多彩。只有学会做个诚信的人,才不会埋怨上苍,才会发现生活的精彩,才会感慨万千世界。
是繁星装点着夜幕,诚信装点着人生。如果说人生如一首优美的曲子,那么诚信便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朋友,我们是平凡的,但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人生炫丽多彩呢?那么就让我们背起诚信的包袱走一生吧!
第2篇: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广东省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文科综合政治
24.下列曲线中(P为价格,Q为需求量),一般说来,能正确说明近期“中国大妈”抢购黄金首饰现象的是
25.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措施中符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①中国人民银行安排增加支农再贷款100亿元
②广东省财政将投入212亿元,加强环保和节能
③“营改增”税收改革,今年减税规模预计全年达两三千亿
④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26.公平是个永恒的话题。下图中能够有效解决公平问题的措施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7.我国大力发展基层民主,近年来在居民自治实践中,广大居民创造出监督居委会工作的新形式。其中包括的是
①居民民主评议居委会成员②居民民主选出居委会成员
③居委会定期报告工作④居委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8.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同时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为此,对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
A.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C.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D.加强司法监督
29.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和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说明。这主要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
A.监督权B.任免权C.立法权D.决定权
30.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必须
①履行保障人民民主的职能②坚持民主执政,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③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④明确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1.广东省惠东县梅坪村“山乡烛光”教师古槐基获“广东好人”殊荣。他用自己的坚守和执着折射出人性的光辉,传递着社会正能量。这启示我们要
①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②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③努力提高自身科学文化修养水平④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2.中国作家莫言的创作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相融合、历史与当代社会相融合,既善于吸取外国文学的思想和艺术手法,又始终以其生长的乡村故土作为叙述的根基。莫言的成功表明,文化创新
①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魔幻手法是主观的,现实的内容是客观的③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④是历史的忠实再现,博采众长促进文化融合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3.下列观点不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 .
A.苟利于民,不必法古B.物是观念的集合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D.万物在运动,但在概念中运动
34.“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揭示了“理论”与“行动”之间的内在关系,从唯物论的角度看,“实干”之所以“兴邦”是因为
①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④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35.有人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一个国家繁荣或贫穷,而政治体制改革又决定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该观点
A.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夸大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C.肯定了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D.强调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
36.(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备注:①目前,美国城镇化率超过82%,德国城镇化率高达96%。②图表二中A表示第一产业,B表示第二产业,C表示第三产业。
材料二当前,世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推动乡村发展,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广东某市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片面地认为城镇化就是大征地、大拆迁、造大城,走的是一条外延扩张式发展道路。这种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城缜化发展模式,加大了资源供需压力和生态环境压力。在学习了十八大精神后,该市决定将“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实施名镇名村建设示范行动,走符合发展规律、具有广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建设“美丽广东”。
材料三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古村落已经寥若晨星,还有不少成为“空心村”。为
了保护好、利用好古村落,找回那种“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诗意景象,“寻找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活动在2012年已经启动,同时,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古村落传承保护机制,深入挖掘古村落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提高对古村落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的认识。
(1)概括材料一中图表一和图表二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简要说明图表一和图表二的内在联系。(6分)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该市应如何走广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建设“美丽广东”。(12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有关知识,阐述传承保护古村落的依据。(10分)
37.(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习近平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不断为人民造福。”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它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终将完成民族复兴的伟业,并将为实现和平与繁荣的世界梦提供重要保障。
(1)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中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须”。(12分)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观点的正确性。(12分)
第3篇:惠州市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政治)
惠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政治
24.在下列选项的表述中,能反映下图由S1 点到S2 点运动的是
A.市场上生姜价格上涨,诱发生姜农户大增 B.空调促销,空调销售量增加
C.亚洲国家对黄金需求大增,推动黄金价格上涨
D.天气转暖,蔬菜价格下降,市民增加蔬菜消费
25.“病毒营销”,是指通过口碑将品牌信息如病毒一般在人群中迅速传播、复制,从而达到难以比拟的辐射宣传效果。这启示企业应①追求利润最大化②关注市场,了解用户需求,准确定位③诚信经营,注重品牌④把“病毒营销”作为公司销售的唯一渠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6.“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这项改革的目的在于
A.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实现共同富裕
B.发挥财
第4篇:届高三惠州市第一次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文科综合政治
第I卷
12.2015年3月30日,央行和财政部为了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颁布了“3.30新政”,降低首付和税收。自此,全国房价量价齐升,有的城市涨幅惊人,部分开发商赚得盆满钵满,并表示继续扩大开发规模。这表明
A.商品的价值总是围绕价格波动 B.利益最大化是生产的根本目的 C.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D.企业生产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
13.自2016年5月1日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全面推开,之后营业税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宣称,要确保5000多亿元减税能确实惠及企业,给经济增添动力。之所以实施“营改增”,主要原因
①进一步降税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②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③财政政策的变化会影响宏观经济的发展
④定向精
第5篇:惠州市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卷)
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卷)
12.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这里的“封建”指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3.西方人把科举制看作是“中国第五大发明”。下面有关科举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向贵族政治的转变
B.科举制的发明,摒除了权力的干扰,保证选拔的公正、公平
C.科举制是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重要手段
D.科举制的实行,在制度上使国家政权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14.新的经济重心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和时间长久。按照这个标准来判断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可能是在A.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6篇:惠州市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和参考答案
2015届一调历史试题
12.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树
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
A.挟天子以令诸侯B.极力维护宗法制C.主张废除分封制D.推崇法家思想
13.史载唐朝驸马(公主夫婿)选取注重门第出身,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禁皇室与大
臣联姻,故驸马多出自寒门。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加强B.科举制度的成熟C.贵族制度的衰落D.专制皇权的强化
14.中餐在演变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外来的饮食材料和做法,比如川菜、湘菜都以辣为名,据考证,辣椒的原产地是墨西哥。据此推断川菜、湘菜等菜系的出现应不早于
A.唐朝B.南宋C.明朝D.清朝
15.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命文武群臣
致斋三日,并禁天
第7篇:惠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作文
惠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作文(合集11篇)由网友 “宫泽理惠”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惠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惠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作文
语文和国家密不可分的关联
长期以来,我们往往更注重“鞭打快牛”,追求好上加好,容易忽视“鞭打慢牛”,促使迎头赶上。对待优者,过于苛刻,对于差者,过于宽容。实际上,优者,更需要宽容。
俗语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健康的社会评价心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建立公平、公正社会的基本保障之一。对于个体而言,关系到个人前途命运;对于单位和组织而言,关系群体的生存发展,对于国家而言,关乎国运兴衰。
今天的中国,升腾着伟大的梦想。这需要各领域涌现出一大批敢于担责,勇于创造的“能臣”和“干将”来支撑。行业发展的引领者、
第8篇: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2017.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教育变革为什么步履艰难?
对于教育,大家都或多或少存在不满意。事实上,不仅中国人不满意,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也不满意,全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对自己国家的教育是完全满意的。几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发布了无数报告,呼唤变革教育。许多政府出台了大量政策,希望改变教育。
在互联
第9篇:惠州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作文立意举例
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作文立意举例
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作文题以材料作文形式命题。就该则材料来看,是一道很好的题目。一是材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材料作文命题开放性与限制性相统一的特点,二是材料既能启发考生对人类社会中一些永恒主题的思考,又能引导考生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对这则材料我们很难运用提炼中心法进行审题立意。由于这则材料的放射性、发散性很强,其实主要我们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就能提炼出切合材料含义的立意来。
一、材料中说:从微博、微信到微公益,从微表达、微力量到微监督,社会生活中是无 “微”不至。我们已经迈入了“微时代”。
从上述的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到,草根百姓的“微表达”,网络反腐的“微力量”,正反映了公民社会的成熟和壮大。正是我们党和政府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进一
第10篇: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第四次调研考试
广东省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四次调研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2014.4)
12.“汉初,凡军国大事,天子往往召集群臣博议。博议又称廷议,通常是由富于行政经验的公卿、列侯、二千石以及怀藏学识的大大、博士等五类官员参加。”这种博议制度,是为了
A.加强君主独裁专制 B.防止丞相专权C.实行议会民主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3.陈献章(1428—1500,江门新会人)在学术上“舍彼之繁,求吾之约”,追求“自然,白得”,开创“江门学派”,被誉为“真儒复出”。这里的“彼”指的是
A.程朱理学B.陆王心学C.佛教D.道教
14.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游历临安(今杭州)后,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在临安城,他能够看到
A.穿着棉布的市民B.阅读《三国演义》的文士
C.吟唱京剧的艺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