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地图教学设计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三节 地图
遵义市第十七中学
龚小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学会看地图,理解地图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让学生能正确辨别方向,比较比例尺的大小。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探究与互助讨论中,完成对地图三要素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帮助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能互相帮助。让学生明白,我们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重点
在不同地图上辨别方向。
三、教学难点
对同一图幅大小的地图,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反应的范围大小,描述的地理事物详略。
四、教学用具
贵州省地图、多媒体课件、自制方位指向标。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
让学生帮帮忙,老师下周需要去贵阳,但是老师不知道贵阳在哪?怎么样才能知道呢?需要用什么工具? 学生答(地图)讲新
在地图上老师能找到贵阳、遵义等贵州的各个地区,那么老师想知道,贵阳在遵义的什么方位,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思考
首先确定这幅地图的方向,我们地球上得方向有哪些呢? 讲解基本方位的来历(展示方向坐标)北:指向北极星的方向。
南:与北极星方位相反的方向。东:太阳升起来的方向。西:太阳落下去的方向。这四个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在这四个方向的基础上,延伸初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四个方位,和刚才的四个方位合起来就是我们地面上最基本的八个方向拉。那么请同学们认真看一下,老师挂在黑板上得这幅贵州省地图,对于方向有没有给我们任何提示呢? 学生回答:没有
但是有些地图就明确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比如(老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有指向标的地图。)
在这幅地图上,同学们观察,在哪个地方有方向的指示呢?(提示学生在地图的四个角寻找指向标)学生答:在地图的右上角,有一个箭头,在箭头上方写了一个北字,就代表这个方向是指向北极星的方向,北方。
老师:非常好,那么北方知道后,其他几个方位也可以知道了,回忆刚才老师讲的,与北极星相反的方向是南方,与南北相垂直的就是东西方向了。我们把这幅地图的方向定好之后就可以回答旁边的提问了。经济开发区在耕地的什么方向? 学生答:正西。
第一次见面,没什么好送给大家的,老师送给大家一个小礼物吧,你们帮老师这么大忙。(按小组分发自制方位坐标)
同学看第二个问题:经济开发区在城市的什么方向?
用老师发的方位坐标,先定位在指向标,然后平行移动到城市。再观察,经济开发区在城市的什么方向? 学生答:西北
现在老师已经把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别方向的方法教给你了,现在你们讨论课文15页上的活动题。
四人为一个小组,运用老师刚才讲的方法,看哪组的同学最快完成。学生讨论,老师指导。老师:现在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别方向,那么思考挂在黑板上的这幅贵州地图,它没有指向标,那我们应该怎样判别方向呢/ 其实,没有指向标的地图,是一种特殊的有指向标的地图。它的北方已经默认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因此我们拿地图的时候,要面朝北,背朝南。再根据老师教你们的方位坐标定位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遵义在贵阳的什么方向? 贵阳在安顺的什么方向? 安顺在遵义的什么方向? 分别找同学在黑板上演示。老师:有指向标的地图和无指向标的地图我们都已经会判别方向了,但是有些地图比较特殊,我们来看一下这样的地图,又该怎样判别方向呢? 展示经纬网地图
复习: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展示日本地图,根据老师刚才讲的方位坐标法,完成思考题。广岛在东京的什么方向,北海道岛在东京的什么方向? 帮帮忙:老师有个问题没弄明白,贵州的面积有17万平方千米,怎么面积广阔的地域,是通过什么方法画在这张小小的纸上呢? 学生答:按一定比例缩小
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 展示三幅不同地图,让学生观察比例尺的三种表达方式。
老师总结,比例尺的分子都是一,同样图幅大小,实地距离越大,比例尺越小,实地距离越小,比例尺越大。
让学生对比同样图幅的中国地图和北京地图,比较比例尺的大小。讲解哪幅地图反应的范围大,哪幅地图反应的范围小。
学生思考:老师有一个更大的梦想是环游世界,和贵州省地图图幅大小一样,我应该选择比例尺大的呢还是比例尺小的呢? 学生抢答。
老师讲解,世界地图上的贵州能体现出来吗?而贵州省地图,能体现出贵阳,遵义,等非常细小的地方。因此,完成相应表格。同样图幅大小,比例尺越大,反应的范围越小,描述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反应的范围越大,描述的地理事物越简略。帮帮忙:现在老师已经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看比例尺,但老师有个问题,在地图上,贵阳和遵义隔得很近,那老师去贵阳的时候是不是散散步就到了呢? 学生答 老师总结: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通过图上距离计算出两地的实际距离,这就是比例尺的作用,那算算遵义到贵阳的实际距离吧。看哪组同学最先完成。
帮帮忙:在贵州省的地图上,花花绿绿的地理事物很多,老师看得眼睛都疼了,而且那些花花绿绿的符号是什么意思呢? 在地图上,用一些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地理事物,被称为图例,地图上一些表示城市、山脉、河流等的名称,作为对图例的补充,这被称为注记。展示常用图例
考验学生的快速记忆能力,看哪个小组的规定时间内,记得最快和最多。老师在课件上展示部分图例,让学生抢答。看哪组举手的同学最多,声音最洪亮。
老师:同学们表现非常不错,让我们为自己精彩的表现鼓掌吧。今天你们帮助老师解决了很多难题,谢谢你们,哪老师想问一下,你们在帮助的老师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答
课间展示板书设计
老师总结:我们在帮助的过程中收获到怎么看地图,怎么辨别方向,比较比例尺的大小等等,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有所得的,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共同进步,好今天的课上到这,下课。
第2篇:地图教学设计
七(上)
第三节
地图
秦成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知道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②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③记住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
④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技能目标
①能在地图上量算出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②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③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地图比例尺知识的学习、运用,以及地图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别。依据初中学生的认识特点,教师需要创设多种情境,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师生课前准备
大地球仪1个、小地球仪6~ ~8个、世界地形图、世界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中国交通图、校园平面图、米尺等。
投影仪、投影片
①台湾岛的相片和“台湾岛图”;
②日本图;
③某地区平面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新课
出示投影片:台湾岛的相片和“台湾岛图”(或让学生分组观察课本中的台湾岛图,分组展开竞赛,按小组回答),问:“你能在地图上看到什么?你能从地图上获得哪些信息?”
师:同学们在“台湾岛图”上找到很多地理事物,这一节我们一起学习怎样看地图。
教学新课
板书
第三节
地图
师:请你动手量算,同桌同学合作,用准备好的米尺量出使用课桌的长度和宽度?
生:长1.2米,宽0.4米。
师:假若绘制你的课桌平面图,用长1厘米的线段表示课桌的长度,那么比实际课桌长度缩小了多少倍?
生:120倍。
教师小结: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教师说明在比例尺的公式里,图上的单位一般是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也要换算成厘米,才能计算出图上距离相对于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
板书
一、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师:在黑板上画出长1厘米的线段,用它表示1.2米。比例尺的这种表示方式是线段式。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比例尺吗?
生讨论回答: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2米。
师:这种方式就是文字式。除此以外还会有什么方式?比例尺能不能用数字表示呢?
生:1∶120或1/120。
师:出示中国政区图、中国交通图、中国地形图,学生分组观察说出这些地图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学生回答:有线段式、数字式等。
师:请你把下列比例尺的其他两种形式。(提醒学生注意单位换算,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数字式 线段式 文字式
1∶6000000
0
10千米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师:读“台湾岛图”,台北到高雄的实地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生:先在“台湾岛图”量算出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再利用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出这两座城市的实地距离。
师:请你比较下列比例尺中,哪一个最大?(师启发诱导学生,在比较时要换算成哪一种方式,然后再比较。)
A.1∶600000 B.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C.1/800000
生:A最大。
板书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师: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中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比较这两幅图,哪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
②说明哪幅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一些?
③再比较这两幅地图的比例尺的大小?
④由此,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生: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得出以下结论: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地图比例尺愈大,要表示的范围愈小、表示的内容愈详细;反之,地图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表示的内容愈简略。
师:看地图,不只是要会读地图上的比例尺,还要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下面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二、地图上的方向
师: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那么在地图上应该怎样辨别呢?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是如何确定呢?
出示投影片:“日本图”,指导学生分组读图讨论回答了列问题:
(1)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生: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图中的Y点在X点的什么方向? X点在Z点的什么方向?
生:Y点在X点的东北方向,X点在Z点西南方向。
生: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板书1 经纬网定向法
师: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注意:指向标指向北方。
板书2 指向标定向法
请看下图,分组读图讨论回答:
(1)图中的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C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
学生回答: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C点在A点的正南方向。
(2)假若图中的A、B两点的实地距离是60千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是多大?(至少用两种不同的形式表示出来)
先在图上用直尺量出AB二地的图上距离,再与实地距离比较得出:该图的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用数字式表示为1/3000000,用线段式表示为0
30千米。
师:有的地图,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怎么判断方向呢?(教师要启发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地理知识。)
生: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板书3 一般定向法
师:出示某地区平面图的投影片(或学生阅读课本图1.25某地区平面图),学生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①科技园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农业实验区在科技园的什么方向?学校在车站的什么方向?
②农业实验区与学校的直线距离大约是多少米?
③沿公路从学校到科技园区,大约有多少米?
学生回答:科技园在学校东南方向;农业实验区在科技园的正南方向;学校在车站的正北方向。
学生回答:675米,大约是450米。
师:当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呢?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呢?
生:学生观察地球仪,当一个人站在南极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北;当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时,他的前后左右都是指向南方。
师:野外旅行或考察,有时会迷路,需要确定方向,假若你没带指南针,在北半球如何确定方向呢?各小组同学合作交流,看哪个小组想的点子多?
学生讨论回答:
(1)在晴天的夜晚,可以用北极星确定方向;(2)在白天利用太阳确定方向;(3)白天观察树木确定方向;(4)利用房屋确定方向。
师:同学们,想的点子还真不少。大家知道,地图上的地面景物是用不同符号表示的,除了符号还有一些文字和数字注记,这些都是地图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因此,要利用好地图,必须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
板书
三、图例和注记
师:请同学们看图1.24一些常用的图例,请你自己想办法,如何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分组讨论,相互交流记忆的方法。)
生:动手画一画一些常用图例。
生:分类观察比较,它们有什么区别?(如地区界线、交通线路、首都与一般城市等)
生:将常用的图例画在硬纸板上,一名学生出示,小组其他同学抢答,由学生评价
课堂小结
(本节所学内容,由各小组同学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一名代表总结本节学习内容。)
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中所必需的重要工具。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就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假若你学会了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图例和注记,也就初步学会使用地图了。
作业设置
1.利用课外时间,分小组观察测量校内的主要地理事物,绘制一张校园平面图。
板书设计
第三节地图
一、图上的比例尺
1.公式
2.三种表示形式
3.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4.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表示内容详略及范围大小的关系
二、地图上的方向
1.经纬网定向法
2.一般定向法
3.指向标定向法
三、图例和注记
1.图例
2.注记
第3篇:地图教学设计
地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②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
③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技能目标
①学生能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
②学生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③初步学会阅读和绘制地形剖面图。
情感目标
①通过动手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②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二,重点和难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在等高线
图上判断地势高低,只要读出各地面地点的海拔就可以判断地势的高低;在等高线图上判断坡度的陡缓,要依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来判断,也就
第4篇:《地图三要素》教学设计
1.2《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绘制学校地图,掌握并理解地图的三要素。
2.通过绘制学校地图,掌握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3.通过绘制学校地图,掌握地图上图例和注记。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学会图上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对照
结合地图和实际问题学会比例尺的换算、熟悉和使用图例和注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知道在一般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了解在有指向标或经纬线的地图中,方向如何表示
3、掌握比例尺的定义和公式。
4.熟悉图例和注记
2.教学难点:
1、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
1、了解在实际中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教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
第5篇:“认识地图”教学设计
“认识地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地图知识。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判断经纬度、量算距离。
2.学会在空白地图上规范填绘图例和注记。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已获得的地图基本知识,学会在不同地图上辨别方向。2.通过对不同比例尺地图的比较,理解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地理范围的大小及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分析、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地图基本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掌握地图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图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二、教学道具:多媒体设备
三、用时:1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地图的基本要素是本节的重点。难点为学会运用地理基本要素查看地图并判断方向、判断经纬度、量算距离。
五、学情分析
关于地图
第6篇:地图教学设计(精选3篇)
第1篇:地图教学设计
地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②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
③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技能目标
①学生能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
②学生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③初步学会阅读和绘制地形剖面图。
情感目标
①通过动手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②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二,重点和难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在等高线
图上判断地势高低,只要读出各地面地点的海拔就可以判断地势的高低;在等高线图上判断坡度的陡缓,要依据等高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