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田家四季歌评课稿
田家四季歌评课稿
田家四季歌评课稿1
今天聆听了陈老师的识字教学课《田家四季歌》,深有感触。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对于低段语文识字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在教学中特别要注重识字方法的教学,力求识用结合。能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今天陈老师在识字教学中,教学手段多样,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识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收获。
1、创设图画情境进行识字。陈老师利用多媒体创设了四季的画面,上课伊始,老师带领学生去欣赏了美丽的图画,让学生说猜猜是什么季节,学生一开始就被四季的美景图吸引了,在这样优美的情境中老师抓住契机,开始了识字活动,让学生认识并记住了“季”这个字。
2、利用图片帮助孩子认识生活中不常见的`事物,让学生猜他们在干什么或是什么。本篇课文有很多农事活动距离学生实际生活教遥远,课堂上她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摸得找的东西。
3、利用课堂作业本进行生字摸底检测。特别是多音字教学,不仅让学生知道了多种读音,还明白了要根据意思来正确读好字音,并能灵活运用。
4、积极组织生动有趣的教学游戏。沈老师在教学生情境中识字后,做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老师读拼音,学生找出相应的生字卡片,找对了当小老师带领全班读,这个游戏虽然简单,但孩子们觉得识字环节原来可以这么有成就感,乐此不疲。
5、陈老师在教学识字过程中非常重视识字方法的渗透,本堂课要写的生字有十个,如何对生字进行归类识记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和她在上课前探讨了是不是把同种结构的生字放在一起识记对学生的生字掌握是否更有效,课堂上学生能从结构、注意事项等方面讲出了自己的发现,我相信如果以后能长期这样渗透,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自然会得到提升。
当然,听了这堂课也有让我思考的地方,本堂课要认读的生字有18个,识字量多,难度教大,如果一一呈现生字,部分学生可能会觉得有点难度。因此,依据学情,是否可以事先让学生认读课堂作业本中的词语再挑出难读的词语有针对性的学习是不是更为有效。;生字认读环节能否引导学生用更多的方法识字,不要仅限于加一加的方法;写字训练时,是否可以多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说出来,老师再强调结构、笔画,然后学生再动笔写,效果会不会更好些。
田家四季歌评课稿2
凌:听姜老师的课如沐春风般惬意,舒心。问题设置有梯度,过渡承接语言流畅富有童趣与诗情,带文设计与一主教材衔接自然,课堂氛围活跃,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汪:听了姜老师的一节课,如果要问有哪些亮点?我告诉你吧,她整节课都是亮点!姜老师本身就是闪亮亮的一位资深名师!这节课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姜老师课堂上机智果断的应变能力!一个“冬”字突然找不到了,后来发现在学生那里,姜老师就说:孩子们,这个“冬”字和我们捉迷藏呢!孩子们开心地笑了!老师也笑了!姜老师这样机智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既缓解了课堂上的尴尬,又活跃了课堂气氛。真是高!实在是高!
李:名师就是名师!听姜老师的课如沐春风,让人神清气爽!一节课全程无尿点,设计巧妙,层层递进。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各种读书方法吸引着学生全部注意力,再加上姜老师的点拨激励,整堂课学生表现精彩绝伦。在创设情境读的环节处,姜老师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父母早起或晚归,再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我觉得这把语文的教书育人完美的结合起来了。姜老师课堂上的教育方法,表扬激励方式都让人耳目一新,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处很多。不过,我觉得在板书上,还可以简洁一些,因为板书要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吧!
林:听君一堂课,胜过南昌行。姜老师的课恰似一杯美酒,越品越香;姜老师的人犹如一本无字书,越看越神。今日听课之心得,我总结为三个词语。一、有效。姜老师的语言功底深厚,教学激励语言丰富,又恰到好处。尤其注重学生规则、礼仪、阅读、倾听等养成习惯的培养。我相信,有这样的的老师,真是孩子的幸事!二、巧妙。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正如孩子的课间餐,轻松有味。此环节的设计水到渠成,孩子在欢快的歌声中,自然而然地进入阶段学习。三、舍得。有舍有得,方为智者。姜老师结合时令特点,重点抓住秋天,展开想象,练习创编诗歌。向本土名师姜老师学习,是我前行的方向。
郑:姜老师端庄、优雅、睿智,语言亲和力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整节课层次清晰,看图猜季节导入新课环节设计独具匠心,注重了课内与课外结合,课堂与生活结合,语文与音乐学科整合,不愧为名师!
第2篇:《田家四季歌》说课
《田家四季歌》说课稿
一、说教材
《田家四季歌》是是一首描写田家四季生活的歌谣,不如说是四幅季节图。而图画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因而,本课教学设计以赏图、看图、说图、画图为主体思路,引领学生在图画中识字,在图画中学词,在图画中朗读,在图画中了解文章内容。《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篇课文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更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之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应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能力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应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课堂中教师要设置很多环节来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爱幻想,但识字量还不够多,语言积累刚刚起步,理解能力还很弱,所以联系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美文美读、是他们学习这课的主要成长点。
三、说目标
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课文训练的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了解农民在不同的季节里的农事活动,体会农民的辛苦和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农民的辛苦,懂得辛勤劳动的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二年级的学生重在识字和阅读,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2.了解农民在四个季节里的主要农事活动。3.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在有感情地朗读中感悟田家生活的恬静与辛劳,热爱生活。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设置,以唱背导入,激发兴趣法”——激发情感,引起兴趣。
2、“多元识字法”——随文识字,自主识字。
3、“读悟法”——以读代讲,读中促悟。愿意表现自己,是儿童的共同特征。因此,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用集体读,分组读,男女生赛读,老师引读等多种方式来朗读儿歌,达到了情感朗读的效果,也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四个季节的变化,体会到诗歌的语言美。
4、“展开想象,拓展思维法”--------激发想象力,锻炼口语表达。“培养低年级学生积极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新课标中低年级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
5、“媒体辅助法”——利用多媒体的图片、视频、音频有效辅助教学,使教学活动多样化。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唱一唱”,“背一背”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在欣赏图片、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观察、发现阶段,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既形象又具体,并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精读课文,感悟体验
这个环节我以读代讲,通过老师范读诗歌,让学生以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节读,想一想:你读的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喜欢它?怎样读才能读出每个季节的特点?才能表达你的心情?赛一赛。小组赛读,要求读出季节特点,读出自己的情感。找一找。你从哪儿看出农民劳动很辛苦?找出写农民心情的句子,反复读读,思考:他们这么辛苦,为什么还喜洋洋、笑盈盈?
体会感悟田家生活的恬静与辛劳,热爱生活。很好的完成了这项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习中的自主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此设计注重了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把无形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仿写儿歌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三)学写本课的生字
引导发现,渗透学法。写字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独立正确书写。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字形的特点,帮助学生记忆,既直观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培养了学生的写字的能力。
(四)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通过视频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到田家四季生活的乐趣,而且对自然现象产生了很大兴趣,滋生学生强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五)作业
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形式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差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让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且作业贴近生活,真正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简单直观采用文中四个季节词及几个重点词语来板书,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图文直观,便于学生背诵。
第3篇:《田家四季歌》说课
《田家四季歌》说课稿 杨兴红
一、说教材
《田家四季歌》是是一首描写田家四季生活的歌谣,不如说是四幅季节图。而图画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因而,本课教学设计以赏图、看图、说图、画图为主体思路,引领学生在图画中识字,在图画中学词,在图画中朗读,在图画中了解文章内容。《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篇课文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更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之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应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能力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应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二、说学情
二年
第4篇:《田家四季歌》说课
《田家四季歌》说课稿
一、说教材
《田家四季歌》是是一首描写田家四季生活的歌谣,不如说是四幅季节图。而图画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因而,本课教学设计以赏图、看图、说图、为主体思路,引领学生在图画中朗读,在图画中了解文章内容。《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篇课文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更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之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应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能力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应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