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湘教版第七册《习作5》优秀教学设计
湘教版第七册《习作5》优秀教学设计
湘教版第七册《习作5》优秀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从文本入手,情境启导
1. 今天早晨,教师收到了三封信(扬一扬信封),每个信封里都装着一个秘密,想知道是什么吗?那好,请大家仔细看。(出示课件:课文图画)
2. 每幅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秘密呢?图上的小朋友心情怎么样?(生自由回答)
3. 是呀,在生活中,不仅有欢笑,也会有泪水。当碰到爱犬意外伤亡、考试成绩不好、被人错怪受委屈等等情形,我们都会伤心、难过。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过伤心的事吗?
二、学生交流,丰富素材
1、同桌交流。在以往的生活中,你最伤心的是哪一件事?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当时的心情怎样?
2、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小组推荐代表说说自己的伤心事,评一评,谁说的最让印象深刻)
4、我们平时遇到伤心事时,有人喜欢把它藏在心里,不愿说或不敢说。其实,把它写下来,让老师和同学来替你分担忧伤,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那么怎样写才能让别人清楚了解、深刻体会呢?
三、写法指导
讨论:你觉得写这篇文章要注意些什么?
1、小组讨论。
2、全班汇报。
3、教师小结。(相机板书)
(1)事情的经过要清楚。
(2)自己的感受要真切。
四、佳作欣赏
(课件出示:《小贝贝——我爱你》)
1. 师范读佳作,生思考: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怎样把这件事情写具体的?
2. 作者的心情怎样?你从哪些词句能感受到作者的伤心呢?画记有关的词句。(边读边用心体会作者的感受)
3. 你从这篇文章中还受到了什么启发?
五、学生自主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作文讲评
一、学生继续习作
二、互动评改
1、全班点评。
(选取有代表性的佳作和病文各一篇,采用引导、点拨的方式组织全班同学进行示范性点评)
2、佳作评析。
1)、出示有代表性的佳作或佳作片断,指名读。
2)、自由评议,指出佳作的'优点所在。
3、病文评改。
1、出示有代表性的病文或病文片断,指名读。
2、指出例文的毛病所在。
4、师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三、学生自主修改习作。
1、小组评议。(组内评议各成员习作的优缺点,再进行修改)
2、佳作欣赏。
(小组推荐佳作,由作者朗读,其他同学用心体会,产生共鸣)
四、总结
生活中谁都会有伤心的时候,不要憋在心里,可以向亲人朋友诉说,或把它写在日记本上,让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又可以轻装上阵,成为快乐的天使了!愿同学们笑口常开!
第2篇:习作5教学设计
习作五
习作要求: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介绍的景点。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 2.教师撰写范文《天坛导游词》,制作录像短片。
教学目标:
1.学习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会写导游词。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点:导游词的格式及写法。
教学难点: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的实用性语言。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导游词”,理解习作要求。
1.播放一段录像——北京天坛公园导游员迎接游客时的情景。
导游:“各位广东来的朋友,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首都北京,我姓张,大家叫我小张就可以了。非常高兴今天能够陪同各位一起游览从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请大家跟我走。” 2.谈话:录像短片中的小张是干什么的? 师: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导游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讲解词,称为“导游词”。(板书:导游词)刚刚同学们听到的那几句话,就是导游词的开场白,也称“前言”。(板书:前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导游词”的写法。(板书:学写)谁来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 设计意图:尽管家庭旅游越来越时尚,但很多学生对“导游员”“导游词”还是没有更多具体的认识。录像短片的播放,能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或回忆曾经听过、见过的情景,对“导游词”产生直观感知。
3.演示文稿:《语文园地五》习作要求。指名读,认真听,说一说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4.教师讲解习作要求:
(1)确定自己要介绍的“世界遗产”。师: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的景观共有29处,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有所了解。可以从中选择一处,作为自己介绍的对象。(2)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师:一个景点,可以介绍的东西很多,要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3)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师:可以适时提醒游览时的注意事项,或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设计意图:习作前明确写作要求很重要,是对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教师对每一条要求进行适当的解释,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写作要求,了解撰写导游词的基本方法。
二、范文引路,学习写法。1.出示范文《天坛导游词》(附后)师: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同学们可以选取景点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写,不一定面面俱到,因此题目也可以是:“×××导游词”“××风光简介”“××的传说”等。2.学生自行阅读,思考:(1)导游词有哪些内容?(2)导游词在语言上、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3.交流讨论,教师指导写作方法:
(1)导游词的具体内容,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前言,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如录像中小张讲的那几句,既简短、亲切,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例文中的第1自然段)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例文第2、3自然段)分述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例文4—14自然段)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例文的最后一段)(适时板书:前言、总述、分述、结尾)(2)导游词的特点:内容真实,语言生动,按游览顺序叙述,适时对游客提出注意事项。
为了使导游词更加真实、生动、有条理,同学们应收集有关这个景点的资料。因为是向游客作介绍,所以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另当别论。(板书:内容真实、语言生动、言之有序、适时提示)
第3篇:《习作5》教学设计
《习作5》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银杏》,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银杏的。
让学生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还不行,还要学会问、学会查资料。
2、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进行仔细观察,并询问有关人,查阅有关资料,对这种产品有一个较为全面地了解,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3、解主习作要点的提示,学习例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与查阅到的资料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观察,激发兴趣
1、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谈话:刚才同学们观察了这幅画,说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如果我们就这样写下去,不仅显得零乱,而且也不够形象、逼真。沈平平同学根据金老师的要求写了这棵银杏,写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向她学习,看看
第4篇:《习作5》教学设计
习作5
一、概述
《习作5 话说端午节》是苏教版第六册教材第五单元的一篇习作。教材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收集资料的目的,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的情境,渗透了根据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需要,有目的地收集信息资料的教育。第二部分是关于端午节的资料。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要求学生在充分阅读教材提供的关于端午节的资料后,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选取需要的资料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这样的习作,如果引导不当,学生很容易就会将各种文字资料简单拼凑,导致结构不合理,内容衔接不当。
二、教学目标
1、读懂文中所给资料,并能作适当的补充。
2、初步学会归纳整理所给资料。
3、学会口头向别人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以及相关风俗。
4、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