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读书人是幸福人》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书人是幸福人》现代文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有无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②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耳闻目睹的周围人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一切。
③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做人的原则,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激情,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④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者;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的书,是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的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崇高,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力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说,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说,读书使人避恶。
⑤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1.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7个字):。(2分)
2.第①段第一句话中“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指的是世界。作者认为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不幸的,这是因为(2分)
3.第③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1分)
4.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分)
5.文中说:“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我们在课内也学过《论语十则》请任意引用其中一则,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思考和体会。(2分)
引文:
思考和体会:
答案:
1.(2分)读书人是幸福人
2.(2分,每空1分)精神他们只拥有现实世界,缺少更为浩瀚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
3.(1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提出上段和本段的分论点。
4.(3分,意思对即可)
先提出本段论点读书使人追求崇高情趣高尚(1分),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读书对人的良性影响,再举自身的事例论证读书给人的幸福,最后引用笛卡尔和雨果的名言,用道理证明读书可以使人向善避恶(1分),从而论证读书人是幸福人的中心论点(1分)。
5.(3分)开放题。
引文正确书写无误(1分),思考和体会扣住引文观点(2分)
第2篇:读书人是幸福人现代文阅读答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现代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有无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②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耳闻目睹的周围人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一切。
③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做人的原则,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激情,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④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者;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的书,是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的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崇高,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力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说,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说,读书使人避恶。
⑤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15.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7个字): 。(2分)
16.第①段第一句话中“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指的是 世界。作者认为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不幸的,这是因为
(2分)
17.第③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1分)
答:
18.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分)
答:
19.文中说:“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我们在课内也学过《论语十则》请任意引用其中一则,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思考和体会。(2分)
引文:
思考和体会:
参考答案:
15.(2分)读书人是幸福人
16.(2分,每空1分)精神 他们只拥有现实世界,缺少更为浩瀚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
17.(1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提出上段和本段的分论点。
18.(3分,意思对即可)
先提出本段论点读书使人追求崇高情趣高尚(1分),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读书对人的良性影响,再举自身的事例论证读书给人的幸福,最后引用笛卡尔和雨果的名言,用道理证明读书可以使人向善避恶(1分),从而论证读书人是幸福人的中心论点(1分)。
19.(3分)开放题。
引文正确书写无误(1分), 思考和体会扣住引文观点(2分)
第3篇:读书人是幸福人
读书人是幸福人
教学目标:
1.学会对文中内容做注释,养成翻阅工具书的习惯。
2.掌握并学会运用整体通读、专心精读、比照联读、扩展阅读等阅读方法。3.能联系各自的阅读经历和读书体会,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内涵,从而热爱读书、积极阅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字词句,边读边归纳大意,感知文章深刻内容。
2.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理解体验“读书人是幸福人”。2.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
1.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要点,掌握方法。2.通过课堂交流讨论,感悟读书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首先,我们来看几张图片(贫困山区儿童的学习现状),我们从他们眼中能读出什么?(对读书的渴望)看到他们的学习状
第4篇:读书人是幸福人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运用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的一轮方法。
2.学会对文中内容做注释,养成翻阅工具书的习惯。
3.掌握并学会运用整体通读、专心精读、比照联读、扩展阅读等阅读方法。
4.能联系各自的阅读经历和读书体会,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的内涵,从而热爱读书、积极阅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教学重点 :
1.学习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字词句,边读边归纳大意,感知文章深刻内容。
2.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教学难点:
1.理解体验“读书人是幸福人”。
2.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开展小调查
1.你读书的感受:A.苦 B.苦中有乐 C.乐
D.乐中有苦
教师引导选择A或B的:你是个诚实的孩子 选择C或D的:你是个幸福的孩子
2.你读书的目的: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