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体验做清明粑散文
体验做清明粑散文
近二十年来,自我在乡镇、县城工作以来,没有到过田边地角或荒坡野地采摘一次清明菜,亲自做过清明粑。
这次源于栏目节目的需要,今年清明节前两天,我和两位同事来到了南坝古镇的一个村庄,饱览了大自然的美丽,采摘了野地里生长着的清明菜,自己经历了做清明粑的全过程,品尝了劳动带来的快乐感。
四月三日上午,阳光明媚的乡村草长莺飞,田园和坡地里花儿怒放,辛勤的蜜蜂在花丛里来回飞舞,山坡上的树木披上了绿色的盛装,处处充满着盎然生机。一路上,我们沐浴着阳光的温暖,呼吸着原野泥土的芬芳,正赶上了春光无限好的时节。此刻我在想,这样好的春光怎能窝在办公室呢,错过这美丽的春色多可惜?还好,清明节的即将到来,给了我一次机会,让我走出了户外,走进了春色满园的大地。
不知不觉,我们在南坝镇文卫办主任赵耀明的带领下,来到了联系好了的目的地——丰乐村。
这个丰乐村有山有水,四五米宽的小河水清澈见底,小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四周山峰突兀,满目一片绿装;鸟语从远处的林中传来,悦耳动听在田野间回荡;一片片田园全部种上了油菜,此刻虽然已经进入四月,但由于海拔位置略高,油菜花儿正开得鲜艳,在太阳的照耀下,整个田园染得一片黄灿灿,微风拂来一股清香沁人心脾,让人陶醉。
四周田园之中的花儿虽美,景色观不够,可是,此行来的目的,却让我把我的同事从花海的陶醉中解脱出来。于是,主持人侯燃开始了节目现场语言描述前的准备,摄像记者杨鹰架好了脚架,安好了摄像机。稍后,便开始了节目的录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的确有点伤感。不过,人间四月天却到处呈现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今天,我们来到了南坝镇丰乐村的田园里,我们不仅仅是欣赏这里的美景,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寻找清明菜,亲手做清明粑粑奉献给观众”。
节目现场录制结束后,诗性大发后的主持人侯燃没忘记今天的任务。紧接着,便来到了正在寻找清明菜的几位大姐身边。
“你好阿姨,你们在采摘什么呢?”
“我们在采摘清明菜呢,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我们农村有一个习俗,清明节前后就要吃清明粑,必须过这个传统节日呢,这不,这田里面就有清明菜,就来摘一点”。村民刘大姐回答说。
呵呵,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这位刘大姐的指点下,我和主持人侯燃扒开草丛仔细寻觅,嘿,只见草丛里一丛丛清明菜静卧其中,修长的茎和细长的叶子长满了白色绒毛,淡黄香青的嫩叶顶端托着淡黄色的莲状花蕾,亭亭玉立青翠欲滴。我一边采摘,一边放到鼻子上闻一闻清明菜的清香,真是惬意不过了。约莫两个小时过去,有了两位村民大姐的帮忙,我和主持人小侯可轻松不少,不一会便采摘了满满一蓝清明菜,足足有三斤多。
体验了采摘清明菜,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刘云香大姐家里。刘大姐十分勤快,帮我们找来了盆子,往盆里掺满水,我们一边洗清明菜,一边听刘大姐讲清明节习俗。据刘云香大姐介绍:清明节也是川东农村的风俗,每一年清明节都要去采摘清明菜来做点清明粑,说这是农村人的习惯,要应正这个节气,不然,不吃清明粑屁股就要长疮。
清明菜洗净刚刚下锅熬煮,我和主持人小侯又坐不住了,闲着没事东走走、西串串。嘿,还别说,真让我俩在厨房里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桌子上放着做清明粑的几种馅儿,有豆沙的、肉的,还有榨菜与肉、香椿混合的,看着油亮亮的馅儿,一股香喷喷的气息,真想舀一勺送进嘴里。一打听,才知道这就是制作清明粑的第二步骤炒的馅儿。
为了弄清楚清明粑馅儿有何讲究,我俩又请教刘大姐,她告诉我俩,做清明粑,它的馅儿有很多种。甜馅儿,就是用红糖、白糖、花生混合在一起;菜馅儿,就是用野葱、榨菜、春芽、腊肉炒熟混合一起的。大姐还告诉我俩,清明粑的制作过程是相当复杂的,特别是馅儿非常讲究,它不仅仅是讲究口感,最重要的是荤素搭配,最能体现出它的营养价值。
看着刘大姐即将在锅里实际操作炒馅儿,让我俩的口水快要流出来了,不知道口水想要流出多少次,我没有记清楚!嘿,别忙走开,因为下面,刘大姐要进行非常重要的步骤,那就是炒馅儿开始了。
炒馅儿,看着很轻松,其实是最关键的一步,不光食材要准备充分,更重要的是把握住火候。首先将榨菜和腊肉先后倒入锅中,用大火翻炒二分钟,至6成熟的时候加入配料起锅。这时的馅儿晶莹剔透、鲜嫩清香,让人止不住的流口水啊!
为了避免摄像说我们偷嘴,待馅儿炒结束后,我和主持人来到刘大姐的后院,又开始配合大姐完成和面这一艰巨任务。此时,熬煮熟了的清明菜已经起锅,我便将清明菜倒入了米粉中,按刘大姐说的一比三的比例进行和面。
以前吃清明粑是妻子从市场上买的,没有觉得做清明粑的难度。为了今天这顿美食,我想再累都要挺过去。
为了在镜头前表现我和主持人小侯从容的态度和决心,我俩全身心投入,开始和起面来。从刘大姐口中我们得知,和面可不能马虎,清明粑要有嚼头又不粘口就得让清明菜和米粉充分融洽,达到依依不舍的程度。这样和出来的清明粑绿绿的,不光好看,吃起来也上口。近两个小时的努力,和面终于成功,我俩累得精疲力尽。
为了不给观众丢脸,我们不得不继续充当着打肿脸充胖子的角色,扮演着需要的镜头,进行着即将进入的`下一个步骤:包清明粑。
这个环节看是简单,其实我和主持人小侯却从未做过,但为了栏目节目收视率的提高得豁出去,权当是我们期待已久展现自己的一个才艺罢了。于是,大姐们将菜馅儿包成扁状,我俩也就包成了扁状;大姐们包甜馅儿包成圆形,我们也就包成了圆形。刘大姐告诉我们,分别包着清明粑的不同形状,就是便于吃的时候好弄清是菜清明粑,还是甜的清明粑,大家喜欢按自己的口味,想吃哪种就好挑选。
此刻,小侯别出心裁,问宋大姐:阿姨,我能不能包成其它形状的呢?
大姐宋德玉说:“看你,只要你能包得出形状来就可以。”
“要得,那我就来包个乌龟形状的。”
当时,小侯的突发奇想让我兴奋不已,能将传统的清明粑与乌龟联系起来,是我没有想到的。
“刚才,阿姨告诉我,这做清明粑要么是扁状,要么就是圆形。今天,我就想做一个乌龟形状的清明粑给观众,看到没有,我手里的这个就是乌龟清明粑,你们吃过没?看嘛,这上面的龟甲、纹路都是很清晰的哟,这里还有尾巴和四只脚,一会蒸熟了拿来吃一下,看好不好吃。”
虽然忙忙碌碌一个上午,一个个漂亮、诱人的清明粑终于成形。当然,小侯的那只乌龟形状清明粑也躺在其中。最后一步,当然是将清明粑放到锅里,蒸煮20分钟后就能让观众检验我们的成果了。
传统的清明节,除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外,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清明粑等节令食品也是大家的一个传统习俗。
二十分钟后,清明粑蒸熟了,摆在了桌子上,小侯又开始了节目的录制。
“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今天我们做了很多菜,非常丰盛。不过,这个主打菜还是清明粑,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就是我今天专门做的乌龟清明粑,闻起来还真是香些,因为是我自己做的,我就来尝下好不好吃。……嗯,非常好吃,我做的清明粑那硬是不一样哦,还可以长寿哦!”
一个个绿绿的清明粑,酥嫩回甜,清香绵软,糯滋滋,香喷喷,放入口中细细品味,一份浓浓的节日氛围慢慢弥漫开来。到这里,今天我们栏目节目的任务也圆满成功。
昨晚,《清明菜清明粑》七点三十五分在《天天说民生》栏目准点播出,妻子和女儿看后非常称赞!
妻子说:“你还挺勤快的,明天是清明节,你露一手试看!”
二女吴霞说:“爸爸还会做清明粑啊,我还没有看出来呢,那明天给我们做几个清明粑吃可以吗?
我也答应得爽快,明天的清明节一定会有清明粑!
今天中午,一家人吃上了清明粑,过了一个愉快的传统节日。我呢,又体验了一次做清明粑的过程。
第2篇:清明粑散文
清明粑散文
一年之中,有些食物如昙花一般,感觉还没怎么吃出味来,就已结束了,比如清明粑。我听家人说过,我勤奋精明的外婆年轻时,每逢清明前,都要放下洗洗浆浆的手上活路,带着孩子在山上采摘清明菜,赶制很多的清明粑,然后挎着篮,领着孩子上街去叫卖,挣得微薄的钱来补贴家用。
外婆把这样补贴家用的办法传授给我母亲,我母亲又教会我,所以我很小时,就知道如何做清明粑,不过没机会上街吆喝过。结婚生子后,只做过两次给家人尝,都觉得很不错。但工作太忙,况且在城市里,不知何处才有清明菜。
好在清明前,街上总有人拎着满满一篮子的清明粑叫卖,看见她们,我会想起外婆年轻时,也如此辛苦地满街叫卖,眼巴巴地盼着行人们来买。故每次我都情不自禁地买很多带回家,如果遇上卖得差不多,又急着赶回家的,我索性一古脑儿全买下,然后东家送几个,西家送几个,又带几个到办公室,三下五除二就可以全部消化掉。
我小时吃的清明粑很简单,把长着白绒毛的清明菜叶切碎,混着糯米面、米面一块揉和,然后把核桃、花生、芝麻、红糖等碾碎混和一起作馅,包成包子状,以掌摁扁成饼状,锅里放少许油,把饼放进去两面烙烤至金黄即可,外壳口感脆,里面软香柔和。也有人用豆沙作馅,口感也是一样的香。我小时很喜欢吃,不过母亲大人不让我多吃,因为糯米面很容易腹胀,而小孩子馋嘴起来,是顾嘴不顾肚量的`,所以总感觉小时候吃清明粑,怎么都没吃过瘾。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城里已绝少有人家自己做清明粑了,都是从街上买来。而此时的清明粑,也上了档次。素馅的继续保留花生馅、豆沙馅外,还有不少荤馅,比如腊肉馅、海鲜馅、猪肉粉丝香菇馅、鱼丸馅等,虽然很好吃,但令我诧异的是,才吃半个即感腹饱。不似小时候,吃起来可以没个完,青年时一气吃上四五个不成问题。故每年我买的清明粑数量渐渐少了,还有好几年,竟忙忘记买这应季食品。
去年清明应朋友之邀,带着家人跟去上坟扫墓,其实就是去郊外踏青,完事后下山。山下小村落是朋友家族所在地,我们进去坐一坐喝杯茶。朋友的亲戚送来一大锅豆沙馅的清明粑,看着不及城里卖的那样细腻洁白,不过吃在嘴里,却是满口清香,那感觉很神似我小时吃的清明粑,大家交口称赞,转眼一锅儿清明粑就被我们吃下肚了,不得不感叹:“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不一定是事实,但乡下的野菜、米面等,绝对要比城市里的好吃、新鲜。
端午吃粽子,清明守寒食。如果城市里有清明菜卖,我是很乐意买回来教孙辈们做做清明粑吃,老少两个在厨房里边做边品尝,也算是天伦之乐、厨房一大情趣吧。
第3篇:清明粑经典散文
清明粑经典散文
前两天在家里休假,爱人说快过清明节了,我们去买点大蒜来,做粑给你吃。我高兴得不得了,忙下楼奔菜市场去了。
知夫莫若妻,爱人知道我特别喜欢吃清明粑。只要一提到清明粑,那种香喷喷的大蒜和腊肉味道,就会很快地沁入我心脾,使我的口水直流,恨不得马上就有吃。
还未到清明节,那绿油油的大蒜在经过了严冬的酷寒后,长在了春天的温馨里。苗棵通过雨水的滋润,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不但恢复了元气,而且长成了嫩长的茁壮蒜,这种茁壮蒜,便是清明粑的美味馅料。这个时候,我就常常催促爱人快做清明粑。早些年我的爱人在水产场里养鱼,我也跟着在渔场生活劳动了十来年。在那里我们虽然经历了不少凄风苦雨,却是平生无憾,大饱了十年吃清明粑的口福。因为鱼池的池埂上可以自己种大蒜,我就总是种了许多,每年的清明节前后,都能吃上五、六回的
第4篇:清明粑优美散文
细雨蒙蒙,转眼就到了清明时节。母亲说,回来吧,给你做清明粑吃。
带着浓浓的思乡情回去了。春雨渐,春意浓,这个时节是最美丽的。麦沟里,田埂上,各种野花野草都长得葱葱郁郁的,仔细分辨,还能找到清明菜。清明菜的学名应该是“鼠曲草”,远远一看,灰绿灰绿的。细细看来,那可喜的绿中会探出黄色的小脑袋,又娇俏又可爱。微风一拂,清明菜左右摇摆着,我便似乎闻到了清明粑那独特的香味了。
母亲果然要做清明粑。瞧,摘好洗净的清明菜都晾在簸箕里。糯米粉、大米粉都早已舂好,还有芝麻、苏麻、花生都已炒熟,核桃切碎了,一齐用木滚子辗压好,分别装在钵子里。我凑近去深吸一口气,做出夸张的馋样来,母亲一边和面一边直笑。
要想做出美味的清明粑来,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一丝不苟。将适量的清明菜配入混合的米面,各种颜色一混合,看着都觉得香。菜多面少
第5篇:清明粑优美散文
清明粑优美散文
细雨蒙蒙,转眼就到了清明时节。母亲说,回来吧,给你做清明粑吃。
带着浓浓的思乡情回去了。春雨渐,春意浓,这个时节是最美丽的。麦沟里,田埂上,各种野花野草都长得葱葱郁郁的,仔细分辨,还能找到清明菜。清明菜的学名应该是“鼠曲草”,远远一看,灰绿灰绿的。细细看来,那可喜的绿中会探出黄色的小脑袋,又娇俏又可爱。微风一拂,清明菜左右摇摆着,我便似乎闻到了清明粑那独特的香味了。
母亲果然要做清明粑。瞧,摘好洗净的清明菜都晾在簸箕里。糯米粉、大米粉都早已舂好,还有芝麻、苏麻、花生都已炒熟,核桃切碎了,一齐用木滚子辗压好,分别装在钵子里。我凑近去深吸一口气,做出夸张的馋样来,母亲一边和面一边直笑。
要想做出美味的清明粑来,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一丝不苟。将适量的清明菜配入混合的米面,各种颜色一混合,看着都觉
第6篇:学做清明粑作文
学做清明粑作文
正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不但可以让人们祭拜自己过世的亲人,还可以带给人们快乐。在清明节之际,大家可以踏青,赏春,包清明粑……今年的清明节,我就学会了包清明粑。下面我就来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包清明粑的过程吧!
在清明节时,吃清明粑是我们的传统习俗。清明粑,也是我们江南一代爱吃的食品。所以。今天,我就一直央求奶奶教我做清明粑。首先,我准备害了制作的材料:糯米粉,晚米粉,一盆水,豆干和虾米。因为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所以清明粑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调节。现在开始做了。
第一步是活粉,奶奶拿起糯米粉,让我往上面洒水。我原来放了一点儿水,奶奶说不够,清明粑就像一个垂头丧气的小孩。我连忙又加了很多水,不一会儿,水就洒在了盆子里,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子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