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艺术论文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艺术论文
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还将“自主性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那什么是音乐自主性学习?音乐学科的自主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自觉地主动掌握自己的发展过程,通过积极的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质疑、自主监控评价、自主反思总结、自主调整完善等实践活动,实现高效的自我发展。音乐学科的自主性学习,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而是教学双方在全新的观念指导下高度协调统一的一种新型组合。
一、在音乐课堂中的民主教学
提倡自主性学习方式,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对新知识的探讨活动,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学生探求真理的引路人。
1.启发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内容编排的优势,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的讲解要注意给学生的思考留有余地,鼓励学生发“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遇到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学生尚未来得及思考的时候,不要急于将结果一古脑儿全盘托出,而是设法通过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即使学生提问,教师也是“问而不答”或“以问代答”,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音乐课堂上经常遇到胆小、爱面子、自卑感强的学生,他们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更不敢起来唱歌展现自己了。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弥补他们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在课堂上,要多向他们提一些能回答的问题,再用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个赞赏的神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和长处,即使是潜在的`、微弱的,也要善于“沙里淘金”,即使扬其所长。
二、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进行自主学习
音乐学科的自主性学习离不开教师积极的主导。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谈不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必将变成主讲、主问,而不是真正的主导。 有些歌曲并没有必要逐句教唱,可让学生自己边听边学,在学生学会歌曲的同时进行拓展,让孩子们分组进行表演唱,这样也能激发学生自主创编的兴趣。学生之间的创编和配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同伴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快乐。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运用自主性学习的方式,从教师方面来讲,要尽可能创设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指导学生分析、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探索学习的方法,有效地激励和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从学生方面来讲,要懂得“为什么学”、“学什么(应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怎么学习会更好)”、“学得怎么样”。
三、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自主学习
传统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是单一刻板的,其基本的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分段介绍作品并讲解曲式结构——完整欣赏作品。中间偶尔有学生的参与,也不过就是根据教师的要求提前寻找了一些与作品相关的背景资料,或是回答了一些诸如“听了这段音乐你感受到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音乐所要表达的情境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对音乐形象一目了然。如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时,让学生一边聆听教师对曲子的曲式结构、调式和主题的分析,一边观赏黄河纪录片,并倾听华丽优美的旋律。当《黄河》优美的旋律与黄河纪录片的画面同时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们融入了一个由声、形、光等凝成的音乐世界,使学生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情不自禁地萌生了对音乐的热爱。
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教学,一旦学生有了基本的知识,就有了展开想象的翅膀,就可以以自己的式步入音乐的殿堂。
总之,自主性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运用能力。在自主性学习中,学生正是通过自我指导,形成具有独立性、具有自制力的学习。
中小学的音乐课,尤其是课外音乐兴趣小组或选修课,如声乐、舞蹈、器乐等,都可采用自主性学习的方式。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经验、意向、需要、情感、兴趣,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材,协助学生为他的学习建立特定的目标,进行有效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及时引导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内容的个人意义,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他们在教师的辅导与引导下,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选择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自主性学习,真正享受着知识探索上的自主欢乐。
第2篇: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艺术论文
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还将“自主性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那什么是音乐自主性学习?音乐学科的自主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自觉地主动掌握自己的发展过程,通过积极的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质疑、自主监控评价、自主反思总结、自主调整完善等实践活动,实现高效的自我发展。音乐学科的自主性学习,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而是教学双方在全新的观念指导下高度协调统一的一种新型组合。
一、在音乐课堂中的民主教学
提倡自主性学习方式,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对新知识的探讨活动,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学生探求真理的引路人。
1.启发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内容编排的优势,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的讲解要注意给学生的思考留有余地,鼓励学生发“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遇到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学生尚未来得及思考的时候,不要急于将结果一古脑儿全盘托出,而是设法通过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即使学生提问,教师也是“问而不答”或“以问代答”,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音乐课堂上经常遇到胆小、爱面子、自卑感强的学生,他们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更不敢起来唱歌展现自己了。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弥补他们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在课堂上,要多向他们提一些能回答的问题,再用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个赞赏的神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和长处,即使是潜在的、微弱的,也要善于“沙里淘金”,即使扬其所长。
二、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进行自主学习
音乐学科的自主性学习离不开教师积极的主导。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谈不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必将变成主讲、主问,而不是真正的主导。有些歌曲并没有必要逐句教唱,可让学生自己边听边学,在学生学会歌曲的同时进行拓展,让孩子们分组进行表演唱,这样也能激发学生自主创编的兴趣。学生之间的创编和配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同伴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快乐。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运用自主性学习的方式,从教师方面来讲,要尽可能创设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指导学生分析、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探索学习的方法,有效地激励和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从学生方面来讲,要懂得“为什么学”、“学什么(应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怎么学习会更好)”、“学得怎么样”。
三、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自主学习
传统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是单一刻板的,其基本的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分段介绍作品并讲解曲式结构——完整欣赏作品。中间偶尔有学生的参与,也不过就是根据教师的要求提前寻找了一些与作品相关的背景资料,或是回答了一些诸如“听了这段音乐你感受到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音乐所要表达的情境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对音乐形象一目了然。如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时,让学生一边聆听教师对曲子的曲式结构、调式和主题的分析,一边观赏黄河纪录片,并倾听华丽优美的旋律。当《黄河》优美的旋律与黄河纪录片的画面同时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们融入了一个由声、形、光等凝成的音乐世界,使学生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情不自禁地萌生了对音乐的热爱。
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教学,一旦学生有了基本的知识,就有了展开想象的翅膀,就可以以自己的式步入音乐的殿堂。
总之,自主性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运用能力。在自主性学习中,学生正是通过自我指导,形成具有独立性、具有自制力的学习。
中小学的音乐课,尤其是课外音乐兴趣小组或选修课,如声乐、舞蹈、器乐等,都可采用自主性学习的方式。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经验、意向、需要、情感、兴趣,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材,协助学生为他的学习建立特定的目标,进行有效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及时引导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内容的个人意义,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他们在教师的辅导与引导下,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选择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自主性学习,真正享受着知识探索上的自主欢乐。
第3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需要,也是当前科技飞速发展、信息量剧增和加速获取知识的需要。
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包括:
阅读数学教材的能力;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自做和自检练习的能力。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情感。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感即是使学生喜爱自主学习,愿意自主学习。教师可通过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向学生讲清培养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和重要性。指出:自主学习数学不是无师自通,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打消学生对
第4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强调:要转变学习方式,把学生从被动压抑的学习的状态下解出来。作为教师,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种种教学方式,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在近期的国培研修中,我校语文教师,在网上学习的同时,以“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为主题,在年轻坊主李海婷老师和教研组长张翠燕老师的组织下,结合自身和学校实际,边学习边研讨,边实践。现将自己线下研修后对“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这一主题的体会、收获进行梳理,以期与同仁们共享。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走路。
“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
第5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知和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依据学科本身规律,找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突破口,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的目的呢?
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和学生之间,最主要是通过教材这个载体来实现交流、对话,让学生获得知识。教学时我们不妨就地取“材”,从教材中挖掘出可以用来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素材,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目的。
1.引导联想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想与想
第6篇: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开
题
报
告
吉林省大安市联合乡中学 李红珠 王晶 肖吉彦 王俊厶
一、课题提出的目的和意义及其所要解决的问题
1.课题提出的目的和意义
(1)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看。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愿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因此,倡导自主学习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教
第7篇:在自主学习中培养阅读能力
在自主学习中培养阅读能力
匡万元
阅读教学除了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之外,还要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读懂文章,从文章的内容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由此展开想象,在阅读训练中不断地有所发现,读出感情,悟出新意,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中培养阅读能力。
一、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在于教师在阅读指导过程中,选用恰当的导读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下面提供几种常用的导读方法:
1、设问导读。即从所设计的问题出发,展开导读。
2、程序导读。即遵循阅读教学“整体—部分—整体”的程序,从整体着眼把学生的阅读过程划分成一个个细小的组成部分,最终获得对课文较全面的认识。
3、图示导读。即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过程中,运用图
第8篇: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题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过去我们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模式。
近年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