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光辉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3-10 07:13:4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光辉(网友来稿)

农八师一三六团中学:刘彩荣

邮编:834018

中学时代起我就比较爱读小说,因为老师告诉我每一部小说都是一部百科全书,比如《红楼梦》就包含科学、哲学、医学、建筑学,还有美学,当时年少不大明白,不过我也喜欢读诗,象唐诗的韵律美和谐美,每每呤诵时荡气回肠,现代诗人贺敬之的《回延安》,气势磅礴,触发出诗人壮阔豪迈的心情,这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无不渗透着美,语文的亲切、和善、厚重、博大激励我走上文学之路。中文毕业当老师,总想把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告诉给我的学生,让学生感受语文美,享受语文美。笔者通过教学尝试认为从下面几年方面着手,可以让语文课散发出美的光辉。

一、揭示语文美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思维。

俗话说:“成功的教学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语文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而且语文的审美内涵也是非常丰富和生动的,因此语文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而且是在教师“点拨”、“诱导”下的一种审美过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把美的内容融合在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设计之中,教学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对美的认知过程,凡是美,都会被学生吸引,并使学生感到无限的畅适愉悦,从而使学生在自学、理解、讨论中感悟到语文的内容是美的,事实上,语文学科中不乏有大量美学的内容,例鉴赏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表明诗人的情感随诗的抒情美而渲泄出来,小说《七根火柴》作者用自己真挚的语言,再现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钢铁般的意志,铸造今天美好的生活,再比如“守财奴”在日常生活中无美感可言,但到了泰戈尔的诗中,它经过审美变形,就完全变成一种十分可爱的意境,“太阳就象一个守财奴,正在藏起它的黄金……”,所有这些不需我多说,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美的内涵,就可以激发人的情感,激发学生追求语文美的真谛、激发学生的思维。

二、追求语文美的本质,让思维进入最佳心态。

语文以其语言美、艺术美、思想美而在延续发展,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加强美学修养,追求艺术美的本质,在教学中不断完善,拓展自己。其实大家知道,语文教师也都是从学生过来的,我们都了解学生心理,美影响着孩子的思维活动,问题是我们怎样重启迪,重熏陶感染,重潜移默化,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启明灯,我认为:1、追求语文的思想美,语文集人文性、工具性、社会、政治等诸方面发展到今天的理念、神性之美。2、追求语文的结构美,语文教学内容的组织应有严谨、合理的结构,各环节之间详略得当,相得益彰,每篇文章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3、追求语文的形式美,象古诗文的对仗、韵律美,形式简单,内涵丰富。4、追求语文的自然美、音乐美,语文教学中总会发出同学们富有情趣,随文章此起彼伏,随波逐流的哎、啊……笑声,教师随机应变,因势借力,相机点拨,使语文教学呈现无穷魅力。5、追求语文的意境美,言尽而意未尽,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所表现出古代诗歌的文质兼美,形神俱佳的意境与美感。6、追求语文的语言美,教学中每一单元的安排都有大师们鬼斧神工的造化之美,每一篇文章都包含作者玩味真情的语言美,象都德的《最后一课》已完全超出国界,走向人们的语言美、思想美,学生们不仅感受到语文的内容美,而且借助于美,也感染了学生,使思维进入最佳心态,从而引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因为语文即生活,生活是美好的。

三、把握语文美的规律,让学生感受美。

优秀语文教师时寅敦说过:语文这门课程内涵非常丰富,但却有自己美的规律,只有我们一曰掌握,二曰积累,三曰消化,四曰运用。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语文美的内容,本质思想的渗透,使学生掌握美的规律,可以提高学生认识语文美的兴趣,培养语文美感,从心理上接受它,消化它,学生们在生活中求表达,在表达中求交往,在情感中求思索,体味喜怒哀乐,在思索中求情感的真实写照,从而不自觉的在美和艺术中看生活世界,也只有经过学生自己反复玩味吸取精华,语文的美才能渗入学生的细胞,变成自己的财富,才能转化为素质和能力,去欣赏感受语文的美,去发现语文的美,从而创造未来美好生活。

四、与时俱进,造就语文的时代美。

做为语文学习的补充,语文活动课的开发与设计也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我校语文活动课主要以“语文鉴赏课”、“语文感悟课”、“为获得灵感的阅读课”、“作文争鸣课”、“我的周记”等课型为主,活动的组织实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其材料来源于教师的范文、学生的作文、小练笔、报刊摘要。学生通过“读一读,演一演,唱一唱,议一仪,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形式,拓展了视野,启迪了心智,潜移默化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感情得到了升华。享受美的同时,又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类活动,学生参与率高,主动性强,所选文章大都反映时代脉搏,贴近学生生活,张扬学生的个性,又展示社会风貌,造就语文的时代美。如学生获奖作文《如今家乡变了样》,通过家乡今昔对比,洋溢出鲜明的思想美,精神美,同时表达学生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事实证明,无数成功的教学,无不体现一个“美”字,而“美”又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和身心发展。做为语文教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感受到的语文美,生活美,同学生一道分享呢?

我相信,只要坚持探究教学改革,寻找语文的美,学生就会善用语文美,创造语文美。发展语文的美,语文课才会散发出美的光辉。

作者邮箱:luicr136@163.com

第2篇: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

2013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研修坊

让学生、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爱——教育叙事案例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

塘桥第一小学 胡蔡薇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爱呢?在我从事教育工作的这些年中,我学了一些、想了一些、也做了一些。下面我就从我做的一些小事说一说吧。

潘姿屹是个小个子女生,黑黑瘦瘦,并不起眼,但凡教过她的老师提到她,总免不了摇头,学习能力太弱了,二年级就经常“红灯高挂”,成了办公室补课的常客。记得有一次,我指导她“火”字的笔顺,写给她看,手把手教她写,反复提醒,可她在书写时,却还是随心所欲,真让老师有种无助的感觉。这样的孩子在班中多少有些尴尬,上课火车开到她就停下了,下课总有老师找她订正,放学再留下补补课堂作业是家常事。默写时,我班常常出现的这个状况:她跟不上,默不出来不及,几秒钟内就泣不成声,眼泪鼻涕一把,甚至超过我老师报词语的声音。孩子不是捣蛋,她实在很急,我觉得还得找家长谈谈。

老师和家长很客气,这次谈话内容无非是我把孩子的困难一一道来,希望他能配合老师,课后抓紧,帮助孩子不要掉队,和很多次谈话一样。可这次的谈话,对我触动的不是别的,而是家长对孩子的话,“姿屹,动作快点。”“姿屹,老师说的要记牢。”“姿屹,去拿碗袋。”他们离开后,我回味着这一声声“姿屹”,有种莫名的感动。孩子在学习上是弱的,这座大山她攀得很艰难,可是在父母眼里,她还是那个可爱的宝贝。我也是家长,感同身受。而想想作为老师,在工作中,也许对学生有了比较,也有课程压力,这样的孩子往往“批评”多于“表扬”,如果把学生也当作自己的孩子,那么这样暂时落后的孩子是不是更应该受到宠爱,帮助和照顾呢?

我的心思有了变化,我不再对她急于就成,我想,该给孩子时间,让她去慢慢消化。我是这样做的:上课,只要她举手,我必点她;回答正确大力表扬,不会回答,帮着她一起说;做作业时,她身边站得最多;教查字典时,我干脆搬把椅子坐在她身边手把手教;默写时,目光随时注意她,尽量按照她的速度报词语;当她跟不上又忍不住哭出来时,递上纸巾轻声安慰;试卷发下来,再根据她的错题讲解第二遍„„

久而久之,老师对她偏爱连同学都发现了,当她不会做题时,小组长会主动帮助,下课时,大家玩在一起,孩子没有后进生常见的失落感。现在,虽然她还是班级的小尾巴,但她的功课已不那么让我操心了,书写端正,速度快,订正也能及时完成,已经很久不留堂了。每天中午吃完饭,就拿出湿巾纸擦讲台。她是一个性格很倔强的女孩,不过,看样子还挺乐意听我的话。关键看到她依然明朗的笑容,我觉得很欣喜。

做了十多年的老师以及班主任,我渐渐地发现,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爱,其实并不在于2013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研修坊

让学生、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爱——教育叙事案例

老师给他们讲了多少道题,学习成绩提升了多少,更多的是把学生当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公平公正的对待他们、在困难时刻出现在他们面前安抚他们.......

第3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市三附校:王玉宝

摘要:为了做到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笔者认为首先要提高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本文就是从教师讲课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出发,使学生做到上课主动、积极参与且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是用教学实例从实际教学中的以下几点证明学生学习时产生快乐感,提高了教学有效性。(1)学习目标的确定不完全是由教师来确定,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2)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学习结果的机会,使学生产生快乐。(3)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4)巧妙地创设了问题情境,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5)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的情境,在同学们积极猜想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去合作、去探究,动手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光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光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