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物理教学中的价值观培养论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3-04 07:12:3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例谈物理教学中的价值观培养论文

例谈物理教学中的价值观培养论文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初中物理知识中蕴藏着深刻地哲理。充分利用物理学中的哲理可有效加强学生的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的培养。下面笔者就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几个实例来说明物理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谐班集体需大家共同创建

在力学的教学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原理那就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甲物体对乙物体施了100N的力,则乙物体必然同时也给甲物体施了100N的力。在学习与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是相互的。一个人若能关爱别人,别人必然也会去关心他。“尊人者,人尊之”我们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班集体,一旦用“尊人者,人尊之”的思想统帅起来,一旦成员们都在言行中尽可能多地用尊重别人的方式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个集体就会产生极大的凝聚力,每个生活在集体中的人都会感到幸福,自豪,从而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绩。

二、机械效率是可以提高的,学习和工作中要有提高效率的意识

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会发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低与滑轮组提起的物重、动滑轮的重、绳重和摩擦等因素有关。

由此我们可以通过增大物重、选用轻质动滑轮、减小轮轴间的摩擦等方法来提高装置的机械效率。其指导思想就是努力减小额外功,增大有用功。在此,可引导学生讨论:一个人在学习和工作时,当然想提高效率。由机械效率对比可知,要想取得好的效率就要努力做好需要做的事即“有用功”而尽量少做与学习、工作无关的事即“无用功”,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若能逐步培养自己的效率意识,努力提高学习效率,这无疑是人生的一大财富。

三、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人的发展是波动的

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通过实例分析学生很快认识到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择一个参照物。而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结论常不一样。例如:研究正在行使的公共汽车中的乘客的运动情况,若以客车中的.另一乘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若以路边候车的人为参照物,他则是运动的。由此可见运动是相对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教育是促进人发展的活动,学生的发展是波动的。是否进步与他们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在教学中,教师若能从不同的角度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用相对性的观念去肯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用发展的观念来看待自己成长过程。在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中,谁不会遇到挫折,关键是要用乐观的心态和积极进取的态度去继续奋斗,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相信他们一定会在挫折中进步和发展。

总之,在我们每日进行的教学事件中,教师都可以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达到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价值观的目的。

第2篇:例谈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

例谈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

创新思维方法是可以通过训练不断提高的,通过近几年的创新思维教学的探索,我认为训练中应力求掌握几种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一、发散性思维

从思维的逻辑形式上看,发散思维是收敛思维的发展。一般的`说,新思想、新方法的产生都是发散思维的结果。从发散思维特征上看,表现为思想方法单一,不能从各个方面去考虑问题,思维变通性差,不能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创造能力差,很少提出新的方法和独特的见解,从发散思维的具体形式上看,表现为数学想象能力、数学直觉能力和数学猜测能力较差。所以我们要多加强数学发散思维的训练。

例1.如何用6根火柴摆出4个正三角形?

思路分析:如果在平面上试了又试,摆不成以后,思维要向空间发散,问题就解决了。

例2.某人上班时步行,回家时坐车,在路上共花一个半小时,如果往返都坐车,全部行程只需30分钟,如果往返都步行需多少时间?

思路分析:若此人用第一种方法往返两次,相当于坐车,步行各往返一次。所以步行时间是1.5×2-0.5=2.5小时。

通过以上类似题型发散思维训练,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使他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达到创新之目的。

二、逆向性思维

由于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很多学生考虑问题习惯于从正面入手,因此要克服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当正面情况困难多,而反面情况困难较少时,应采用逆向思维。

例3.某次运动会乒乓球单打比赛共81名运动员参加,如果采用淘汰制,那么决出冠军需要安排多少场比赛?

思路分析:对于这个问题,习惯思维方向是从得胜者的角度考虑:第一轮比赛,80名运动员需安排40场比赛,1人轮空;比赛后余下41人进入下一轮比赛;第二轮比赛40名运动员安排20场比赛,1人轮空。比较赛后21人进入第三轮比赛……这就是顺向思维。但这种思维过程比烦琐。如果改为逆向思维即从被淘汰者的角度考虑,每场比赛淘汰1名失败者,决出冠军的过程共80人要淘汰出局,故应安排80场比赛。

例4.计算:(/2+1)2002·(/2-1)2002

思路分析:此题直接计算无法计算。如果将公式(ab)n=an·bn反过来使用:an·bn=(ab)n,即可解之……

顺向思维解题既麻烦,有时还无法计算,更容易出错,采用逆向思维解题既简便又明了。逆向思维在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好处。

千淘万漉虽辛苦,豪华落尽见真淳。创新的汗水总是和思维的优选相伴的。

第3篇:例谈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

例谈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

导读:近年来,“核心素养”一词持续升温,受到越来越多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职业学校应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优化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强化教师育人功能。

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提出“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办学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从师生长远发展的需求出发,要求教师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与任教的学科关联起来,从教学目标、内容标准、质量标准等层面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课程体系,并思考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的方法、策略。本期主题论文即为该校教师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例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有份报纸写到: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描述上海浦东开发引起的变化时,特别指出:纵横交错的“地铁”给人民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这时有一位学生在座位上发出一声感叹:如果有“天铁”该多好啊!课堂上一阵骚动,老师脸色一沉,瞪着他说:“就你能!”课堂里顿时安静下来。类似情况在我们的教学 中并不少见。然而,如此做法将会把一个设计师的梦想从此打破。

从这里我看出了创新思维是不可忽视的,尽管创新思维的火花是那末的微小,但决不能认为孩子的创造是“乱想”而批评他,这样创造的嫩芽就会被扼杀。因此说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下面就教学中几个简单的实例阐述如下:

一、灵活运用教材,激发创新火花。

有时在教学中一个小小的改动,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展开联想,开拓思路启

发他们探求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谈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论文

谈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论文(锦集18篇)由网友 “宝瑶”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谈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谈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论文

谈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论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健康锻炼;自觉习惯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渴望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特别是在激烈的竞争下,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于是,社会上呈现了“请人吃饭,不如请人运动”、“出钱买出汗”等各种新的生活方式,体育锻炼愈来愈受到社会人们的青睐。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当代学生的生活优越,兴趣广泛,对体育价值认识并不不深远,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在他们身上似乎在逐渐退化,这就要求我们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目标管理,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例谈物理教学中的价值观培养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例谈物理教学中的价值观培养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